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頁
“心在哪裡,是非對錯都會跟著變化。所以你說往後向學是一者向外求多知,二者向內求自明,這話很對,再對沒有了。你這年紀能有這樣領悟,實在難得。至於說往後向學該如何的話,想必你如今也知道了,這向學都是得自己一步步走出來的,沒有捷徑通途可用。是以外祖父也沒什麼細處好說,只一個行路經驗,說給你聽聽。
“這向學而又學有所成之人,已經學到的那些,好比是一個圈,這圈裡的都是已經學到了的。你學的越多,這個圈也越大。有人日日都只盯著圈裡看,自覺自己已經懂了許多,自以為都是真的放之四海皆準的,這心性,就算學到頭了。另一種做法,是把眼光放在那圈的邊上。這邊外頭就是你尚不知道的東西。照理說你這圈畫得越大,這遭遇的不知道的也應該越多。只有把力氣和心思放到這一塊上,才能叫你這為學之圈增無停滯,且能永遠心存謙遜敬畏。”
傅清溪從前向學,初時就靠俞正楠,後來遇著了小院裡的老者主僕獲贈古書,再之後又結識了胡芽兒;除此之外,郭教習雖看重她,卻沒多久就回西京去了,徐教習心思不在教書上,現在的肖教習倒是把她當女兒寵著,為學的事情上能指導的卻也不多。俞正楠同胡芽兒與她交好,只是她們自己也還在向學之路上摸索,只能算是切磋;那小院主僕倒是厲害人物,可到底萍水相逢,加上那位老人家自始至終連面都不露,傅清溪自然不敢上去“請教”什麼。
這回跟老太爺求教就大大不同了。這是自家外祖父,血脈相連,沒有那麼些計較,老太爺又本是學有大成之人,一席話說下來,傅清溪真是大獲裨益。祖孫兩個說了半日的話,老太爺又留了她在多福軒里一起用了飯,說了許多老太爺年輕時候的趣事。
等傅清溪回到落萍院,陶嬤嬤迎上來笑道:“這府里大概還沒哪個後輩能同老太爺說這許久話的。若是三老爺同四老爺被老太爺留這許久,三太太、四太太就得趕著去求老太太了。”
傅清溪笑道:“我自己讀書有許多想不明白的地方,外祖父聽我說了,給了我許多指點。”
邊上杏兒忙道:“早知道這樣,姑娘一早去問老太爺就好了,還省得在那小院裡受外人的氣。”杏兒一直對傅清溪被趕出來的事兒耿耿於懷。
陶嬤嬤說她:“也只你這樣的呆丫頭才想得出這樣的話來。若老太爺是誰的事兒都過問的,那還得不得安生了!這是咱們姑娘學得用功,能同老太爺說上話了,才能這麼著。換個人試試,多福軒能進得去?!”
傅清溪自覺有所得,回來了也沒歇著,趴在案上寫了半天不知道什麼東西。
剛寫完要歇歇,忽然外頭道:“三爺和四爺來了。”
傅清溪一愣,這越栐賢和越栐謙可難得見著的,這是來找自己的?
第124章 聽聞
出去一看, 還真是越栐謙跟越栐賢。這就是兄弟幾個性格不一樣了, 饒是越栐信同自己這麼熟了, 也沒見他來過一趟落萍院。傅清溪上前見禮道:“二哥哥、三哥哥。”
越栐謙笑道:“不要多禮, 快幫我們看個東西,我們倆算一天了都不太對勁兒。”
傅清溪見他神情自然, 好似尋常就同她極熟絡似的, 便也笑了笑往裡頭讓他們。一行走著,越栐謙一行對傅清溪道:“祖父估摸著待不了兩日, 今兒要還算不出來,就不趕趟了。我們可不敢跑苑裡找祖父問這個。”
越栐謙同越栐賢這回春考沒考上什麼書院,照著之前同他們親娘說好的,安安耽耽考了這一回, 不管考不考得上,之後就不逼他們讀書了。是以雖沒考上書院,正是這沒考上對他們來說才是天大的好消息。要不然真的進了哪一處,不是又要接著讀書?書院裡頭的考試可不是一年一回這麼簡單了,真是人間煉獄啊。
兩人之後也不跟自家爹娘商議,偷偷跑去天巧苑應試了去了。天巧苑裡頭正式有頭銜職位的,多是書院裡出來的,他們去考的是那些幫忙打下手的。這倆人在機關消息上很有一套, 沒費勁就都通過了。如今算來也已經在那裡頭呆了一陣子了, 居然沒鬧出什麼事情來,三太太見他們都已經先斬後奏了,且如今看著比從前也定心了許多, 便默許了。雖心裡難免還打著叫他們趁著加恩令有效再考一回的主意,嘴上先是不說什麼了。
