第164頁
可是,江家怎麼也不是那種請不起產婆的,夏荷明明可以花大價錢在城裡請個更穩妥些的。
女人十分猶豫。
夏荷不緊不慢地勸道:“若是能有嫂子在一旁幫著,想必我心裡也會踏實得多,倒比請那些不認識的人要好。莫非……嫂子是怕我掏不出喜錢麼?”
夏荷故意露出為難的神色,故作小心地瞄了江逸一眼,偷偷說道:“也對,家裡的錢都是大嫂管著的,我確實做不了主。”
江逸聽著她們之間的對話,這才意識到他們這幫大老爺們兒忽略了什麼問題——夏荷快要生了,產婆和奶媽都還沒定下!
到底是一幫子男人,即使再聰明又怎麼樣?竟然連這麼大的事都沒考慮周全。
江逸把菜碗放下,萬分抱歉地拉著夏荷的手,諾諾地說道:“夏荷,我對不起你……”
夏荷假裝不解,依舊沉浸在玩笑之中,“大嫂這話從何說起?”
江逸苦著臉,“我竟然把這麼重要的事給忘了……我回頭就讓你大哥去打聽,請個最好的產婆和奶媽!”
夏荷掩唇輕笑,“不用忙了,伯父早就寫了信,雲舒會從蔚州找了送過來,沒什麼意外的話這兩天就能到。正好弟妹那裡也需要,一起找省事。”
江逸這才鬆了口氣,幸虧爹爹考慮得周全。
旁邊那位嫂子聽了,眼神明顯暗淡下去,嚅嚅地說:“既然如此,也用不著我了。不過,若是有啥需要打下手的,一定得叫我。”
從她的眼神和語氣里不難看出,她是真心盼著夏荷好。
夏荷拉著她的手,說道:“嫂子,剛才跟你說的話並非玩笑,我還是那句,產婆不拘一個,若是能有你在身邊我還能安心些。”
那位嫂子盯著夏荷的眼睛,看她的神色不似客氣,心裡的天平也漸漸傾斜。
其他嫂子看此情景,也紛紛開口勸道:
“晴嫂子,不如你就應了吧,就像你說的,到時候看著點荷丫頭,打打下手也好。”
“對呀,要我說,你可一點也不比那些需要花重金請的產婆差。”
“最重要的是心好,真心實意地替大人孩子著想,而不是一味關心自己的名聲。”
大夥從勸導轉向讚揚。
晴嫂子連忙說道:“好了好了,再說就該讓孩子們笑話了。行吧,到時候我就守著荷丫頭,就當給你做個伴兒。”
夏荷聞言,終於露出一抹笑意。
江逸也鬆了口氣。
他心裡暗自琢磨著,回頭一定向晴嫂子請教一番,看看這段時間需要準備些什麼東西,一定得給夏荷收拾得妥妥貼貼,不讓她有半點後顧之憂。
第171章 又一年
梅子是大年三十一大早回來的。
人不在時,長輩各種氣憤、各種埋怨,等看到孩子全須全尾地站在跟前,瘦了一圈的時候,餘下的只有心疼。
蘇白生不復往日的雲淡風輕,銳利的眼神把梅子從頭到腳掃了一遍,故作嫌棄地說:“看髒的,哪還有姑娘家的樣子?夏荷,帶她下去洗洗換件衣服再出來。”
“誒!”夏荷扶著鼓起的肚子,眼裡閃著淚花,緊緊拉住梅子的手。
梅子紅著眼圈挨個兒給兩位長輩和哥哥們行了禮,這才依依不捨地下去。
江池宴轉臉對江逸說:“去給你妹妹下碗面,湯里多放姜,這大冷天的,讓她暖暖身子。”
“好!”江逸渾身上下都透著喜氣,他笑著拍拍烏木的肩膀,小聲道,“放心,有你的份。”
“謝謝逸哥。”烏木一本正經地回道。然而,眼中的喜悅卻是藏不住的。
江池宴讚賞地看著他,道:“出去一趟,倒有個大人樣兒了。”
蘇白生卻沒搭理他,到底有些遷怒。
烏木也慣會看人臉色,於是便小心沉默著,做出乖巧的樣子。
江逸把面煮好,親自端著送到兩人跟前。
熱騰騰的油麵條撒著蔥花薑片,臥著白白嫩嫩的荷包蛋,別說剛歸家的倆人吃得狼吞虎咽,就連看著的人都餓了。
小寶睜著烏溜溜的眼睛,吞了一大口口水。
小十三扯扯江逸的袖子,巴巴地問:“爹爹,咱們早飯吃什麼?”
