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頁
......
又一年的春節,村里格外熱鬧,因為很久前大家就知道一個消息:“餘六要上了電視啦!”,“餘六要參加春節聯歡晚會啦!”......
不說村里,鎮上幾乎人人都知道這個消息,人人羨慕的同時也嘀咕怎麼回事,怎麼好事都到了他們家。
彼時,老大余東成了遠近聞名的養豬大戶,雖說不曉得人家具體賺多少錢,但有幸聽在他家幫工的村民嚼舌說日存流水就上萬。
想想之前人家輟學後就回來養豬,村里幾乎所有人的那個鄙視,尤其是當時余家阿奶托人給孫子相對象,一再遭人婉拒,家裡有好女的人家誰瞧得上個養豬的。事實是余東還是找到了媳婦,還是自己談的,人家姑娘爹媽雖說有些不願,可誰叫自家姑娘樂意,就願意跟人家一起養豬,吃豬肉。現在兩人一起都有好些年,孩子都有了3,兩男一女,小日子不曉得過得多幸福。
當時余西也是被余東這一波操作驚到了,不是說余東初中畢業後專職養豬,而是他和高明華兩人居然“暗度陳倉”偷偷好上了。而她,一直在他們身邊的她,如果不是當事人主動,她居然沒能火眼尖尖看穿,虧她還自詡資深人士,畢竟她這輩子可是早戀過一回的人。
或許也是這樣,余東和高明華走到了一起,她的早戀成了絕唱。之後更是不時被穆小寶拿出來“嘲笑”,幸好這方面穆小寶和她半斤八兩,想想過去穆小寶一臉嫌棄說她太小,他們不成。兜兜轉轉,穆小寶和她還是續了上輩子的情緣,結成了夫妻,這輩子生了唯一的個寶貝女兒穆維,余西心裡像蜜一樣甜。
余西和穆小寶結婚後,他們一家可算紮根在中心聯校。周一到周五,穆小寶教語文,余西教數學,穆小寶他爸在學校大門口看門,穆小寶他媽在旁邊的廚房,一旁穆維乖乖坐在灶間矮凳上,嘴裡哼著小曲兒,這是穆維奶奶不忙的時候,忙時,穆維就被移到了爺爺身邊。周末,穆小寶帶著余西和穆維才有時間在家裡落住,不算整天紮根學校。
如果說余東余西他們留在了村里,那怕余東“養豬大戶”遠近聞名,最多也是在陽台市,南市。那麼余南余北則是走出了省,談不上全國,至少是馳名於華南地區。余南余北兩兄妹創建地坐落在南市的南北服飾有限公司更是省里地納稅大戶,對外宣傳地明星企業。
余家所有人都不曾想過,那怕余南余北本人,八十年代末為了生計也是興趣,一開始的兄妹作坊,余南主攻裁縫,余北主攻設計,模特。談不上打打鬧鬧,但真沒想過做這麼大,畢竟資本有限。余西有時想想也該是他們兄妹運氣好,開業不到半年,遇到了攜家財歸國定居的余家族太爺爺。
族太爺爺一家三口,他和妻子,兒子,年紀談不上多大,輩份真的很高。人口單薄但族太爺爺財大氣粗,資產豐富地很。讓余西覺得不可思議的是族太爺爺的兒子叫餘光地!原來原去都是緣故!余南余北最初就是得了族太爺爺的資助扶搖直上有了現在的規模。
惋惜的是最後余南余北成了老總,族太爺爺歸來後不久就把資產折散在南方股市這艘巨輪中,連回來的路費都是在家的子侄寄過去的,更不幸地是回來後鬱鬱寡歡地族太爺爺最終留下了孤兒寡母離開了塵世。
余南余北的伴侶是他們工作後認識的,除了感情,或多或少也有些其他加成,但兩口子日子過得還好,家人也不說什麼。唯一讓餘杭夫婦說嘴的是都忙著事業,一開始不樂意生孩子,等好不容易在雙方父母的吆喝下生個一胎,余南家是女娃,余北家是男娃,兩對夫婦再也沒松過口生孩子。孩子生下來後,爹媽的心也還在事業上,孩子不是給爺奶外公外婆就是交給保姆,對這,餘杭夫婦就沒有滿意的。
不過,餘杭兩口子也很忙,老六真是太讓人操心了,從小就皮,愛玩,還因為他長得好,爺爺奶奶叔叔伯伯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也喜歡他,更是難以管教。到了十來歲就告訴爹媽自己不讀書了,要去唱歌,做演員,家人怎麼說不聽,非得北上,最後余家爺奶不放心,餘杭兩口子也不放心,最後餘六北上的行程搭上了爹媽終以成行。
再說老五,餘杭兩口子不曾想過,到了最後,老余家成了大學生的居然是老五餘中。不要說老二,女生真的外向!你說妥妥的大學生苗子為了個男人居然去讀了中專。還是老五給力,這一給力,還全額獎學金去了國外留學,真的光宗耀組地很!還是十里八鄉第一人!
