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頁
郭開定了定神,抬高聲量,道:“證據確鑿,容不得你狡辯!”
“證據何在?”李牧反問。
“郎中令帶回來的使者,難道不是證據?“郭開道。
“大王,臣也是第一次見那所謂的秦軍使者,正巧郎中令也在現場,一切巧合得出奇,臣確定是有人特意安排來陷害臣的。”李牧道。
趙王已經回過神來,道:“武安君,寡人也想相信你,可是連你身邊的人也出來指證,你當做何解釋?”
一冊奏簡扔了過來,趙王令道:“給武安君鬆綁!”
李牧撿起奏簡,又一件東西丟到了李牧腳下,李牧低頭一看,不禁大吃一驚,那竟然是司馬尚的兵符。李牧轉頭望向司馬高,司馬高恰合時宜地把頭轉向了另一邊。
老奸巨猾的郭開知道以一己之力想要扳到李牧絕無可能,於是他在秦國送給他的那幾件絕世珍寶里挑了兩件,送進了後宮,孝敬太后。
太后恨李牧,趙王自始至終都知道。而郭開誣陷李牧也不是一兩回了,所以單憑太后跟郭開在朝堂的勢力,趙王估計也不會相信。能讓趙王相信的,一定要是李牧身邊最信任的人。李牧最信任的人是誰?非司馬尚莫屬。然而,讓司馬尚背叛李牧,那也是不可能的事,到底還有誰呢?
這日,也不知道太陽打哪邊出來了,太后忽然好心情,召一眾卿大夫的孺人們進宮遊園,這一眾人里,有司馬高的孺人劉氏,也有司馬尚的孺人袁氏。一個看似不起眼的聚會,玩玩也就散了。只是回到府里,袁氏喜笑顏開,而劉氏卻難掩失望。
“為何這般表情?”司馬高問劉氏。
“哦?沒!沒有啊?什麼表情?”劉氏慌忙掩飾,她不知道原來自己的喜怒已經那麼明白地寫在臉上,心裡暗道不妙,要是讓太后看出來了,那就糟了。
司馬高盯著劉氏,道:“說吧,到底怎麼回事?”
劉氏低頭,悶悶不樂道:“也沒什麼,今日太后召卿大夫家眷入宮遊園,賞賜了好些東西,妾身也得了賞,只是不夠弟妹的好。”
“就為這個?” 司馬高搖頭,不屑道:“真不知道你們這些女人怎麼想的,不就是一件賞賜嗎?這還要比個高低貴賤。”
“妾身也不是為自己,只是想太后如此偏愛弟妹,會不會是因為大王比較器重阿尚。夫君可知,所有人里,就數弟妹的最貴重,最特別。”劉氏道。
“大王器重阿尚不是應該高興嗎?“司馬高面露不悅。按說,她也不是沒見過好東西,不知道是什麼難得的寶貝讓她羨慕成這樣,司馬高好奇問道:“弟妹到底得了什麼賞賜?”
“手掌這麼大一塊圓玉佩,玉佩里天生一對火鳳凰,顏色通透得像水一樣。”劉氏眼裡放著光,好像那玉佩就在眼前,就在她掌心裡。
“什麼?你再說清楚一點,什麼樣的玉佩?”司馬高臉色沉疑。
劉氏見司馬高如此反應,自以為司馬高終於認同了自己,忙道: “夫君也覺得不可思議吧!太后只賞賜了妾身串珠…..”
司馬高打斷劉氏,急道:“我問你那塊玉佩長什麼樣子!”
劉氏被司馬高嚇得不知所措,結結巴巴道:“妾……妾身只看到是圓的,這……這麼大,”劉氏用手比劃了一下尺寸,接著道:“左右兩側各有一隻火紅的鳳凰,像是在飛,其它的…..妾身也沒看清楚。”
“叫弟妹帶上那塊玉佩到我書房,快去!”司馬高說著已經轉身。
劉氏一刻也不敢停留,雖然不知道是什麼情況,但看司馬高的神情,怕不是小事。
十餘年過去,司馬高書房裡的那幅帛畫已經陳舊發黃,如此,卻讓畫中秋意愈顯濃厚;十餘年過去,司馬高依然沒捨得把它拿下,哪怕她心裡沒有他,哪怕她已經不在人世;十餘年過去,畫中女子依然讓袁氏恨得咬牙切齒,哪怕那只是一幅畫,哪怕她已經死了。
“弟妹,太后賞賜的玉佩可以讓我看看嗎?”司馬高問。
“這有何不可?“袁氏把玉佩遞給司馬高,眼裡得意之色盡顯。
司馬高接過一看,頓時變了臉色,這確是傳聞中那塊雙鳳佩,最初由崑山的一個採藥人無意中獲得,獻給燕昭王,田單復齊時落到了齊國手裡,君王后卒後,齊國江河日下,到八年前,齊王親自入秦朝拜,獻上的就是這塊價值連城的雙鳳佩,秦王政大喜,還特意在咸陽大肆置酒,設宴款待齊王。
“太后為何賞賜如此貴重的物品給弟妹?”司馬高問。
袁氏嘴一扁,道:“兄長這是何意?嫂嫂也得了賞,只不過弟妹的這一份賞好一點而已。”
“到底是怎麼回事?”司馬高沉聲問道。這玉佩明明在秦國,無端端的到了太后手裡,本就出奇,如今更是出人意外,太后竟然眼也不抬地賞給了別人,若是說太后不識貨,那就是公雞下蛋母雞打鳴,麥杆上結菽豆,不可能!
