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頁
喬停雲隨手把她額前的碎發撥到腦後,漫不經心地想,還不是你就吃這一套。
面上卻還是紋絲不動,只說:“到底算是舊地重臨,你有沒有什麼想去的地方?”
倒是真有。
她說:“你……想不想去我家看看?”
袁家被那一場無名之火燒得只剩下斷壁殘垣,幾乎已然沒有了建築物的原型,只是一片廢墟。
時雨站在廢墟之上,勉強打起精神,借著記憶和喬停雲道:“這邊應當是大門,這邊是後院,那裡是我的房間,那邊是供奉的小祠堂……”竟是一處不落地告訴了他整個袁家原先的構造。
在斷壁殘垣中,隱約可以看見一些未被燒毀的精美瓷器,卻也只是殘破的碎片。喬停雲隨手撿起一片碗底,上頭刻著造瓷器的官窯和日期,還用蘇麻離青在下頭繪了小小的一株蘭花,這顏色是西洋進來的,當年極為罕見,可見雖然袁家落魄,卻還有一個名門世家應有的體面。
時雨見他翻來覆去地看著那瓷片,便也湊過來打量了一眼,道:“這是父親書房裡用的瓷器,這顏色藍中泛紫,不見暈散,是父親很愛的瓷器。”
她說著,語氣便落寞下來。
喬停雲笑道:“這瓷器,最以一整套為貴,我母親屋子裡就有一隻青花海水纏紋瓶,原先要入手一套茶具,可如今這顏料卻不多見了,是有價無市。想必當初袁大人也是費了好大的力氣淘換到的。”
時雨笑了,道:“確實是好大的力氣,只是不怎麼見他用,也不怎麼見他拿出整套來——”
話說到這裡,卻忽然怔了一怔。
喬停雲看向她,道:“怎麼了?”
時雨有幾分不確定地道:“我是想起來……我家還有一個地方,父親可能會把東西藏在那裡。”
袁家被貶至得安城,並不是空手過來的,袁青岑原先的那些珍藏,也挑選了最重要的一部分帶上。可這小院卻到底淺小,放不下這樣多的家私,因此袁青岑後來稍微寬裕了些,又在城郊一處買了一家莊子,用來堆放雜物。
那莊子平日只有幾個老僕看管,也不出產什麼東西,倒是漸漸的被袁家人拋之腦後。時雨之所以能想起來,還是當時見到袁青岑拿出這套茶具來,卻唯獨缺了最重要的一隻茶壺。袁青岑這樣講究的人,只不倫不類地拿了一隻紫砂壺來配上,聽她問起,只是不咸不淡地解釋說:“東西都丟在莊子上了,現在再去翻找,只嫌麻煩,將就著也就罷了。”
連袁家人都險些忘了的莊子,只怕那些人真的要搜查,也很容易漏過去。
喬停雲只隨便打發了人去告訴葉靜安這個消息,便與時雨一同驅馬往城郊趕去。
時雨只覺得,事情的層層迷霧都在眼前被揭開。她伏在馬上,連指尖都是緊繃的。
袁青岑的臉,傅嘉木的臉,早已模糊的時問萍的臉,仿佛走馬燈一般從她眼前滑過。夏日夜晚悶熱難當,許是醞釀著一場疾風驟雨,螢火蟲飛舞著擦過臉畔,被狂亂的馬蹄聲衝散開去,在田野間散開一片瑩瑩光芒。
直到走到那個莊子裡,伸手輕而易舉地推開結了蛛網的門,她還是有些恍惚。
這一扇門好像把此地同外邊隔離開來,熟悉的垂花門、抄手遊廊,當中是穿堂,穿堂處放了一架紫檀琉璃畫山水插屏——陌生而熟悉。
這是仿著袁家在京中的宅子造起來的。
袁家離京時,時雨尚是襁褓中的嬰兒,按說不應當記得這樣清楚。可嬰孩許是也有幾分記憶,她甚至模模糊糊地記得,往後去的後院兩邊的穿山遊廊上掛著許多的鳥籠,幼時時問萍就會抱著她,指著那些鳥兒給她看,說:“時雨,時雨,這是什麼?”
她那時候還只會說“爹”和“娘”兩個字,於是就說:“爹,爹,爹。”倒是把時問萍和身邊伺候的丫鬟婆子們笑得彎了腰。
時雨一路往裡去,只覺得這裡簡直像是一個夢境,將原本的袁家原原本本地還原了。雖然粗糙了些,也不似原先那樣的雕樑畫棟,可陳設布局,無一不同。
連著後院的鞦韆架,都是一模一樣的。
她怔怔地摸上這架鞦韆,只覺得好像,下一刻就會有美人回過頭來盈盈地笑。好像那些熟悉的地方,書房、臥室,還有一個布衣的男子,隨時都預備著拿起四書五經來,教訓身邊的人。
她最後走到的,卻是袁青岑的書房。
大多數地方都只是做個擺設,這書房卻不同,連帶著筆墨紙硯都極齊全,桌上的茶壺蓋子開著,仿佛下一秒還會散發出盈盈熱氣,這就是失落了的那隻蘇麻離青繪就的蓮紋青花折枝壺。
這地方實在太逼真,她甚至覺得,下一刻,那條長椅上就會有人站起來,像是往年那樣,板了臉訓斥她,“你就算再胡鬧,也不能恣意捉弄你的先生們。”
書房的牆壁上,掛了一幅圖畫,畫著盈盈的美人,在鞦韆架下回頭一笑,天真明媚之色躍然紙上。
時雨望著那幅畫,眼圈慢慢地紅了。
在她的成長中缺席的母親,其實一直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存在於她的身邊,父親其實那樣思念母親,卻怕勾起她的傷懷,甚至不太在她面前提起亡妻。
面上卻還是紋絲不動,只說:“到底算是舊地重臨,你有沒有什麼想去的地方?”