江逸挨個揪了揪倆小孩子的朝天辮,笑道:“小寶和十三也想吃麵麼?”
“嗯嗯!”倆人使勁點頭,說完可能覺得力度還不夠,又趕緊加了句,“想吃!”
“面是現成的,鍋里水也開著,不如今早全吃麵好了!”江逸一邊往廚房走,一邊說,“別的呢?還有沒有想吃的?”
“荷包蛋!”小寶毫不猶豫地說。
江逸笑,“這個肯定有,再說一樣。”
正好蘇白生聽見了,說道:“‘出門餃子,進門面’,早上有面就行,留著你的力氣準備年夜飯吧!”
他一發話,即使有心點餐的都閉了嘴。
江逸知道蘇白生是心疼他才故意這樣說,要不是今天梅子回家,他肯定不會這麼早起來,現在頭還暈暈的。
江逸情不自禁地跑過去使勁抱了抱自家美人小爹,蘇白生沒好氣地捶了他兩下。
江逸笑呵呵地跑掉,即使頭暈,心情也好好的。
******
糙原上的風俗,過年的時候要在大門外掛燈籠,類似於漢族貼春聯一樣,代表著吉祥喜慶。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大寧街道兩旁擺著攤子,一家家全是賣成串的紅燈籠的,即使除夕都沒收攤,想必是盼著趁最後多賣兩個錢。
小寶和小十三兜著江逸給的零花錢,原本是打發他們買些零嘴兒吃的,結果倆小孩子一人扯了一串燈籠回來。
彼時江逸和梅子還有烏木正圍在門口看蘇雲起和小川貼春聯,是蘇白生親手寫的。
梅子仰著一張瘦削卻清秀的臉,驕傲地對烏木說道:“這副對子要拿到京城,少說能換一車年貨回來。”
這話被巷子裡的一位鄰居聽見了,對方調笑道:“丫頭口氣不小,不過這一車也與一車不同,是一車柴火還是一車銀錢?”
梅子聽了不大高興,扭臉就想搶白兩句,卻被江逸按住手。
江逸輕輕拍了拍她的腦袋,臉上帶著笑意,對那人說道:“好字不用錢來說,想必大哥是個懂眼的,不如你來看上一看。”
江逸早就看出來,這位與其他鄰居不同,渾身透著書生氣,平日裡和大家走動得也少。大過年的,他不想生出嫌隙,但也不能讓人白白辱了小爹的好字。
那人本質也不壞,只是看不得莽夫充大而已,這才插了那麼一句嘴。如今江逸讓他看字,他便大大方方地走近了看。
原本沒抱什麼期待,只是這一看,卻是眼前一亮。
“唉呀呀,好字啊!”那人一臉的驚喜,上上下下看了好幾遍。最後,深深地衝著江家人作了個揖,“有眼不識泰山,得罪了。”
江逸也是笑臉迎人,回禮道:“言重了。”
於是,一場小小的衝突便化解在萌芽狀態。
旁邊,倆小孩看大人們說完了話,便興沖沖地把手裡的一長串燈籠舉得高高的,然而,不管他們怎麼往上伸胳膊,末尾的幾個燈籠依舊是拖在地上。
小寶有點急,嚅嚅地叫:“逸哥……”
江逸忍著笑,把他們倆手裡的燈籠串接過來提到手裡。
倆人這才鬆了口氣——剛買的,好貴呢,髒了就不好看了!
