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頁
沈翕將康寧舉得高高的,到花園裡去轉圈圈去了,謝嫮站在亭子的台階上,看著這對父子快活的模樣,只覺得時間要是能這樣停止下來該有多好。
她的夫君,她的兒子,他們就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為了他們,有些事情,她就必須要拼上一拼。
其實,皇后最後看到的那封信,是她用洛氏的仿字寫出來的。那個沉香木的盒子,她也早就打開過,看過信中的內容,洛氏並沒有在信中流露出什麼,而信件也就只寫到她嫁個沈燁後的第六個年頭,之後就沒有再寫,謝嫮不是沒想過直接告訴皇后娘娘,可是,被人直接告知的事情,又哪裡比得上自己調查出的事情更讓人相信呢。所以,她才會寫了那封信,然後做舊,也一同裝入了沉香木的盒子裡,而這個準備,她其實早就已經做好了——在沈翕第一次受傷入宮,她就在天和帝的元陽殿中一角,看到過元陽帝的畫,滄瀾苑中的畫,是洛氏後來臨摹出來的,她在那幅畫上加了一隻金色的雄鷹,有了洛氏的臨摹在前,她的那封假信就相對安全的多。為的就是等到宮裡有人問起,本來她的目的是想找一個合適的時機,告訴天緣帝知道,但誰知今日皇后娘娘插了進來,她便順勢將那封信送出水面來。
而對於洛氏,謝嫮沒有見過,所以也沒有感情,對她來說,洛氏只是她夫君的母親,還是一個沒有盡過做母親的責任的母親,洛氏一輩子的確悲哀,可是她始終只想著保護自己的顏面,一味承受著沈燁強加於她的痛苦,她的軟弱沉默,不是為了保護其他人,而是為了保護她自己,是她自己自私的不想讓別人知道她所經歷的事情,怕別人用異樣的目光看她,怕失去別人對她的愛,可是,這對於與她一同遭受折磨的兒子來說是不公平的,她的兒子沒有義務承擔她的這份痛苦。
當然這些事情在儘可能的情況下,自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可若是在必要的情況下,她也不會像洛氏那樣沉默以對,皇后要查,就讓她查,查出來之後,那這件事情就不用沈翕一個人承擔面對,天和帝是她的心上人,皇后娘娘是她的好朋友,當朝丞相是她的父親,這些人難道不該為她的遭遇付出點什麼嗎?又怎麼能將一切一切的苦痛與壓力全都放在沈翕一人身上呢。
至於洛氏的這件事曝光之後,天和帝還會不會繼續愛她,皇后還會不會當她是朋友,洛丞相會不會更加傷心失望?但不管他們怎麼想,這些糟心的事情也早就在洛氏身上發生了,他們不能逃避!
