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年春天,南方連續兩個月都沒有大降雨,許多地方的春耕都受到了影響。

  楊沐三人一路走來,看見許多地勢稍高的坡地梯田因為缺水而無法耕種,農人日夜在地勢低洼的河道與水塘內車水,爭取早日將早稻播種下去。

  杜書鈐不解道:“他們這麼缺水,怎麼不種麥子?”

  這一路走來,杜書鈐話很少,但是一出口必是問句,到真是出來遊歷見識的。楊沐和石歸庭也就成了釋疑解惑的老師。

  石歸庭回答說:“小麥是北方的農作物,耐旱,南方水多,所以並不適合栽種。”

  杜書鈐說:“我知道小麥喜旱,但是碰上這乾旱年景,種小麥不是正好?”

  楊沐接過話:“這種乾旱天氣是人們先前無法預料的,所以誰也沒有在家裡備用麥種以防乾旱年景。再者乾旱雖然持續了兩個月,誰也說不準雨什麼時候就下來了,要是剛種上小麥,大雨就來了,那小麥就會澇死,到頭來照舊是顆粒無收。”

  杜書鈐點點頭,表示明白了。

  石歸庭說:“要是有那種旱澇保收的作物就好了,百姓也就不必如此辛勞。今年大旱,到時候饑民必定多,朝廷又有得忙了。”

  楊沐說:“每一種作物都有它的生長習性,旱澇保收的作物也不是沒有,但是要適應各種環境的卻難,比如光照、氣溫等。農人也缺乏應變的靈活性,若是當地官府有作為,引導百姓及時改種合適的作物,那麼饑饉的程度就會減輕許多。”

  石歸庭說:“說的也是,就怕官府不作為。我看今年若是再旱下去,倒是恐怕會出現大疫情。”

  杜書鈐問:“石大夫你覺得會出現什麼樣的疫情?”

  石歸庭沉吟了一下:“如果旱情嚴重,飲用水都成問題的話,就會引發傷寒、痢疾等疫情,這是因為飲用水太髒的緣故。所以當地政府最好儘早貼出告示,規勸百姓不要喝生冷水。”

  杜書鈐連連點頭。楊沐也將這點牢記在心,決定將這些情況寫信告訴顏寧,畢竟他也算官府的人,要是這些有效的建議能得到上面的採納,那就是造福一方百姓了。

  第52章 疫情

  一路上風雨兼程,有城鎮的地方就住店,無城鎮的地方就借宿村寨,有時候錯過了宿點,就只好找個破廟山洞過夜,甚至還需要露宿野外。

  這樣的經歷,別說杜書鈐,就連楊沐都沒怎麼經歷過。石歸庭倒是很泰然,他說以前甚至一個人露宿野外過。好在這樣露宿野外的機會並不多,且越往南去,天氣也越來越暖,晚上就著火堆也不是無法忍受的。

  條件是艱苦的,但是沒有人抱怨,楊沐是能吃苦的,而杜書鈐是天生就不會抱怨的那種人。這一路風餐露宿,石歸庭看著這兩個人竟能默默地忍受,心中不由得暗暗讚賞。

  這一日進了貴州的苗人聚居區。石歸庭跟楊沐兩個說:“苗人大多剽悍驍勇,信奉巫術,有的還會蠱術。苗人表達感情與我們漢人不一樣,只要互相喜歡,對歌對上了,就會結為夫婦。若是外族人勾引苗女,又不守當地的規矩,多半會被苗女下蠱。被下了蠱的人,這一生就受控於下蠱之人。”

  楊沐聽了咋舌:“真有這回事啊,我以前看書上寫,還以為不大可信,哪有那麼厲害的巫術。你見過被下蠱的人嗎?”

  石歸庭抬頭看了一下,前頭樹林後的村寨已經隱約可見了:“被下蠱的人我沒見過,聽說被下了蠱之後,整個人都懵懵懂懂的,跟傻子沒什麼兩樣。這事真假我們不論,這種事,寧可信其有。我們到了他們的地盤,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還是小心為上。千萬不要跟苗女有什麼曖昧的表示,免得著了人家的道。”

  楊沐點點頭。杜書鈐也沒興趣娶個苗女,只淡淡地“哦”了一聲,表示知道了。

  走了一段,陸陸續續有了人蹤,男人們穿深色土布短打衣服,女人們穿著齊膝短裙,且頭上脖子上都戴著明晃晃的銀飾。男女老少,無一例外都光著腳,踩在荊棘沙石上如履平地。有人朝他們三個投來好奇的眼光,但是沒有人上來問話,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朝一個方向集中。

  楊沐問:“他們這是去哪裡呢?”

  石歸庭看了一下:“大概有什麼集體活動。我去問一下。”於是找了一位老者問話,嘰里咕嚕說了半天,回來對二人說:“大多數苗人都不通漢話,這位老者也不是很懂,我只知道他們要去參加一個祭祀。”

  “那我們跟去合不合適?”楊沐擔心苗人的祭祀是不允許外族人旁觀的。

  “不要緊,我們跟過去,如果沒有人阻攔我們,那就是可以觀看的。”石歸庭帶頭往前走去,楊沐和杜書鈐也跟上。

  路上行人漸多起來,很多人都注意到了他們三個。有幾個中年男人操著生硬的漢話過來攀談,楊沐才知道這是一場求雨活動。這裡自過完年後到現在就沒降過雨水,寨子周邊的許多田地因缺水無法耕種而荒蕪著,並且最近連續好幾人感染了時疫。祭司這次不僅要求雨,還要治病。

  杜書鈐問:“什麼是時疫?”

  石歸庭面色凝重:“時疫是一種可以傳染的瘟疫,疫毒癘氣從口入,患者懼寒,甚至痙攣、說胡話。這種病傳染性極強,且難治,如果真是時疫,事情就麻煩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