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汪奉雲惶然道:“這、這……沒人告訴過我。”

  “你祖父那時候在京為官,這件事被壓了下來。你爹和你被攆出家門了。”老者嘆道:“我恨你爹,恨不得親手殺了你們……我跟到汪家老宅,親看到你們被攆出家門,一路上跟著,想找動手的機會……可我就是下不了手……窩囊啊。”

  汪奉雲似乎明白了父親的苦衷,為什麼淪落到京城做平民,他沒有一句抱怨。因為他覺得罪有應得。

  “……我、我怎麼知道你說的是真的?”汪奉雲似乎已經忘了皇帝的存在,呆呆的質問老者。

  “不信的話,叫你爹來,當面對質,他不可能不認得我的。”老者苦笑道:“說來可恥啊,我在三年前又鼓起勇氣到你們住的京城小院,我尋思殺了他,我也抹脖子死了。結果看到你爹疾病纏身的樣子,又聽他說你改名換姓靠給人填詞為生。我想想,算了吧。你們過的這麼慘,死了反倒是解脫了。好好的首輔嫡孫淪落到這般境地,也是老天爺對你的懲罰了,你這一輩子也沒好日子過了。”

  汪奉雲沒有爭辯的力氣了,又有什麼可爭辯的。

  父親和一城百姓的百姓救了他,這是事實。

  老者念叨道:“只是沒想到,老丞相臨老了,還是放不下你,把你認回去了。你也卻有本事……唉,你想過沒有,什麼時候回縣裡看看,替那裡的百姓謀一謀福祉。”

  除了汪奉雲,目瞪口呆的還有皇帝。居然有官員為了救自己的親人,捨棄整城百姓。這種人應該立即拉回來砍腦袋。

  這時忽然心頭一痛,將心比心,若是文燁的母親還活著,身處危險的話,拿一城百姓的命,換又有何妨?不過,再冷靜一下,身為皇帝或者父母官怎能如此輕率,一個人的命和上萬百姓究竟孰輕孰重?

  這個時候,是做皇帝,還是該做丈夫和父親?

  皇帝竟比汪奉雲的表情還糾結。

  汪奉雲不知不覺間,已經淚眼模糊:“……陛下,我懇請去陵道縣為官……”不知不覺說出了這句話。這種時候,在皇帝面前表現的願意將功補過,是最合適的。況且,他也的確有這樣的想法。

  比起這個,其他的事情全都不重要了。至於去那裡做什麼,他也不知道,替百姓謀福祉來替父親恕罪?亦或是自我放逐?或許都有。

  皇帝緊鎖眉頭,又慢慢展開,點了點頭。

  ☆、第95章

  季文燁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不管什麼理由,只要汪奉雲離開京城就夠了。陳年往事在皇帝面前抖落了個乾淨,不走也得走了。幾千人的性命,換了他一個人活下來,如果不為那個地方的百姓做點什麼,實在說不過去。

  他是真的良心發現也好,還是在皇帝面前走投無路也罷,都不是季文燁關心的。

  畢竟他一開始的目的就很單純和直接,逼走汪奉雲。不管是用道義還是皇帝的權威。

  所謂的懷疑汪奉雲身份作假,不過是為了叫皇帝注意此事,親自過問罷了。另一個目的就是麻痹汪奉雲,讓他毫無準備的在皇帝面前聽到自己身世而震驚,進而手足無措。

  其實他大可以用別的法子懲罰他,甚至能要他的命。不過,汪奉雲畢竟是狀元,還是前忠臣的嫡孫,真弄死了他,得罪一群人,對他季文燁之後的日子沒什麼好處。

  他想安安靜靜的過下半輩子。

  叫汪奉雲自覺去窮鄉僻壤恕罪是最好的辦法,這是他父親造的孽,父債子還,他理應為陵道縣的百姓做些什麼。

  文燁還記得汪奉雲離開大殿的模樣,淡淡的看了她一眼,沒有怒氣也沒有悲涼。似乎他季文燁已經和他沒有任何關係,只是個普通的朝臣一般。

  大概汪奉雲的心思已經不在映橋身上了,出了這麼大的事,夠他震驚一陣子的了。兒女情長之類的事情,他應該會拋之腦後了。

  汪奉雲離開後,皇帝良久無語。蔡公公在一旁朝季文燁使眼色,示意他說一句話。文燁搖頭,他不會觸這個霉頭的。

  半晌,皇帝嘆道:“罷了,朕不會派人訓斥汪閣老了……”作為朝廷官員,汪奉雲的祖父和父親的所謂作為真的叫人恨的牙痒痒,一個為救自己的兒子,置百姓生死於不顧,一個平息?事態,用權力壓下了這件事。

