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同我說城郊東開了家不錯的菜館,打算請我吃頓飯,賠禮道歉。”

  何淳臉色微妙,方才他聽這兩個人分明不是在說這個,可他自個也說了剛到。

  他決定轉移話題:“魏大人可知道,聽說代王今兒個回來了。”

  “之前不知道,今早來的時候碰到了,喏,代王不正在前頭坐著麼。”

  何淳從椅子上站起來,果然,溫雅的代王正坐在那裡,他身邊圍了幾個皇子,何淳個子矮,來的時候竟沒看到。

  他表情尷尬,但很快調整過來:“代王似乎人緣很好,魏大人覺得呢?”

  魏寧神色淡淡:“幾位殿下兄友弟恭,是陛下幸事。倒是何大人,似乎十分在意代王。”

  何淳掏出另外一方帕子,擦了擦汗:“王爺的事情,我哪敢妄議。”

  魏寧心中呸了何淳一口,老狐狸,他不敢那還來問他。

  皇帝已過不惑之年,幾位皇子也長大成人,羽翼漸豐。

  太子是皇帝長子,乃元後所出。皇次子吳王是繼後左氏所出,她是左琛的親姑姑。

  太子雖然占了嫡長,這兩年卻做了不少錯事。

  其他皇子的母族幾乎都是世家,皇子出眾,也不是沒機會掙上一掙。

  至於代王,他生母生他之前是王昭儀,生下他這個福星之後便成了德妃。

  王家出了幾任太后,也不是沒可能再出一個。

  皇子們人長大了,心也都大了,各有各的籌算,也努力拉攏自己的勢力

  作為榮國公世子,魏寧自然也會受到拉攏,但這一世他沒打算站隊,在皇帝死之前,他只想安安分分的做個純臣。

  但顯然很多人並不是很想讓他做這個純臣。

  在應卯離開之前,代王去了趟尚書省,以公事為由,留下右僕射魏寧:“有幾句話,我想單獨和你談談。”

  魏寧沒拒絕他。

  姜恪看著自己的表弟,對方已經從一個鮮衣怒馬的少年郎成長為了不起的大人了:“我聽說你成親了,沒能來參加你的婚事,我很抱歉。”

  “如果你是為了說這個,那我還是先回去吧。”他情願回去和徐元嘉一起吃飯。

  “等一下。”姜恪叫住他,“淮河水患,我向父皇請旨,前去青城救濟百姓,父皇同意了。”

  “我猜得到。”

  今兒個早朝,便提到了淮河水患,皇帝接連著傳召了戶部工部幾位大臣,還包括太子和代王。

  代王長了一副悲天憫人,菩薩轉世的面孔,安撫受災的群眾最為有力。

  而且這也確實是姜恪這個傢伙能做出來的事情,和徐元嘉不一樣。

  都是仙風道骨,徐元嘉那是無情的漫天神佛,高高在上,俯瞰芸芸眾生。

  姜恪那是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儘管他真實的面貌並無百姓想像中那麼好。

  但眾多皇子當中,也只有姜恪會請纓做這種吃苦還有性命之虞的事情。

  魏寧突然有一種不詳的預感。

  “父皇許我帶幾個人……”姜恪略作停頓,“我的打算是,帶你一起去。”

  作者有話要說:  姜恪:我想帶你一起走

  徐元嘉:不,他不想

  畢竟魏寧如今是有家室的人,而他仍然孤身一人,這是他們之間難以跨越的鴻溝。

  翻譯一下——單身狗和夫妻狗之間有著難以跨越的種族差異

  第32章

  “哈?”魏寧幾乎以為自己是不是耳朵出了幻聽。

  姜恪十分耐心地重複了一遍:“我打算讓你跟我一起走, 去青城。”

  他們離得很近,魏寧甚至能嗅到姜恪身上那種若有若無的檀香味道。

  他看著姜恪那雙天生給人一種溫柔悲憫錯覺的眼睛:“如果我說不想去呢?”

  姜恪的呼吸一窒:“父皇他是我的父親, 他會為我挑好同去的人選。而子規你若是在此列, 我不會拒絕。”

  姜恪用了若是這個詞, 但魏寧很肯定, 他最後一定會出現在同代王同去的名單。

  “也就是說, 我並沒有選擇權是嗎?那你何必同我來說這件事。”如果是皇帝下旨,魏寧不可能不從。

  “我想,如果讓你早些知道,可以做好更充分的準備。”

  畢竟皇帝做決斷,大概還要一日的功夫,哪怕是提前一日, 榮國公府上的人也能替他多準備些金銀器物。

  “那便多謝代王了。”魏寧覺得自己的語氣一定聽起來特別諷刺。

  “寧表弟。”代王在魏寧身後喊他, 但魏寧只頓了一下腳步,便加快步伐,飛一般地離開了姜恪的視野。

  姜恪在原地站了許久,才折回德妃居住的宮中。

  他十五歲便被封王, 出宮建府。但實際上,他成年之後,常年居住的地方也不是代王府, 而是寺廟。

  因為道林大師口中的佛緣和批命,姜恪成了普濟寺的一名編外弟子,前段時間,他便是為當今太后, 他生了病的皇祖母,前去遠在江南的南普陀寺祈福。

  畢竟他是這宮中最具有慧根之人,誰都可以替皇太后祈福,但絕對沒有姜恪做的好。

  只是這一回來,他甚至來不及歇一口氣,就要準備去青城救濟為水患所害的災民,在離開之前,他還是得去見一見生母德妃,聊表孝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