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聽宋津說,你要隨軍北征?”溫卓也是昨日去朝堂,才遇到宋津,從他口裡得知的這個消息。他雖是算過,花南命里有此機遇,可卻偏生不願意接受這樣的結局。

  花南笑著微微點頭,“元帥正是用人的時候,讓我做宋大哥的右校尉。”

  “宋津的右校尉…”溫卓低下頭來,似是看著自己碗中的茶葉,嘴裡念念有詞。

  花南見他樣子侷促,“能為大魏北征抗敵,溫卓不該替我高興麼?”

  溫卓修長的手指在茶碗邊上摩了摩,“你能有好的前程自然替你高興,只是好友要遠行,還會面臨危險,溫卓卻難以釋懷。”

  “又不是不回來了。”花南笑著。

  “回來以後,還會記得我麼?”溫卓卻緊接著問道。

  花南面上的笑容頓了頓,半晌才恍惚過來,溫卓的確是一個讓人不容易輕易忘了的人,花南點頭,“應該會的。”

  溫卓聽花南說完,將一塊紅色的石頭放在了桌上,順著不平的桌面,推到了花南面前,“這塊紅石帶在身邊,能佑你平安。”

  花南看著那塊紅石,“不用了,我福大命大不會有事兒的。”

  溫卓手收了回來,“溫卓送人東西,不會收回來的。花南若不要,就讓它留在這茶樓,隨緣找它的新主人吧!”

  花南沒辦法,這才收了過來。

  一盞茶畢,溫卓起身來道是府里還有事情,起身要走。

  花南和他道別,“可能,很久以後才能再見了。”

  溫卓微微回頭過來,“嗯,隨緣吧。”

  **

  出征之日,大魏皇帝和凌玉公主親自送著元帥一行出了城門。元帥走在最前,宋津為右將軍跟在其後,花南和王晉跟在宋津後面,隨之十萬大軍,緩緩往北壓進。

  溫卓,他並沒有來送行。

  凌玉吊著的一顆心,終算是落了定,這一次溫卓終是和花南擦肩而過,只要溫卓心裡還沒有花南,她陪在溫卓身邊,終有一天,他是會心動的!雖然柔然大王子有意和親,凌玉如今只需和上輩子一樣,對皇帝哥哥以死相逼,退婚柔然便好。

  回城的第一件事,凌玉趕去了溫府,今天該好好和溫卓慶祝慶祝。

  進來溫府,管家和下人們連連給凌玉公主作禮,凌玉一派欣喜,徑直往府里去尋他溫卓。可翻遍了整個溫府,卻也沒找到溫卓的人。

  凌玉這才找回候在客堂里的管家,“你們家主人呢?”

  “公主,主人今日一早便隨著大魏二十萬大軍出征了,您不知道麼?”

  凌玉歡喜的心思,一恍惚之間落了空,昨日來探他,他還定定地吃飯喝茶,今日竟然不辭而別…重來一次,他溫卓心裡還是沒有她…

  **

  大軍一路往北,穿過河北廊橋,到了玄古關前。幾日以來,大軍一路疾行。玄古關兩旁都是高地,易守難攻,元帥下令,讓大軍在關外修整一日,休養生息,而後再繼續前行。

  大軍紮營,宋津照顧花南是女兒身,單獨給花南設置了營帳。行軍幾日,兵士們都頗為疲憊,夜裡吃飽喝足,便都早早休息了。花南也回來了營帳,打算早些休息。點燃營帳的燭火,花南卻見到帳中小台上,多了一張白紙。

  有人進來過?花南走來台前,拿起那張紙來:玄古關若遇襲,帶三千輕兵,占西面山谷。

  若花南不是重回來的,是不會識得這字跡,該就是溫卓的。可溫卓怎麼會出現在軍營?

  身後似乎有些動靜,花南忙轉身追了出去,腳步聲消失,外面沒有人。花南低頭看了看手上的字跡,看來溫卓是算到了什麼?

  次日一早,大軍整裝繼續前行,左將軍顧從武率兵開路。宋津帶著花南墊後。

  玄古關草木稀疏,天上盤旋著幾隻烏鴉。顧從武帶兵先行入關。

  兩旁山丘上卻突然出現敵軍弓箭手,不少兵士被射傷。兵士們首戰遭伏,許多新兵心境不穩,紛紛亂了陣腳。好在元帥坐懷不亂,下令後撤。

  久戰的老兵們帶頭後撤,穩住了部隊的形狀,新兵們見到老兵們的整齊的步法,也跟著安心了下來。

  溫卓他算對了,玄古關果然有敵軍埋伏。趁著兵士們往後退,花南領著自己部下三千輕兵,往西面山坡突擊。山坡斜坡正好能遮蔽敵方視野,花南率領輕兵出現在敵軍身後,殺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眼看敵軍死了幾個小卒,輕兵氣勢高漲,在山坡上高呼大魏已經占領西峰。

  宋津這才察覺到花南帶兵占領西處高峰,射向玄古關口的□□少了一半,一聲令下,親自帶兵,殺上東面山峰。關口的元帥也下令不再撤退,而是往東面山峰突進,和宋津左右夾擊。

  敵軍不想原本想要埋伏,卻失了一隻先鋒分隊。只好聞風而逃。

  花南首戰立功,元帥大加讚賞。

  攻下玄古關,大軍行軍關外。眼看關外已經入冬,寒風凜冽,兵士們進入關口,頗為有些不適應。元帥只好再次下令修整,同時和軍中將領,共同商討前方地形布陣。駐軍三天,顧從武派出去偵察地形的勘察兵回來,將前方的地形圖,在元帥大營里用沙盤復現了出來。前方地形寸草不生,當地人稱此地為死亡谷。死亡谷邊境狹長的一個村長,叫矛頭村,是大魏和阿貝邊境的通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