  方才,他想派人去江西,狠狠的訓斥這個老臣,再奪去他的得到太子太保封號。不過,思慮良久,他打消了這個念頭。陳年舊事,揭開於事無補,不如讓汪奉雲竭心盡力的為百姓謀些福祉吧。

  這時皇帝似乎想通了,長長一嘆。片刻,轉而看季文燁,道:“你早知道是怎麼回事吧,卻故意瞞著朕。”

  季文燁有膽子這麼幹,當然是仗著皇帝的寵信,而且他也不覺得這是大事。他拱手作揖:”

  請您恕罪,我雖然知道找來了這個老縣丞,但是並不敢肯定他說的是真是假,我既懷疑汪奉雲是冒名頂替的,同時也懷疑他就是江奉桐。直到老縣丞和他當面對質。他不得不承認,他在京城混跡過,我才相信老縣丞所言非虛。”

  皇帝覺得這個解釋還不錯,可以接受,便不再糾結了,而是問道:“你說,朕答應他回陵道縣做縣官的請求,做的對還是不對?”

  季文燁清楚,皇帝肯定不是單純問他是不是做的對,皇帝的對錯,哪裡會叫他人評說。皇帝想聽的肯定是其他的。他皺眉想了想:“您寬宏大量,饒他一命,相信汪狀元會感懷您的恩德,清廉為官,鞠躬盡瘁的。”

  皇帝聽到兒子誇他聖明仁慈,心裡舒坦,笑道:“朕念在他是國之棟樑,不忍毀了他的前程?。錯在他的祖父和父親,汪奉雲肯替祖父和父親恕罪,朕便不會罰他。”

  蔡公公偷偷瞄了季文燁一眼,心想這幫年輕人都是滑頭,雖然不知道季文燁為什麼要針對汪?奉雲,但把人趕到窮鄉僻壤做縣令,已經贏了。同時又誇讚皇帝英明仁慈愛才惜才,把皇帝哄的很高興。當然,還有汪奉雲,這小子見勢頭不好,立即懇請下放,皇帝反倒覺得他肯認錯懂感恩,心懷百姓。

  嘖嘖,後生可畏。

  皇帝捋著鬍鬚道:“其實這幾天朕也在想,叫汪奉雲理鹽政未免不合適,他畢竟太年輕。沒想到今日就出了這樣的事……唉……希望他能好好歷練歷練,然後回到朝中為朕做事。”

  季文燁點頭道。

  蔡公公便納悶,難道是有的官員給了季文燁銀子,看中了鹽政的位置,叫季文燁想辦法把汪?奉雲趕走?可是汪奉雲不是他岳父的好朋友嗎?

  蔡公公又想不通了:“這樣……汪狀元原本的差事就得另派人選了。季大人有合適的人推薦嗎?”

  “這是戶部和吏部的事,我哪裡有什麼人選。”季文燁輕描淡寫的道。

  這時蔡公公半說笑的打趣道:“咱家看雲行人就不錯……”

  不等他說完,就見季文燁臉一沉:“蔡公公這麼說,不是把我架在火上烤麼。”趕走了汪奉雲,推薦自己的岳父頂上,豈不是把他置於風口浪尖了。

  “老奴沒別的意思,季大人可別生氣。”蔡公公笑了笑。

  皇帝便知道季文燁沒別的心思,揭穿汪奉雲真的只是做好錦衣衛的本分而已。便道:“文燁?,你做的這樣好,朕捨不得放手叫你坐到別的位置去啊。”

  “……”文燁道:“臣在別的位置,一樣為陛下效力。”

  皇帝低聲嘆道:“君啊臣啊的,又見外了。”

  文燁不做聲,心想如果你可別現在讓我開口叫父皇。還好皇帝只是說:“容朕再想想。”

  說得好像季文燁逼迫他一樣:“……您不要覺得兒臣無禮……”

  好歹帶了個‘兒’字,皇帝心中稍微舒服了一點。確實,整日把兒子帶在身邊也不好,否則國事家事混成一團,莫辨是非。

  皇帝道:“朕有定奪,該委派你去別處的時候,自然會下旨。”

  “是。”

  —

  文燁為了趕走汪奉雲,賣力了一次,結果又讓皇帝覺得他是做錦衣衛的料了。真是禍福相依?,世事無常。其實除了他自己之外,所有人都希望他能繼續坐這個位置,前幾任指揮使或貪?財好色或殘忍兇狠,唯有季文燁這個人,不管是對待朝臣還是對錦衣衛內部,都稱得上是”

  和藹可親”了,至少不去主動做壞事找麻煩,這在大家看來已經很了不起了。

  他們不知道,季文燁只是懶得在他們身上浪費時間。

  如果真犯在他手裡,肯定跑不了的,比如汪奉雲。

  好端端的狀元郎被趕去窮鄉僻壤下放,還得懷著一顆感恩的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