☆、185|
鹿州海域出現海賊,在沿海一帶燒殺搶掠,鹿州知府上稟朝廷,內閣當晚就召集各部商量對策,丞相洛勤章首當其衝,主張攻伐壓制,首輔毓大人則主張招安,兩方人馬相鬥不休,最終天和帝採納丞相諫言,認為這些海盜痛失人性,不足以用,而唯有攻伐壓制,才可保邊界百姓平安。
至於定了攻伐壓制,可是這攻伐的人選又是誰呢?一番討論之後,由天和帝做主,主推大皇子封璩,另派水師張良扶協助,即可啟程往鹿州趕去。
沈翕回到滄瀾苑中,原定明日九月初六,搬離沈家,舉行開府儀式,可事發太急,這件事只好落在了謝嫮一個人身上,因為所有的準備工作已經全都做好,不可能臨時取消,所以,只能如期進行。
謝嫮倒不是害怕一個人主持皇子府邸的開府儀式,而是對沈翕這回領命鎮壓海賊趕到了擔憂,想了半天也沒能想到上一世沈翕有沒有出海領過兵,所以對此次戰爭的勝負並沒有多大的把握,可又不能因為這樣,就主張讓沈翕不去,事實上,所有人都看得出來,這次的領兵事件,其實就是天和帝對大皇子的試煉,只要平安歸來,那封王指日可待。
沈翕最終還是領兵而去了。
九月初六,謝嫮一人主持開府儀式,宣告大皇子府邸終於落成,而參加儀式的賓客無一不說,待兩月之後,這個皇子府也許就要變成王府了,謝嫮也只是笑笑。
****
九月十二,自從沈翕出海之後,皇上已經罷朝三日了,宮外不知道什麼情況,流言四起。謝嫮也在府中焦急的等候,直到這一日,宮裡終於來了音信,說是皇后娘娘召她入宮,新府落成,總要領些賞回去的。
謝嫮梳妝過後,便隨宮內御史進宮去了。
毓慶殿中,皇后娘娘側躺在羅漢床上,精神有些不濟,郝嬤嬤在旁邊伺候她喝藥,皇后娘娘端著藥碗,目光有些凝滯,一手用銀勺攪動著碗裡的黑色藥汁,聽到吟唱皇子妃駕到之後,才讓郝嬤嬤扶著她從羅漢床上坐起來。
看見謝嫮,皇后欲言又止,半晌才對謝嫮伸出了手,謝嫮迎上,只覺得皇后娘娘的手甚是冰涼,皇后讓謝嫮在一旁的雕花杌子上坐下,沉默了許久之後,才把手裡的藥碗遞給了郝嬤嬤,扶著額對郝嬤嬤揮了揮手,郝嬤嬤便會意領著宮裡所有的宮女太監魚貫而出。
謝嫮知道皇后娘娘這是有話要說,便坐直了身體,等她開口,皇后閉著眼睛吐出一口氣之後,再睜開時才對謝嫮說道:
“皇上說,等大皇子凱旋而歸之後,就正式讓他寄在我的名下,封他做太子。”
謝嫮沒想到皇后第一句話竟然是這個,嘴角微動一下,然後才點點頭,說道:“是,多謝母后。”
皇后娘娘又是片刻的沉默,不過這一回卻沒有沉默太久,便對謝嫮說道:
“你婆母的事……皇上也知道了。”
謝嫮交握在膝上的雙手緊捏在一起,鼻眼觀心不敢去看皇后的表情,其實走這一步險棋她也害怕,只不過仗著知道後事才有恃無恐,她篤定了天和帝就算會因為洛氏而不喜歡沈翕,但最終還是會把皇位傳給他。
可知道是一回事,真的事到臨頭又是一回事,原來她還是有些緊張的。心中也暗自慶幸,在這個時候,沈翕不在京城,只希望他回來的時候,這件事情已經圓滿解決。
謝嫮深吸一口氣,對皇后問道:“皇上……也知道了。”
這一點也是她沒有想到的,她的確是想借皇后來打開這件事緊閉的大門,但卻沒有料到,皇后會這麼快把結果告訴皇上,而看皇后娘娘現在的狀態,謝嫮又想起了皇上這三日的罷朝。很顯然,洛氏這件事的衝擊比她想像中要大許多,原來洛氏在這對帝後心中的地位,真的很高。
而這麼想著,謝嫮的心就更加安定了一些。
只要他們還在乎洛氏,那這件事成功的機會就能大很多。而先前皇后一開口就等於是向她承諾了,這件事情不會對沈翕的地位造成影響,這樣的話,她還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皇后點點頭,說道:
“知道了。”看著謝嫮,又問道:“大皇子是不是也早就知道這件事?他為什麼不告訴皇上呢?”
