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頁
看起來他們兩人的狀態並不好,喬文二臉色蒼白,康武七一隻手還吊在脖子上,他們沒有解釋什麼,卻帶來了個好消息,護送他們回向陽府。
在驚訝過後,古青婭也不去想這裡頭有什麼用意了,能見到親人的喜悅讓她自動忽略了其他,但是姜榮安卻不同。
第496章 離開
姜榮安的確覺得不對勁,在去年喬文二和康武七沒送東西過來並留下過年的時候,他就開始懷疑了。
前年他們兄弟兩人過來的時候,說得很清楚,他們會在年底就送些東西來並陪住一段日子,如果沒來,那肯定是出意外了。畢竟已經送出來的暗衛,斷沒有再回去的道理,除非出了什麼大事。
雖說喬文二和康武七沒有細說,但是姜榮安也能猜到是什麼樣的大事,那就是跟皇帝有關的。
看著古青婭高興地去收拾東西,姜榮安沒說話,而是帶著喬文二和康武七進了書房。
“你們兩個,還好吧?”姜榮安的視線在兩人的傷口上掃過。
“我們沒事,死不了。”喬文二虛弱地笑了下,有些無力地擺了擺手。
姜榮安再看康武七,見他沒有開口說話的意思,也不拐彎抹角了,直接問道:“可是京城那邊出了什麼大事?”
這個時候工部那應該積了不少的事情才對,他或許職位不高,但也沒道理讓自己先回向陽府去,即使真有對自己不利的,皇帝還能管不了?除非,皇帝那邊都騰不出手來。
喬文二和康武七對視了一眼,還是前者先開口,“確實出了些事,不過我們兄弟倆也不好說出來,如今能遠離京城那是再好不過的事了。”
聞言,姜榮安也不打算繼續追問,他還以為他要在京城待十幾年才能再回府城,沒想時間比自己以為的要早,雖說這過程有些心酸。
“無意外,我們一家是要回三化縣的,你們若是無處可去,不如與我們一道,那不說是魚米之鄉,但作物種類繁多,混個日子還是可以的。”
“多謝大人收留,我們兄弟以後還要多仰仗大人照拂了。”喬文二笑著說道,姜榮安對他們的態度一直都很好,讓他們感受過家的溫暖,這次獲得自由,他們覺得或許在大人的老家定下來,會是一個很好的決定。
康武七也啞著嗓音說道,“多謝大人了。”
既然京城的事不好多談,姜榮安也沒打算揪著不放,看他們的樣子,京城也不至於被毀壞或是怎樣,城裡的親朋日子應該不至於太難過。
最親近的也就舅舅一家了,以他對舅舅的了解,回向陽府的可能性是最大的,動亂的時候,哪裡都不如老家好,親戚多有的時候是麻煩,但有的時候能夠抱團取暖。
至於其他人,都不知道在京城混了多少年了,肯定有應對的能力,能很好地熬過去的。
“你們一路趕來,肯定很勞累,先去休息,有什麼事我們以後再說。”即使心裡很想要談一談回去要走的路線以及交通工具,但姜榮安覺得還是往後壓壓的好,兩人的狀態明顯不好。
“大人,沒事,這些對我們來說只是小傷而已。”反正忍一忍又不會死,喬文二覺得提早離開這個地方會更好,“因為各種原因,現在水路走的人少了許多,我們只能走大官道,花的時間要稍微長一些。”
姜榮安一直不知道外頭是怎麼樣的情況,“許多地方亂起來了?”難道亂得連官府都管不動的地步?
