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頁
晏綺茫然的看著她,“他為什麼要攔著我?”晏袖頓時覺得無話可說,然後晏綺補充,“他倒是讓我帶了幾個人一起出來,說人多安全,嗨呀我也不在乎這些事。”晏袖嘆了口氣,她越來越感嘆晏綺嫁了個如意郎君,把她慣的越來越用不著腦子了。
明月帝姬日日上朝,處理政務果斷利落,毫不拖泥帶水,給出批示時也頗有政治見解,和她父親一般骨子裡就有王者威嚴。
後宮裡,淑妃開始坐不住了。明月帝姬掌權快半個月了,陛下絲毫沒有要醒轉的意思,她也沒有放權的意思。當時陛下派去北境支援的三萬軍隊還駐紮在京都不遠處的豐都,陛下一直沒有把他們給任何人。
如果明月帝姬掌握了他們,那豈不是想什麼時候登基就可以直接登基了。其他三妃一直沒有動靜就算了,偏偏父親也一直按兵不動,他難道不知道這對綏兒多不利?
又三日,這一天的早朝快結束的時候,忽然得知西方的密遠因為地龍翻身,造成周邊數個城鎮遭受災禍。密遠、致遠、奚平等地幾萬人失去住處,流離失所。
明月帝姬立刻下令,開放國庫撥款救濟災民。錢糧一車車的從京都運出去,明月帝姬絲毫沒有吝嗇。同時,聞人家的聞人歌被委任為賑災使,押運錢糧往災區而去。
聞人歌走後幾天裡,京都漸漸流傳起一個傳言。最初是從幾個不起眼的乞丐嘴裡說出來,然後傳遍了整個京都。
集賢殿
明月帝姬放下手中的紙,笑的十分隨意。“女子掌政,禍國殃民,地龍翻身,是為預兆。”她看著面前的侍女,“你說他們可笑不可笑?居然用這樣的藉口挑起接下來的事端。”侍女勸,“帝姬不必生這些無謂之氣,您是什麼樣的人,這些日子大家都有目共睹。”明月帝姬搖搖頭,隨手把紙團成一團扔在一邊。
這時有侍衛在門外道,“啟稟殿下,臥病在家休養的大臣們紛紛在椒房殿外請願。”明月帝姬不動聲色,“他們說什麼?”“他們讓您歸還權利,由朝臣們推選儲君監國。”明月帝姬聞言失笑,“瞧瞧他們這幅心急的樣子。走,咱們就去看看咱們東臨的棟樑們。”
椒房殿外
群臣情緒激動,見了明月帝姬本人更是群情激憤的不得了。“陛下還在病榻,我等絕不能看著東臨江山毀在女子手上。”明月帝姬冷哼一聲,“住口。”眾人停頓了一瞬,“你們還記得我父親還在裡面躺著呢?諸位大人可是有好一陣子沒見了。”
徐良生走出來,“殿下此言差矣,吾等是為了東臨大業著想,您作為女子本就不該掌權,密遠的災禍就是東臨先祖留下的預兆啊。老臣勸您還是交權吧。”
明月帝姬的目光從眾人身上掃過,“本宮掌權是為禍國?那好啊,本宮倒是想聽聽眾卿覺得誰掌權合適?”
她的目光如炬般緊盯著官員們,語氣也格外冷厲,一時間竟無人開口。徐良生不動聲色的看著她,她說這話時氣勢攝人,竟十分像她的父親年輕時般威嚴。
這時眾人身後忽然傳來一聲大笑,氣氛頓時瓦解。眾人齊齊向後看去,卻見武昌公周天夷全身戎裝身戴佩劍大步走近到眾人面前。“帝姬這個問題問的奇怪,論嫡長資歷當然是六皇子堪當大任。”
明月帝姬輕輕一笑,“武昌公這話說的也奇怪,你說論嫡論長論資歷,那按這樣說的話,我的兄長朝陽不是才是最好的選擇麼?”