傅清溪見他們兩個拿了一本大冊子出來,比從前俞正楠用來畫圖記錄的本子大兩倍不止。兩人一起動手,翻到其中一處,卻是某個大機關裡頭的一塊。兩人拿了尺和筆比劃給傅清溪看:“這裡要搭上這根輥軸,這底下是卡住的,但這裡要留下個縫兒,得這麼寬,這是那個數據……嗯,得定下地方來,哪裡作齒,哪裡留縫,哪裡上支架,算清楚距離才能動手。”
傅清溪見那東西是個圓的,那三樣東西分布又不是等分,具體如何還得從邊上幾樣東西的位置來推算過來。
她算東西算慣了,聽清楚了事情來由,便當個作業做起來。讓陶嬤嬤取了一本空白的大簿冊來,拿起硬頭的木殼筆就開始畫圖演算。
越栐謙同越栐賢見她一句多問的沒有,也不同他們寒暄,奔著事情就去了,忍不住對視了一眼,越栐謙就彎了彎嘴角。
這東西還確實有些麻煩,饒是傅清溪這做題跟吃飯似的,也花了半個多時辰才弄完了。重新拿紙畫了圖,表上尺寸,遞給越栐謙道:“三哥哥你看看,我算出來是這樣的。你映上去試試看對不對。”
越栐謙拿了過來對著那圖上要安放連接的器械一一比對過去,一彈紙面道:“一點沒錯,這就都對上了。”
傅清溪笑道:“沒錯就好了。”
越栐謙卻道:“你方才怎麼算的,可能給我們說說?我們算許久了,總是不對。”
傅清溪便把那個簿冊拿來把方才自己的一步步演算說給他們聽,兩人對這些都能明白,最後發覺是邊上兩處延伸過來的位置沒有考慮到。因那兩處不是直接連過來的,兩人都沒注意。想明白了越發佩服傅清溪了,笑道:“我們是在做這個的,這東西日日見著的,都沒想到這上頭去。你就看一下圖,就都注意到了,果然厲害,不愧是聯考能壓倒眾人的人物兒。”
傅清溪笑道:“不是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麼,或者就是天天看著真東西,心裡知道主次輕重,所以這細小的才遺漏掉的。我這是當題目做,卻又不同了。”
越栐賢道:“看來能讀書的總歸聰明些兒。”
傅清溪樂道:“三哥哥,我只是題目做得多罷了,可不算聰明人。”
三個人便把東西收好了,又坐下來喝茶。這又說起天巧苑裡的“讀書人”來。越栐賢道:“開始我還以為讀書好的都是書呆子,如今可不敢這麼想了。你是一個,還有苑裡那個瘋子,五大書院裡出來的,果然比尋常的更厲害。”
傅清溪道:“瘋子?怎麼你們那裡還有瘋子呢。”
“這向學而又學有所成之人,已經學到的那些,好比是一個圈,這圈裡的都是已經學到了的。你學的越多,這個圈也越大。有人日日都只盯著圈裡看,自覺自己已經懂了許多,自以為都是真的放之四海皆準的,這心性,就算學到頭了。另一種做法,是把眼光放在那圈的邊上。這邊外頭就是你尚不知道的東西。照理說你這圈畫得越大,這遭遇的不知道的也應該越多。只有把力氣和心思放到這一塊上,才能叫你這為學之圈增無停滯,且能永遠心存謙遜敬畏。”
傅清溪從前向學,初時就靠俞正楠,後來遇著了小院裡的老者主僕獲贈古書,再之後又結識了胡芽兒;除此之外,郭教習雖看重她,卻沒多久就回西京去了,徐教習心思不在教書上,現在的肖教習倒是把她當女兒寵著,為學的事情上能指導的卻也不多。俞正楠同胡芽兒與她交好,只是她們自己也還在向學之路上摸索,只能算是切磋;那小院主僕倒是厲害人物,可到底萍水相逢,加上那位老人家自始至終連面都不露,傅清溪自然不敢上去“請教”什麼。
這回跟老太爺求教就大大不同了。這是自家外祖父,血脈相連,沒有那麼些計較,老太爺又本是學有大成之人,一席話說下來,傅清溪真是大獲裨益。祖孫兩個說了半日的話,老太爺又留了她在多福軒里一起用了飯,說了許多老太爺年輕時候的趣事。
等傅清溪回到落萍院,陶嬤嬤迎上來笑道:“這府里大概還沒哪個後輩能同老太爺說這許久話的。若是三老爺同四老爺被老太爺留這許久,三太太、四太太就得趕著去求老太太了。”
傅清溪笑道:“我自己讀書有許多想不明白的地方,外祖父聽我說了,給了我許多指點。”
邊上杏兒忙道:“早知道這樣,姑娘一早去問老太爺就好了,還省得在那小院裡受外人的氣。”杏兒一直對傅清溪被趕出來的事兒耿耿於懷。
陶嬤嬤說她:“也只你這樣的呆丫頭才想得出這樣的話來。若老太爺是誰的事兒都過問的,那還得不得安生了!這是咱們姑娘學得用功,能同老太爺說上話了,才能這麼著。換個人試試,多福軒能進得去?!”
