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頁
要來的總會來,再不愉快,都是過去的事。話雖這麼說,路上我仍然心事沉沉。怕被程明義取笑,我閉著眼睛裝睡,儘管沒有絲毫睡意。
紀舒,我知道他升官了,現在是副總。論功行賞?他除掉總裁的隱患,加上實力,該得到這位子。他曾經教過我,人因利用價值而存在,然後他一次次證明自己的價值。
在大門登記,保安看著我,像認得又不敢確認的樣子。才過半年人走茶涼了,有陣子我還是廠里的“新聞人物”呢。我笑,“是我,施薔。”他“噢”的說,“難怪看著面熟,怎麼,回來探紀總?”他的笑容帶著惡意的調侃,我假裝聽不出,“嗯,聯繫公務。”在大堂等,前台的女孩子時不時瞅我一眼。她是周毓雲走後的新人,也許聽說過我的事。路過的人,有些停步打招呼,“怎麼,回來探親?”他們好奇吧?那場人事風雲,走掉的人從上到下,拔蘿蔔帶起土,前前後後二十多人。誰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然而誰都知道和紀舒脫不了關係,連我作為一粒小棋子,走的原因也流傳著無數版本。
等人的時候,程明義和前台有一搭沒一搭聊著天。我去了洗手間,第100次告誡自己,我的好我的壞,與這裡的人沒關係;別人覺得我過得好過得壞,也和我沒關係。我和自己說:施薔,你的勁呢,拿出來,別叫我看不起你,也別叫別人看不起你。
回到大堂的第一眼,我見到紀舒。
橫條紋T恤,背影依然消瘦,頭髮剪短到寸許。他正冷冷地吩咐保安把程明義趕出去,理由是影響辦公樓正常工作。
出師未捷?!顧不得可以說什麼該說什麼,我連忙跑過去,“紀生!”
像沒見到我似的,他皺著眉頭聽程明義解釋,十萬分的不耐煩,許久才揮手讓保安離開,“不要以為是外人,就不遵守客戶公司的規定。”
我們跟著車間文員去會客室,程明義有些尷尬,攤攤手苦笑,“果然難說話。”我脫口而出,“別介意,他就是這樣的人。”文員轉頭瞅著我笑,我乾脆大方點,“從前我是紀總的第14個文員。”這下文員笑得合不攏嘴,“我是第29個。”呵,看來他的脾氣沒絲毫改變,甚或更壞?
繼續等啊等,也許現任文員覺得我曾處在他這處境,面對過同一凶神惡煞,招呼得很周到,給我們泡了茶,還時時傳消息,“紀總在開廠會。”“紀總在和生產主管開會。”“紀總還有點事。”有了剛才的教訓,程明義沒再試圖打聽廠里的事,坐在會議桌一角用筆記本電腦上網。我坐到腰酸,起身在窗邊看樓下的風景。
雞蛋花樹依然是凝結的綠,旗杆下的草坪修剪出“振興中華”四個大字,我咧嘴笑了笑,從前大家開玩笑說自己哭著鬧著搶著呆在資本家的黑手下,夠賤。然而為了生活,誰又能不為三斗米折腰。我呆了半年,卻刻下磨不掉的銘記。我學會笑著吞下眼淚,用最快的速度做出文件。我學會用最恭順的態度對待上司,哪怕心裡正汩汩冒著咒罵。然而最大的收穫,無過於這裡給過我機會,去試從未想過的事。想想,我曾操控一條生產線,有多少人做過?
從那時到現在,紀舒給的超過他拿走的。不過,連對王亮我都未曾有怨氣,何況紀舒?
王亮,這名字如同最鋒利的紙邊,劃開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我歸來,你還在原地嗎?
夕陽掛在遠方的天際,外頭熱得如初夏,背上卻被空調的冷氣吹得一陣陣涼。我懷疑過,是愛,還是不願認輸,讓我一次次守在那間小屋子等他回來?所有的不甘心,早在聽到呼喚時化作烏有,原來自己不在演獨角戲。淚流下的同時,終於願意平靜地離去,把往事,好的壞的都封存在內心底處。
哪怕再見到他,我也可以說一句“你好”。
我對著窗外的天空笑,是,當看見紀舒的瞬間,我知道我能面對自己難堪的過往了。
然而這天,我沒再見到紀舒,第二天,第三天,也都沒有。
難測的甲方,把上門來的供應商們都晾在飯店。漸漸的,在酒店進出的都是聞風而來的同行,從開始的互不搭理,到試著從別人處撈情報,我們心懷鬼胎地談著紀舒到底想幹什麼。因為沒和甲方做第一次交流,所有人不願在沒完成任務的情況下回去,只好擱淺於此。
與此同時,出乎意料我居然沒在地方節目裡看到王亮。難道他已被唱片公司攪去?可無論網上還是生活中,誰也不知道這個大名的新人,我有絲絲疑惑。
你,在哪裡?