謝嫮幽幽嘆了口氣,說道:“夫君一直為這件事所困擾,他其實這樣做,也只是想保住娘的自尊,不想讓她在死後還要面對那些污言穢語。”
這句話,謝嫮把他們的立場幾乎都表明清楚了,說多少,做多少,就是不太希望這件事知道的人太多,不想讓別人去評論洛氏的為人,沈翕的為人,乃至於帝後的為人……
皇后也跟著低下了頭,說道:“你父皇已經讓人把沈燁抓起來了。這樣的渣宰,我們竟然縱容了他這麼多年,實在可恨!”
謝嫮驚訝的看著皇后,問道:“抓起來?如何定罪?”
皇后沒有說話,也許她也不知道沈燁究竟會被皇上如何定罪。謝嫮見她這樣,不禁緩緩站起了身,來到皇后身前,彎下腰對皇后說道:“母后,其實我手中有人證能證明,沈燁在做國公期間,對無辜百姓施加暴虐。”
皇后看著謝嫮,良久都說不出話來,末了才嘆息說了一句:“也許這件事不是處置一個沈燁就能解決的。”
謝嫮不解:“母后的意思是……”
“滿門抄斬。”
“……”
*****
謝嫮最後還是把之前從沈燁手中救下的那個姨娘交給了皇后,並且也讓三夫人萬氏入宮前來對峙,留下了匿名的證詞,這樣強搶民女的傷害罪,其實說大也大,說小也小,關鍵就看皇上皇后怎麼判決。
天和帝接連幾日都在牢中親自審問沈燁,有拷打的地方,也會親自動手,沈燁整個人血淋淋的被綁在木頭樁子上,李茂領著謝嫮進入牢房的時候,看到的就是那血腥的場景,不由的避開了目光。
李茂領著謝嫮直接走到了天和帝身旁,只見幾日不見,天和帝周身的氣場都發生了改變,陰沉了許多,謝嫮看著他,仿佛看見了上一世的沈翕,君王一旦封閉了自我,就容易走向暴虐的路子。
“皇上。”
謝嫮走過去行禮,天和帝揮揮手讓她起來,還沒說話,就聽被綁在木頭樁子上的沈燁突然大笑起來:
“哈哈哈哈。”
滿嘴血淋淋的笑,讓沈燁看起來詭異多了,謝嫮不去看他,而是走到天和帝身旁,說道:“皇上,這件事如果被其他人知道了,肯定會引起軒然大波,對大皇子殿下絕不是好事。”
天和帝看了一眼謝嫮,沒有說話,而沈燁卻在這個時候又開口噴血說話了:“是啊,除非我死,皇上要殺了我,就是這刑場一路,我都能嚷的天下皆知,到時候,全天下的人都會知道,你心愛的女人,到底是個什麼貨色!哈哈哈哈哈哈。”
天和帝忍住怒火,想要站起來,卻被謝嫮逾距拉住,天和帝轉頭看著謝嫮,冷聲道:“做好你該做的事,這件事朕自會處理,用不著你來勸!”
謝嫮說道:“父皇,您歇歇,讓我與他說兩句話吧。”
天和帝訝然,沈燁聽了也愣了愣,然後依舊是一副不怕你打的模樣,其實,謝嫮早就猜到,他這個人既然在那方面有那種暴虐傾向,他自己又怎麼會因為身體的疼痛而害怕呢,所以,再多的疼痛對於沈燁而言,也許並不是痛苦吧。
走到沈燁面前,並沒有絲毫猶豫,謝嫮說道:“你可知道,沈家就要因為你而大禍臨頭?”
沈燁原以為謝嫮會說出什麼話來,冷哼一聲,呸掉了一口血,說道:“那又如何,我帶給他們富貴的時候,他們沒有拒絕,現在因為我而大禍臨頭,他們更加沒有資格拒絕了。我姓沈,他們也姓沈,一起死有什麼不對?”
