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韻凝心中一驚,不知道該如何解釋。

  皇帝看著她的神情,繼續道:“荊楚墨此時正在與韃靼人浴血奮戰,他若是分了心,輕則送命,重則誤國,韻妹妹你覺得呢?”

  李韻凝聽得很清楚,皇帝哥哥這是譬告她,在這種時候不要節外生枝亂來。她只得跪下,說道:“皇上說得是,是韻凝考慮不周。”

  皇帝立刻展顏一笑,“韻妹妹快起來,太子很想念華華,以後你要多帶他迸宮來玩。”

  “韻凝知道了,明日便送華華進宮陪太子念書。”

  由宮裡回來,李韻凝想了又想,親自去見了查朝熹,言簡意賅地告訴他,宮裡有旨意,所以她必須要送荊華璋去宮裡讀書的事情。從頭到尾,她一直垂眸看著地下,不敢看他的眼。

  而查朝熹怔怔地望著她,哏神失落又隱忍。最終,他什麼話都沒說,只淡淡地應了聲好。

  半個時辰之後,下人來報,說查先生家中有急事,不能繼續教導小公子,這便告辭了。丫鬟雲芍小心翼翼地問李韻凝,要不要去送送查先生?好歹查先生也盡心盡責地教過小公子一段時間,或者送些束修和盤纏過去?

  李韻凝呆了許久,最後揮了揮手,讓下人下去了。她很想去送送他,但是,理智告訴她不能去。而且查朝熹此人性高潔,她贈予他束修和盤纏,對他來說,只會是羞辱。但是……

  第十四章

  李韻凝心中著實難受,因為她知道,此次告別,便是真正的生離死別了。

  最終,李韻凝將銳王妃還給她的信拿出來,仔細地讀了兩遍後,哆嗦著手,將那薄薄的信紙付之一炬。

  從第二天起,荊華璋就開始被銳王爺的親信侍衛給護送著,每天往返於宮中,與太子、眾皇子王子們一塊讀書。

  有句話叫作哀大莫過於心死。以前她總覺得說這句話的人矯情,想著,要是心裡有什麼不痛快的,說出來就好,然後再吃點好吃的,看場熱熱鬧鬧的歌舞,還有什麼是過不去的?但現在,她是真的體會到這種哀大莫於過心死的感覺。

  所以她現在什麼也不想說,因為這種感覺太難受,而父王和母妃又太愛她,她不想把這種感覺說出來,讓愛她的人也感到難受。

  銳王妃不清楚李韻凝在邊境到底發生了什麼,心中十分著急。她將李韻凝抱到懷裡,一邊給李韻凝理著頭髮,一邊溫柔地說道:“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凝兒好好跟母妃說說。你小的時候母妃就告訴過你,心裡頭不能總想著壞事,會把身體也熬壞的。”

  李韻凝的眼淚刷地流了出來,她悶悶地嗯了一聲,把頭埋進了她母妃的懷裡。

  “這麼說,他是真在外頭添了人,嗯?他沒跟你說什麼?”

  李韻凝的眼淚掉得更多了。若是荊楚墨主動跟她坦白,求她的原諒,她還覺得好受些,至少說明她這個正妻在他心裡還是有一定份量的。可他什麼都不說,一副急匆匆要送她走,生怕她壞了他好事的樣子。

  荊楚墨讓她覺得她就是個外人,不,她連外人都不如,那時她明明就住在邊疆的將軍府里,可他卻派人軟禁了她,還讓那個女人出面宴客。他、他簡直就是……對她連基本的尊重都沒有嘛。她的心好痛。

  銳王妃柳眉皺起,頓時惱了。她原本就不太喜歡荊楚墨這個女婿,她總覺得他是一個只會打仗的莽夫,根本配不上自己的寶貝千金。當時若不是王爺和皇帝力保,她無論如何都不會同意把凝兒嫁給他的。如今,那個莽夫果然辜負了凝兒。銳王妃後悔不已,當初她就不該心軟,同意了這門親事。

