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頁
這些東西平時也沒少悶,但是火氣大,古青婭都不讓他們吃太多了,但是飛飛就好這口,三天兩頭地就要偷渡一回。
“二哥,這邊又烤不熟,帶去廚房的時候肯定會被婆婆和娘知道的。”霜霜小聲地提醒道,她和降降只是意思地拿了幾顆花生而已。
“與其來烤,不如做爆米花。”降降也聽到他們的說話了,就提了一句,甜甜的,帶了一點焦香,非常的好吃。
今年喬文二和康武七沒來,自然的今年的年貨少了不少,而發下來的白面一類的不如去年多,玉米面和地瓜都得省著吃。
面面瞅了弟弟妹妹一眼,又看了看站在身後的古青婭,很好心地沒去提醒他們,讓他們再高興一會好了。
古青婭卻在沉思,年底幾個月來她都沒關注幾個孩子的情況,吃穿都沒多大注意,有果果和廳嬸一起安排,她就沒去操心,對孩子們是有些疏忽了。
正想著,就聽得孩子們歡呼起來,村頭那邊已經點燃,火光沖天,今年的龍頭做得比去年還要大,燒起來整個村子都看得一清二楚。
越是壞的年景,人們愈發地將希望寄托在這些有象徵意義的民俗上,表達了他們對來年的強烈企盼。
透過那橘黃的火光,古青婭察覺到了背後的沉重和無奈,身為退伍士兵所在的莊子,比普通莊子更嚴重的一點就是,在這樣的特殊時期,是沒辦法留下多餘的口糧的,他們是不按稅收來的。
第495章 消息
火龍沿著鋪好的路一直燒了過來,火焰騰得老高,溫度逼得人直往後退好幾步,紅紅的火光映在眾人的臉上,那笑意似乎都增加了幾分。
古青婭沒有說話,只是安靜地看著,等到面前的柴堆燒完,火漸漸滅了下來。看著差不多了,由姜榮安帶頭,主動上前去挑開火堆,扒出底下的東西。
聽著孩子們的歡呼聲,古青婭只叮囑了聲小心,也就隨他們去了,在這樣的小地方,還真沒有什麼東西可以玩的。
因為是大年夜,平時不吃夜宵的忌諱也放開了去,煮了些餃子,大家各吃了一碗,窩在炕上聊幾句,也就睡了過去。
想起自己最近對孩子們的忽視,所以古青婭決定過年這些天不想其他事,專門跟孩子們玩,倒給了他們很大的驚喜,姜榮安在一旁看得都要眼紅,明明他也一樣啊,怎麼就沒孩子的娘來得手歡迎呢。
快樂的日子總是會過得很快,隨著雪化,許多的事情也要行動起來了。
之前在廚房裡做的實驗已經有初步的結果出來了,證實了幾個配方都是可以的,但是到底要不要工部出去,還是說試驗過再說,古青婭和姜榮安有了爭論。
古青婭趨於保守,她覺得在廚房裡用蔥姜蒜做出來的試驗並不那麼準確全面,針對性太小,萬一對菽類都沒什麼效果呢?
但是姜榮安卻不同意,地里欠收,前線又在打仗,他們被封閉在這麼個小莊子裡,也不知道南方是個怎麼樣的情況,已經一年多了,再沒個結果,只怕他們就該得個處罰的結果了。
爭論了半天,古青婭也有些鬆動,但是她仍舊不願意姜榮安將整個風險都承擔下來,必須要有人分擔才可以。
姜榮安最後也同意了,心裡也有了計劃,既然要讓人與自己一同承擔風險,那就不能自己主動找上門去。
自己急,不代表別人就不急,等人找上門來九十章,這入了春,萬物生長,不快點做決定,這上半年的收穫肯定又要折半,說不定更慘。
而姜榮安也猜得沒有錯,除了自己所在這個莊子的莊主,包括附近的莊子好幾個莊子,都有人主動找上門來,就是為了讓姜榮安說出配方的事。
雖說這邊莊子和莊子間隔遠,但是每個莊子之間不是沒有走動,加上之前後院生機勃勃的情況被人看了個明白,能按捺到現在才來,是見姜榮安一直不公布,也就等不住了。
姜榮安先是一番為難,說了好多不確定的話,就是不肯鬆口說出配方。如此被磨了三天,他才鬆口說出來來,也沒有保留,若是有條件的,完全可以全部用上,若是覺得哪個更好,可以挑一個。
為了防止有人使用不當而將過錯怪在方子上,姜榮安特別強調了很多的注意事項,且要求在場的幾個莊主都互相作證,更是寫下保證書中按了手印。
沒辦法,他也是有家要養的人,自然要將許多不利因素給排除在外的。
不過給出了方子,也不代表姜榮安就不關心了,他對地里的一切時時都關注著,每天都要往地里跑,錯過飯點是常有的事,而冬天好不容易養白一點的皮膚又黑了回去,看著滄桑了不少。
立夏後,姜榮安和古青婭的精神緊繃了起來,之前發生的情況幾乎都在這個節氣後發生的,如果一直到小滿後還是好好的,提起的心也可以放下一半,剩下的一半就是到收穫的時候了。
