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頁
李常磨蹭到不能再磨蹭之時,李牧硬逼著他收拾東西,把他推上了馬。出發這日,除了李戈,一同回邯鄲的還有小五和春芽,李牧一直送到滹沱河邊。
“父親回了邯鄲,定要去看孩兒,父親答應了要帶孩兒一起去南門吃“一口油”水包的。”母親走的時候李常都沒哭,今日臨別卻流淚了,好像以後再不能相見一般。
“男兒不可輕易落淚。”李牧掏出一條棠梨帕子遞過去,李常接過抹了淚,直接放進自己的袖袋裡。
李牧向兒子伸手,道:“帕子還給我。”
李常不情願地把帕子遞還給李牧,嘀咕道:“父親也忒小氣了,李戈叔叔說父親有一大打呢!”
李牧瞪了一眼李戈,轉回頭道:“這條不行,你喜歡的話,請你春芽姑姑幫你繡一條。”這是當初在紫金山下阿梨拿來包梨花包的那條,要不是看在常兒是他跟阿梨的兒子的份上,他是無論如何都不會給他人用的。
“常兒也喜歡棠梨帕子?那到了邯鄲,姑姑給你繡,想要多少,姑姑給你繡多少。”春芽開心地道。
目送兒子漸行漸遠,李牧長長地嘆了一口氣。這孩子跟他母親一樣,有讓人忘卻痛苦的本事,一年來,他像小尾巴一樣跟在自己身邊,與其說是自己在照顧他,不如說是他在照顧自己。如今小尾巴突然不見了,李牧覺得心裡空落落的。
戰事即將來臨,李牧下令三軍,加強練兵,一刻不得鬆懈。
開年似乎沒幾日,天氣竟然反常地回暖了。社酒飄香,鼓聲冬冬的這一天,秦國大舉興兵,兵分三路圍攻趙國。一路由王翦統率上郡的軍隊,經由晉陽直下井陘,攻打邯鄲脊背;二路由楊端和領軍河內,到達與邯鄲腹心一河之隔的鄴邑;第三路由羌瘣率軍經上黨至羊腸坂道從側翼進攻趙國。
趙王急命大將李牧,將軍司馬尚統率抗敵。此次圍攻邯鄲,秦國從前年底就開始擴軍,兵力空前龐大,大有不達目的不罷休之勢。相比十幾年前那一次秦圍邯鄲,如今的趙國沒有了平原君的合縱,沒有了楚、魏同盟幫手,趙國只能靠自己。
李牧的部署安排與番吾一戰基本一致:
羊腸徑天險,易守難攻,李牧命傅抵為將軍,駐守羊腸關口。長平一戰,傅抵奉命運送糧草去前方,走的就是羊腸坂道,只是沒料到秦王親自出馬到河內,招募十五歲以上的男丁去攔截傅抵的糧草,糧食雖未能成功送達,卻也沒讓秦軍截了去,傅抵退守羊腸坂道後,秦軍無法攻入,只能作罷。是以,安排傅抵再合適不過。此路秦軍主要目的是分散我軍兵力,所以,只要做好防守,秦軍想攻入絕非易事,若非如此,十幾年前秦圍邯鄲,河東郡守王也不會一年半強攻不下,最後還落了個私通諸侯,蓄意謀反的罪名。
正面的鄴邑軍,因為有漳水阻隔,一樣不易,坐鎮主將李牧安排的是顏聚。自去年底以來,郭氏和卓氏在邯鄲的兵器坊,就一直在備箭,而邯鄲軍最擅長的便是箭術,楊端和要過河,但看他捨得多少兵卒。
