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一定是從藏書閣中拿出來的,能將現有的書籍知識給完整地保存下去就很難得了。

  如今技術有了一個進步,或許當年有關於圖書館的想法能夠實現。

  霜霜和降降進入了附近的一家女學,兩人主要並不是學習知識的,而是為了多認識人,以及如何了解和處理人際間的關係。書本上能獲得知識,但終究不如現實中來得深刻。

  而這對雙胞胎姐妹,實際上已經訂好了她們的目標,一個要學醫一個要調香,已經在開始接觸相關的知識了。

  對此,古青婭也不意外,在她們還小的時候,就表現出了對植物的一些興趣甚至是天賦,作為母親,她很期待她們姐妹倆能在這些方面有突出的成就。

  飛飛是完全不想走科舉之路的,無論是文武,雖說他喜歡耍耍刀槍棍棒,對於未來,他更期望四處走動,見識異地風土人情。

  來到京城之後,飛飛跑去京城的坊間好幾次,為那些不同於本民族的風俗文化非常的感興趣,長期下來,竟然跟那些異族人學會了語言以及文字,不過這這是很久之後的事情了。

  面面可以說是最不用姜榮安和古青婭操心的,他對於自己的未來有明確地規劃,且按部就班地做著。如今他十四歲,還未參加童試,而今年八月正好是鄉試的時候。

  面面不急,他覺得現在書讀得差不多,欠缺的是現實生活的認識,跟飛飛一樣,都打算出去外頭走走看看。

  對此,姜榮安是贊同的,身為父母官,自然是要了解百姓們的真實的生活情況,了解一片地區的情況,才知道如何把這些事情給做好。

  古青婭卻有些捨不得,到底沒有反對姜榮安的決定,而是給他們準備起各種藥來。

  而最大的果果,卻是已經到了可以說親的年紀,古青婭其實並不大願意她嫁在京城,以後自己和姜榮安要是告老還鄉了,見一面都還很難。

  這次回京城兩個多月了,果果也隨著古青婭出去跟不少的夫人小姐們見面,又見兩個弟弟興奮地商量著出門的事情,她心裡也有了些想法。

  “爹,娘,我也想跟弟弟他們一樣出門去走走看看。”果果心裡是有些緊張的,她想出去見識一下外頭的風景,才不會覺得她的一生都被局限在一方小院子裡。

  跟著古青婭出去幾次,見的那些夫人小姐,她們的眼光,她們的想法,只局限於眼前,只有跟其他人爭鬥來獲取資源,她一點都不想這樣。

  她羨慕古青婭,也嚮往,可是像她這樣能與夫君同進退並肩作戰的情況,實在是太少了。

  果果想在自己把一生奉獻在家庭之前,隨心放縱一回。

  姜榮安和古青婭面面相覷,似乎意外,又似乎覺得理所當然,畢竟有他們這樣在前頭做榜樣的父母,他們的子女,肯定也會想去看看外頭的世界是怎樣的,冒險一回。

  第510章 後續

  “你應該知道,你已經十六歲了,已經及笄了,若是你出去兩三年,再回來,對象並不是那麼好找了,或許男方的條件會更差些,你要有心理準備。”

  “娘,我知道,但我不會後悔的。”果果咬著唇,堅定地說道,眼睛裡沒有絲毫的退縮。

  “行,我和你爹答應你,不過為了你們的安全,我會讓你爹給你們找兩個有經驗的人一路上保證你們的安全。”

  古青婭答應得很爽快,她相信她教出來的子女並不差,並不會因為出去一趟心就野了,對於人生的選擇上也不會輕易被迷惑,反而會因為沿途的所見所聞而有更清醒地認識。

  姜榮安安排去保護孩子的人是康武七和丁文二,古青婭才知道原來他們兩人一直都沒被召回去,還是屬於他們兩口子差遣的。不管如何,起碼是熟人,她對他們還是很信任的。

  送走三個孩子,姜榮安和古青婭並沒有馬上回住處,而是要到城外他們當初買下來的那個小莊子走。

  紀四山說是這幾年有請人整了下,種了些樹。那個地兒沒有多特別的地方,不過古青婭想也是自己的產業,今日正好送孩子出城,也是這個方向,就過去看看,反正也不用花太多時間。

  讓姜榮安和古青婭有些意外的是,外圍都種了一圈荊棘圍起來,出入沒那麼容易,平時幫忙照看這裡的人請的是最近村子的村長,雖說好幾年不見,仍是認出了姜榮安和古青婭。

  樹木只長得半人高,雜草荊棘一類也不少,但並不會茂盛到沒地走的程度。

  姜榮安和古青婭準備晃一圈回去,走著走著,她突然發覺有點不對,彎下腰摘了一根藤蔓,“夫君,你看這個有沒有有點奇怪?”

  “嗯?”姜榮安疑惑地側頭,“怎麼了?”他對植物研究的不多,也不怎麼清楚,所以心裡還是很疑惑的。

  “我認識這種植物,但明明以前不長這樣的。”古青婭低聲說著,本來也沒希望從姜榮安哪裡得到答案。

  她將葉子給摘下來,直接在手上搓破揉捏著,很快的,墨綠色的汁液流出來一點,但很快的揉捏的那片葉子就變幹了,然後變成了一種奇怪的感覺,有種類似於麻布磨碎的感覺,也有點像是紙的碎屑。

  姜榮安也看到了,他也動手摘下一片葉子,“娘子,的確挺特別的,你有什麼想法嗎?”

  “嗯,你跟我四處找找,看看還有沒有什麼植物不一樣了。”古青婭點點頭,跟姜榮安說道,不知道會不會跟自己猜測的一樣。

  植物的變異其實是非常漫長的一個過程,不過可能才幾年不見就有了這麼特殊的變化,一定是有什麼特別的原因。

  又轉了一圈,可能他們以前也沒多注意這些灌木雜草一類的,即使有了變化也認不出來,最後兩人只好摘了一段藤條還有不少葉子回家。

  回家後,古青婭就將藤條扦插在盆里,然後拿起葉子找了個壞掉的石臼,開始杵了起來,又用碎布包住去不斷清洗。

  清洗完的水呈現墨綠色,古青婭想了想,又拿了塊原色的麻布來染。整個人沉浸在發現新事物的樂趣中,都沒關注其他的了。

  等霜霜和降降下學回來,兩人也注意到了古青婭忙的東西,本就對植物很感興趣的她們,也圍在一起嘰嘰喳喳地說起來。

  姜榮安從開著的窗戶望出去,本來想三個孩子跑去玩了家裡會不會太冷清,現在看來兩個小女兒其實也很貼心的。

  日子一****地往前走,姜榮安工部那邊的事情做得也很順利,並沒有什麼疑難問題,皇帝那邊也沒有下什麼新的指令,還是感覺很輕鬆的。

  世人關注的秋闈結束,關於哪家公子考中了,又有哪家公子落榜了的一類消息,姜榮安和古青婭並不那麼關心,以他們的官銜,真正邀請他們的人並不多。

  地方官員送上工部的信件並不少,這事本來不是姜榮安負責的,只是原來負責的人因為得病,姜榮安就代勞幾日,發覺許多信件都沒有拆閱,他一一閱讀下去,就注意到了一些提起的小細節。

  這並不是什麼很重要的事情,但是因為有古青婭的發現,姜榮安決定私下給拿地方官員回信,詢問是怎麼個情況,在一切都不清楚的時候,是很忌諱宣揚開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