“不是去買好吃的嗎?怎麼買了這個回來?”
“好看,掛在門上,人家都掛!”小十三指著巷子裡幾戶人家說道。
江逸一看,可不是,許多人門口沒貼春聯,倒埋著木柱掛著燈籠,一串串紅艷艷的,倒也好看。
不過,他們家門路沒木柱子,得現埋。
“不然咱們也掛上?家裡有合適的木柱不?”江逸轉頭問蘇雲起。
“有也不能今天埋,爹囑咐了,大年三十不讓動土。”蘇雲起回道。
“孩子們興沖沖買回來的……”江逸有些失望,連帶著兩個小傢伙也焉焉的。
蘇雲起看著這一大兩小無奈極了,溫聲道:“明天再掛吧,明天就沒這個忌諱了。”
烏木朝著院子裡看了一眼,對著小十三說道:“十三,哥哥給你掛在樹上。”
小十三一看是烏木說的,立馬恢復精神,點了點小腦袋。在棗兒溝地時候他就跟烏木關係好,烏木處處護著他,到現在也沒變。
烏木看著小十三高興的樣子,不禁牽起一抹笑意,他把小十三抱起來,接過江逸手裡的燈籠,請示道:“逸哥,掛到梧桐樹上,沒問題吧?”
江逸擺擺手,“今天兩個小的說了算。”
“好耶!”小寶和小十三高興地叫了一聲。
於是,烏木抱著小十三往院子裡走,小寶也爬到江逸懷裡。江逸抱了一會兒覺得重,轉手遞給蘇雲起。
梅子跟在後面,咯咯地笑。
江逸心虛,“你笑什麼?”
梅子一邊笑一邊解釋:“逸哥我可不是在笑你,我是笑烏木——十三叫他哥哥,他又叫你逸哥,這輩份可就亂了。”
江逸不以為意,“先這麼叫著,等你倆成了親再改口。”
一句話,便堵住了她的嘴。
“你們掛吧,我幫長姐擇菜去。”梅子一擰身,紅著臉進了廚房。
江逸和蘇雲起相視一笑。
烏木也笑,笑得有點傻。
懷著雀躍的心思,烏木靈活地攀到樹上。
兩個小孩子在下面拍著手叫:“再高些!再高些!”
烏木乾脆上到樹頂,把兩串燈籠掛到了最高處,打了好幾個結徹底綁死了,這才從樹上滑下來。
他們家院子裡這兩棵梧桐,樹冠大,枝幹稀疏,兩串燈籠從高處垂下來,倒像掛著紅綢帶的許願樹似的,隨風擺動,煞是好看。
夏荷從屋裡出來,抬頭看著,贊道:“真好看!”
蘇白生和江池宴從窗戶那看著,也說道:“若是多些,倒也能成一景。”
江逸笑道:“那還不好說,多買些回來,全掛上去。”
於是,一個大孩子就領著兩個小孩子興致十足地買燈籠串去了,被無辜拉上的還有看似清閒的蘇雲起以及准女婿烏木。
再回來時,每個人身上都掛著許多串紅撲撲的燈籠,尤其是兩個小孩,江逸故意在他們身上掛滿了,簡直要被燈籠埋上了。
大海從外面回來,猛地一驚,凝神一看,這才鬆了口氣,“喝,大過年的,我還以為家裡招了‘燈籠精’呢!”
江逸看見他,絲毫不介意自己奇怪的造型,反而十分歡快地說道:“大海,你回來了!”