“小偷小摸增多了不少,還有些膽大包天的,倒是沒怎麼亂,水路沒人走是因為戰亂,來往沒有生意可做。”喬文二解釋道。
“不管怎麼說,水路一直是最快的,說不定我們運氣沒那麼差,走到半路就碰著了。”姜榮安低聲說著,進入秋季不用擔心雨天,官道也不那麼難走的,但願那個時候還能夠聯繫上姜家家廟的人。
康武七沒說話,他心裡暗暗想了下自己的傷勢,應該足夠護送大人一家子回家,如果沒出現別的意外的話,只是些小賊他們兄弟倆再加上紀四山就夠了。
“若是能走水路那是再好不過了,不過靠近京城的碼頭不能去了,被封了,只能去南州府。”喬文二在心裡計算了下馬車的速度,“最快也要半個月才能到達。”畢竟一車老少,速度塊不到哪裡去。
姜榮安點點頭,“那先這麼定了,我們出發去南州府,若是有船隻更好,沒有就沿河的官道一直往南方。你們先去休息,晚點再具體商議。”
安排好喬文二和康武七,姜榮安不放心,還是讓紀四山去隔壁莊子請了個大夫來,據說曾經是個軍醫,在外傷骨傷等方面非常的厲害。
老人來了,看過兩人,各自留下兩張方子,說了幾句交代的話才走。而姜榮安也才清楚他們的傷到什麼程度,練武之人就是與眾不同嗎,外表完全看不出有那麼嚴重。
因為兩人的傷勢,姜榮安和古青婭商量之後,決定推遲幾天出發,不過並沒有說出來,只說還有事情沒有處理完。
不過也的確如此,兩人在這個莊子上待了兩年,是沒出去過,但對整個莊子也非常的熟悉,根據土地等進行推測其他莊子,古青婭也有些想法,要通過姜榮安去實行。
如果是普通的莊子,古青婭是不會想要去做什麼的,但是像這樣特別的退意士兵組成的莊子,總是讓她有種難以形容的感慨,忍不住想為他們做點什麼。
資料之前就整理好了,如今不過是詳細解說而已。人有差異性,土壤也是如此,再加上氣候,有些是需要調整的,比如肥料配方等。
這個莊子上用的是當年推廣開的最常見的肥料方子之一,卻不那麼適合這裡,古青婭結合當地的植物和氣候改進了,就當留給這裡的禮物吧,這一離開,他們是不可能再回來的了。
到了要走的時候,古青婭才發現要帶走的東西反而比當初來的要少,畢竟這兩年裡還真沒增添過什麼東西,而當初帶來的一些東西早就磨損或是沒有帶走的必要了。
莊子上的人送了兩輛馬車以及許多自己做的東西,比如燻肉乾菜乾粉一類的,表示對姜榮安和古青婭的感謝,即使他們很少與村子的人交流,但他們帶來的貢獻卻是不可抹滅的。
看著莊子遠遠地消失在身後,姜榮安他們才放下馬車的窗簾,這裡也將會成為他們回憶的一部分。
第497章 擔心
“還是沒打聽到你大姐他們的消息嗎?”古氏將切好的地瓜干放在竹匾上,擱到架子上晾曬著,可以當零嘴吃也能煮粥,都很適合,大女兒尤其愛吃。
嚴青朴搖搖頭,上前給古氏搭把手。嚴青禾怎麼說也是有些門路的,戰事剛剛開始打聽京城的消息還是比較容易的。
只是誰又知道姜榮安一家竟然連夜不見,沒有留下什麼信息,問也問不到什麼,讓人很是擔心,去年年初輾轉收到封報平安的信,但家裡人仍舊不放心。
“哎,這都第三年了,眼看著就要過年了。”古氏說著,瞅了一旁的小兒子一眼,因為爆發了戰爭,不過他們這邊比較穩定,但是稅收和徵兵仍舊讓人心裡惶惶不安。
在驚訝過後,古青婭也不去想這裡頭有什麼用意了,能見到親人的喜悅讓她自動忽略了其他,但是姜榮安卻不同。
第496章 離開
姜榮安的確覺得不對勁,在去年喬文二和康武七沒送東西過來並留下過年的時候,他就開始懷疑了。
前年他們兄弟兩人過來的時候,說得很清楚,他們會在年底就送些東西來並陪住一段日子,如果沒來,那肯定是出意外了。畢竟已經送出來的暗衛,斷沒有再回去的道理,除非出了什麼大事。
雖說喬文二和康武七沒有細說,但是姜榮安也能猜到是什麼樣的大事,那就是跟皇帝有關的。
看著古青婭高興地去收拾東西,姜榮安沒說話,而是帶著喬文二和康武七進了書房。
“你們兩個,還好吧?”姜榮安的視線在兩人的傷口上掃過。
“我們沒事,死不了。”喬文二虛弱地笑了下,有些無力地擺了擺手。
姜榮安再看康武七,見他沒有開口說話的意思,也不拐彎抹角了,直接問道:“可是京城那邊出了什麼大事?”
這個時候工部那應該積了不少的事情才對,他或許職位不高,但也沒道理讓自己先回向陽府去,即使真有對自己不利的,皇帝還能管不了?除非,皇帝那邊都騰不出手來。
喬文二和康武七對視了一眼,還是前者先開口,“確實出了些事,不過我們兄弟倆也不好說出來,如今能遠離京城那是再好不過的事了。”
聞言,姜榮安也不打算繼續追問,他還以為他要在京城待十幾年才能再回府城,沒想時間比自己以為的要早,雖說這過程有些心酸。
“無意外,我們一家是要回三化縣的,你們若是無處可去,不如與我們一道,那不說是魚米之鄉,但作物種類繁多,混個日子還是可以的。”
“多謝大人收留,我們兄弟以後還要多仰仗大人照拂了。”喬文二笑著說道,姜榮安對他們的態度一直都很好,讓他們感受過家的溫暖,這次獲得自由,他們覺得或許在大人的老家定下來,會是一個很好的決定。
康武七也啞著嗓音說道,“多謝大人了。”
既然京城的事不好多談,姜榮安也沒打算揪著不放,看他們的樣子,京城也不至於被毀壞或是怎樣,城裡的親朋日子應該不至於太難過。
最親近的也就舅舅一家了,以他對舅舅的了解,回向陽府的可能性是最大的,動亂的時候,哪裡都不如老家好,親戚多有的時候是麻煩,但有的時候能夠抱團取暖。
至於其他人,都不知道在京城混了多少年了,肯定有應對的能力,能很好地熬過去的。
“你們一路趕來,肯定很勞累,先去休息,有什麼事我們以後再說。”即使心裡很想要談一談回去要走的路線以及交通工具,但姜榮安覺得還是往後壓壓的好,兩人的狀態明顯不好。
“大人,沒事,這些對我們來說只是小傷而已。”反正忍一忍又不會死,喬文二覺得提早離開這個地方會更好,“因為各種原因,現在水路走的人少了許多,我們只能走大官道,花的時間要稍微長一些。”
姜榮安一直不知道外頭是怎麼樣的情況,“許多地方亂起來了?”難道亂得連官府都管不動的地步?
