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頁
太子殿下隨手抽了劍,喝道:“還不快將這畜生給本殿砍了!”
斜刺里衝出一人,手中執了把精巧的短劍,上頭烏黑黑的不曉得沾了些什麼,火把下刺目的烏色。
長明眼睜睜看著,看著木昭拿著那把短劍,一劍刺入了狐狸體內。
又是悽厲一聲“吱——”
長明指甲狠掐車壁,斷裂尤未知,雙目圓睜,看著狐狸飄然落了地。
木昭似有些不敢置信,手中拿著染了血的劍,口中無意道:“我只是……沒想到她竟不停,就這樣撞上來了……”
太子冷哼一聲:“撞上便撞上了,不過是一隻畜生。”
言畢又覷了眼長明:“難不成,還能指望著它來殺了本殿,替三弟報仇不成?來人,將姑娘扶進帳中,好生照看。”
長明脫開來攙扶的人,顫抖著手將狐狸團進懷裡。狐狸喘著氣,眯著眼睛將她看了看,又閉上,腹部漸漸流出烏黑的血來,染了長明滿手滿身。
作者有話要說: 來嘞~
☆、託付
狐狸傷的很重,奄奄一息躺在長明懷裡,血止不住的流
大帳內,燈火昏暗,兩個丫頭瞧了眼長明染了滿身的血,湊上前道:“姑娘,您要不要換身……”
“走開!”
話還未落,便被長明一把推開。
一陣風打開了大帳的簾門,長明虛目看去,卻見木昭帶了一人匆匆而入。待近了,長明看清那人的樣貌,忍住喉頭嗚咽,顫聲道:“道爺,你快來瞧瞧,狐狸,狐狸她……”
來人正是道爺。
木昭不作聲站去一旁,道爺捋一捋鬍鬚,嘆息道:“天命難算,這小狐命中有此一劫,若她不去,帝星便要遭罪。”
長明抹了抹眼淚,道:“你在說什麼?”
道爺又是一聲長嘆:“長明半仙,貧道無能為力。”
言畢拉了木昭,道:“走罷,不是說你們太子有事喚貧道。”
長明坐在帳中,木木瞧著那二人行跡匆來,又忽去,順便將那兩個丫頭撥去了帳外。
狐狸氣息微弱,爪子搭著長明的胳膊,微微喘息道:“長明瞎子,你別哭了,仔細再哭瞎了……唔,本是打算將丹元給你的,但,我欠那小子一條命,你若是,再把眼睛哭瞎了,小狐我可沒得一副丹元再來就你了。”
長明終是嗚咽出了聲:“誰要你救。”
狐狸咧咧嘴,卻忍不住溢出許多血來,連帶著吐出了一顆圓滾滾的丹元,落在長明懷裡。
長明驚的手臂顫抖,拾了那丹元湊到她嘴邊,道:“你這是幹什麼,快些吞下去。上回你也是受了傷的,不是吞了就好了麼!你欠誰的命我不管,當初你倒在我竹林外頭,是我救了你,你報了這麼多的恩,也從沒想過要報我的恩。”
狐狸只閉了嘴,拿爪子擋開她的手,虛虛笑了笑,道:“你可真傻,我那狐狸娘生了太多狐狸崽子,嫌棄我太能吃,就把我趕出來了。我走到你那屋外,聞見有雞腿香,才假裝昏倒引你上當的。”
長明橫淚中破開一個無奈的笑,笑罷又抬了手抹眼淚。雖此時知道祖父原先那般對她事出有因,可說她是孤寡命的那話,大約是真的不能更真了。
耳邊又聽狐狸道:“其實,真要算起來,於小狐我有救命之恩的,就只有四皇子一人。瞎子,你能幫小狐一個忙嗎?”
長明替她拭了拭嘴角的血,道:“什麼?”
“有恩,還是得報的,你幫我把丹元給他,救他。瞎子的恩,我留在最後,慢慢報……”
長明瞧著她愈發渙散的細長瞳仁,又想起那年竹林中,倒在雪地里奄奄一息的狐狸。長明眼睛瞧不見,卻探得分明,當時那狐狸揣在懷裡,暖的燙人,氣息勻和有力,哪有快要餓死的跡象,長明卻仍是將她抱回了屋。如今,長明抱著她愈見冰涼的身子,忍不住伸手摸摸她的腦袋,聲音酸澀道:“明明傻得是你,眼看著木昭手裡拿著沾了巫毒的短劍,你還衝上去尋死?如今還要把丹元給那小子。”
狐狸身子一陣抖,而後縮回原先那般大小。小小一團縮在長明腿上,雪白的肚皮被染得暗紅,雙目緊閉,尾尖一撮紅毛卻還鮮艷。
長明抖著手將她捧進懷裡,伏臉嗚咽。
第二日,天氣忽的轉了涼,清秋之氣伏遍大地,似要將一窩的悶燥與喧囂統統吹散。
長明抱著狐狸的屍體,枯坐了一夜。
木昭攜了件暖實的披風來到帳中,正看見她對窗而坐,唇色慘白,一身的血漬,白毛狐狸躺在她手臂上,一動不動。
木昭隨手示意丫頭們替她披上披衣,口中道:“今日,會進京。”
長明不答。
兩個丫頭替她將披衣帶子仔細系好,方才退開一步,便見她展了衣袍,將狐狸籠在懷裡,用披衣牢牢擋在風寒之外。
外間果然寒涼,長明披著厚實的披衣,仍是止不住心頭悲涼。
一陣一陣,翻前覆後。
大批人馬護著太子殿下,向著城門浩蕩而去。緊閉的城門上頭,兵將們遠遠瞧見秋風蕭瑟捲動的旌旗,忙下令打開城門。
厚重刺耳的“吱呀”聲中,長明坐在馬車內,懷裡抱著狐狸,伴著秋涼葉殘步步踏入大京,京道兩旁,空無人煙。
然,行不過小半數人馬,城門忽閉,前方人聲紛亂,不清楚後方出了何事。太子殿下穩坐馬上,冷聲厲喝:“快去看看,出了何事?”