大海被他的熱情感染,心裡頓時熱乎乎地,笑著說:“回來了,給首領那邊報了個信兒,首領讓我捎句話,若是家裡不嫌棄,就讓烏木就留下過年。”
女人十分猶豫。
夏荷不緊不慢地勸道:“若是能有嫂子在一旁幫著,想必我心裡也會踏實得多,倒比請那些不認識的人要好。莫非……嫂子是怕我掏不出喜錢麼?”
夏荷故意露出為難的神色,故作小心地瞄了江逸一眼,偷偷說道:“也對,家裡的錢都是大嫂管著的,我確實做不了主。”
江逸聽著她們之間的對話,這才意識到他們這幫大老爺們兒忽略了什麼問題——夏荷快要生了,產婆和奶媽都還沒定下!
到底是一幫子男人,即使再聰明又怎麼樣?竟然連這麼大的事都沒考慮周全。
江逸把菜碗放下,萬分抱歉地拉著夏荷的手,諾諾地說道:“夏荷,我對不起你……”
夏荷假裝不解,依舊沉浸在玩笑之中,“大嫂這話從何說起?”
江逸苦著臉,“我竟然把這麼重要的事給忘了……我回頭就讓你大哥去打聽,請個最好的產婆和奶媽!”
夏荷掩唇輕笑,“不用忙了,伯父早就寫了信,雲舒會從蔚州找了送過來,沒什麼意外的話這兩天就能到。正好弟妹那裡也需要,一起找省事。”
江逸這才鬆了口氣,幸虧爹爹考慮得周全。
旁邊那位嫂子聽了,眼神明顯暗淡下去,嚅嚅地說:“既然如此,也用不著我了。不過,若是有啥需要打下手的,一定得叫我。”
從她的眼神和語氣里不難看出,她是真心盼著夏荷好。
夏荷拉著她的手,說道:“嫂子,剛才跟你說的話並非玩笑,我還是那句,產婆不拘一個,若是能有你在身邊我還能安心些。”
那位嫂子盯著夏荷的眼睛,看她的神色不似客氣,心裡的天平也漸漸傾斜。
其他嫂子看此情景,也紛紛開口勸道:
“晴嫂子,不如你就應了吧,就像你說的,到時候看著點荷丫頭,打打下手也好。”
“對呀,要我說,你可一點也不比那些需要花重金請的產婆差。”
“最重要的是心好,真心實意地替大人孩子著想,而不是一味關心自己的名聲。”
大夥從勸導轉向讚揚。
晴嫂子連忙說道:“好了好了,再說就該讓孩子們笑話了。行吧,到時候我就守著荷丫頭,就當給你做個伴兒。”
夏荷聞言,終於露出一抹笑意。
江逸也鬆了口氣。
他心裡暗自琢磨著,回頭一定向晴嫂子請教一番,看看這段時間需要準備些什麼東西,一定得給夏荷收拾得妥妥貼貼,不讓她有半點後顧之憂。
第171章 又一年
梅子是大年三十一大早回來的。
人不在時,長輩各種氣憤、各種埋怨,等看到孩子全須全尾地站在跟前,瘦了一圈的時候,餘下的只有心疼。
蘇白生不復往日的雲淡風輕,銳利的眼神把梅子從頭到腳掃了一遍,故作嫌棄地說:“看髒的,哪還有姑娘家的樣子?夏荷,帶她下去洗洗換件衣服再出來。”
“誒!”夏荷扶著鼓起的肚子,眼裡閃著淚花,緊緊拉住梅子的手。
梅子紅著眼圈挨個兒給兩位長輩和哥哥們行了禮,這才依依不捨地下去。
江池宴轉臉對江逸說:“去給你妹妹下碗面,湯里多放姜,這大冷天的,讓她暖暖身子。”
“好!”江逸渾身上下都透著喜氣,他笑著拍拍烏木的肩膀,小聲道,“放心,有你的份。”
“謝謝逸哥。”烏木一本正經地回道。然而,眼中的喜悅卻是藏不住的。
江池宴讚賞地看著他,道:“出去一趟,倒有個大人樣兒了。”
蘇白生卻沒搭理他,到底有些遷怒。
烏木也慣會看人臉色,於是便小心沉默著,做出乖巧的樣子。
江逸把面煮好,親自端著送到兩人跟前。
熱騰騰的油麵條撒著蔥花薑片,臥著白白嫩嫩的荷包蛋,別說剛歸家的倆人吃得狼吞虎咽,就連看著的人都餓了。
小寶睜著烏溜溜的眼睛,吞了一大口口水。
小十三扯扯江逸的袖子,巴巴地問:“爹爹,咱們早飯吃什麼?”