“小偷小摸增多了不少,還有些膽大包天的,倒是沒怎麼亂,水路沒人走是因為戰亂,來往沒有生意可做。”喬文二解釋道。
“不管怎麼說,水路一直是最快的,說不定我們運氣沒那麼差,走到半路就碰著了。”姜榮安低聲說著,進入秋季不用擔心雨天,官道也不那麼難走的,但願那個時候還能夠聯繫上姜家家廟的人。
康武七沒說話,他心裡暗暗想了下自己的傷勢,應該足夠護送大人一家子回家,如果沒出現別的意外的話,只是些小賊他們兄弟倆再加上紀四山就夠了。
“若是能走水路那是再好不過了,不過靠近京城的碼頭不能去了,被封了,只能去南州府。”喬文二在心裡計算了下馬車的速度,“最快也要半個月才能到達。”畢竟一車老少,速度塊不到哪裡去。
姜榮安點點頭,“那先這麼定了,我們出發去南州府,若是有船隻更好,沒有就沿河的官道一直往南方。你們先去休息,晚點再具體商議。”
安排好喬文二和康武七,姜榮安不放心,還是讓紀四山去隔壁莊子請了個大夫來,據說曾經是個軍醫,在外傷骨傷等方面非常的厲害。
老人來了,看過兩人,各自留下兩張方子,說了幾句交代的話才走。而姜榮安也才清楚他們的傷到什麼程度,練武之人就是與眾不同嗎,外表完全看不出有那麼嚴重。
因為兩人的傷勢,姜榮安和古青婭商量之後,決定推遲幾天出發,不過並沒有說出來,只說還有事情沒有處理完。
不過也的確如此,兩人在這個莊子上待了兩年,是沒出去過,但對整個莊子也非常的熟悉,根據土地等進行推測其他莊子,古青婭也有些想法,要通過姜榮安去實行。
如果是普通的莊子,古青婭是不會想要去做什麼的,但是像這樣特別的退意士兵組成的莊子,總是讓她有種難以形容的感慨,忍不住想為他們做點什麼。
資料之前就整理好了,如今不過是詳細解說而已。人有差異性,土壤也是如此,再加上氣候,有些是需要調整的,比如肥料配方等。
這個莊子上用的是當年推廣開的最常見的肥料方子之一,卻不那麼適合這裡,古青婭結合當地的植物和氣候改進了,就當留給這裡的禮物吧,這一離開,他們是不可能再回來的了。
到了要走的時候,古青婭才發現要帶走的東西反而比當初來的要少,畢竟這兩年裡還真沒增添過什麼東西,而當初帶來的一些東西早就磨損或是沒有帶走的必要了。
莊子上的人送了兩輛馬車以及許多自己做的東西,比如燻肉乾菜乾粉一類的,表示對姜榮安和古青婭的感謝,即使他們很少與村子的人交流,但他們帶來的貢獻卻是不可抹滅的。
看著莊子遠遠地消失在身後,姜榮安他們才放下馬車的窗簾,這裡也將會成為他們回憶的一部分。
第497章 擔心
“還是沒打聽到你大姐他們的消息嗎?”古氏將切好的地瓜干放在竹匾上,擱到架子上晾曬著,可以當零嘴吃也能煮粥,都很適合,大女兒尤其愛吃。
嚴青朴搖搖頭,上前給古氏搭把手。嚴青禾怎麼說也是有些門路的,戰事剛剛開始打聽京城的消息還是比較容易的。
只是誰又知道姜榮安一家竟然連夜不見,沒有留下什麼信息,問也問不到什麼,讓人很是擔心,去年年初輾轉收到封報平安的信,但家裡人仍舊不放心。
“哎,這都第三年了,眼看著就要過年了。”古氏說著,瞅了一旁的小兒子一眼,因為爆發了戰爭,不過他們這邊比較穩定,但是稅收和徵兵仍舊讓人心裡惶惶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