不過短短的十來天的工夫,兩口子身上的肉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消了下去,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少,夜裡都不怎麼睡得著,經常翻來覆去地烙餅。
而孩子們也意識到家裡氛圍的緊張,就是最鬧騰的飛飛也都安靜了下來,儘量不讓自己去影響到父母。
心驚膽戰一直到了小滿,沒什麼特別的事情發生,姜榮安和古青婭稍稍放了下心,但是莊子裡的人們卻都大聲地歡呼,奔走相告,慶祝這個喜訊。
兩人不好潑人冷水,只是一如既往地往地里跑,沒到收穫的時候,他們還不敢慶祝。
不過到了這個時候,地里的作物已經能看出一些區別了,那就是植株有高有低,沒有規律,不過此時看果實還不大能看得出差別來。
古青婭心裡隱隱有一個猜測,那就是出現了變異,而且還是規模偏大的。對於作物來說,出現變異有的時候是一件好事,因為很多時候是往更好的或更適合的方面去變異,長此而往就成了一個新品種。
而出現的變異機率這麼大,古青婭將最大的可能歸於那看不見的病毒,若是沒有藥方干預的話,只怕要持續個好幾年才會有個結果。
這世上沒有什麼永遠的秘密,很快的這幾個方子就被傳了出去。而姜榮安和古青婭也才得知了外頭的不少消息。
那就是戰爭還沒完全結束,但是周邊的那些小國幾乎都被打下來了,與大銘朝相比,他們沒有廣闊的土地沒有豐富的糧食作物,也沒有配方,沒有補給之下當然沒有持久力。
南方跟北方相比情況要好許多,沒又出現絕收或是中途死亡的現象,但是出現了物種退化,產量降低,不過相比北方來說還是要幸運一點的,畢竟還有地瓜可以撐著的,以及漸漸流傳開來的土豆。
當然南方的這些消息,姜榮安和古青婭是到後面才知道的,兩人能跟外界聯繫,第一件事就是給家裡寫信報平安,至於何時能回京城,倒不是那麼在意了。
因為這幾個方子,姜榮安和古青婭在當地的聲望一下子達到最高,每日都有許多人來拜訪感謝,每日都疲於接待,最後索性閉門謝客才算得了清靜。
等熱度漸漸平息,也到了立秋,許久不見的喬文二和康武七出現在了姜榮安和古青婭面前。
“二哥,這邊又烤不熟,帶去廚房的時候肯定會被婆婆和娘知道的。”霜霜小聲地提醒道,她和降降只是意思地拿了幾顆花生而已。
“與其來烤,不如做爆米花。”降降也聽到他們的說話了,就提了一句,甜甜的,帶了一點焦香,非常的好吃。
今年喬文二和康武七沒來,自然的今年的年貨少了不少,而發下來的白面一類的不如去年多,玉米面和地瓜都得省著吃。
面面瞅了弟弟妹妹一眼,又看了看站在身後的古青婭,很好心地沒去提醒他們,讓他們再高興一會好了。
古青婭卻在沉思,年底幾個月來她都沒關注幾個孩子的情況,吃穿都沒多大注意,有果果和廳嬸一起安排,她就沒去操心,對孩子們是有些疏忽了。
正想著,就聽得孩子們歡呼起來,村頭那邊已經點燃,火光沖天,今年的龍頭做得比去年還要大,燒起來整個村子都看得一清二楚。
越是壞的年景,人們愈發地將希望寄托在這些有象徵意義的民俗上,表達了他們對來年的強烈企盼。
透過那橘黃的火光,古青婭察覺到了背後的沉重和無奈,身為退伍士兵所在的莊子,比普通莊子更嚴重的一點就是,在這樣的特殊時期,是沒辦法留下多餘的口糧的,他們是不按稅收來的。
第495章 消息
火龍沿著鋪好的路一直燒了過來,火焰騰得老高,溫度逼得人直往後退好幾步,紅紅的火光映在眾人的臉上,那笑意似乎都增加了幾分。
古青婭沒有說話,只是安靜地看著,等到面前的柴堆燒完,火漸漸滅了下來。看著差不多了,由姜榮安帶頭,主動上前去挑開火堆,扒出底下的東西。
聽著孩子們的歡呼聲,古青婭只叮囑了聲小心,也就隨他們去了,在這樣的小地方,還真沒有什麼東西可以玩的。
因為是大年夜,平時不吃夜宵的忌諱也放開了去,煮了些餃子,大家各吃了一碗,窩在炕上聊幾句,也就睡了過去。
想起自己最近對孩子們的忽視,所以古青婭決定過年這些天不想其他事,專門跟孩子們玩,倒給了他們很大的驚喜,姜榮安在一旁看得都要眼紅,明明他也一樣啊,怎麼就沒孩子的娘來得手歡迎呢。
快樂的日子總是會過得很快,隨著雪化,許多的事情也要行動起來了。
之前在廚房裡做的實驗已經有初步的結果出來了,證實了幾個配方都是可以的,但是到底要不要工部出去,還是說試驗過再說,古青婭和姜榮安有了爭論。
古青婭趨於保守,她覺得在廚房裡用蔥姜蒜做出來的試驗並不那麼準確全面,針對性太小,萬一對菽類都沒什麼效果呢?