江逸挨個揪了揪倆小孩子的朝天辮,笑道:“小寶和十三也想吃麵麼?”
“嗯嗯!”倆人使勁點頭,說完可能覺得力度還不夠,又趕緊加了句,“想吃!”
“面是現成的,鍋里水也開著,不如今早全吃麵好了!”江逸一邊往廚房走,一邊說,“別的呢?還有沒有想吃的?”
“荷包蛋!”小寶毫不猶豫地說。
江逸笑,“這個肯定有,再說一樣。”
正好蘇白生聽見了,說道:“‘出門餃子,進門面’,早上有面就行,留著你的力氣準備年夜飯吧!”
他一發話,即使有心點餐的都閉了嘴。
江逸知道蘇白生是心疼他才故意這樣說,要不是今天梅子回家,他肯定不會這麼早起來,現在頭還暈暈的。
江逸情不自禁地跑過去使勁抱了抱自家美人小爹,蘇白生沒好氣地捶了他兩下。
江逸笑呵呵地跑掉,即使頭暈,心情也好好的。
******
糙原上的風俗,過年的時候要在大門外掛燈籠,類似於漢族貼春聯一樣,代表著吉祥喜慶。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大寧街道兩旁擺著攤子,一家家全是賣成串的紅燈籠的,即使除夕都沒收攤,想必是盼著趁最後多賣兩個錢。
小寶和小十三兜著江逸給的零花錢,原本是打發他們買些零嘴兒吃的,結果倆小孩子一人扯了一串燈籠回來。
彼時江逸和梅子還有烏木正圍在門口看蘇雲起和小川貼春聯,是蘇白生親手寫的。
梅子仰著一張瘦削卻清秀的臉,驕傲地對烏木說道:“這副對子要拿到京城,少說能換一車年貨回來。”
這話被巷子裡的一位鄰居聽見了,對方調笑道:“丫頭口氣不小,不過這一車也與一車不同,是一車柴火還是一車銀錢?”
梅子聽了不大高興,扭臉就想搶白兩句,卻被江逸按住手。
江逸輕輕拍了拍她的腦袋,臉上帶著笑意,對那人說道:“好字不用錢來說,想必大哥是個懂眼的,不如你來看上一看。”
江逸早就看出來,這位與其他鄰居不同,渾身透著書生氣,平日裡和大家走動得也少。大過年的,他不想生出嫌隙,但也不能讓人白白辱了小爹的好字。
那人本質也不壞,只是看不得莽夫充大而已,這才插了那麼一句嘴。如今江逸讓他看字,他便大大方方地走近了看。
原本沒抱什麼期待,只是這一看,卻是眼前一亮。
“唉呀呀,好字啊!”那人一臉的驚喜,上上下下看了好幾遍。最後,深深地衝著江家人作了個揖,“有眼不識泰山,得罪了。”
江逸也是笑臉迎人,回禮道:“言重了。”
於是,一場小小的衝突便化解在萌芽狀態。
旁邊,倆小孩看大人們說完了話,便興沖沖地把手裡的一長串燈籠舉得高高的,然而,不管他們怎麼往上伸胳膊,末尾的幾個燈籠依舊是拖在地上。
小寶有點急,嚅嚅地叫:“逸哥……”
江逸忍著笑,把他們倆手裡的燈籠串接過來提到手裡。
倆人這才鬆了口氣——剛買的,好貴呢,髒了就不好看了!
