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送完了賠禮,司馬石收了焦七的謝,便帶著人走了。

  不等焦七感嘆左丘冷的事有眉目了,王府的下人又急急忙忙來報。

  據說杜老太太今日一早咽了氣,杜萍、杜亭文穿著孝衣哭到了知府衙門,請知府大人主持公道,事情一下子便鬧大了,知府衙門門前圍了好多人。

  犯人抓不得,康知府無奈,剛剛進宮向皇上請罪。

  作者有話要說:

  _(:з」∠)_本以為今天能把副本完結的,誰知道還得再等一天

  \(^o^)/~小天使們盡情享用這一大大大章吧

  第79章

  不管康知府是真無奈,還是假無奈,這件案子已經鬧開了,而且上達天聽,便是九王爺也不能任性留人,否則皇帝那裡也不好做。

  不過一兩日的時間,京城內就出現了不利傳言。

  許是幕後推手不敢太得罪九王爺,所以傳言並未帶出九王爺與焦七的“叔嫂”關係,只含沙射影地說到殺害杜老太太的兇手藏在王爺府。

  流言傳得似模似樣,朝中也有人就流言上了摺子,一時間,平民婦人之死鬧得沸沸揚揚。

  怕三人成虎,王府內的眾人都覺得拖著不是個事,還需儘早查清真相才是。

  如今焦七的身體嬌貴異常,杜墨是無論如何也不讓他再入牢房,別說知府衙門,就是大理寺他也不敢讓焦七去。

  不說牢房裡的環境如何,就說入了牢房之後那些陰私事,杜墨想想都覺難受。

  杜墨所想,二爺和九王爺也理解,為此九王爺還專門進宮請命,想要領查案的差事。

  這件事本就對九王爺的聲譽有礙,皇帝又怎麼會讓他蹚渾水,那日不論九王爺多說了多少個字,皇帝依舊沒有準他的奏請。

  查案的差事最後還是落到了刑部侍郎的身上,要說這個刑部侍郎焦七不認識,九王爺也不熟。

  他願意領這份差事,除了他在刑部當值這一點,重要的,他乃是當朝董太傅的學生。

  提起董太傅,焦七或許沒什麼印象,但是他的孫子董子楓卻與焦七有不解之緣,當日焦七從海寇的手裡救下了董子楓,董太傅便欠下了焦七一個人情。

  董太傅一生清正,很少有行差踏錯的時候,這次他授意刑部侍郎領這份差事,也是因著他相信焦七的為人。

  案件交由刑部侍郎審理,人軟禁在王爺府,康知府便掀不起什麼風浪了。

  不知是九王爺太過冷淡,還是確實沒什麼可審的,總之刑部侍郎只來過王府一次,撿著重要的事問了一遍,做了筆錄,他便再也沒有來過。

  據說他是去調查杜府當日的情況了。

  古代沒有錄音,沒有監控,要還原一件事情的真相談何容易,案子一查起來便不知何時結案。

  焦七三人入住王爺府的第六日,王府內捉到了兩個“賊”。

  這兩個“賊”不是進府偷東西的,而是進來送東西的。

  為了日後顯懷不被人詬病,焦七一直都是女裝示人,只不過他的衣裳又薄又寬鬆。

  看著面前小販打扮的秋荷和杜成福,焦七挑了挑眉,道:“怎麼,皮具鋪子已經裝不下你們了,你們這是打算來王府謀份差事?”

  看了一眼二人的包袱,焦七繼續道:“王府按季發衣裳,你們自帶的可不讓穿。”

  杜成福木訥,聽了焦七的調侃,他也只是低頭看腳尖,不說話。

  秋荷機靈些,見此時屋內沒有人,秋荷拿過二人的包袱,上前交給焦七。

  秋荷道:“大公子、夫人,這裡是兩件粗布衣裳,還有夫人最喜歡的烏龜,你們趕緊換了衣裳走吧。”

  焦七本以為二人是來投奔自己的,沒想到他們竟是來幫自己逃跑的。

  不說秋荷二人的計策多麼低劣,便是案情沒有水落石出,焦七也不可能離開王府,畢竟這世上沒有什麼地方比自己親“哥嫂”家更安全。

  聽焦七說不準備走,秋荷雖覺遺憾,卻還是將外面這幾日的事說了一遍。

  原來那日秋荷回府取魚,正好趕上府內的下人發現暈倒的杜老太太。

  事情發生的太突然,秋荷也不知如何是好,她只記得她是回來取魚的,所她趁亂進了焦七的臥房,將裝魚的桶拎了出來。

  可她趕回皮具店的時候,焦七二人已經被捉走了。

  這幾日魚都死得差不多了,就只剩下焦七的寵物龜。

  自從皮具店開張那日,東家被衙役帶走,皮具店門可羅雀。

  秋荷四人一商議,便將鋪子關了門,四人沒敢回杜府,這幾日都呆在皮具店的後院。

  對於給他們自由身的焦七和杜墨,秋荷四人都懷著一份感恩的心,所以今日留下一老一瘸守鋪子,秋荷和杜成福扮作送菜的農夫準備混進王府。

  為何要說準備?

  因為王府的菜都是專供的,突然混進來兩個陌生人送菜,還未進王府,二人就被捉了。

  好在處理這事的管事機靈,他二人才在驗明正身之後,得以見到焦七和杜墨。

  秋荷二人的到來給焦七帶來了希望。

  焦七愛魚,又怕人毒魚害他,所以裝魚的桶一直都是放在焦七臥房的角落裡,裡面還混著一隻烏龜。

  杜老太太既然是倒在他的臥房裡,那麼金錢龜一定知道些什麼。

  屏退下人,焦七狠狠地討好了金錢龜一頓,開口問道:“杜老太太出事的時候,你都聽見了什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