三路軍里,最具威脅的莫屬王翦帶領的上郡軍,井徑一旦失守,邯鄲滅亡朝夕之間。所以,李牧把主力放在了井陘,他跟司馬尚親自帶領代、雁大軍坐守。拼兵力,趙軍絕非秦軍對手,此戰只能拖延再尋機智取。井陘的道路,狹隘非常,車不能並行,馬不能成列,如此行軍數百里,糧草勢必落在隊伍的後面。李牧讓司馬尚領三萬人馬從間道去截王翦的軍需輜重,守軍則深挖戰壕,把營牆的高度一加再加,深溝高壘,堅守營地,任王翦怎麼挑釁,就是不與他戰。秦軍羈旅,這要是在以前,丟了軍械、糧草、被服,他們挨不過半月,然而,由於韓國的土地已經屬秦,曾經的韓國也就是如今的潁川郡不出所料就成了這場戰爭源源不斷的輜重索取地。
去歲大飢,六月里農田龜兆一般裂開,村陌里遍是乞雨的禱祠;今年六月,則是十日一雨五日風,可謂風調雨順,若不是戰亂,今年很有可能會是個不錯的豐收年。
這場戰打到今天,已經一年四個月,秦軍依然在原地打轉,戰事毫無進展,而潁川郡的糧輜幾經告急,如果再無突破,那這場耗費巨資的戰爭將與十幾年前秦圍邯鄲一樣,空手撤軍而回。
七月既望,午後烈日當空,炙烤得旌旗都要著火了;突然,晴天一聲霹靂,天公巨怒,黑雲驟生,狂風四起,暴雨急瀉而下。只聽叭的一聲,一道急電打在營地後面的山石上,瞬時炸裂成數不清的碎石子。
突然,守衛來報:“郎中令趙怱求見。”
趙怱本是趙氏外戚,劍術技藝算不得超群,卻樣樣中上,三年前郎中選拔時,綜合各項考核拔了頭魁。李牧常年在北方,對他並無多少了解,只聽說大王跟春平候對他甚是器重。大王派他來此,只能說明一件事:大王懷疑李牧。
李牧盯著帳外又急又密的雨,好一陣子,心裡一聲嘆息:“該來的總會來,躲不開,避不掉。”
李戈把郎中令帶至將軍營,李牧還未及開口問候,又有守衛來報:“秦國使者求見!”
李牧跟趙怱對望一眼,無話。
李牧知道這是有心人編排的,只是他怎麼也沒想到編排的是這麼精彩的一齣戲。
“父親回了邯鄲,定要去看孩兒,父親答應了要帶孩兒一起去南門吃“一口油”水包的。”母親走的時候李常都沒哭,今日臨別卻流淚了,好像以後再不能相見一般。
“男兒不可輕易落淚。”李牧掏出一條棠梨帕子遞過去,李常接過抹了淚,直接放進自己的袖袋裡。
李牧向兒子伸手,道:“帕子還給我。”
李常不情願地把帕子遞還給李牧,嘀咕道:“父親也忒小氣了,李戈叔叔說父親有一大打呢!”
李牧瞪了一眼李戈,轉回頭道:“這條不行,你喜歡的話,請你春芽姑姑幫你繡一條。”這是當初在紫金山下阿梨拿來包梨花包的那條,要不是看在常兒是他跟阿梨的兒子的份上,他是無論如何都不會給他人用的。
“常兒也喜歡棠梨帕子?那到了邯鄲,姑姑給你繡,想要多少,姑姑給你繡多少。”春芽開心地道。
目送兒子漸行漸遠,李牧長長地嘆了一口氣。這孩子跟他母親一樣,有讓人忘卻痛苦的本事,一年來,他像小尾巴一樣跟在自己身邊,與其說是自己在照顧他,不如說是他在照顧自己。如今小尾巴突然不見了,李牧覺得心裡空落落的。
戰事即將來臨,李牧下令三軍,加強練兵,一刻不得鬆懈。
開年似乎沒幾日,天氣竟然反常地回暖了。社酒飄香,鼓聲冬冬的這一天,秦國大舉興兵,兵分三路圍攻趙國。一路由王翦統率上郡的軍隊,經由晉陽直下井陘,攻打邯鄲脊背;二路由楊端和領軍河內,到達與邯鄲腹心一河之隔的鄴邑;第三路由羌瘣率軍經上黨至羊腸坂道從側翼進攻趙國。