“不是去買好吃的嗎?怎麼買了這個回來?”
“好看,掛在門上,人家都掛!”小十三指著巷子裡幾戶人家說道。
江逸一看,可不是,許多人門口沒貼春聯,倒埋著木柱掛著燈籠,一串串紅艷艷的,倒也好看。
不過,他們家門路沒木柱子,得現埋。
“不然咱們也掛上?家裡有合適的木柱不?”江逸轉頭問蘇雲起。
“有也不能今天埋,爹囑咐了,大年三十不讓動土。”蘇雲起回道。
“孩子們興沖沖買回來的……”江逸有些失望,連帶著兩個小傢伙也焉焉的。
蘇雲起看著這一大兩小無奈極了,溫聲道:“明天再掛吧,明天就沒這個忌諱了。”
烏木朝著院子裡看了一眼,對著小十三說道:“十三,哥哥給你掛在樹上。”
小十三一看是烏木說的,立馬恢復精神,點了點小腦袋。在棗兒溝地時候他就跟烏木關係好,烏木處處護著他,到現在也沒變。
烏木看著小十三高興的樣子,不禁牽起一抹笑意,他把小十三抱起來,接過江逸手裡的燈籠,請示道:“逸哥,掛到梧桐樹上,沒問題吧?”
江逸擺擺手,“今天兩個小的說了算。”
“好耶!”小寶和小十三高興地叫了一聲。
於是,烏木抱著小十三往院子裡走,小寶也爬到江逸懷裡。江逸抱了一會兒覺得重,轉手遞給蘇雲起。
梅子跟在後面,咯咯地笑。
江逸心虛,“你笑什麼?”
梅子一邊笑一邊解釋:“逸哥我可不是在笑你,我是笑烏木——十三叫他哥哥,他又叫你逸哥,這輩份可就亂了。”
江逸不以為意,“先這麼叫著,等你倆成了親再改口。”
一句話,便堵住了她的嘴。
“你們掛吧,我幫長姐擇菜去。”梅子一擰身,紅著臉進了廚房。
江逸和蘇雲起相視一笑。
烏木也笑,笑得有點傻。
懷著雀躍的心思,烏木靈活地攀到樹上。
兩個小孩子在下面拍著手叫:“再高些!再高些!”
烏木乾脆上到樹頂,把兩串燈籠掛到了最高處,打了好幾個結徹底綁死了,這才從樹上滑下來。
他們家院子裡這兩棵梧桐,樹冠大,枝幹稀疏,兩串燈籠從高處垂下來,倒像掛著紅綢帶的許願樹似的,隨風擺動,煞是好看。
夏荷從屋裡出來,抬頭看著,贊道:“真好看!”
蘇白生和江池宴從窗戶那看著,也說道:“若是多些,倒也能成一景。”
江逸笑道:“那還不好說,多買些回來,全掛上去。”
於是,一個大孩子就領著兩個小孩子興致十足地買燈籠串去了,被無辜拉上的還有看似清閒的蘇雲起以及准女婿烏木。
再回來時,每個人身上都掛著許多串紅撲撲的燈籠,尤其是兩個小孩,江逸故意在他們身上掛滿了,簡直要被燈籠埋上了。
大海從外面回來,猛地一驚,凝神一看,這才鬆了口氣,“喝,大過年的,我還以為家裡招了‘燈籠精’呢!”
江逸看見他,絲毫不介意自己奇怪的造型,反而十分歡快地說道:“大海,你回來了!”
大海被他的熱情感染,心裡頓時熱乎乎地,笑著說:“回來了,給首領那邊報了個信兒,首領讓我捎句話,若是家裡不嫌棄,就讓烏木就留下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