這樣的話聽在謝嫮耳中是那麼可笑,如果被沈家人聽到了,還不知會心寒到什麼地步呢。
沈燁像是對自己先前說的那句話很滿意,於是自己又笑了起來,滿臉的傷,滿口的血,怎麼看怎麼詭異恐怖。像是看穿了謝嫮的想法一般,沈燁見她盯著自己不說話,於是又開口說道:
她的夫君,她的兒子,他們就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為了他們,有些事情,她就必須要拼上一拼。
其實,皇后最後看到的那封信,是她用洛氏的仿字寫出來的。那個沉香木的盒子,她也早就打開過,看過信中的內容,洛氏並沒有在信中流露出什麼,而信件也就只寫到她嫁個沈燁後的第六個年頭,之後就沒有再寫,謝嫮不是沒想過直接告訴皇后娘娘,可是,被人直接告知的事情,又哪裡比得上自己調查出的事情更讓人相信呢。所以,她才會寫了那封信,然後做舊,也一同裝入了沉香木的盒子裡,而這個準備,她其實早就已經做好了——在沈翕第一次受傷入宮,她就在天和帝的元陽殿中一角,看到過元陽帝的畫,滄瀾苑中的畫,是洛氏後來臨摹出來的,她在那幅畫上加了一隻金色的雄鷹,有了洛氏的臨摹在前,她的那封假信就相對安全的多。為的就是等到宮裡有人問起,本來她的目的是想找一個合適的時機,告訴天緣帝知道,但誰知今日皇后娘娘插了進來,她便順勢將那封信送出水面來。
而對於洛氏,謝嫮沒有見過,所以也沒有感情,對她來說,洛氏只是她夫君的母親,還是一個沒有盡過做母親的責任的母親,洛氏一輩子的確悲哀,可是她始終只想著保護自己的顏面,一味承受著沈燁強加於她的痛苦,她的軟弱沉默,不是為了保護其他人,而是為了保護她自己,是她自己自私的不想讓別人知道她所經歷的事情,怕別人用異樣的目光看她,怕失去別人對她的愛,可是,這對於與她一同遭受折磨的兒子來說是不公平的,她的兒子沒有義務承擔她的這份痛苦。
當然這些事情在儘可能的情況下,自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可若是在必要的情況下,她也不會像洛氏那樣沉默以對,皇后要查,就讓她查,查出來之後,那這件事情就不用沈翕一個人承擔面對,天和帝是她的心上人,皇后娘娘是她的好朋友,當朝丞相是她的父親,這些人難道不該為她的遭遇付出點什麼嗎?又怎麼能將一切一切的苦痛與壓力全都放在沈翕一人身上呢。
至於洛氏的這件事曝光之後,天和帝還會不會繼續愛她,皇后還會不會當她是朋友,洛丞相會不會更加傷心失望?但不管他們怎麼想,這些糟心的事情也早就在洛氏身上發生了,他們不能逃避!
☆、185|
鹿州海域出現海賊,在沿海一帶燒殺搶掠,鹿州知府上稟朝廷,內閣當晚就召集各部商量對策,丞相洛勤章首當其衝,主張攻伐壓制,首輔毓大人則主張招安,兩方人馬相鬥不休,最終天和帝採納丞相諫言,認為這些海盜痛失人性,不足以用,而唯有攻伐壓制,才可保邊界百姓平安。
至於定了攻伐壓制,可是這攻伐的人選又是誰呢?一番討論之後,由天和帝做主,主推大皇子封璩,另派水師張良扶協助,即可啟程往鹿州趕去。
沈翕回到滄瀾苑中,原定明日九月初六,搬離沈家,舉行開府儀式,可事發太急,這件事只好落在了謝嫮一個人身上,因為所有的準備工作已經全都做好,不可能臨時取消,所以,只能如期進行。