未等那受命的小將前去探看,後方忽的傳來報聲:“有埋伏——”
關在城門內的這部分,乃是太子手中的精兵和平西郡王在巴蜀的分軍。在聽得那聲報喝,巴蜀分軍,忽的紛紛亮了刀劍,沖向太子精兵,毫無徵兆下,血光乍起,喊聲震天。
長明坐在馬車內,似無知無覺。
一聲高喊自城樓上傳來:“此門周圍百姓皆已疏散撤離,巴蜀的兄弟們,殺了叛軍!”
一時間,城門內外嘶喊之聲不絕於耳。
不知過了多久,殺喊聲漸熄,長明聽見一人策馬近了馬車,輕聲道:“長明姑娘安好?讓你受驚了,一切都結束了。”
長明尚沒明白郡王世子這句話是何意,便聽太子殿下又是一聲厲喝:“穆達!你敢背叛本殿!”
而後又是一聲,此聲太過熟悉,驚的長明五臟俱震:“太子兄長,穆達從未效忠過你,談何背叛?”
恰一陣秋風捲起車簾,透過那微光細縫,長明正瞧見他戎裝肅面,策馬而來,身後跟著長劍染血的鐘馗。
太子殿下面色癲狂:“你沒死?哈!你竟沒死!”
季雲疏冷眼瞧著他沒有應口。
太子殿下瞧了瞧四周死傷的兵將,又看了看護在他身側幾個單薄的可憐的小將,目色漸狂:“我竟像傻子一樣,被你們誆騙至此。”
長明撇嘴,這難道不是她的台詞嗎?她又何嘗不是像個傻子一樣,被誆騙至此。
斜刺里衝出一人,手中執了把精巧的短劍,上頭烏黑黑的不曉得沾了些什麼,火把下刺目的烏色。
長明眼睜睜看著,看著木昭拿著那把短劍,一劍刺入了狐狸體內。
又是悽厲一聲“吱——”
長明指甲狠掐車壁,斷裂尤未知,雙目圓睜,看著狐狸飄然落了地。
木昭似有些不敢置信,手中拿著染了血的劍,口中無意道:“我只是……沒想到她竟不停,就這樣撞上來了……”
太子冷哼一聲:“撞上便撞上了,不過是一隻畜生。”
言畢又覷了眼長明:“難不成,還能指望著它來殺了本殿,替三弟報仇不成?來人,將姑娘扶進帳中,好生照看。”
長明脫開來攙扶的人,顫抖著手將狐狸團進懷裡。狐狸喘著氣,眯著眼睛將她看了看,又閉上,腹部漸漸流出烏黑的血來,染了長明滿手滿身。
作者有話要說: 來嘞~
☆、託付
狐狸傷的很重,奄奄一息躺在長明懷裡,血止不住的流
大帳內,燈火昏暗,兩個丫頭瞧了眼長明染了滿身的血,湊上前道:“姑娘,您要不要換身……”
“走開!”
話還未落,便被長明一把推開。
一陣風打開了大帳的簾門,長明虛目看去,卻見木昭帶了一人匆匆而入。待近了,長明看清那人的樣貌,忍住喉頭嗚咽,顫聲道:“道爺,你快來瞧瞧,狐狸,狐狸她……”
來人正是道爺。
木昭不作聲站去一旁,道爺捋一捋鬍鬚,嘆息道:“天命難算,這小狐命中有此一劫,若她不去,帝星便要遭罪。”
長明抹了抹眼淚,道:“你在說什麼?”