  “哼,一介武夫,娶了我家像嬌花一樣的乖女兒,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居然還在外頭沾花拈草的。乖兒莫怕,咱們與他和離!”銳王妃怒氣沖沖地說道。

  李韻凝軟軟地嗯了一聲,又道:“我已寫了和離書與他。”

  聽到李韻凝的話,銳王妃先是愣了一愣,隨即釋然。她的凝兒隨她,眼裡容不得沙子,她早該想到凝兒會這麼做。

  “離了正好,回來陪陪母妃。你和華華這一去就是兩個多月,我和你父王在家待著,實在冷清。”銳王妃柔聲說道。

  李韻凝點了點頭,“母妃,我想去別院住住,那裡清靜。”實是擔心她的小姐妹們上門來看她,更怕她們哪壺不開提哪壺地問她關於荊楚墨納妾的事。此刻她什麼人都不想見,就想一個人安安靜靜地待著。

  她,更怡她們哪壺不開提哪壺地間她關於荊楚墨納妾的事:此刻她什麼人都不想見,就想一個人 安安靜靜地待著。

  銳王妃點點頭道:“京郊的別院重新裝修完畢,明日我帶你去瞧瞧,看看哪裡不喜歡,讓人改。”

  “嗯。”

  銳王妃還想多聊聊天,但李韻凝倦極、累極,斷斷續續應了她幾句,便沉沉睡去。

  又過了兩日,李韻凝的好友蔣氏下了帖子過來邀約她去府上參加詩社聚會。想了想,李韻凝決定去,可銳王妃有些擔心她,勸她若是不想去就不要去了。

  李韻凝輕輕搖了搖頭,“母妃不必擔心,我心裡有數。”看皇帝哥哥的意思,她暫時還不能將和離之事公之於眾,為了安撫荊楚墨,穩定邊關戰局,她還得繼續扮演他的妻子。她已經在家裡窩了許久,就算以生病為藉口,也不能再窩著了,她必須出去走走,讓所有人看到她和荊楚墨之間沒有問題。

  “母妃陪你去吧?”銳王妃對這些貴女之間的勾心鬥角十分了解。有些人是真關心你,有些人則是等著看笑話,她不放心女兒一個人去。

  李韻凝抱著銳王妃的胳膊,靠在她的肩頭上,軟綿綿地道:“母妃,我一個人真的沒問題。若是您陪著我去,就算沒問題也會讓人多心的。”

  銳王妃想了想,確實是這麼個理,於是便不再強求,只是去把自己壓箱底的寶貝找出來,準備給她出去聚會用。

  又過了一日,皇帝著人賞賜了一些東西下來,什麼東海的大珍珠、西域的玉石等等,賞賜的藉口是荊楚墨立了功,斬了韃靼人的一個王子。

  銳王妃明白,這是皇帝給李韻凝撐腰來了。只要有了皇帝的態度,那群女人在明面上不敢太過放肆。

  不過,李韻凝去蔣氏府上赴宴的時候,並未太過張揚。她穿戴如以往,並不曾過於隆重或者樸素,也完全看不出她與往日有何區別。旁人猜不透她,三言兩語隱晦地說了幾句,便被她輕輕巧巧地打發了去。

  到後來,蔣氏勸李韻凝吃魚,平曰里最愛吃魚的李韻凝陡然犯了噁心,吐了一回。眾人澈底懵了。

  回到家裡,雲芍連忙稟告了銳王妃,王妃又喜又驚,有些不知所措。直到請了個知根知底的御醫來,診了半日,才知道原來李韻凝只是傷了脾胃,並不是懷孕。

  銳王妃和李韻凝心裡皆是長長地鬆了口氣。

  李韻凝很清楚,就算她心裡頭再不痛快,可時日這樣長,這日子總得下去不是?於是她索性恢復了原來的交際,時不時地就與京城貴婦們一起聚會消閒,參加詩社、打打葉子牌、聽聽戲、看看歌舞,日子倒也過得很快,一晃半年便過去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