作者有話要說: 開始啦。。。也很快會結束的。。。
☆、第 43 章
此話一出椒房殿前陷入了一陣靜默,然後右相插嘴,“帝姬這是什麼話?朝陽太子他,十四年前就崩逝了。”
明月帝姬仰天大笑,許久才停,“我的兄長朝陽太子,四歲入書院,七歲博聞強記,十三歲揚名天下。他寬厚、仁慈、待人熱忱,驚才艷絕,我幾乎可以看到在他治下的東臨將會成為怎樣的盛世。但就是在他十五歲那年,他染上了傷寒。這樣的小病對於御醫來說本該是微不足道的,但就是這小小的疾病,卻讓我的兄長一點點消瘦下去,他的臉色越來越蒼白無力,他不斷的咯出大量的鮮血來,最後他終於還是死在了他十五歲那年。”
明月帝姬看著眾人,神色凶厲,“你們說,若不是因為如此,今日的儲君之位難道還會有別的人選?!”武昌公漠然看著,右相道,“帝姬,先太子夭亡臣等都為之悲傷,但先太子意外夭亡多年,此時我們所談的是推選儲君。”
明月帝姬冷笑,“意外?你也是這樣看的麼?武昌公?”她筆直的看著武昌公,氣氛一時劍拔弩張。周天夷神色平靜,“帝姬是太累了吧?”明月帝姬往前走了幾步,“是麼?那武昌公為何攜帶兵器闖入宮城?”
對峙片刻,周天夷笑了笑,“自然是為清君側。”說著他揮了揮手,大隊士兵圍住了眾人。右相微微一笑,後退回人群去。
明月帝姬看著這一切,神色卻絲毫不見慌張。“武昌公此時所為是為了什麼呢?被人揭穿後的心虛,還是終於忍不下去了,要斬草除根?你可一向都是這樣的作風啊。”
周天夷漠然的看著她,“帝姬多說無益,老臣只是為了安定朝政,帝姬還是歸還權利吧。”明月帝姬冷冷一笑,“武昌公好大的口氣。”
這時身後的椒房殿大門吱呀一聲打開,本應昏迷在床的戈帝齊璋緩緩走出來,“若不是所謂身染沉疴,恐怕朕還看不到這一場百年難遇的好戲啊。”眾人看到戈帝根本沒有染病,立刻發覺這一切是一場預謀好的圈套。
周天夷眼見戈帝安然無恙,心知是他上了當。然而此刻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於是他沒有,也不屑有多餘的動作。他只是冷冷的,像過去在戰場上一樣下令,“格殺勿論。”
戈帝雖然安然無恙,但整座宮城裡只有慌亂的宮人們,以及傲然屹立的明月帝姬。因而士兵們只是緩緩而勢在必得的逼近他們。
忽然從椒房殿後方傳來一陣聲響,周天夷側目而視,卻見守衛京都的金吾衛們正穿過最後一道迴廊,圍在了戈帝身側。“陛下恕罪,吾等趕來救駕。”戈帝朗笑,“東臨的兒郎們,你們本該上陣殺敵,此刻卻要拿著兵器對自己人。武昌公周天夷狼子野心,金吾衛聽我命令,將這些不懷好意之輩斬於此地!”
一場廝殺就此展開。金吾衛皆是皇家精心挑選的練武奇才,自小習以秘術,每個人都誓死保衛京都和皇家的安危。而武昌公的士兵們來自於北境舊日數年的沙場征戰,他們比較金吾衛而言,更多了幾分嗜血。
如此兩方對陣,才格外的難纏。戈帝和明月帝姬退回了椒房殿,金吾衛們的金裝成為了椒房殿最後一道防線。宮城大亂。
周天夷見狀冷冷一笑,待金吾衛殆盡後,你又有何辦法對抗最終的失敗?朝臣還在這裡,於是他只是站在那裡,靜靜的等待著金吾衛的滅亡,而他沒有想到,這終將成為他後來無數次後悔的舉動。
與此同時,淮安門外響起整齊劃一的腳步聲。“汝等亂臣賊子,還不束手就擒?!”遠遠一聲呵斥響起,淮安門外隨即湧入了數以千百計的戎裝士兵。徐良生一愣,回頭卻見被派去密遠賑災的聞人歌一馬當先,率領著軍隊直向椒房殿而來。
明月帝姬日日上朝,處理政務果斷利落,毫不拖泥帶水,給出批示時也頗有政治見解,和她父親一般骨子裡就有王者威嚴。
後宮裡,淑妃開始坐不住了。明月帝姬掌權快半個月了,陛下絲毫沒有要醒轉的意思,她也沒有放權的意思。當時陛下派去北境支援的三萬軍隊還駐紮在京都不遠處的豐都,陛下一直沒有把他們給任何人。
如果明月帝姬掌握了他們,那豈不是想什麼時候登基就可以直接登基了。其他三妃一直沒有動靜就算了,偏偏父親也一直按兵不動,他難道不知道這對綏兒多不利?
