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已過了很有些天了,但聽我提起,蘇容華面上猶是一冷,一沉氣道:“是我輕信了她,她平日裡跟我走得近,我便沒想到她會轉過身來害我,同陛下說話也不曾避著她。”她說著一嘆,有些懊悔道,“那天陛下來見我時她也在,我隨口提了一句,說帝太后這些日子為皇太后抄經呢,偶爾也問起韻昭媛兩句。陛下都沒說什麼,怎的到了她那兒便是我挑撥陛下與帝太后了?這到底哪兒沾了挑撥的話?”

  原是如此……世家間的明爭暗鬥,身為方氏貴女的方才人是清楚的,民間而來的蘇容華卻沒機會知道,再憑她怎麼聰明,也難以想到同為太后的兩位長輩竟是不睦多年,也難以知道宏晅對皇太后有怎樣的不忍。

  可……僅是如此麼?依帝太后的心思,當真會因此就如此氣惱麼?我細細端詳著蘇容華的神色,她面上卻是分明地只有懊惱和悔恨,瞧不出半點其他的心緒,好像是真的沒有別的隱情了。

  我凝神而笑,淡淡說道:“這事怪不得妹妹,但也怪不得帝太后。妹妹入宮時日短,想來不知陛下和皇太后不和吧?”

  她面上詫異頓生,恍然大悟。這樣的神情絕不是在做戲,她當真是不知情,又確確實實是因此栽了跟頭。

  我含笑沉吟,睨著她輕輕曼曼地體諒道:“妹妹初入宮闈,有不知情的地方在情理之中,可被有心之人拿去說事便是那一邊的心思毒了些。不過麼……”我微微拖長了語調,“本宮打從一開始就知道那兩位沒有好心思,卻始終摸不清妹妹你的心思,妹妹今日不妨給本宮透個底,你到底是圖什麼?”

  我審視著她的神色,見她低著頭思量著,須臾,抬頭回視著我,坦誠道:“燕回沒有家族重擔,區區民女,既然入了宮,圖的便是自己過得春風得意、享盡榮華富貴。”

  “春風得意、榮華富貴。”我細品著她這八個字,淺淺銜笑,“‘春風得意’難有定論,榮華富貴卻是不難。本宮是過來人,不怕告訴妹妹一句,這宮裡頭,有時候自己活得聰明不如跟個對的人。”

  她忙不迭地起身一福:“諾,臣妾謹記娘娘教誨。只是……”她咬了一咬嘴唇,“臣妾先前想著服侍好帝太后,可如今……”

  “能知道討好帝太后,可見妹妹不傻。”想在宮中尋求榮華富貴,只怕十中有九都只想著如何去爭聖寵,她卻能想到劍走偏鋒,從帝太后那兒謀自己所需,已是勝過了不少人了。我抬手斂了斂衣袖,復又循循道,“所謂不知者不罪,妹妹那日既是無心之語,那事便不過是個誤會。但凡是誤會,就都有說開的機會。本宮會尋個合適的機會在帝太后跟前替妹妹說幾句話,但旁的事,本宮不願插手太多,即便是需要插手,也要看值不值得。”

  她面露感激,低低福道:“謝娘娘,臣妾自知要怎樣做。”

  我和顏點頭,笑意微斂,又道:“還有句話,本宮還是和妹妹講明白的好。芷寒是本宮的親妹妹,本宮容不得她出岔子。妹妹你要做什麼事,可以找人聯手,但若再不知會本宮便去找她,若生了什麼節外的枝,就別怪本宮容不下妹妹你。遇了險事,本宮亦只會救她一個。”

  她隱有一陣驚慌,不安道:“諾……臣妾謹記,決不再有事隱瞞娘娘。”

  我面無表情地點了頭,她便福身告退了。婉然和林晉進了殿,林晉欠身小心問道:“娘娘還要再用她?”

  “用不得麼?”我反問他一句,徐徐道,“她比多數人都沉穩多了,很多時候,多一分沉穩也是要緊的。她剛入宮幾個月就遭了方才人的暗算,也沒為此亂了陣腳,這心思難得啊……本宮想著,當年本宮剛得封之時,決計做不到她這樣。”

  “可是……”婉然躊躇著道出了想法,“奴婢總覺得她不安分。剛入宮沒多久就能動手除了自己宮裡的主位——就說是那沐氏太招人恨吧,可她下手那麼快那麼狠,焉知日後不會反咬一口?”