老五留學回來後就留在了首都,具體做什麼,餘杭夫婦不是很清楚,反正高大上的很,畢竟兒子是研究院的科研人員,就連老五娶媳婦都要政審,本來余家爺奶還準備給孫子托媒,一聽孫子這麼說忙自覺地說聽國家安排。
這一年的春晚,餘六真的上電視了,他還沒出場,電視機前餘杭兩口子就吆喝。
“快,馬上就到了......”
然後,在紅紅火火舞台上鏡頭裡出現了餘六那一張笑得跟傻子似的臉,真的一閃而過,不曉得有沒有一秒。
很多人應該還沒看清,不過作為餘六的爹媽餘杭和謝紅軍是不會錯過這一幕的,他們可興奮了,直到這首歌結束換了主持人上場他們才算是捨得眨眼,又反覆說起為了這一幕兒子付出了多少,其中也不由得穿插他們兩口子在里付出的心血。
又一年的春節,村里格外熱鬧,因為很久前大家就知道一個消息:“餘六要上了電視啦!”,“餘六要參加春節聯歡晚會啦!”......
不說村里,鎮上幾乎人人都知道這個消息,人人羨慕的同時也嘀咕怎麼回事,怎麼好事都到了他們家。
彼時,老大余東成了遠近聞名的養豬大戶,雖說不曉得人家具體賺多少錢,但有幸聽在他家幫工的村民嚼舌說日存流水就上萬。
想想之前人家輟學後就回來養豬,村里幾乎所有人的那個鄙視,尤其是當時余家阿奶托人給孫子相對象,一再遭人婉拒,家裡有好女的人家誰瞧得上個養豬的。事實是余東還是找到了媳婦,還是自己談的,人家姑娘爹媽雖說有些不願,可誰叫自家姑娘樂意,就願意跟人家一起養豬,吃豬肉。現在兩人一起都有好些年,孩子都有了3,兩男一女,小日子不曉得過得多幸福。
當時余西也是被余東這一波操作驚到了,不是說余東初中畢業後專職養豬,而是他和高明華兩人居然“暗度陳倉”偷偷好上了。而她,一直在他們身邊的她,如果不是當事人主動,她居然沒能火眼尖尖看穿,虧她還自詡資深人士,畢竟她這輩子可是早戀過一回的人。
或許也是這樣,余東和高明華走到了一起,她的早戀成了絕唱。之後更是不時被穆小寶拿出來“嘲笑”,幸好這方面穆小寶和她半斤八兩,想想過去穆小寶一臉嫌棄說她太小,他們不成。兜兜轉轉,穆小寶和她還是續了上輩子的情緣,結成了夫妻,這輩子生了唯一的個寶貝女兒穆維,余西心裡像蜜一樣甜。
余西和穆小寶結婚後,他們一家可算紮根在中心聯校。周一到周五,穆小寶教語文,余西教數學,穆小寶他爸在學校大門口看門,穆小寶他媽在旁邊的廚房,一旁穆維乖乖坐在灶間矮凳上,嘴裡哼著小曲兒,這是穆維奶奶不忙的時候,忙時,穆維就被移到了爺爺身邊。周末,穆小寶帶著余西和穆維才有時間在家裡落住,不算整天紮根學校。
如果說余東余西他們留在了村里,那怕余東“養豬大戶”遠近聞名,最多也是在陽台市,南市。那麼余南余北則是走出了省,談不上全國,至少是馳名於華南地區。余南余北兩兄妹創建地坐落在南市的南北服飾有限公司更是省里地納稅大戶,對外宣傳地明星企業。