又三日,這一天的早朝快結束的時候,忽然得知西方的密遠因為地龍翻身,造成周邊數個城鎮遭受災禍。密遠、致遠、奚平等地幾萬人失去住處,流離失所。
明月帝姬立刻下令,開放國庫撥款救濟災民。錢糧一車車的從京都運出去,明月帝姬絲毫沒有吝嗇。同時,聞人家的聞人歌被委任為賑災使,押運錢糧往災區而去。
聞人歌走後幾天裡,京都漸漸流傳起一個傳言。最初是從幾個不起眼的乞丐嘴裡說出來,然後傳遍了整個京都。
集賢殿
明月帝姬放下手中的紙,笑的十分隨意。“女子掌政,禍國殃民,地龍翻身,是為預兆。”她看著面前的侍女,“你說他們可笑不可笑?居然用這樣的藉口挑起接下來的事端。”侍女勸,“帝姬不必生這些無謂之氣,您是什麼樣的人,這些日子大家都有目共睹。”明月帝姬搖搖頭,隨手把紙團成一團扔在一邊。
這時有侍衛在門外道,“啟稟殿下,臥病在家休養的大臣們紛紛在椒房殿外請願。”明月帝姬不動聲色,“他們說什麼?”“他們讓您歸還權利,由朝臣們推選儲君監國。”明月帝姬聞言失笑,“瞧瞧他們這幅心急的樣子。走,咱們就去看看咱們東臨的棟樑們。”
椒房殿外
群臣情緒激動,見了明月帝姬本人更是群情激憤的不得了。“陛下還在病榻,我等絕不能看著東臨江山毀在女子手上。”明月帝姬冷哼一聲,“住口。”眾人停頓了一瞬,“你們還記得我父親還在裡面躺著呢?諸位大人可是有好一陣子沒見了。”
徐良生走出來,“殿下此言差矣,吾等是為了東臨大業著想,您作為女子本就不該掌權,密遠的災禍就是東臨先祖留下的預兆啊。老臣勸您還是交權吧。”
明月帝姬的目光從眾人身上掃過,“本宮掌權是為禍國?那好啊,本宮倒是想聽聽眾卿覺得誰掌權合適?”
她的目光如炬般緊盯著官員們,語氣也格外冷厲,一時間竟無人開口。徐良生不動聲色的看著她,她說這話時氣勢攝人,竟十分像她的父親年輕時般威嚴。
這時眾人身後忽然傳來一聲大笑,氣氛頓時瓦解。眾人齊齊向後看去,卻見武昌公周天夷全身戎裝身戴佩劍大步走近到眾人面前。“帝姬這個問題問的奇怪,論嫡長資歷當然是六皇子堪當大任。”
明月帝姬輕輕一笑,“武昌公這話說的也奇怪,你說論嫡論長論資歷,那按這樣說的話,我的兄長朝陽不是才是最好的選擇麼?”
