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一定是看不上她,所以才連一個字的回應都沒有,這讓她很難受,哭了整整一個月才緩過來。再後來,她便被皇上指了婚,嫁給了荊楚墨。至於那封信和那些年少輕狂的往事,便被她埋到了記憶的最深處,不願再想起。

  第十三章

  李韻凝原以為自己已經忘記了,今日一見到他,她還是有些心動,只只是這種心動與當年的心動已經完全不一樣了。哎,物是人非事事休,她與他都已不復當年模樣。

  “娘親,華華不喜歡查先生,華華不想讓他教。”

  李韻凝從沉思中回過神來,她低頭望著兒子,然後摸了摸他的腦袋,溫柔地道:“但是查先生乃大昭第一才子,有了他的教導,華華會比宮裡那些人都厲害。”

  荊華積想了想,堅持搖頭,“娘親,我不喜歡他,不想看到他,看到他就會學不進去,到時候學得更不好了。”

  李韻凝頓了頓,笑道:“你還是第一次見他,怎麼知道他教得不好?”

  荊華璋嘟起了嘴,悶悶不樂。

  最近李韻凝很不快樂,所以她見不得兒子也不快樂,只得說道:“好吧,你容娘考慮考慮吧。”無論如何,查朝熹的的確確是個不可多得的好先生,她不太明白自己寶貝兒子為什麼對他有偏見。

  傍晚,用過晚膳,雲芍帶荊華璋去沐浴、洗漱,李韻凝陪著銳王紀在院子裡散步。

  銳王妃幾次欲言又止,走神的李韻凝終於發現了母妃的異常,她不解地問道:“母妃可是有話要說?”

  銳王妃糾結了半晌,方拉著她的手,眼眶一紅,歉然地道:“勻勻,母妃對不起你。”

  李韻凝嚇了一跳,“母妃,您這是怎麼了?”

  銳王妃抹了抹眼淚,嘆氣,“當年你寫給查朝熹的信,被母妃收起來了。”

  仿佛一道驚雷劈下來,李韻凝整個人驚呆了。愣了好一會,她才喃喃問道:“母妃,您在說什麼?”

  銳王妃繼續道:“當時你是個清清白白的姑娘家家,怎能低聲下氣向男子表白?且他出身好,又有才有貌,追求者甚多,母妃擔心你受傷害,於是將信攔截下來。母妃想著,若是他對你有意,遲早會上王府來的,若是他對你無意,你這封告白信……”哎,當時她是擔心這封信會成為女兒的羞辱,讓她一輩子都抬不起頭來。

  李韻凝又震驚又氣惱,渾身顛抖,她張了張口,卻什麼話都說不出來。

  銳王妃心疼不已,哭道:“是母妃對不住你。後來他來過王府,想要求娶你,但那時候你父王與你皇帝哥哥已經商量好了,賜婚的聖旨都已經擬好。母妃後悔……可也已經來不及了。”

  李韻凝呆若木雞。原來,當初她與他竟是這樣陰差陽錯,錯過了彼此。李韻凝又難過又想笑,一時之間心情激盪無比。

  “母妃著人打聽過了,這查朝熹一直未曾娶妻,平日裡也不近女色。如今,你既與荊楚墨和離,不妨……”

  “母妃,我雖已寫了和離書與荊楚墨,但我與他畢竟是御賜的婚姻,就是要和離,也得皇帝哥哥同意。更何況,我與查朝熹的的事已經過了這麼久,以後再不必提。”

  李韻凝心中千迴百轉,有生氣、有遺戚、有嘆息,然而,當聽到母妃的話時,她心中登時不舒服起來,於是強行打斷了母妃的話。

  “可是,據說他一直因錯過你之事而耿耿於懷。那年你成親之後,他便縱情山水,拒不回京。而此次你父王給他寫了信,他便立刻從江南趕了回來,可見,他心裡是有你的。”

  李韻凝閉上眼睛,深深吸了吸氣,緩緩搖頭,“母妃不必再說了。”如今的她,只不過是一個棄婦,她與他已如雲泥之別,就讓最美好的一切留在當年吧。

  銳王妃還待勸說,李韻凝道:“母妃,我累了,想休息了。”

  “那好吧。”銳王妃知道此事不能逼她太過,得讓她緩緩。

  第二日,荊華璋被銳王爺親自領著,去了書房聽查朝熹講課。

  一開始荊華璋根本不聽,不是發呆,就是裝睡,再不然就是異出各各種奇怪的聲音,擾亂查朝熹。

  王爺一板起臉要教訓荊華璋,讓他聽話時,荊華璋就瞪著圓溜溜的大眼睛看著他,一臉委屈,泫然欲泣,銳王爺立刻又捨不得了。哎,這個小傢伙,打不能打,罵不能罵,教訓也不能教訓,

  銳王爺糾結死了,想了想,乾脆不管了,一甩袖子離開了書房,將這個難纏的小傢伙丟給了查朝熹。

  查朝熹也不動怒,也不怎麼管荊華璋,只是不許他出書房,只要他在書房,無論他做什麼都聽之、任之,而自己則自顧自地講著課。

  荊華璋一開始跟猴子似的,跑來跑去,鬧騰得不行,後來折騰累了,便倒在椅子上睡覺,再後來,他偶爾會聽查朝熹說幾句,聽著聽著,竟聽了進去。

  查朝熹講課不疾不徐,娓娓道來,跟說書先生似的,講得十分有趣,荊華璋漸漸安靜下來,默不作聲地聽著。

  到了下午,課程結束,荊華璋猶豫了一會,打算繼續不理察朝熹,但打小被李韻凝言傳身教地引導學著的貴族禮儀卻還是讓他匆匆地朝查朝熹行了一禮,這才跑了。

  查朝熹看著和數年前的李韻凝一樣活潑的荊華璋,不由得心裡又是歡喜,又是惆悵,還多了幾分說不清、道不明的竊喜。

  因銳王妃的話,自查朝熹來了之後,李韻凝便將自己關在院子裡,輕易不出門,她要避嫌。

  不過,看著兒子一日連著一日的細征改變,她對查朝熹又充滿了感激。想了想,她就讓丫鬟們多多關照他平時的飲食起居。

  這一日,李韻凝正在檢查荊華積的字帖,宮裡忽然來了黃門使者,還宣了皇后懿旨,要宣她入宮中覲見,荊華璋隨行。

  李韻凝有些詫異。她小的時候,父王在邊關駐守,母妃隨行,所以她是做為父王唯一的孩子,被那時的皇后,亦是當今的太后宣入宮中,與當時還是太子的皇帝哥哥為伴。所以太后、太妃們,和皇上、皇后都待她極親近,完全把她當成了半個皇族人看待,幾乎不會用這么正式的法子來宣她入宮。

  李韻凝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換上了郡主大禮服,帶著荊華璋進了宮。

  皇后待李韻凝倒還是一如既往的親切,也閉口不提荊楚墨在邊疆置了一房妾的事。只是,兩人敘了一下,皇上就派人來請李韻凝去御書房。

  李韻凝跟著太監馬公公去了御書房,見過皇上又行了禮,皇上賜坐。

  聊了幾句家常,皇帝拿起奏摺,一邊看,一邊淡淡開口問她,“聽說銳王爺給華華請了名師教導?”

  李韻凝一愣,心想皇上怎麼連這個都知道?她不敢怠慢,連忙說道:“回皇上,確有此事。”

  “華華的夫子是查朝熹?此人任性、曠?,連朕都請不來,不知道銳王爺是用了什麼方法說動了他?”皇帝看似漫不經心地說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