謝嫮倒不是害怕一個人主持皇子府邸的開府儀式,而是對沈翕這回領命鎮壓海賊趕到了擔憂,想了半天也沒能想到上一世沈翕有沒有出海領過兵,所以對此次戰爭的勝負並沒有多大的把握,可又不能因為這樣,就主張讓沈翕不去,事實上,所有人都看得出來,這次的領兵事件,其實就是天和帝對大皇子的試煉,只要平安歸來,那封王指日可待。
沈翕最終還是領兵而去了。
九月初六,謝嫮一人主持開府儀式,宣告大皇子府邸終於落成,而參加儀式的賓客無一不說,待兩月之後,這個皇子府也許就要變成王府了,謝嫮也只是笑笑。
****
九月十二,自從沈翕出海之後,皇上已經罷朝三日了,宮外不知道什麼情況,流言四起。謝嫮也在府中焦急的等候,直到這一日,宮裡終於來了音信,說是皇后娘娘召她入宮,新府落成,總要領些賞回去的。
謝嫮梳妝過後,便隨宮內御史進宮去了。
毓慶殿中,皇后娘娘側躺在羅漢床上,精神有些不濟,郝嬤嬤在旁邊伺候她喝藥,皇后娘娘端著藥碗,目光有些凝滯,一手用銀勺攪動著碗裡的黑色藥汁,聽到吟唱皇子妃駕到之後,才讓郝嬤嬤扶著她從羅漢床上坐起來。
看見謝嫮,皇后欲言又止,半晌才對謝嫮伸出了手,謝嫮迎上,只覺得皇后娘娘的手甚是冰涼,皇后讓謝嫮在一旁的雕花杌子上坐下,沉默了許久之後,才把手裡的藥碗遞給了郝嬤嬤,扶著額對郝嬤嬤揮了揮手,郝嬤嬤便會意領著宮裡所有的宮女太監魚貫而出。
謝嫮知道皇后娘娘這是有話要說,便坐直了身體,等她開口,皇后閉著眼睛吐出一口氣之後,再睜開時才對謝嫮說道:
“皇上說,等大皇子凱旋而歸之後,就正式讓他寄在我的名下,封他做太子。”
謝嫮沒想到皇后第一句話竟然是這個,嘴角微動一下,然後才點點頭,說道:“是,多謝母后。”
皇后娘娘又是片刻的沉默,不過這一回卻沒有沉默太久,便對謝嫮說道:
“你婆母的事……皇上也知道了。”
謝嫮交握在膝上的雙手緊捏在一起,鼻眼觀心不敢去看皇后的表情,其實走這一步險棋她也害怕,只不過仗著知道後事才有恃無恐,她篤定了天和帝就算會因為洛氏而不喜歡沈翕,但最終還是會把皇位傳給他。
可知道是一回事,真的事到臨頭又是一回事,原來她還是有些緊張的。心中也暗自慶幸,在這個時候,沈翕不在京城,只希望他回來的時候,這件事情已經圓滿解決。
謝嫮深吸一口氣,對皇后問道:“皇上……也知道了。”
這一點也是她沒有想到的,她的確是想借皇后來打開這件事緊閉的大門,但卻沒有料到,皇后會這麼快把結果告訴皇上,而看皇后娘娘現在的狀態,謝嫮又想起了皇上這三日的罷朝。很顯然,洛氏這件事的衝擊比她想像中要大許多,原來洛氏在這對帝後心中的地位,真的很高。
而這麼想著,謝嫮的心就更加安定了一些。
只要他們還在乎洛氏,那這件事成功的機會就能大很多。而先前皇后一開口就等於是向她承諾了,這件事情不會對沈翕的地位造成影響,這樣的話,她還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皇后點點頭,說道:
“知道了。”看著謝嫮,又問道:“大皇子是不是也早就知道這件事?他為什麼不告訴皇上呢?”
謝嫮幽幽嘆了口氣,說道:“夫君一直為這件事所困擾,他其實這樣做,也只是想保住娘的自尊,不想讓她在死後還要面對那些污言穢語。”
這句話,謝嫮把他們的立場幾乎都表明清楚了,說多少,做多少,就是不太希望這件事知道的人太多,不想讓別人去評論洛氏的為人,沈翕的為人,乃至於帝後的為人……
皇后也跟著低下了頭,說道:“你父皇已經讓人把沈燁抓起來了。這樣的渣宰,我們竟然縱容了他這麼多年,實在可恨!”
