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頁
至於行李,除了幾件樣式普通、布料也普通的衣袍之外,就是一套書。
《大秦週遊記》,作者余敏程。這套書是當年俞大人作為採風使週遊大秦時所寫的文章集結而成。基本上囊括了大秦大部分的山川地理風土人情,乃是整個大秦所有學堂必備書目。李颯跟著太傅們念書時也是學過的,其中有好幾篇甚至能背下來。
當初讀這套書的時候,他就曾經暢想過自己也跟著書里的路線走一遭,所以此刻看到這套書,李颯不由微微一笑,對前路更生出了無線期待。
雖然他的時間沒有那麼充裕,未必能走那麼遠,但是挑著感興趣的地方轉一圈還是可以做到的。
萬事俱備,然而在李颯出門之前,遇到了一件千古難題。
——妹妹攔門。
“我聽下頭的人說,大哥你要出宮!”年年大馬金刀站在門口,雙臂一張,就將他的道路堵死,“帶上我!”
她顯然做了準備,連衣服都已經換好,一副“只要他點頭立刻就能出發”的模樣。
若真的只是出宮去玩兒,李颯自然不會拒絕帶上妹妹。年年雖然驕縱,但作為公主的教養是不缺的。膽大心細,也絕少惹麻煩。而且有她跟著,父皇那裡無論如何都交代得過去。
然而他這一去,短時間內是不打算回來的,帶著妹妹根本無處安置。他是男子也就罷了,吃苦耐勞都是歷練,年年一個金枝玉葉的姑娘,怎能在外面這般奔波?
更重要的是,若是發現他把妹妹也帶著,李颯懷疑父皇會立刻派軍隊把自己給捉回來。
“這一回我是去給父皇辦差的。”他試圖講道理。
年年無辜的睜大眼睛,“以前辦差的時候我不也跟著嗎?我又不會壞你的事,說不定還能幫得上忙呢!你要是不帶我,我這就去找父皇,告訴他你床頭的暗格里藏著好東西!”
床頭櫃的暗格里,放的都是些不適合他這個身份玩的東西,這也罷了,最多被父皇罵幾句。但兩本前朝宮廷精品避火圖,若是讓母后知道,非得扒了他的皮不可。
“好好好帶上你!”他無可奈何的點了頭。反正出了宮,也有的是機會把人甩脫。
於是當李颯交代自己要去辦差,讓她自己逛一會兒,回頭在茶樓匯合時,年年絲毫沒有懷疑。這幾年來兩人一直如此合作,從沒有出過岔子。
然後她一直等到夕陽西下,也沒等來自家哥哥,倒是等到了一封書信,說是有事耽擱,今日未必能回去,讓她先走。
成功被忽悠過去的公主殿下,直到第三日還沒有看到自家哥哥的蹤影,才終於被告知此事。
沒有提前說,是因為她一旦知道了,必然吵著一起去。但現在成功瞞過去了,也沒好多少。就連李定宸最近也有點兒不敢見自家閨女,索性找出五六七八個理由擋著,準備等她冷靜下來再去安撫。
第一天,公主殿下大鬧太平宮。
第二天,公主殿下絕食。
第三天,公主殿下偷溜出宮,拒不回來,表示要離家出走。
宮裡製得住這位公主殿下的只有皇后。但這件事越羅卻分明是放手不管的意思,因為她並不反對讓女兒出去見見世面,倒是李定宸捨不得女兒出門吃苦,所以極力反對。
於是眼下這件事,李定宸只得自己設法解決。
他倒是想了很多辦法,可惜多年父女,他了解年年,年年更了解他,死活不肯鬆口,撒嬌耍賴無所不用其極,很快李定宸就招架不住,舉手投降了。
於是最後的解決辦法十分簡單粗暴,皇帝陛下一封書信將自家兒子給召了回來,然後不由分說把人塞給了他,要他帶著妹妹玩兒。
與其讓公主一個人出宮歷練,倒不如跟著兄長,還更能讓人放心。
徒留皇太子殿下一臉懵逼。
在李颯的設想之中,身為太子白龍魚服週遊天下,乃是一件非常神聖的事。現在帶著個妹妹,看看前面裝飾華麗的馬車,再看看後面緊隨而行的護衛,那種神聖感無論如何都找不回來了。
微服私訪?不存在的。
這哪裡是出宮歷練?分明是帶著妹妹出門遊玩吧?