作者有話要說: 開始啦。。。也很快會結束的。。。
☆、第 43 章
此話一出椒房殿前陷入了一陣靜默,然後右相插嘴,“帝姬這是什麼話?朝陽太子他,十四年前就崩逝了。”
明月帝姬仰天大笑,許久才停,“我的兄長朝陽太子,四歲入書院,七歲博聞強記,十三歲揚名天下。他寬厚、仁慈、待人熱忱,驚才艷絕,我幾乎可以看到在他治下的東臨將會成為怎樣的盛世。但就是在他十五歲那年,他染上了傷寒。這樣的小病對於御醫來說本該是微不足道的,但就是這小小的疾病,卻讓我的兄長一點點消瘦下去,他的臉色越來越蒼白無力,他不斷的咯出大量的鮮血來,最後他終於還是死在了他十五歲那年。”
明月帝姬看著眾人,神色凶厲,“你們說,若不是因為如此,今日的儲君之位難道還會有別的人選?!”武昌公漠然看著,右相道,“帝姬,先太子夭亡臣等都為之悲傷,但先太子意外夭亡多年,此時我們所談的是推選儲君。”
明月帝姬冷笑,“意外?你也是這樣看的麼?武昌公?”她筆直的看著武昌公,氣氛一時劍拔弩張。周天夷神色平靜,“帝姬是太累了吧?”明月帝姬往前走了幾步,“是麼?那武昌公為何攜帶兵器闖入宮城?”
對峙片刻,周天夷笑了笑,“自然是為清君側。”說著他揮了揮手,大隊士兵圍住了眾人。右相微微一笑,後退回人群去。
明月帝姬看著這一切,神色卻絲毫不見慌張。“武昌公此時所為是為了什麼呢?被人揭穿後的心虛,還是終於忍不下去了,要斬草除根?你可一向都是這樣的作風啊。”
周天夷漠然的看著她,“帝姬多說無益,老臣只是為了安定朝政,帝姬還是歸還權利吧。”明月帝姬冷冷一笑,“武昌公好大的口氣。”
這時身後的椒房殿大門吱呀一聲打開,本應昏迷在床的戈帝齊璋緩緩走出來,“若不是所謂身染沉疴,恐怕朕還看不到這一場百年難遇的好戲啊。”眾人看到戈帝根本沒有染病,立刻發覺這一切是一場預謀好的圈套。
周天夷眼見戈帝安然無恙,心知是他上了當。然而此刻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於是他沒有,也不屑有多餘的動作。他只是冷冷的,像過去在戰場上一樣下令,“格殺勿論。”
戈帝雖然安然無恙,但整座宮城裡只有慌亂的宮人們,以及傲然屹立的明月帝姬。因而士兵們只是緩緩而勢在必得的逼近他們。
忽然從椒房殿後方傳來一陣聲響,周天夷側目而視,卻見守衛京都的金吾衛們正穿過最後一道迴廊,圍在了戈帝身側。“陛下恕罪,吾等趕來救駕。”戈帝朗笑,“東臨的兒郎們,你們本該上陣殺敵,此刻卻要拿著兵器對自己人。武昌公周天夷狼子野心,金吾衛聽我命令,將這些不懷好意之輩斬於此地!”
一場廝殺就此展開。金吾衛皆是皇家精心挑選的練武奇才,自小習以秘術,每個人都誓死保衛京都和皇家的安危。而武昌公的士兵們來自於北境舊日數年的沙場征戰,他們比較金吾衛而言,更多了幾分嗜血。
如此兩方對陣,才格外的難纏。戈帝和明月帝姬退回了椒房殿,金吾衛們的金裝成為了椒房殿最後一道防線。宮城大亂。
周天夷見狀冷冷一笑,待金吾衛殆盡後,你又有何辦法對抗最終的失敗?朝臣還在這裡,於是他只是站在那裡,靜靜的等待著金吾衛的滅亡,而他沒有想到,這終將成為他後來無數次後悔的舉動。
與此同時,淮安門外響起整齊劃一的腳步聲。“汝等亂臣賊子,還不束手就擒?!”遠遠一聲呵斥響起,淮安門外隨即湧入了數以千百計的戎裝士兵。徐良生一愣,回頭卻見被派去密遠賑災的聞人歌一馬當先,率領著軍隊直向椒房殿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