趙王急命大將李牧,將軍司馬尚統率抗敵。此次圍攻邯鄲,秦國從前年底就開始擴軍,兵力空前龐大,大有不達目的不罷休之勢。相比十幾年前那一次秦圍邯鄲,如今的趙國沒有了平原君的合縱,沒有了楚、魏同盟幫手,趙國只能靠自己。
李牧的部署安排與番吾一戰基本一致:
羊腸徑天險,易守難攻,李牧命傅抵為將軍,駐守羊腸關口。長平一戰,傅抵奉命運送糧草去前方,走的就是羊腸坂道,只是沒料到秦王親自出馬到河內,招募十五歲以上的男丁去攔截傅抵的糧草,糧食雖未能成功送達,卻也沒讓秦軍截了去,傅抵退守羊腸坂道後,秦軍無法攻入,只能作罷。是以,安排傅抵再合適不過。此路秦軍主要目的是分散我軍兵力,所以,只要做好防守,秦軍想攻入絕非易事,若非如此,十幾年前秦圍邯鄲,河東郡守王也不會一年半強攻不下,最後還落了個私通諸侯,蓄意謀反的罪名。
正面的鄴邑軍,因為有漳水阻隔,一樣不易,坐鎮主將李牧安排的是顏聚。自去年底以來,郭氏和卓氏在邯鄲的兵器坊,就一直在備箭,而邯鄲軍最擅長的便是箭術,楊端和要過河,但看他捨得多少兵卒。
三路軍里,最具威脅的莫屬王翦帶領的上郡軍,井徑一旦失守,邯鄲滅亡朝夕之間。所以,李牧把主力放在了井陘,他跟司馬尚親自帶領代、雁大軍坐守。拼兵力,趙軍絕非秦軍對手,此戰只能拖延再尋機智取。井陘的道路,狹隘非常,車不能並行,馬不能成列,如此行軍數百里,糧草勢必落在隊伍的後面。李牧讓司馬尚領三萬人馬從間道去截王翦的軍需輜重,守軍則深挖戰壕,把營牆的高度一加再加,深溝高壘,堅守營地,任王翦怎麼挑釁,就是不與他戰。秦軍羈旅,這要是在以前,丟了軍械、糧草、被服,他們挨不過半月,然而,由於韓國的土地已經屬秦,曾經的韓國也就是如今的潁川郡不出所料就成了這場戰爭源源不斷的輜重索取地。
去歲大飢,六月里農田龜兆一般裂開,村陌里遍是乞雨的禱祠;今年六月,則是十日一雨五日風,可謂風調雨順,若不是戰亂,今年很有可能會是個不錯的豐收年。
這場戰打到今天,已經一年四個月,秦軍依然在原地打轉,戰事毫無進展,而潁川郡的糧輜幾經告急,如果再無突破,那這場耗費巨資的戰爭將與十幾年前秦圍邯鄲一樣,空手撤軍而回。
七月既望,午後烈日當空,炙烤得旌旗都要著火了;突然,晴天一聲霹靂,天公巨怒,黑雲驟生,狂風四起,暴雨急瀉而下。只聽叭的一聲,一道急電打在營地後面的山石上,瞬時炸裂成數不清的碎石子。
突然,守衛來報:“郎中令趙怱求見。”
趙怱本是趙氏外戚,劍術技藝算不得超群,卻樣樣中上,三年前郎中選拔時,綜合各項考核拔了頭魁。李牧常年在北方,對他並無多少了解,只聽說大王跟春平候對他甚是器重。大王派他來此,只能說明一件事:大王懷疑李牧。
李牧盯著帳外又急又密的雨,好一陣子,心裡一聲嘆息:“該來的總會來,躲不開,避不掉。”
李戈把郎中令帶至將軍營,李牧還未及開口問候,又有守衛來報:“秦國使者求見!”
李牧跟趙怱對望一眼,無話。
李牧知道這是有心人編排的,只是他怎麼也沒想到編排的是這麼精彩的一齣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