余家所有人都不曾想過,那怕余南余北本人,八十年代末為了生計也是興趣,一開始的兄妹作坊,余南主攻裁縫,余北主攻設計,模特。談不上打打鬧鬧,但真沒想過做這麼大,畢竟資本有限。余西有時想想也該是他們兄妹運氣好,開業不到半年,遇到了攜家財歸國定居的余家族太爺爺。
族太爺爺一家三口,他和妻子,兒子,年紀談不上多大,輩份真的很高。人口單薄但族太爺爺財大氣粗,資產豐富地很。讓余西覺得不可思議的是族太爺爺的兒子叫餘光地!原來原去都是緣故!余南余北最初就是得了族太爺爺的資助扶搖直上有了現在的規模。
惋惜的是最後余南余北成了老總,族太爺爺歸來後不久就把資產折散在南方股市這艘巨輪中,連回來的路費都是在家的子侄寄過去的,更不幸地是回來後鬱鬱寡歡地族太爺爺最終留下了孤兒寡母離開了塵世。
余南余北的伴侶是他們工作後認識的,除了感情,或多或少也有些其他加成,但兩口子日子過得還好,家人也不說什麼。唯一讓餘杭夫婦說嘴的是都忙著事業,一開始不樂意生孩子,等好不容易在雙方父母的吆喝下生個一胎,余南家是女娃,余北家是男娃,兩對夫婦再也沒松過口生孩子。孩子生下來後,爹媽的心也還在事業上,孩子不是給爺奶外公外婆就是交給保姆,對這,餘杭夫婦就沒有滿意的。
不過,餘杭兩口子也很忙,老六真是太讓人操心了,從小就皮,愛玩,還因為他長得好,爺爺奶奶叔叔伯伯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也喜歡他,更是難以管教。到了十來歲就告訴爹媽自己不讀書了,要去唱歌,做演員,家人怎麼說不聽,非得北上,最後余家爺奶不放心,餘杭兩口子也不放心,最後餘六北上的行程搭上了爹媽終以成行。
再說老五,餘杭兩口子不曾想過,到了最後,老余家成了大學生的居然是老五餘中。不要說老二,女生真的外向!你說妥妥的大學生苗子為了個男人居然去讀了中專。還是老五給力,這一給力,還全額獎學金去了國外留學,真的光宗耀組地很!還是十里八鄉第一人!
老五留學回來後就留在了首都,具體做什麼,餘杭夫婦不是很清楚,反正高大上的很,畢竟兒子是研究院的科研人員,就連老五娶媳婦都要政審,本來余家爺奶還準備給孫子托媒,一聽孫子這麼說忙自覺地說聽國家安排。
這一年的春晚,餘六真的上電視了,他還沒出場,電視機前餘杭兩口子就吆喝。
“快,馬上就到了......”
然後,在紅紅火火舞台上鏡頭裡出現了餘六那一張笑得跟傻子似的臉,真的一閃而過,不曉得有沒有一秒。
很多人應該還沒看清,不過作為餘六的爹媽餘杭和謝紅軍是不會錯過這一幕的,他們可興奮了,直到這首歌結束換了主持人上場他們才算是捨得眨眼,又反覆說起為了這一幕兒子付出了多少,其中也不由得穿插他們兩口子在里付出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