倒是真有。
她說:“你……想不想去我家看看?”
袁家被那一場無名之火燒得只剩下斷壁殘垣,幾乎已然沒有了建築物的原型,只是一片廢墟。
時雨站在廢墟之上,勉強打起精神,借著記憶和喬停雲道:“這邊應當是大門,這邊是後院,那裡是我的房間,那邊是供奉的小祠堂……”竟是一處不落地告訴了他整個袁家原先的構造。
在斷壁殘垣中,隱約可以看見一些未被燒毀的精美瓷器,卻也只是殘破的碎片。喬停雲隨手撿起一片碗底,上頭刻著造瓷器的官窯和日期,還用蘇麻離青在下頭繪了小小的一株蘭花,這顏色是西洋進來的,當年極為罕見,可見雖然袁家落魄,卻還有一個名門世家應有的體面。
時雨見他翻來覆去地看著那瓷片,便也湊過來打量了一眼,道:“這是父親書房裡用的瓷器,這顏色藍中泛紫,不見暈散,是父親很愛的瓷器。”
她說著,語氣便落寞下來。
喬停雲笑道:“這瓷器,最以一整套為貴,我母親屋子裡就有一隻青花海水纏紋瓶,原先要入手一套茶具,可如今這顏料卻不多見了,是有價無市。想必當初袁大人也是費了好大的力氣淘換到的。”
時雨笑了,道:“確實是好大的力氣,只是不怎麼見他用,也不怎麼見他拿出整套來——”
話說到這裡,卻忽然怔了一怔。
喬停雲看向她,道:“怎麼了?”
時雨有幾分不確定地道:“我是想起來……我家還有一個地方,父親可能會把東西藏在那裡。”
袁家被貶至得安城,並不是空手過來的,袁青岑原先的那些珍藏,也挑選了最重要的一部分帶上。可這小院卻到底淺小,放不下這樣多的家私,因此袁青岑後來稍微寬裕了些,又在城郊一處買了一家莊子,用來堆放雜物。
那莊子平日只有幾個老僕看管,也不出產什麼東西,倒是漸漸的被袁家人拋之腦後。時雨之所以能想起來,還是當時見到袁青岑拿出這套茶具來,卻唯獨缺了最重要的一隻茶壺。袁青岑這樣講究的人,只不倫不類地拿了一隻紫砂壺來配上,聽她問起,只是不咸不淡地解釋說:“東西都丟在莊子上了,現在再去翻找,只嫌麻煩,將就著也就罷了。”
連袁家人都險些忘了的莊子,只怕那些人真的要搜查,也很容易漏過去。
喬停雲只隨便打發了人去告訴葉靜安這個消息,便與時雨一同驅馬往城郊趕去。
時雨只覺得,事情的層層迷霧都在眼前被揭開。她伏在馬上,連指尖都是緊繃的。
袁青岑的臉,傅嘉木的臉,早已模糊的時問萍的臉,仿佛走馬燈一般從她眼前滑過。夏日夜晚悶熱難當,許是醞釀著一場疾風驟雨,螢火蟲飛舞著擦過臉畔,被狂亂的馬蹄聲衝散開去,在田野間散開一片瑩瑩光芒。
直到走到那個莊子裡,伸手輕而易舉地推開結了蛛網的門,她還是有些恍惚。
這一扇門好像把此地同外邊隔離開來,熟悉的垂花門、抄手遊廊,當中是穿堂,穿堂處放了一架紫檀琉璃畫山水插屏——陌生而熟悉。
這是仿著袁家在京中的宅子造起來的。
袁家離京時,時雨尚是襁褓中的嬰兒,按說不應當記得這樣清楚。可嬰孩許是也有幾分記憶,她甚至模模糊糊地記得,往後去的後院兩邊的穿山遊廊上掛著許多的鳥籠,幼時時問萍就會抱著她,指著那些鳥兒給她看,說:“時雨,時雨,這是什麼?”
她那時候還只會說“爹”和“娘”兩個字,於是就說:“爹,爹,爹。”倒是把時問萍和身邊伺候的丫鬟婆子們笑得彎了腰。
時雨一路往裡去,只覺得這裡簡直像是一個夢境,將原本的袁家原原本本地還原了。雖然粗糙了些,也不似原先那樣的雕樑畫棟,可陳設布局,無一不同。
連著後院的鞦韆架,都是一模一樣的。
她怔怔地摸上這架鞦韆,只覺得好像,下一刻就會有美人回過頭來盈盈地笑。好像那些熟悉的地方,書房、臥室,還有一個布衣的男子,隨時都預備著拿起四書五經來,教訓身邊的人。
她最後走到的,卻是袁青岑的書房。
大多數地方都只是做個擺設,這書房卻不同,連帶著筆墨紙硯都極齊全,桌上的茶壺蓋子開著,仿佛下一秒還會散發出盈盈熱氣,這就是失落了的那隻蘇麻離青繪就的蓮紋青花折枝壺。
這地方實在太逼真,她甚至覺得,下一刻,那條長椅上就會有人站起來,像是往年那樣,板了臉訓斥她,“你就算再胡鬧,也不能恣意捉弄你的先生們。”
書房的牆壁上,掛了一幅圖畫,畫著盈盈的美人,在鞦韆架下回頭一笑,天真明媚之色躍然紙上。
時雨望著那幅畫,眼圈慢慢地紅了。
在她的成長中缺席的母親,其實一直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存在於她的身邊,父親其實那樣思念母親,卻怕勾起她的傷懷,甚至不太在她面前提起亡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