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家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用了,我已備好,明個兒你直接拿了,就說是你買的。」她果斷地拒絕。

  「也好。」沈月然又想了想,道,「不知上次嫂嫂借給月兒穿的月白紗裙可還在?月兒沒有裙裝,唯恐簡陋的衣著唐突了二老。」

  吳兆容更加驚奇。

  上次讓她著裙裝,她嘰嘰歪歪了半天,怎麼今天主動要求了?

  不過穿條裙子能有什麼鬼?

  「那條紗裙如今穿有些涼了,你若想穿,我再給你找一條,明個兒給你送去。」她道。

  「不用麻煩嫂嫂,明個兒我自己來拿。」沈月然露齒一笑。

  她又問了些瑣事,見天色已晚,起身告辭,「若是沒什麼事,月兒先回去了。」

  恭敬有禮的態度令吳兆容目瞪口呆。

  「她這是怎麼了?又中邪了?」她指著沈月然離去的背影道。

  沈日輝笑道,「她往常頂撞你,你生氣。她如今順著你,你又道人家中邪。你這個嫂嫂不好當,她那個小姑子也不好當。」

  吳兆容撇嘴,「哼,要是讓我發現她暗中存了什麼壞心眼兒,看我怎麼收拾她。」

  沈日輝嘻笑著湊上來,在吳兆容身上磨蹭,「別想著怎麼收拾月兒,先想著怎麼收拾收拾你相公吧,趕了一個月的路,快憋死我了。」

  「呸!」聽出話意的吳兆容紅了臉,一把把沈日輝推開,沒好氣地道,「又髒又臭,離我遠點兒。」

  沈日輝討了個沒趣兒,興致大減。他耷拉著腦袋向床榻走去,「以前也是這麼髒,這麼臭,不照樣親熱?到了京城就不一樣了麼,嘁。」

  次日,在吳兆容的張羅下,三人一道趕往迎賓樓。

  宴席時間定在午時,三人雖是提前一刻到達迎賓樓,可是吳丁儒夫婦還是已經到了。

  沈日輝依次叫過岳丈、丈母,沈月然依次叫過叔叔、嬸嬸,又將吳兆容提前備好的禮物送給二老,說了一些吉利話兒,幾人歡歡喜喜地各自坐下。

  吳丁儒與沈日輝倚窗而立,輕聲交談。柳秋嫦則拉了沈月然與吳兆容一同坐在側席,閒話家常。

  「月兒這兩日在京城可還住得慣,可有出去轉轉?」柳秋嫦如吳兆容一般,是個體態豐腴的婦人,可是眉眼間卻比吳兆容生得和善,言談也更顯輕柔。

  其實沈月然在來之前,早已想好吳氏夫婦會說的開場白。對於她這樣的老姑娘來說,長輩們一旦問起不外乎就是「月兒多大了」「可有婚配」「為何不婚配」云云。她是不想回答,可是她也知道,這是她逃不開的話題。所以,她也做好了充分的心理準備。

  只是令她沒有想到的是,柳秋嫦居然沒有問。

  她不由心生感激,對柳秋嫦好感頓生。

  她輕聲細語,道,「住得慣。京城比文池乾淨,濕潤,宜人,還不曾出去見識。」

  柳秋嫦笑道,「那真的該出去走走。京城有不少好看的景兒,有不少好玩的地兒,相國寺的集市,望花園的園藝,都是遠近聞名,還有勾欄、瓦肆的曲藝,值得一聽。如今我這身子骨是不行了,不能久站,若是再年輕兩歲,一定陪著月兒把京城逛遍。」

  吳兆容覺得有些吃味。

  她斜了沈月然一眼,扁了扁嘴道,「兆容回來兩日,娘親也不說陪兆容逛京城的話,現下見著月兒,倒又是相國寺又是望花園了。」

  柳秋嫦寵愛地點了點她的鼻子,「你可是自小就在京城長大的,什麼好看的景兒沒有見過,這會兒和月兒爭什麼爭?」

  吳兆容聲音更大,一指沈月然,「她也是自小就在京城長大的啊,有什麼好看的。」

  「那不一樣,那不一樣!」柳秋嫦握住沈月然的手,連聲道。

  沈月然剛想問問柳秋嫦的身子,小二來問,說是飯菜備好,是否準時開席。

  不待吳丁儒回答,一個清朗的聲音從門外傳來。

  「人都到齊了,準時開席。」

  沈月然循聲望去。

  來人是一個年輕的男子,年紀不大,估計尚不滿二十。身材與吳丁儒有些相像,清瘦,挺直,只是更結實一些。明明有一張稚氣未脫的臉,卻著一身玄色錦袍,雙手負後,神情帶著幾分老成。

  吳兆言。

  沈月然心道。

  吳兆容昨晚說了好多次,她這個年輕有為的弟弟如今在汴京府任校正(註:校準度量衡的官職),今天得去了公務才能趕來。原以為他會遲到,沒想到,最準時的卻是他。

  吳丁儒簡單地介紹一番,與柳秋嫦並肩坐上宴席左右首席。吳兆容自然地偎了柳秋嫦,坐在她的下手。沈月然則跟著吳兆容,依次坐在她的下手。

  吳兆言正要坐上吳丁儒的下手,吳丁儒皺了皺眉,「日輝,你來。」

  沈日輝不敢動,看向吳兆容。

  吳兆容訕笑道,「爹爹,坐在哪裡都一樣。」

  吳丁儒仿佛沒有聽見似的,提高了聲調,「日輝,你來。」

  吳兆容不敢多言,沈日輝更是不敢再不動,彎身坐上吳丁儒的下手。

  吳兆言無所謂地聳聳肩,沒有依次挨著沈日輝坐,反而抬腳走向了右手邊。

  沈月然連忙識趣地起身讓開,讓他坐在吳兆容的下手,自己則坐在最末。

  坐好了位次,小二依次布菜。

  柳秋嫦道,「咱們今個兒算是家宴,各位都用不著拘謹,尤其是日輝、月兒,千萬不要客氣。這迎賓樓被譽為天下第一樓,久負盛名的就是它的灌湯包子,連當朝少祖吃了都大讚汁多味美,皮薄肉嫩。你兄妹二人離開京城得早,那時此樓尚未建起。如今來得巧,正是此樓興盛之時。不嘗此味,是憾事一樁。」

  幾人謝過,說了一番客氣話,宴席算是正式開始。

  沈月然垂頭看向面前的菜式。

  八隻形如菊花、晶瑩剔透的灌湯包子圓形擺盤,居於正中,周圍則是八碟小炒、白灼、涼拌等各種時令小菜,還有甜粥、鹹粥各一碗,素湯、葷湯各一碗,清茶、清酒各一壺,筷子、勺子有序地擺放一旁。

  菜品豐富,色澤鮮艷,葷素搭配,香氣襲人,不愧為第一樓。

  沈月然暗自讚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