謝嫮驚訝的看著皇后,問道:“抓起來?如何定罪?”
皇后沒有說話,也許她也不知道沈燁究竟會被皇上如何定罪。謝嫮見她這樣,不禁緩緩站起了身,來到皇后身前,彎下腰對皇后說道:“母后,其實我手中有人證能證明,沈燁在做國公期間,對無辜百姓施加暴虐。”
皇后看著謝嫮,良久都說不出話來,末了才嘆息說了一句:“也許這件事不是處置一個沈燁就能解決的。”
謝嫮不解:“母后的意思是……”
“滿門抄斬。”
“……”
*****
謝嫮最後還是把之前從沈燁手中救下的那個姨娘交給了皇后,並且也讓三夫人萬氏入宮前來對峙,留下了匿名的證詞,這樣強搶民女的傷害罪,其實說大也大,說小也小,關鍵就看皇上皇后怎麼判決。
天和帝接連幾日都在牢中親自審問沈燁,有拷打的地方,也會親自動手,沈燁整個人血淋淋的被綁在木頭樁子上,李茂領著謝嫮進入牢房的時候,看到的就是那血腥的場景,不由的避開了目光。
李茂領著謝嫮直接走到了天和帝身旁,只見幾日不見,天和帝周身的氣場都發生了改變,陰沉了許多,謝嫮看著他,仿佛看見了上一世的沈翕,君王一旦封閉了自我,就容易走向暴虐的路子。
“皇上。”
謝嫮走過去行禮,天和帝揮揮手讓她起來,還沒說話,就聽被綁在木頭樁子上的沈燁突然大笑起來:
“哈哈哈哈。”
滿嘴血淋淋的笑,讓沈燁看起來詭異多了,謝嫮不去看他,而是走到天和帝身旁,說道:“皇上,這件事如果被其他人知道了,肯定會引起軒然大波,對大皇子殿下絕不是好事。”
天和帝看了一眼謝嫮,沒有說話,而沈燁卻在這個時候又開口噴血說話了:“是啊,除非我死,皇上要殺了我,就是這刑場一路,我都能嚷的天下皆知,到時候,全天下的人都會知道,你心愛的女人,到底是個什麼貨色!哈哈哈哈哈哈。”
天和帝忍住怒火,想要站起來,卻被謝嫮逾距拉住,天和帝轉頭看著謝嫮,冷聲道:“做好你該做的事,這件事朕自會處理,用不著你來勸!”
謝嫮說道:“父皇,您歇歇,讓我與他說兩句話吧。”
天和帝訝然,沈燁聽了也愣了愣,然後依舊是一副不怕你打的模樣,其實,謝嫮早就猜到,他這個人既然在那方面有那種暴虐傾向,他自己又怎麼會因為身體的疼痛而害怕呢,所以,再多的疼痛對於沈燁而言,也許並不是痛苦吧。
走到沈燁面前,並沒有絲毫猶豫,謝嫮說道:“你可知道,沈家就要因為你而大禍臨頭?”
沈燁原以為謝嫮會說出什麼話來,冷哼一聲,呸掉了一口血,說道:“那又如何,我帶給他們富貴的時候,他們沒有拒絕,現在因為我而大禍臨頭,他們更加沒有資格拒絕了。我姓沈,他們也姓沈,一起死有什麼不對?”
這樣的話聽在謝嫮耳中是那麼可笑,如果被沈家人聽到了,還不知會心寒到什麼地步呢。
沈燁像是對自己先前說的那句話很滿意,於是自己又笑了起來,滿臉的傷,滿口的血,怎麼看怎麼詭異恐怖。像是看穿了謝嫮的想法一般,沈燁見她盯著自己不說話,於是又開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