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江樂應了聲“嗯。”

  她原先還想和唐元說兩人的婚事的,如今卻是打算將這事再放兩天了。等明年朝事穩定一點再提更穩妥一些。

  “說來,袁毅和周珍常常通書信罷。”唐元想起這事,“袁毅今年看來是想要調回京城,他父親舊友都在暗中相助,翰林院那頭卻還是個麻煩”

  江樂知道周珍的事“等過段時間,我還想帶周珍去祭拜她父母,再和她去一趟青州。”

  算時間,也快到周弘宥的忌日了。

  唐元“嗯”一聲,答應了。

  江樂知道各地情況都有些雜亂,更知道三年前亂到唐元被埋伏受了傷。平日裡她也隱隱察覺到了官家似乎在有意對上董丞相。

  當年先皇對付董丞相是怕現在的官家應付不了董旭。

  後來官家提上了董旭,則是由於董旭著實有才能。但就連在京城閉門不出的她,都發現了董旭有一個極為可怕的缺點。

  他擅於聚民心,也傾向於在朝中搞一言堂。

  董旭的每一個舉措都會以道德為準則來做事。以道德的準則來壓人。這種壓人的方式,深得翰林院諸位學士文官的喜好,卻不符合皇帝的喜好。

  官家務實,還喜歡以制度來管理事情。

  一件事發生了,該是整個朝廷各司其職能夠自己處理,講律法、講規矩,而不是事事講“道德”。

  官家和白將軍之間頗為複雜,可這一點白將軍等武官倒是認同的。

  朝廷之上很是複雜,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想法,都有自己討厭和喜歡的做法。還有以前的政敵,現在的政敵等等。

  身為一名丞相,董旭最該做的事情,應該是維持文官、武官、帝王三者之間的平衡。可他卻帶著文官,以緩慢的節奏試圖擠壓著另外兩者。

  其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多種,一種是先皇曾經設計辭了董旭的丞相之位,讓心高氣傲的董旭極度不安,試圖以這種方式給他自己安全感,而另一種則是董旭想要施展自己的報復,而支持自己的越多,他能做的就越多。

  官家不喜他,便也選擇給他“下套”。

  惡性循環。

  江樂明白這裡頭繞繞彎彎很是複雜,她總懶得去細想,卻因為唐元是幫官家做事的,所以能猜到幾分。

  但凡是有一個人能夠替代董旭,官家都會將這個人提點上來。

  可惜的是,這兩年並沒有一個人可以替代的了董旭。不是功績尚不夠,就是年齡不足。

  江樂安撫性摸著唐元的耳垂,思考著這些時日自己該如何做才妥當。

  第109章 臣這一生不負天地不負她

  今日並不是上朝的日子。

  唐元還是前往了皇宮。

  他要面聖,為了不少事情。

  這些時日,壞消息一個接著一個,原本官家想好的計劃,讓官家忍不住自我反省,陷入了猶豫與自我懷疑。而這點猶豫和自我懷疑,並不能隨意宣之於口。

  官家不敢和自己邊的執太監說,不敢和後宮之內的人說,甚至不敢和自己的母親說。

  皇太后這些時日的身子也不大利索,總讓人心有所擔憂。

  唐元微抬著下巴,進了皇宮內,在太監的引領下,走進了皇帝的書房間。

  他的嗜血不被允許帶入書房內,被放在了外頭。

  屋裡頭一個人都沒有留著,只有唐元和皇帝兩人。

  皇帝正坐在那兒喝茶。

  唐元朝著皇帝行了禮。

  桌面上還擺著一盤下了一半的棋。

  “陛下正在下棋?”唐元詢問皇帝,“可要和臣談一局?”

  皇帝將茶放到一邊,示意唐元坐下:“坐,下棋什麼時候都可以。”

  唐元微微頷首,坐到了皇帝的對面,也就是棋盤的另一邊。

  “你先說點最近的消息。哪兒的都好,挑著好的說。”皇帝說這話的時候自嘲笑了一下,“朕這些日子都聽著不是什麼好消息,聽得心裡頭窩火。”

  唐元應聲:“一是西北那兒今年幾位官員都上報上來,說一切正常,找人了去探訪了一下,也確實如此;二是科舉改制之後,又有了正規的科考書,民間不少學子對官員所作所為有了了解,還未當官便對一些事情有了相關的見解,甚至有學子的見解鞭辟入裡。”

  皇帝聽著神情緩和。

  “是茶引改動之後,不少茶商都收益較好,茶農也試圖種得更多更好,好拿到更多錢財。這一方式普及到了不少州府,如今白將軍那兒也嘗試著用茶葉換馬匹來促進邊境貿易往來,加強邊疆戰力。”

  這一點可是大好事。

  雖然邊境總是容易有小摩擦,但邊境那兒又不止一個國家。和這個國家打,和那個國家交易,白將軍對這一的玩得可是順溜。

  “白斐與他父親總是不同的。”皇帝這般和唐元說了一句,似乎是放下了上一輩的事情。

  唐元沉吟一下:“陛下,白斐此人,最忠於的是黎民百姓。僅此而已。”

  白將軍不是忠於皇帝,不是忠於朝廷。他最忠於的是黎民百姓,是這天下。

  “是啊……”皇帝嘆口氣,“這才是最叫人感慨的。”

  白家一門烈將,還持虎符。

  本該是最忠於皇帝的,卻是最忠於百姓的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