道爺又是一聲長嘆:“長明半仙,貧道無能為力。”
言畢拉了木昭,道:“走罷,不是說你們太子有事喚貧道。”
長明坐在帳中,木木瞧著那二人行跡匆來,又忽去,順便將那兩個丫頭撥去了帳外。
狐狸氣息微弱,爪子搭著長明的胳膊,微微喘息道:“長明瞎子,你別哭了,仔細再哭瞎了……唔,本是打算將丹元給你的,但,我欠那小子一條命,你若是,再把眼睛哭瞎了,小狐我可沒得一副丹元再來就你了。”
長明終是嗚咽出了聲:“誰要你救。”
狐狸咧咧嘴,卻忍不住溢出許多血來,連帶著吐出了一顆圓滾滾的丹元,落在長明懷裡。
長明驚的手臂顫抖,拾了那丹元湊到她嘴邊,道:“你這是幹什麼,快些吞下去。上回你也是受了傷的,不是吞了就好了麼!你欠誰的命我不管,當初你倒在我竹林外頭,是我救了你,你報了這麼多的恩,也從沒想過要報我的恩。”
狐狸只閉了嘴,拿爪子擋開她的手,虛虛笑了笑,道:“你可真傻,我那狐狸娘生了太多狐狸崽子,嫌棄我太能吃,就把我趕出來了。我走到你那屋外,聞見有雞腿香,才假裝昏倒引你上當的。”
長明橫淚中破開一個無奈的笑,笑罷又抬了手抹眼淚。雖此時知道祖父原先那般對她事出有因,可說她是孤寡命的那話,大約是真的不能更真了。
耳邊又聽狐狸道:“其實,真要算起來,於小狐我有救命之恩的,就只有四皇子一人。瞎子,你能幫小狐一個忙嗎?”
長明替她拭了拭嘴角的血,道:“什麼?”
“有恩,還是得報的,你幫我把丹元給他,救他。瞎子的恩,我留在最後,慢慢報……”
長明瞧著她愈發渙散的細長瞳仁,又想起那年竹林中,倒在雪地里奄奄一息的狐狸。長明眼睛瞧不見,卻探得分明,當時那狐狸揣在懷裡,暖的燙人,氣息勻和有力,哪有快要餓死的跡象,長明卻仍是將她抱回了屋。如今,長明抱著她愈見冰涼的身子,忍不住伸手摸摸她的腦袋,聲音酸澀道:“明明傻得是你,眼看著木昭手裡拿著沾了巫毒的短劍,你還衝上去尋死?如今還要把丹元給那小子。”
狐狸身子一陣抖,而後縮回原先那般大小。小小一團縮在長明腿上,雪白的肚皮被染得暗紅,雙目緊閉,尾尖一撮紅毛卻還鮮艷。
長明抖著手將她捧進懷裡,伏臉嗚咽。
第二日,天氣忽的轉了涼,清秋之氣伏遍大地,似要將一窩的悶燥與喧囂統統吹散。
長明抱著狐狸的屍體,枯坐了一夜。
木昭攜了件暖實的披風來到帳中,正看見她對窗而坐,唇色慘白,一身的血漬,白毛狐狸躺在她手臂上,一動不動。
木昭隨手示意丫頭們替她披上披衣,口中道:“今日,會進京。”
長明不答。
兩個丫頭替她將披衣帶子仔細系好,方才退開一步,便見她展了衣袍,將狐狸籠在懷裡,用披衣牢牢擋在風寒之外。
外間果然寒涼,長明披著厚實的披衣,仍是止不住心頭悲涼。
一陣一陣,翻前覆後。
大批人馬護著太子殿下,向著城門浩蕩而去。緊閉的城門上頭,兵將們遠遠瞧見秋風蕭瑟捲動的旌旗,忙下令打開城門。
厚重刺耳的“吱呀”聲中,長明坐在馬車內,懷裡抱著狐狸,伴著秋涼葉殘步步踏入大京,京道兩旁,空無人煙。
然,行不過小半數人馬,城門忽閉,前方人聲紛亂,不清楚後方出了何事。太子殿下穩坐馬上,冷聲厲喝:“快去看看,出了何事?”
未等那受命的小將前去探看,後方忽的傳來報聲:“有埋伏——”
關在城門內的這部分,乃是太子手中的精兵和平西郡王在巴蜀的分軍。在聽得那聲報喝,巴蜀分軍,忽的紛紛亮了刀劍,沖向太子精兵,毫無徵兆下,血光乍起,喊聲震天。
長明坐在馬車內,似無知無覺。
一聲高喊自城樓上傳來:“此門周圍百姓皆已疏散撤離,巴蜀的兄弟們,殺了叛軍!”
一時間,城門內外嘶喊之聲不絕於耳。
不知過了多久,殺喊聲漸熄,長明聽見一人策馬近了馬車,輕聲道:“長明姑娘安好?讓你受驚了,一切都結束了。”
長明尚沒明白郡王世子這句話是何意,便聽太子殿下又是一聲厲喝:“穆達!你敢背叛本殿!”
而後又是一聲,此聲太過熟悉,驚的長明五臟俱震:“太子兄長,穆達從未效忠過你,談何背叛?”
恰一陣秋風捲起車簾,透過那微光細縫,長明正瞧見他戎裝肅面,策馬而來,身後跟著長劍染血的鐘馗。
太子殿下面色癲狂:“你沒死?哈!你竟沒死!”
季雲疏冷眼瞧著他沒有應口。
太子殿下瞧了瞧四周死傷的兵將,又看了看護在他身側幾個單薄的可憐的小將,目色漸狂:“我竟像傻子一樣,被你們誆騙至此。”
長明撇嘴,這難道不是她的台詞嗎?她又何嘗不是像個傻子一樣,被誆騙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