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琳孝妃娘娘萬安。”霍寧施了長揖禮。

  琳孝妃笑意中隱有歉意,款款道:“公主、將軍請裡面坐。”不理我與紀穆華,又回身向一同前來的幾人道,“母親、各位妹妹也先入殿吧。”

  “不了。適才聽紀穆華言及穢亂後宮之事,這樣的事情總要先理清楚,免得污了大儺禮。”這略顯蒼意的聲音沉沉穩穩,只覺一股威嚴直逼向我,我一愣,不敢抬頭:肅悅大長公主?!

  琳孝妃語露擔憂地勸道:“母親,外面冷,您的身子……這些事由孩兒解決就好。”

  肅悅大長公主好似全沒聽見她的勸阻一般,只忽然開口問了一句:“這丫頭不是晏然麼?從前的御前尚儀是不是?”

  我恭謹地施禮一拜,口中答道:“是,臣妾晏然,大長公主萬安。”

  肅悅大長公主“嗯”了一聲,道:“行了,知道你打小身子弱,起吧。”

  “謝大長公主。”我又一叩首,方站起身垂首而立。一小黃門自廣場前的宮門疾步跑來,向我們一揖,稟道:“大長公主、各位娘娘、娘子,陛下御輦已到宮門外,各位是入殿還是在此接駕……”

  “皇后一同來的?”肅悅大長公主平淡地問。那小黃門答說:“是。”

  肅悅大長公主鬆了口氣,有些疲憊和不耐煩地擺著手道:“正好,讓皇后先把這事斷了。你去回一聲。”

  “這……母親……大儺要緊。”琳孝妃恐耽擱了大儺,略顯焦灼。

  “母親知道,可穢亂六宮也不是小事,又有這麼多嬪妃看著,也是要緊事。”肅悅大長公主閒閒地說完,琳孝妃不敢再爭,低頭應了。

  御輦已至宮門外,等了良久,卻見帝後在宮人的簇擁下徒步行來,大概是因為有肅悅大長公主這位長輩在。眾人齊齊下拜口道萬福,一片燕語鶯聲。帝後向肅悅大長公主端端地行了禮道“姑母萬安”後,才免了眾人的禮。

  皇后的眸光在紀穆華面上一掃,顯是已知道來龍去脈,不悅道:“好端端的,在輝晟殿門口怎麼會鬧出穢亂六宮的事?”

  “寧美人她……”紀穆華剛開口,就被宏晅淡淡截斷了話:“晏然,你說。”

  “諾。”我欠了欠身,不卑不亢地輕緩道,“臣妾本是去成舒殿給陛下送冬釀酒,可陛下去向帝太后問安了,臣妾看著時候已不早,便沒有回瑜華宮,直接來了輝晟殿,故而早了一些。”我停了一停,繼續說,“在殿外等了一會兒,碰上朵頎公主和將軍,朵頎公主說冷,臣妾就讓婉然將酒溫了給公主驅寒。霍將軍順手接了一把,正巧紀穆華經過……”我說著輕抬眼瞧了瞧宏晅,隱隱透露出委屈,“紀穆華就說臣妾與將軍私相授受,穢亂六宮……”

  宏晅顏色一沉,紀穆華急辯道:“胡說!如是給朵頎公主的酒,豈有讓將軍接過去的道理!將軍又不是朵頎公主的侍從!”

  朵頎自從此事鬧起來就沒開口說過一句話,此時才抬了抬抱著手爐的雙手,無所謂地吐出兩個字:“我冷。”

  宏晅神色平淡如水,沉吟了片刻,問霍寧:“將軍怎麼說?”

  “陛下。”霍寧長揖,一字字鏗鏘有力,“依臣所見,此事不存在穢亂後宮之罪。寧美人不過是為了讓朵頎公主驅寒才熱了那酒,更是無錯可言。如硬要找個錯處,便是臣不該替朵頎公主去接那酒。可彼時公主不願放下手爐,又沒帶宮人侍候,臣若不接,豈非駁了寧美人的面子?”

  他聲音朗朗,無半分畏縮之意。宏晅微點了點頭,無甚表情道:“一點捕風捉影的事罷了,不可耽擱了大儺。都進殿罷。”

  眾人齊應了句“諾”,宏晅率先提步上前,經過紀穆華時瞟了她一眼,口氣淡淡:“大儺本是驅邪消災之禮,好尋釁滋事的,逕自回宮去。”

  紀穆華窘迫得漲紅了臉,說不出話,更不敢多說話,俯身向宏晅一拜,帶著宮人退去。

  拾階而上,我望著帝後並肩的背影,忽覺出兩道目光正投向我的背後。驀地回頭,霍寧未及反應不由一怔,我微微一笑,向他動了動口型:“多謝。”