第四十四章
老銷售程明義適時調整了出差計劃,每天回訪老客戶,拜訪新客戶,儘量不浪費差旅費。上下計程車,行走在路上,我忍不住回頭,也許命運的安排,和他又相遇在街角。當然,每次芒果樹青青依舊,樹下人來人往,沒有他。
“搞啥名堂。”程明義偶爾發牢騷,報價已經按要求用電郵方式發出去。但紀舒依然拒不見客,打電話去則“我們已經收到報價,正在內部討論,到時通知您結果。”程明義攤攤手,“好了,擱在這了,就怕前腳走後腳開標。算,不去想,我們也試試廣東人生活。”他很忙,和老朋友吃飯,和老客戶吃飯。叫我,跟去打下手,倒茶倒酒,坐旁邊聽他們聊天。不叫我,我樂得留在酒店看電視,拿水果當飯。
紀舒,我知道他升官了,現在是副總。論功行賞?他除掉總裁的隱患,加上實力,該得到這位子。他曾經教過我,人因利用價值而存在,然後他一次次證明自己的價值。
在大門登記,保安看著我,像認得又不敢確認的樣子。才過半年人走茶涼了,有陣子我還是廠里的“新聞人物”呢。我笑,“是我,施薔。”他“噢”的說,“難怪看著面熟,怎麼,回來探紀總?”他的笑容帶著惡意的調侃,我假裝聽不出,“嗯,聯繫公務。”在大堂等,前台的女孩子時不時瞅我一眼。她是周毓雲走後的新人,也許聽說過我的事。路過的人,有些停步打招呼,“怎麼,回來探親?”他們好奇吧?那場人事風雲,走掉的人從上到下,拔蘿蔔帶起土,前前後後二十多人。誰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然而誰都知道和紀舒脫不了關係,連我作為一粒小棋子,走的原因也流傳著無數版本。
等人的時候,程明義和前台有一搭沒一搭聊著天。我去了洗手間,第100次告誡自己,我的好我的壞,與這裡的人沒關係;別人覺得我過得好過得壞,也和我沒關係。我和自己說:施薔,你的勁呢,拿出來,別叫我看不起你,也別叫別人看不起你。
回到大堂的第一眼,我見到紀舒。
橫條紋T恤,背影依然消瘦,頭髮剪短到寸許。他正冷冷地吩咐保安把程明義趕出去,理由是影響辦公樓正常工作。
出師未捷?!顧不得可以說什麼該說什麼,我連忙跑過去,“紀生!”
像沒見到我似的,他皺著眉頭聽程明義解釋,十萬分的不耐煩,許久才揮手讓保安離開,“不要以為是外人,就不遵守客戶公司的規定。”
我們跟著車間文員去會客室,程明義有些尷尬,攤攤手苦笑,“果然難說話。”我脫口而出,“別介意,他就是這樣的人。”文員轉頭瞅著我笑,我乾脆大方點,“從前我是紀總的第14個文員。”這下文員笑得合不攏嘴,“我是第29個。”呵,看來他的脾氣沒絲毫改變,甚或更壞?
繼續等啊等,也許現任文員覺得我曾處在他這處境,面對過同一凶神惡煞,招呼得很周到,給我們泡了茶,還時時傳消息,“紀總在開廠會。”“紀總在和生產主管開會。”“紀總還有點事。”有了剛才的教訓,程明義沒再試圖打聽廠里的事,坐在會議桌一角用筆記本電腦上網。我坐到腰酸,起身在窗邊看樓下的風景。
雞蛋花樹依然是凝結的綠,旗杆下的草坪修剪出“振興中華”四個大字,我咧嘴笑了笑,從前大家開玩笑說自己哭著鬧著搶著呆在資本家的黑手下,夠賤。然而為了生活,誰又能不為三斗米折腰。我呆了半年,卻刻下磨不掉的銘記。我學會笑著吞下眼淚,用最快的速度做出文件。我學會用最恭順的態度對待上司,哪怕心裡正汩汩冒著咒罵。然而最大的收穫,無過於這裡給過我機會,去試從未想過的事。想想,我曾操控一條生產線,有多少人做過?
從那時到現在,紀舒給的超過他拿走的。不過,連對王亮我都未曾有怨氣,何況紀舒?
王亮,這名字如同最鋒利的紙邊,劃開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我歸來,你還在原地嗎?
夕陽掛在遠方的天際,外頭熱得如初夏,背上卻被空調的冷氣吹得一陣陣涼。我懷疑過,是愛,還是不願認輸,讓我一次次守在那間小屋子等他回來?所有的不甘心,早在聽到呼喚時化作烏有,原來自己不在演獨角戲。淚流下的同時,終於願意平靜地離去,把往事,好的壞的都封存在內心底處。
哪怕再見到他,我也可以說一句“你好”。
我對著窗外的天空笑,是,當看見紀舒的瞬間,我知道我能面對自己難堪的過往了。
然而這天,我沒再見到紀舒,第二天,第三天,也都沒有。
難測的甲方,把上門來的供應商們都晾在飯店。漸漸的,在酒店進出的都是聞風而來的同行,從開始的互不搭理,到試著從別人處撈情報,我們心懷鬼胎地談著紀舒到底想幹什麼。因為沒和甲方做第一次交流,所有人不願在沒完成任務的情況下回去,只好擱淺於此。
與此同時,出乎意料我居然沒在地方節目裡看到王亮。難道他已被唱片公司攪去?可無論網上還是生活中,誰也不知道這個大名的新人,我有絲絲疑惑。
你,在哪裡?
第四十四章
老銷售程明義適時調整了出差計劃,每天回訪老客戶,拜訪新客戶,儘量不浪費差旅費。上下計程車,行走在路上,我忍不住回頭,也許命運的安排,和他又相遇在街角。當然,每次芒果樹青青依舊,樹下人來人往,沒有他。
“搞啥名堂。”程明義偶爾發牢騷,報價已經按要求用電郵方式發出去。但紀舒依然拒不見客,打電話去則“我們已經收到報價,正在內部討論,到時通知您結果。”程明義攤攤手,“好了,擱在這了,就怕前腳走後腳開標。算,不去想,我們也試試廣東人生活。”他很忙,和老朋友吃飯,和老客戶吃飯。叫我,跟去打下手,倒茶倒酒,坐旁邊聽他們聊天。不叫我,我樂得留在酒店看電視,拿水果當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