“太后為何要賞弟妹這塊玉佩,弟妹不知緣由,大伯要想知道,就只能去問太后了。”若他不是司馬尚的兄長,袁氏根本不屑理他。
“還不說實話!”司馬高揚起了聲量。
“證據何在?”李牧反問。
“郎中令帶回來的使者,難道不是證據?“郭開道。
“大王,臣也是第一次見那所謂的秦軍使者,正巧郎中令也在現場,一切巧合得出奇,臣確定是有人特意安排來陷害臣的。”李牧道。
趙王已經回過神來,道:“武安君,寡人也想相信你,可是連你身邊的人也出來指證,你當做何解釋?”
一冊奏簡扔了過來,趙王令道:“給武安君鬆綁!”
李牧撿起奏簡,又一件東西丟到了李牧腳下,李牧低頭一看,不禁大吃一驚,那竟然是司馬尚的兵符。李牧轉頭望向司馬高,司馬高恰合時宜地把頭轉向了另一邊。
老奸巨猾的郭開知道以一己之力想要扳到李牧絕無可能,於是他在秦國送給他的那幾件絕世珍寶里挑了兩件,送進了後宮,孝敬太后。
太后恨李牧,趙王自始至終都知道。而郭開誣陷李牧也不是一兩回了,所以單憑太后跟郭開在朝堂的勢力,趙王估計也不會相信。能讓趙王相信的,一定要是李牧身邊最信任的人。李牧最信任的人是誰?非司馬尚莫屬。然而,讓司馬尚背叛李牧,那也是不可能的事,到底還有誰呢?
這日,也不知道太陽打哪邊出來了,太后忽然好心情,召一眾卿大夫的孺人們進宮遊園,這一眾人里,有司馬高的孺人劉氏,也有司馬尚的孺人袁氏。一個看似不起眼的聚會,玩玩也就散了。只是回到府里,袁氏喜笑顏開,而劉氏卻難掩失望。
“為何這般表情?”司馬高問劉氏。
“哦?沒!沒有啊?什麼表情?”劉氏慌忙掩飾,她不知道原來自己的喜怒已經那麼明白地寫在臉上,心裡暗道不妙,要是讓太后看出來了,那就糟了。
司馬高盯著劉氏,道:“說吧,到底怎麼回事?”
劉氏低頭,悶悶不樂道:“也沒什麼,今日太后召卿大夫家眷入宮遊園,賞賜了好些東西,妾身也得了賞,只是不夠弟妹的好。”
“就為這個?” 司馬高搖頭,不屑道:“真不知道你們這些女人怎麼想的,不就是一件賞賜嗎?這還要比個高低貴賤。”
“妾身也不是為自己,只是想太后如此偏愛弟妹,會不會是因為大王比較器重阿尚。夫君可知,所有人里,就數弟妹的最貴重,最特別。”劉氏道。
“大王器重阿尚不是應該高興嗎?“司馬高面露不悅。按說,她也不是沒見過好東西,不知道是什麼難得的寶貝讓她羨慕成這樣,司馬高好奇問道:“弟妹到底得了什麼賞賜?”
“手掌這麼大一塊圓玉佩,玉佩里天生一對火鳳凰,顏色通透得像水一樣。”劉氏眼裡放著光,好像那玉佩就在眼前,就在她掌心裡。
“什麼?你再說清楚一點,什麼樣的玉佩?”司馬高臉色沉疑。
劉氏見司馬高如此反應,自以為司馬高終於認同了自己,忙道: “夫君也覺得不可思議吧!太后只賞賜了妾身串珠…..”
司馬高打斷劉氏,急道:“我問你那塊玉佩長什麼樣子!”
劉氏被司馬高嚇得不知所措,結結巴巴道:“妾……妾身只看到是圓的,這……這麼大,”劉氏用手比劃了一下尺寸,接著道:“左右兩側各有一隻火紅的鳳凰,像是在飛,其它的…..妾身也沒看清楚。”
“叫弟妹帶上那塊玉佩到我書房,快去!”司馬高說著已經轉身。
劉氏一刻也不敢停留,雖然不知道是什麼情況,但看司馬高的神情,怕不是小事。
十餘年過去,司馬高書房裡的那幅帛畫已經陳舊發黃,如此,卻讓畫中秋意愈顯濃厚;十餘年過去,司馬高依然沒捨得把它拿下,哪怕她心裡沒有他,哪怕她已經不在人世;十餘年過去,畫中女子依然讓袁氏恨得咬牙切齒,哪怕那只是一幅畫,哪怕她已經死了。
“弟妹,太后賞賜的玉佩可以讓我看看嗎?”司馬高問。
“這有何不可?“袁氏把玉佩遞給司馬高,眼裡得意之色盡顯。
司馬高接過一看,頓時變了臉色,這確是傳聞中那塊雙鳳佩,最初由崑山的一個採藥人無意中獲得,獻給燕昭王,田單復齊時落到了齊國手裡,君王后卒後,齊國江河日下,到八年前,齊王親自入秦朝拜,獻上的就是這塊價值連城的雙鳳佩,秦王政大喜,還特意在咸陽大肆置酒,設宴款待齊王。
“太后為何賞賜如此貴重的物品給弟妹?”司馬高問。
袁氏嘴一扁,道:“兄長這是何意?嫂嫂也得了賞,只不過弟妹的這一份賞好一點而已。”
“到底是怎麼回事?”司馬高沉聲問道。這玉佩明明在秦國,無端端的到了太后手裡,本就出奇,如今更是出人意外,太后竟然眼也不抬地賞給了別人,若是說太后不識貨,那就是公雞下蛋母雞打鳴,麥杆上結菽豆,不可能!
“太后為何要賞弟妹這塊玉佩,弟妹不知緣由,大伯要想知道,就只能去問太后了。”若他不是司馬尚的兄長,袁氏根本不屑理他。
“還不說實話!”司馬高揚起了聲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