  “你自己都說了是那沐氏太招人恨。”我睨著她輕笑,“她能把沐氏咬下去,未必就有本事把本宮咬下去。且先信著她吧,本宮心裡有數,她若是不安分,本宮自有主意。”。

  次日我帶著元沂去了長寧宮。我已有月余不曾拜見過帝太后,當下要行大禮。帝太后一見,連忙讓邱尚宮扶住了我,慈祥笑道:“有些日子沒見你來了,坐就是,不必多禮。”

  我猶是淺淺一福,歉然道:“諾。本該常來拜見,可身子實在不爭氣,也只好先養著,養好了才敢來見太后。”

  “身子要緊。”帝太后笑意和緩地點了點頭,微笑看著我,和藹之意不減,更添了幾分憐憫道,“你小產兩次了,回回都是好一番折騰。皇帝看著不忍心,哀家也覺得苦了你。日後不妨找太醫開個方子吧,也不要再有孕了,免得再傷身子。”

  我悚然一驚,只覺霎時間渾身都起了冷意,倉惶下拜道:“謝太后體諒。這兩次都實是事出有因,臣妾並無大礙。臣妾侍奉君側,自知資歷淺過宮中數位嬪妃卻忝居高位,若再因一己之私便不能為天家開枝散葉,臣妾便斷不敢再虛居此位。”

  帝太后沒有叫我起身,只淡淡笑說:“你不必如此,你已有元沂在身邊,皇帝又寵著你,大可不必這樣惶恐。”

  “臣妾如何能不惶恐。”我斷然道,俯身一拜,沉穩稟說,“臣妾小產休養的日子,陛下都因顧念臣妾幾乎日日宿在明玉殿,臣妾勸也勸不走。陛下這番心意,臣妾感念動容,若再做出那樣自私的事,豈不是辜負了君恩?”

  一時凝滯。我低垂著頭,猶能覺出帝太后兩道目光鋒利地審視著我,俄而沉沉道:“照這樣說,陛下明知你不能服侍仍去明玉殿並非你有意糾纏獨寵?”

  “臣妾怎敢?”我語中帶起了驚詫,似是吃驚於她會這般想我。長拜不起,懇懇切切地道,“為著臣妾時時想勸陛下走的事,陛下惱了臣妾好多次。後來臣妾便不敢勸了,就求著鄭大人和宮正幫臣妾說一說,可陛下……”我為難地咬一咬唇,再一叩首,“臣妾承蒙如此重恩,自不敢忘嬪妃之本。若上蒼肯讓臣妾再有個孩子,臣妾便是搭上自己的命也要把他平安生下來,如此方是不負陛下。”

  “你當真這麼想?”帝太后的聲音緩和了幾分,似是送了一口氣,“起來坐吧。”

  我又叩首,道了聲謝,起身落座。帝太后端詳著我,面露乏色地一嘆:“不是哀家有意試你,哀家是容不得有人恃寵而驕亂了後宮。”

  我謙恭頜首,應道:“臣妾明白。臣妾雖讀書不多,也知家和萬事興的道理,萬不敢做獨寵之事。如今新宮嬪多,陛下是該雨露均沾的……可比下既待臣妾有這份情,臣妾總也不好駁了去,只能時時規勸著。”我抿一抿唇,頭垂得愈發低了,喃喃道,“惹得帝太后為此煩憂,到底是臣妾的不是了。”

  帝太后面上浮起幾許欣慰,緩點著頭道:“你到底還是懂事的。那些新晉宮嬪也該向你學著,即便得了寵也要有分寸才行,萬不可如沐氏那般。”

  我輕掩嘴唇淺淺一笑:“有沐氏這個前車之鑑在,太后便可多放幾分心,旁人必定會引以為戒,不敢再造次了。”

  帝太后有幾分不耐的微微蹙起了眉頭:“敢不敢造次的,她們到底心思還岔著些,三天兩頭定要鬧出些事端來,哀家看著心煩。”

  “看著心煩就不看。”我銜笑勸道,“這不是有皇后娘娘麼,太后何必去操這份心?”我說著接過了婉然手中的食盒,取了一碟點心出來放在桌上,“有日子沒來拜見,也有日子不下廚了。帝太后嘗嘗臣妾的手藝可是差了?”

  她笑著嘗了一塊,贊道:“不差不差,你是最知道哀家口味的。”我正伸手去取盒中的另一碟點心,聽她如此說,手上一滯,略一思忖,神色自若地蓋上了蓋子。

  帝太后一奇,問我:“怎麼了?怎的不拿出來了?”

  “這……”我顯出了為難之色,踟躕良久,福身下去道,“臣妾不敢欺瞞太后,這另一碟點心,是蘇容華做的。她只說讓臣妾替她送來,又叮囑臣妾不可告訴太后是出自她之手,問其原有也不肯說。臣妾覺得奇怪,但還是帶來了,方才和長寧宮的宮人一打聽……才知是太后惱了她不肯見她。既是如此,臣妾一會兒回了她去就是。”

  正文 130

  “你有話直說就是了,不必跟哀家拐彎抹角。”帝太后笑意淡淡地睨著我,分明是聽出了我的話外之音,我不禁覺得有點窘迫,又不好不承認,只得懇切道:“諾。臣妾昨日見著了蘇容華,說起她觸怒了太后的事……臣妾覺得,縱是她在陛下跟前言辭有失,可她入宮時日尚淺,如何知道陛下與皇太后的不和?也就說不上是挑撥陛下與帝太后您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