傅清溪自覺有所得,回來了也沒歇著,趴在案上寫了半天不知道什麼東西。
剛寫完要歇歇,忽然外頭道:“三爺和四爺來了。”
傅清溪一愣,這越栐賢和越栐謙可難得見著的,這是來找自己的?
第124章 聽聞
出去一看, 還真是越栐謙跟越栐賢。這就是兄弟幾個性格不一樣了, 饒是越栐信同自己這麼熟了, 也沒見他來過一趟落萍院。傅清溪上前見禮道:“二哥哥、三哥哥。”
越栐謙笑道:“不要多禮, 快幫我們看個東西,我們倆算一天了都不太對勁兒。”
傅清溪見他神情自然, 好似尋常就同她極熟絡似的, 便也笑了笑往裡頭讓他們。一行走著,越栐謙一行對傅清溪道:“祖父估摸著待不了兩日, 今兒要還算不出來,就不趕趟了。我們可不敢跑苑裡找祖父問這個。”
越栐謙同越栐賢這回春考沒考上什麼書院,照著之前同他們親娘說好的,安安耽耽考了這一回, 不管考不考得上,之後就不逼他們讀書了。是以雖沒考上書院,正是這沒考上對他們來說才是天大的好消息。要不然真的進了哪一處,不是又要接著讀書?書院裡頭的考試可不是一年一回這麼簡單了,真是人間煉獄啊。
兩人之後也不跟自家爹娘商議,偷偷跑去天巧苑應試了去了。天巧苑裡頭正式有頭銜職位的,多是書院裡出來的,他們去考的是那些幫忙打下手的。這倆人在機關消息上很有一套, 沒費勁就都通過了。如今算來也已經在那裡頭呆了一陣子了, 居然沒鬧出什麼事情來,三太太見他們都已經先斬後奏了,且如今看著比從前也定心了許多, 便默許了。雖心裡難免還打著叫他們趁著加恩令有效再考一回的主意,嘴上先是不說什麼了。
傅清溪見他們兩個拿了一本大冊子出來,比從前俞正楠用來畫圖記錄的本子大兩倍不止。兩人一起動手,翻到其中一處,卻是某個大機關裡頭的一塊。兩人拿了尺和筆比劃給傅清溪看:“這裡要搭上這根輥軸,這底下是卡住的,但這裡要留下個縫兒,得這麼寬,這是那個數據……嗯,得定下地方來,哪裡作齒,哪裡留縫,哪裡上支架,算清楚距離才能動手。”
傅清溪見那東西是個圓的,那三樣東西分布又不是等分,具體如何還得從邊上幾樣東西的位置來推算過來。
她算東西算慣了,聽清楚了事情來由,便當個作業做起來。讓陶嬤嬤取了一本空白的大簿冊來,拿起硬頭的木殼筆就開始畫圖演算。
越栐謙同越栐賢見她一句多問的沒有,也不同他們寒暄,奔著事情就去了,忍不住對視了一眼,越栐謙就彎了彎嘴角。
這東西還確實有些麻煩,饒是傅清溪這做題跟吃飯似的,也花了半個多時辰才弄完了。重新拿紙畫了圖,表上尺寸,遞給越栐謙道:“三哥哥你看看,我算出來是這樣的。你映上去試試看對不對。”
越栐謙拿了過來對著那圖上要安放連接的器械一一比對過去,一彈紙面道:“一點沒錯,這就都對上了。”
傅清溪笑道:“沒錯就好了。”
越栐謙卻道:“你方才怎麼算的,可能給我們說說?我們算許久了,總是不對。”
傅清溪便把那個簿冊拿來把方才自己的一步步演算說給他們聽,兩人對這些都能明白,最後發覺是邊上兩處延伸過來的位置沒有考慮到。因那兩處不是直接連過來的,兩人都沒注意。想明白了越發佩服傅清溪了,笑道:“我們是在做這個的,這東西日日見著的,都沒想到這上頭去。你就看一下圖,就都注意到了,果然厲害,不愧是聯考能壓倒眾人的人物兒。”
傅清溪笑道:“不是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麼,或者就是天天看著真東西,心裡知道主次輕重,所以這細小的才遺漏掉的。我這是當題目做,卻又不同了。”
越栐賢道:“看來能讀書的總歸聰明些兒。”
傅清溪樂道:“三哥哥,我只是題目做得多罷了,可不算聰明人。”
三個人便把東西收好了,又坐下來喝茶。這又說起天巧苑裡的“讀書人”來。越栐賢道:“開始我還以為讀書好的都是書呆子,如今可不敢這麼想了。你是一個,還有苑裡那個瘋子,五大書院裡出來的,果然比尋常的更厲害。”
傅清溪道:“瘋子?怎麼你們那裡還有瘋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