但是姜榮安卻不同意,地里欠收,前線又在打仗,他們被封閉在這麼個小莊子裡,也不知道南方是個怎麼樣的情況,已經一年多了,再沒個結果,只怕他們就該得個處罰的結果了。
爭論了半天,古青婭也有些鬆動,但是她仍舊不願意姜榮安將整個風險都承擔下來,必須要有人分擔才可以。
姜榮安最後也同意了,心裡也有了計劃,既然要讓人與自己一同承擔風險,那就不能自己主動找上門去。
自己急,不代表別人就不急,等人找上門來九十章,這入了春,萬物生長,不快點做決定,這上半年的收穫肯定又要折半,說不定更慘。
而姜榮安也猜得沒有錯,除了自己所在這個莊子的莊主,包括附近的莊子好幾個莊子,都有人主動找上門來,就是為了讓姜榮安說出配方的事。
雖說這邊莊子和莊子間隔遠,但是每個莊子之間不是沒有走動,加上之前後院生機勃勃的情況被人看了個明白,能按捺到現在才來,是見姜榮安一直不公布,也就等不住了。
姜榮安先是一番為難,說了好多不確定的話,就是不肯鬆口說出配方。如此被磨了三天,他才鬆口說出來來,也沒有保留,若是有條件的,完全可以全部用上,若是覺得哪個更好,可以挑一個。
為了防止有人使用不當而將過錯怪在方子上,姜榮安特別強調了很多的注意事項,且要求在場的幾個莊主都互相作證,更是寫下保證書中按了手印。
沒辦法,他也是有家要養的人,自然要將許多不利因素給排除在外的。
不過給出了方子,也不代表姜榮安就不關心了,他對地里的一切時時都關注著,每天都要往地里跑,錯過飯點是常有的事,而冬天好不容易養白一點的皮膚又黑了回去,看著滄桑了不少。
立夏後,姜榮安和古青婭的精神緊繃了起來,之前發生的情況幾乎都在這個節氣後發生的,如果一直到小滿後還是好好的,提起的心也可以放下一半,剩下的一半就是到收穫的時候了。
不過短短的十來天的工夫,兩口子身上的肉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消了下去,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少,夜裡都不怎麼睡得著,經常翻來覆去地烙餅。
而孩子們也意識到家裡氛圍的緊張,就是最鬧騰的飛飛也都安靜了下來,儘量不讓自己去影響到父母。
心驚膽戰一直到了小滿,沒什麼特別的事情發生,姜榮安和古青婭稍稍放了下心,但是莊子裡的人們卻都大聲地歡呼,奔走相告,慶祝這個喜訊。
兩人不好潑人冷水,只是一如既往地往地里跑,沒到收穫的時候,他們還不敢慶祝。
不過到了這個時候,地里的作物已經能看出一些區別了,那就是植株有高有低,沒有規律,不過此時看果實還不大能看得出差別來。
古青婭心裡隱隱有一個猜測,那就是出現了變異,而且還是規模偏大的。對於作物來說,出現變異有的時候是一件好事,因為很多時候是往更好的或更適合的方面去變異,長此而往就成了一個新品種。
而出現的變異機率這麼大,古青婭將最大的可能歸於那看不見的病毒,若是沒有藥方干預的話,只怕要持續個好幾年才會有個結果。
這世上沒有什麼永遠的秘密,很快的這幾個方子就被傳了出去。而姜榮安和古青婭也才得知了外頭的不少消息。
那就是戰爭還沒完全結束,但是周邊的那些小國幾乎都被打下來了,與大銘朝相比,他們沒有廣闊的土地沒有豐富的糧食作物,也沒有配方,沒有補給之下當然沒有持久力。
南方跟北方相比情況要好許多,沒又出現絕收或是中途死亡的現象,但是出現了物種退化,產量降低,不過相比北方來說還是要幸運一點的,畢竟還有地瓜可以撐著的,以及漸漸流傳開來的土豆。
當然南方的這些消息,姜榮安和古青婭是到後面才知道的,兩人能跟外界聯繫,第一件事就是給家裡寫信報平安,至於何時能回京城,倒不是那麼在意了。
因為這幾個方子,姜榮安和古青婭在當地的聲望一下子達到最高,每日都有許多人來拜訪感謝,每日都疲於接待,最後索性閉門謝客才算得了清靜。
等熱度漸漸平息,也到了立秋,許久不見的喬文二和康武七出現在了姜榮安和古青婭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