今天的皇太子也在惆悵的嘆氣。
幸好根據他的了解,天下女子能如自家妹子這般彪悍的畢竟少有,否則皇太子殿下就要對大婚成親這件事生出心理陰影了。事實上現在他也沒多憧憬,有了年年這樣的珠玉在側,皇太子對太子妃的要求也很低:別的都好,第一要緊的就是溫柔賢淑。
並不知道自己已經改變了自家兄長擇偶觀念的年年坐在馬車裡翻閱《大秦週遊記》,盤算著該先去什麼地方。
馬車轔轔,駛出了京城地界,向著未知的遠方,與未知的故事。
未來是屬於他們的。
第131章 番外五 選秀考試
在李冬生同學的計劃之中,出宮之後,要先去看塞北的雪,再去爬西南的山,穿過瘴癘遍布的森林,前往安南領略異域風情,然後從安南乘船返航,去感受江南的雨。
現在,多了一個拖油瓶,他的行程就略過了中間的波瀾起伏,直奔最後一程——江南。
好在年年本身只是想出來玩兒,到了江南之後樂不思蜀,冬生索性寫信回宮,要求將妹妹留在這裡,自己繼續週遊。這一回越羅親自寫信給年年,總算讓她安分了。
於是兄妹倆在江南的煙雨之中分道揚鑣,一個投奔塞北的雪,一個則沉迷於江南的各種小作坊。
這裡跟京城那邊不一樣。京城是幾家權貴領頭,開設工廠,招收工人生產各種物品。而這邊,卻是每家每戶生產出了東西,大戶們帶著錢轉一圈,將東西收上來,投放市場,只做個中間人。
這樣的經營模式,使得江南的民風和思想都十分開放,他們更樂於接受新的東西,甚至很多東西本來就是他們首先搗鼓出來的。
另外,最大的不同是,婦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大大提升。畢竟蠶桑才是江南各種產業之中的大頭,而負責這些事的,多半都是女子。她們能賺錢養家,自然也就不需要像以前那樣受限於各種各樣的束縛。
所以江南一帶,女子學堂同樣林立,只不過教授的東西與男子們所學的不太一樣罷了。
雖然第一家女子學堂是在京城建立,但很顯然,江南已經走到了前面。
年年要做的,就是觀察這種不同,尋找其原因,然後設法推動大秦其他地方女子學堂的發展。這是越羅交給她的任務。公主的身份是個巨大的便利,由她來推動這些事,會容易得多。如果能夠將之形成定製,以後大秦的格局就會不一樣了。
而作為這件事的領導者,年年也就不需要像普通的公主那樣庸碌一生。反正這種事情遠算不得參政,也不會遭到朝臣們的警惕和戒備,又能夠大大提升自己的聲望,算是雙贏。
越羅為她規劃出這條路線,顯然也是費了不少功夫。所以雖然她今年才十二歲,年紀並不大,但越羅還是更希望她出來看看外面的世界,學一些宮中無法學習的東西。
《大秦週遊記》,作者余敏程。這套書是當年俞大人作為採風使週遊大秦時所寫的文章集結而成。基本上囊括了大秦大部分的山川地理風土人情,乃是整個大秦所有學堂必備書目。李颯跟著太傅們念書時也是學過的,其中有好幾篇甚至能背下來。
當初讀這套書的時候,他就曾經暢想過自己也跟著書里的路線走一遭,所以此刻看到這套書,李颯不由微微一笑,對前路更生出了無線期待。
雖然他的時間沒有那麼充裕,未必能走那麼遠,但是挑著感興趣的地方轉一圈還是可以做到的。
萬事俱備,然而在李颯出門之前,遇到了一件千古難題。
——妹妹攔門。
“我聽下頭的人說,大哥你要出宮!”年年大馬金刀站在門口,雙臂一張,就將他的道路堵死,“帶上我!”
她顯然做了準備,連衣服都已經換好,一副“只要他點頭立刻就能出發”的模樣。
若真的只是出宮去玩兒,李颯自然不會拒絕帶上妹妹。年年雖然驕縱,但作為公主的教養是不缺的。膽大心細,也絕少惹麻煩。而且有她跟著,父皇那裡無論如何都交代得過去。
然而他這一去,短時間內是不打算回來的,帶著妹妹根本無處安置。他是男子也就罷了,吃苦耐勞都是歷練,年年一個金枝玉葉的姑娘,怎能在外面這般奔波?
更重要的是,若是發現他把妹妹也帶著,李颯懷疑父皇會立刻派軍隊把自己給捉回來。
“這一回我是去給父皇辦差的。”他試圖講道理。
年年無辜的睜大眼睛,“以前辦差的時候我不也跟著嗎?我又不會壞你的事,說不定還能幫得上忙呢!你要是不帶我,我這就去找父皇,告訴他你床頭的暗格里藏著好東西!”