  往日宮宴,帝後總在最後才到,唯今日大儺是為祈福而設,又知大長公主會前來,二人才早早到了。這樣一來,朵頎公主和霍寧的存在難免有些突兀。一時間,九階之上鶯鶯燕燕地聊著,九階之下的大殿裡,朵頎公主卻是悶著頭自己做自己的事情。

  直至百官陸續到場,這種尷尬才得以緩解。

  大儺始,百餘“倀子”湧入大殿,吵吵嚷嚷地如同鬼疫惹事。片刻後,殿外鼓聲大作,自遠而近猶如雷鳴沉悶。鼓聲逐漸細密,仿佛急躁地驅趕著什麼,終於看見“十二獸”魚貫而入,奮力地敲著鼓呼喝著去驅逐“倀子”。“倀子”亂作一團,在殿中橫衝直撞看上去極是慌張,最後盡數退出殿外。

  那些“倀子”都是孩童所扮,帶著可怖的面具。殿外早已支起一個大火盆,待退出殿外後,“倀子”們皆將面具摘下投入火中,口中念叨著“驅邪避災”“惡靈皆不可擾”等吉利話。

  那盆中火苗霎時竄起,在殿中都能看得清晰。帝後攜手起身,行向殿外,眾女眷、外臣皆隨其後。鼓聲仍未停,沉悶而有序地響得整齊,那節奏聽上去威嚴又有些莫名的空靈,似乎接通天地,將一切邪物皆盡嚇住。

  “十二獸”捧著大鬼奉於宏晅面前,那大鬼是用紙紮的,足有一人高,下以木架支撐,為百災之首。帝後一同拿起那大鬼,走向火盆,又一同將大鬼擲入盆中,火苗在此竄起,人群中掀起一陣低低地歡呼。百官中不少人高聲的應和起來:“大儺禮成!祈來年國運昌盛!”

  “大鬼已焚!來年必定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宏晅一聲朗笑,回頭掃視眾人一番,神情愉悅語氣卻不失嚴肅:“驅邪消災靠這大儺,國泰民安國運昌盛卻要倚仗在場諸位。”

  文武百官,不論其中有多少世家糾葛——有些甚至危及帝位,大燕的江山,還是離不開他們。

  那日君臣宴飲到很晚,多半嬪妃都早早告退了。我也喝了不少,回到靜月軒就昏昏沉沉地入了眠。醉夢中,覺得有什麼溫熱的東西在我耳際摩挲著遊走著,身子動了動想要避開,那一股溫熱卻又順著脖頸一直遊走下去,直觸到胸口最敏感的一處,不覺渾身一緊,驀然清醒伸手按住。

  睜開雙眼,對上他帶著迷離的笑意。近得連鼻息都聽得清晰。

  “陛下……”雖然神思清明大半,猶覺得頭昏昏沉沉,不自覺地向里躲了一躲,他笑意不減地再度湊近,側倚塌邊將我圈在臂彎中伸手挑起我的下巴:“躲什麼……”

  窗外恰好依稀傳來一聲鐘鳴,“鐺”……僅有一聲。我凝了凝神,羞赧地推著他:“已經丑時了,陛下早些歇息。”言罷翻了個身,背衝著他,闔目而眠。

  感覺他的溫度從身後籠罩過來,一隻手摟上來頗不安分地躁動著好似在尋覓著什麼,在我耳邊低低道:“嗯,丑時,是該睡了。不過……今兒百官都喝得夠嗆,明日免朝了。”

  “……”我斜他一眼,語聲帶著醉時的柔弱,“陛下就不怕群臣糾劾。”

  “糾劾也是你的錯。”他說著,吻細密地落下,我再度想要推他的雙手被他反鉗住,他強轉過我的身子,“要不是你釀的酒太好,就不必……”

  他的話語逐漸低去不可聞,取而代之的是逐漸灼熱的氣息,那氣息夾雜著酒氣,鋪天蓋地地籠罩住我,使我迎合得不由自主。

  那一瞬間竟還是覺得痛,疼痛中那一日的記憶猛然闖入我的腦海……那天,也是這樣,他喝得大醉……也是這樣鋪天蓋地的酒氣,我掙不開……

  本就仍有醉意,我並不太清楚我後來是怎樣入睡的。醒來時他已不在靜月軒,婉然帶著雲溪詩染服侍我盥洗時,面上帶著前所未有的憂慮,我疑惑不解,問她怎麼了,她也不說。

  雲溪詩染見狀相視一望,各自尋了由頭出去,她才帶著些惶意地問我:“姐姐,昨夜出什麼事了?”

  “出什麼事了?”我不明就裡地挑眉看她,“怎麼這麼問?”

  “陛下丑時才來,寅時不到就走了。”她說著放低了聲音,兩隻大睜的明眸中有惶惑亦有好奇,“聽值夜的紅藥說……走的時候面色陰沉得嚇人。”

  作者有話要說:第五更有個地方怪怪的……這貨在修……可能推遲一點發,一個小時之內一定出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