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家裡當家作主的人還是余家阿爺,可家裡的勞力,田裡的苦力和平時的人情來往,不知何時就過渡到了餘杭和謝紅軍身上。

  余西曾經以為隨著年景越來越好,某一天餘杭和謝紅軍都會回城,可是很多年過後,她才知道這一天得有多久。至少此時他們身上的擔子讓他們只能留在鄉下,父母需要他們,孩子需要他們,他們自己也離不開老人和孩子。

  余西也曾經以為她很快就能農專非,事實是,她這個很快一點都不快,在她以為自己這輩子都要是“農”時,突然有一天,她才變成了“非”,這個“非”更驚喜的是讓她實現了兒時的夢想。

  彼時余西也自信滿滿地以後她妥妥地大學生一枚,誰知道後來老余家的大學生終究沒落到她的肩頭。還有她曾經以為的許許多多,往往結局沒那麼簡單。不過,此時的她不知道。

  又是一年新年,81年就要過去,明天就是82年的第一天了。

  這一年,余梅依舊沒回來,12月時托人帶了口訊回來說她好,也拖帶了些南方來的物資給余家,尤其是親女兒余小雨。

  這一年新年最難得是家裡有了一整頭豬的臘肉,余西她們能好好吃上頓肉了。至於其他的豬早早地餘杭就聯繫了豬販子,買了後,余家有了去年最大的一筆收入。

  別看他們家吃的飯是自家田裡的,菜也是自家種的,看似沒有支出,當然也談不上入帳,可實際,余家爺奶他們的藥要錢,余西他們兄妹的學費,書本費也要錢。

  是的,分產到戶後,余西他們的學費不是曾經的在帳上劃了,需要家家戶戶送孩子上學的家長拿出實實在在的紅票子了。

  余西此時還不知道,也是因為這,實際上明年她升初中,就會有些同學輟了學。也還有一些其他方便的支出都需要錢。

  有支出如果沒有收入怎麼行。余西他們家去年的收入分三塊。田裡的,糧食除了交稅,留足自家吃的,餘下的賣給糧站拿到的錢,這是一塊。

  平時賣雞蛋的,余西她們家養的雞開始下蛋後,除了自己吃,還有富餘。村里人需要雞蛋的,就不時過來拿,一次兩次沒什麼,慢慢的,就開始給錢給些票了,這是一塊,這一塊更多的用來供平時買些針頭線鬧,柴鹽醬油。

  最後就是養豬的,一年養到頭,然後有了當年最大的一筆收入,不算田裡的那筆,這年也算有了些結餘。

  ☆、第七十一章(完)

  82年大年初一這天余西一大早就起床幫著余家阿奶和她娘一起準備年飯,今年的年飯尤為豐盛。梅菜扣肉,土豆燒排骨,紅燒雞塊,紅燒鯽魚,臘肉炒蘿蔔乾,爆炒大蒜豬肝豬肉,清蒸臘魚臘肉,紅棗燉雞,蘿蔔骨髓湯,清炒白菜。主食是白米飯,還切了個本地柚子做餐後水果。

  余西她們飯菜剛在桌上擺好,祭祖地余家阿爺帶著男子軍也回來了。於是,年飯開啟。

  期間,有好幾波孩子上門拜年,說過年好!余家阿奶一人給抓了把花生,拿了2顆糖。拜年的孩子走後,余西兄妹加快了吃飯的速度,吃過年飯,余西她們幾兄妹也利落地出來拜年,把全村走完,上午也過去了。兜里揣滿了瓜子,花生和糖果,孩子們都很開心。

  初二,謝紅軍帶著丈夫孩子回了娘家。余西聽了一耳朵,謝將軍大學畢業,去了南邊某軍區任職,總算趕在畢業的尾巴談了對象,對象是低他一級的學妹,兩人商量說今年結婚。至於老小謝參軍此時又恢復單身,之前還寫信說在南方談了個對象。他一回來,家人問其原因,謝參軍說是膩了。

  謝家飯桌上,余西不時看她小舅,心裡嘀咕小舅是有資本,看看他那俊俏的臉龐,高大挺拔的身姿。飯桌上還有二舅和二舅媽一家,他們如今已是四個孩子的父母,四個孩子湊成了四季,最小的冬生跨過年就要吃3歲飯了。當然,也談起了謝小花,說是昨天打電話到大隊給哥嫂拜年,還問她們她托人帶回去的東西收到了不......

  初三,村裡有一家嫁女兒,余西她們去湊了波熱鬧,初四餘中好新婚辦酒,余西她們從初三就開始忙活。

  婚禮很熱鬧。支書家超美和越蘇也回來了。跟謝將軍已經畢業有分配不同,余超美還要讀一年才畢業,余越蘇到是拿到了畢業證書,可人家接著要讀研,又得兩年。高明華也還沒畢業,今年上半年是她最後一個學年。不過兩家已經商量好,高明軍畢業他倆就結婚。

  席上,於解放也來了,他年紀大了沒能成為運動員,不過他順利地成了大學老師,他分配到了陽台市體院學院任職。幸運地是恰好趕上體院分新房,他憑著體院職工和他們家多年積蓄分到了個小二室一廳的房裡,在城裡安了家,平時,他帶著他老婆和最小的還在讀書的2個兒子住城裡,周末,節假日或寒暑假他們回村里住。他家老大此時已經成了親,娶了老婆,孩子都有兩個。老二也已經嫁了人,就在鄰村,孩子有一個,老三嫁到了陽台市,前不久剛結婚。

  說到這,已經畢業的高明二,分配到了首都一單位任職的高明二初六辦酒。

  初六那天,余西闊別多年看到了高小小和她的三個孩子,雖說老公不在,但難得的她帶了繼子繼女和親兒子回來。余西看得出生活還算優待高小小,全程高小小眉開眼笑,臉上也很舒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