床頭櫃的暗格里,放的都是些不適合他這個身份玩的東西,這也罷了,最多被父皇罵幾句。但兩本前朝宮廷精品避火圖,若是讓母后知道,非得扒了他的皮不可。
“好好好帶上你!”他無可奈何的點了頭。反正出了宮,也有的是機會把人甩脫。
於是當李颯交代自己要去辦差,讓她自己逛一會兒,回頭在茶樓匯合時,年年絲毫沒有懷疑。這幾年來兩人一直如此合作,從沒有出過岔子。
然後她一直等到夕陽西下,也沒等來自家哥哥,倒是等到了一封書信,說是有事耽擱,今日未必能回去,讓她先走。
成功被忽悠過去的公主殿下,直到第三日還沒有看到自家哥哥的蹤影,才終於被告知此事。
沒有提前說,是因為她一旦知道了,必然吵著一起去。但現在成功瞞過去了,也沒好多少。就連李定宸最近也有點兒不敢見自家閨女,索性找出五六七八個理由擋著,準備等她冷靜下來再去安撫。
第一天,公主殿下大鬧太平宮。
第二天,公主殿下絕食。
第三天,公主殿下偷溜出宮,拒不回來,表示要離家出走。
宮裡製得住這位公主殿下的只有皇后。但這件事越羅卻分明是放手不管的意思,因為她並不反對讓女兒出去見見世面,倒是李定宸捨不得女兒出門吃苦,所以極力反對。
於是眼下這件事,李定宸只得自己設法解決。
他倒是想了很多辦法,可惜多年父女,他了解年年,年年更了解他,死活不肯鬆口,撒嬌耍賴無所不用其極,很快李定宸就招架不住,舉手投降了。
於是最後的解決辦法十分簡單粗暴,皇帝陛下一封書信將自家兒子給召了回來,然後不由分說把人塞給了他,要他帶著妹妹玩兒。
與其讓公主一個人出宮歷練,倒不如跟著兄長,還更能讓人放心。
徒留皇太子殿下一臉懵逼。
在李颯的設想之中,身為太子白龍魚服週遊天下,乃是一件非常神聖的事。現在帶著個妹妹,看看前面裝飾華麗的馬車,再看看後面緊隨而行的護衛,那種神聖感無論如何都找不回來了。
微服私訪?不存在的。
這哪裡是出宮歷練?分明是帶著妹妹出門遊玩吧?
今天的皇太子也在惆悵的嘆氣。
幸好根據他的了解,天下女子能如自家妹子這般彪悍的畢竟少有,否則皇太子殿下就要對大婚成親這件事生出心理陰影了。事實上現在他也沒多憧憬,有了年年這樣的珠玉在側,皇太子對太子妃的要求也很低:別的都好,第一要緊的就是溫柔賢淑。
並不知道自己已經改變了自家兄長擇偶觀念的年年坐在馬車裡翻閱《大秦週遊記》,盤算著該先去什麼地方。
馬車轔轔,駛出了京城地界,向著未知的遠方,與未知的故事。
未來是屬於他們的。
第131章 番外五 選秀考試
在李冬生同學的計劃之中,出宮之後,要先去看塞北的雪,再去爬西南的山,穿過瘴癘遍布的森林,前往安南領略異域風情,然後從安南乘船返航,去感受江南的雨。
現在,多了一個拖油瓶,他的行程就略過了中間的波瀾起伏,直奔最後一程——江南。
好在年年本身只是想出來玩兒,到了江南之後樂不思蜀,冬生索性寫信回宮,要求將妹妹留在這裡,自己繼續週遊。這一回越羅親自寫信給年年,總算讓她安分了。
於是兄妹倆在江南的煙雨之中分道揚鑣,一個投奔塞北的雪,一個則沉迷於江南的各種小作坊。
這裡跟京城那邊不一樣。京城是幾家權貴領頭,開設工廠,招收工人生產各種物品。而這邊,卻是每家每戶生產出了東西,大戶們帶著錢轉一圈,將東西收上來,投放市場,只做個中間人。
這樣的經營模式,使得江南的民風和思想都十分開放,他們更樂於接受新的東西,甚至很多東西本來就是他們首先搗鼓出來的。
另外,最大的不同是,婦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大大提升。畢竟蠶桑才是江南各種產業之中的大頭,而負責這些事的,多半都是女子。她們能賺錢養家,自然也就不需要像以前那樣受限於各種各樣的束縛。
所以江南一帶,女子學堂同樣林立,只不過教授的東西與男子們所學的不太一樣罷了。
雖然第一家女子學堂是在京城建立,但很顯然,江南已經走到了前面。
年年要做的,就是觀察這種不同,尋找其原因,然後設法推動大秦其他地方女子學堂的發展。這是越羅交給她的任務。公主的身份是個巨大的便利,由她來推動這些事,會容易得多。如果能夠將之形成定製,以後大秦的格局就會不一樣了。
而作為這件事的領導者,年年也就不需要像普通的公主那樣庸碌一生。反正這種事情遠算不得參政,也不會遭到朝臣們的警惕和戒備,又能夠大大提升自己的聲望,算是雙贏。
越羅為她規劃出這條路線,顯然也是費了不少功夫。所以雖然她今年才十二歲,年紀並不大,但越羅還是更希望她出來看看外面的世界,學一些宮中無法學習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