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只見微斜的山坡上,橫七豎八的躺著十幾具屍體,男子居多,乍一看令人毛骨悚然。

  臘梅和月凌已經害怕的躲在後頭,魏祈寧和趙澤上前俯身查看。只見這些屍體雖然樣貌各異,卻無一例外都是枯瘦如柴,髮膚乾枯皸裂。襤褸的衣衫露出大塊青紫甚至發黑的皮膚。

  這些人應當死了有一些時日,周遭散發著惡臭,令人退避三舍。旁邊還散落著一些柴火樹葉,似乎準備趁著此刻人煙稀少之時毀屍滅跡。

  趙澤扯下衣袍一角遞給魏祈寧,示意她捂住口鼻。

  魏祈寧卻雙眉深鎖,一臉凝重,怔怔盯著地上,不知在想什麼。

  “你可瞧出些門道來?”趙澤湊近些,小心翼翼的問,生怕擾了她。

  魏祈寧搖頭:“不好說,先走吧,是否報官?”

  趙澤也抿唇嚴肅道:“荒野拋屍,還欲毀屍滅跡,自然是需要報官的。”再有一個時辰,這一路的人就要多起來了。

  五名侍衛留下看守,餘下的快馬加鞭,往縣城趕去。

  此處平夷縣,縣城中看來還算太平,路上無甚流民,百姓衣著也尚體面。只是到縣衙登聞鼓處,卻能瞧見懶懶散散的衙役們,同外頭各個面目和善,滿是生機的平頭百姓們對比鮮明。

  趙澤命晁瑜上前敲登聞鼓,敲了許久,引街上的百姓駐足議論,才有衙役懶懶散散出來:“何人在此擊鼓?”

  晁瑜高聲道:“吾等於城外五里處發現十五具屍首,拋屍者已經逃跑,請縣令大人前去查看。”

  十五具屍首!這可是個驚天大案!

  圍觀百姓頓時如炸開了鍋一般,議論紛紛。衙役瞧情形不對,只得一面去通報縣令,一面驅趕圍觀百姓,將趙澤等人帶入衙門。

  縣令姍姍來遲,一入大堂,先是瞥一眼堂下人,將報信的衙役叫上去,二人交頭接耳一陣,才端著架子懶洋洋道:“你們都是何人?竟敢在此信口開河?本官治下,一向清明太平,從未有過如此駭人聽聞之事!”

  趙澤身為皇子,即便再不得寵,也從未被人如此輕慢過。果然是天高皇帝遠,一個小小縣令竟比京中大員的架子還大。

  他此刻已是怒上心頭,只是越是憤怒,越是沉默。晁瑜已然知曉他的意思,上前一步,衝堂上縣令道:“你一小小縣令,見到晉王殿下與安陽侯世子,還不下跪!”

  那縣令一愣,和身旁的師爺對視一眼,分明是不敢置信,可在看這堂下人,個個氣度不凡,著實不像普通人,不由將信將疑:“晉王殿下與安陽侯世子怎會到我這小小平夷縣?休得胡說,這可是欺君罔上的大罪!”

  晁瑜冷笑:“堂堂皇子與世子,豈是旁人可以冒充的?殿下與世子乃由陛下親自調派至南境任職,途經此處,調令在此!”說著,他取出皇帝御旨。

  那縣令這輩子也未去過京城,更未見過陛下,聖旨也只見過那一兩次,此刻見到明黃色軟抽綢,大紅的璽印,這才信了他們,當即顫巍巍從堂上下來,撲通一聲跪下:“下官有眼不識泰山,拜見晉王殿下,拜見安陽侯世子,還有……各位大人!”

  他真是流年不利,縣令當得好好兒的,眼看還有三五年便可致仕,安享晚年,卻還遇上這樣的風波。

  趙澤不欲同他多說,只命他速速前去查案。

  縣令自然不敢再糊弄,趕緊令縣丞將貴人們帶至驛站好生安頓,自己則親自帶著人馬前去查案。

  縣丞彎著腰對眾人陪笑解釋:“實在不是下官不願理事,這裡近三五年來,的確未發生過這樣大的案子,況且,方才一聽這位大人報案,我等便已速查了近半年來的案子,並無這樣多人失蹤。”

  晁瑜欲同他理論,魏祈寧卻攔住了他。的確,那些死屍看來應是差不多時候身亡,人數如此眾多,應當有失蹤案上報。聯想到那幾人拋屍的地點,正是各地往來的道路上,還有一種可能,這些人並非是平夷縣人,而是從別處過來,欲掩人耳目。

  趙澤親派人前去查檔,果然近十個月來,只有八起人口失蹤案,其中三起是老者,兩起是婦孺,三起是青壯男子,而老者與婦孺的五起案子都已破獲,青壯男子則尚未尋到。

  魏祈寧翻閱那三起案子的記檔,發現這三人乃是同鄉,去歲結伴往首府武定去當長工,以此多賺些銀錢養家餬口。三人均是每隔一月便會寄一封家書,捎帶一些銀子回來,給家中的妻兒老小,可自半年前,家書便越來越少,兩月才一封,銀子也少了,最後一次寄信,已是三個月前,銀子更是五個月都未有了。家人感到不對,這才來報案。

  “此三案為何只有記檔,卻未有任何進展?”趙澤沉聲道,與身俱來的氣勢嚇得那縣丞戰慄不已。

  縣丞哆嗦著答道:“那三人是去了武定的,咱們這小小的縣官兒,如何敢去那裡要人?縣令大人也曾修書至武定,可遲遲未有回應。那裡的知府大人同毛將軍私交甚好,向來不會搭理我等小官。”

  “毛將軍執掌南境不過一年多,何以令你等如此懼怕?原來定遠侯在時,你們也是如此嗎?”魏祈寧冷不丁問起。

  那縣丞低垂著腦袋,嘴唇動了動,卻噤若寒蟬,再不敢吐露一個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