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顧氏怒,齊老爺則是什麼都不敢說,妻子前幾年原本想把尤氏跟齊金珠扔往莊子的,母親也同意,是自己說對不起這女兒,好歹在本家長大,將來有利結親,這才留了她們,沒想到尤氏母女居然做出這種事情,別說溫良,就連顧氏他都不知道要怎麼面對。

  躲了一陣子,終於還是硬著頭皮進了顧氏的倚福院,問問她該怎麼辦。

  鬧成這樣,女兒是不可能再以齊家嫡女的名義出嫁了,不管嫁給誰,都會被拿出來當成笑話,這屈辱一輩子甩脫不掉。

  兩夫妻商量了一陣,決定把女兒送往原州。

  齊老爺有個叫做齊宗的遠房堂弟在原州做絲綢生意,兩夫妻的打算是讓女兒到原州,辦妥過繼文書,另外取個名字,以齊宗庶女的名義出嫁,屆時就能把紀混蛋給齊溫良潑的髒水抹掉了。

  十五歲的齊溫良從來沒想過這種事情,未婚夫劫了庶姊的親,自己還得遠到原州改戶籍,從此稱叔父為爹,叔母為娘……

  顧氏自然各種捨不得,但又有什麼辦法,女兒大了,總不能一直在家,等到行囊都收拾好後,大隊人馬便從馨州出發,前往原州去。

  從馨州北門出來時,齊溫良伸手揭了帳子,看著漸漸變小的城門,眼睛一紅,眼淚掉了下來。

  此時,齊溫良十六歲,距離紀少爺牽著齊金珠私奔,剛好一年。

  到了原州,辦妥過繼文書,並將齊溫良的名字改為齊瑤。齊宗的妻子鄭氏旋即開始幫這“庶女”打點親事,鄭氏十五歲時嫁給齊宗,丈夫如何受到本家照顧,她很清楚,因此齊瑤來到家裡,她對她十分熱情,至於打聽親事,更是仔細又仔細。

  過了兩個多月,終於找到一戶不錯的人家,姓金,對象是家中的嫡長孫,現在十九歲,之前是因為守孝耽誤了婚期,品行方面都是沒問題的,另外,這戶人家分家只分私房,不准分祖產,嫡長媳在錢財方面不用擔心。

  金家對一般人來說雖然是有錢人,主子出門都有四人伺候,可是跟齊家還真不能比,齊瑤的韶華院裡,光嬤嬤丫頭就有十幾個人了,這還不算粗使丫頭。若過門,日子雖然比不上馨州,但下人奴僕都有,也無須自己動手。

  鄭氏把情況寫信跟顧氏說了,顧氏又跟婆婆與丈夫商議,想想也行,孩子都十六了,不能再拖,於是回信說好。

  鄭氏立刻找人說親,金家來見過,對齊瑤的人品頗為喜歡,又聽齊宗說這孩子一直跟她親娘流落在外,最近好不容易相認,對這女兒十分歉疚,所以給她準備了一萬兩嫁妝。

  金家原本對庶女身分有點疑慮,怕嫁妝單薄,自己虧本,但聽到嫁妝有一萬兩,當下也就慡快答應。

  很快的合了八字,請官媒寫了婚書,雙方約定臘月過門,大概還有八個月時間。

  齊瑤開始人生中的第二次備嫁,只不過這次當然簡單的多,手帕跟鞋子大概花了四個月的時間,等這些小東西好了,才開始繡嫁衣,上次她才繡了一朵雲,便傳來那荒謬的消息。

  顧氏教女兒仁慈,葉嬤嬤跟江嬤嬤教她禮儀跟見識,但這半年住在原州,卻從鄭氏身上學到新的待人處事,叔父的絲綢生意做得很好,姨娘通房自然也多,與“給她機會改過”的顧氏不同,鄭氏總說“先下手為強”。

  譬如說,侯姨娘自恃受寵,又剛生了兒子,滿月酒上暗示著想要田地,當天晚上兒子就被抱到鄭氏的院子了,鄭氏說要親自教導,從此跟生母一月一見,侯姨娘哭天搶地,齊宗也沒辦法,他再喜歡這新姨娘,鄭氏都是正妻,大黎律法,正妻有權扶養孩子,不管是誰出的。

  跟鄭氏相處了幾個月,齊瑤看事情的角度也慢慢不同。

  以前為了那破事哭得要死,難過得想出家,可事隔一年多再想,好像也還好,總比成親後才來鬧好多了,聽說紀少爺帶著齊金珠回家,卻被轟了出來,現在兩人在外頭租屋子住。

  齊金珠跟尤氏一樣傻,怎麼會以為懷上孩子就好了,當年尤氏之所以能足月生產,那是因為婦科名醫歐陽大夫診過,是女孩,要不然為了給顧家交代,奶奶一定會賜藥下去的。

  隨著日子一天一天過去,嫁衣的顏色也一天一天滿起來,白露過後沒幾日,家裡氣氛開始有些不好,弟弟妹妹沒人敢跟她說話,下人也躲著,齊宗說沒事,鄭氏也說沒事,但那種為難她覺得似曾相識,讓葉嬤嬤去套話,這才知道金家要退婚。

  不知道是誰跑去跟金家說,這齊瑤不是齊宗的外室女兒,而是本家嫡小姐,至於為什麼本家要充旁支,讓他們自己去打聽。

  金家派人去馨州一問,原來齊瑤就是被退過親的齊溫良,他們金家雖然不是什麼書香世家,但也不想娶個被退過親的姑娘。

  相對於齊宗的暴跳如雷,齊瑤倒是冷靜的多。

  十五歲時被退婚,覺得天崩地裂,只顧著自己傷心,自己沒臉,還沒講話眼淚就先掉,房門不想出,飯也不肯吃,此刻想來,真覺得以前那樣不應該,連累母親跟著一起憔悴許多,哥哥一方面要學習管帳,一方面還要擔心她,嫂嫂莊氏也可憐,明明是新嫁娘,卻連大笑都不敢,躍東在書院裡只怕也有些不好受。

  現在自己快十七歲,不能再不懂事了。

  “叔父別生氣了,我沒關係,退婚就退婚吧,總比成親後再來鬧好。”

  後來,還是由她安撫了齊宗與鄭氏,回到院子,葉嬤嬤已經讓人把屋子收拾乾淨,那些鞋子,手帕,嫁衣,繡線,繃子,全部不在了,還把房間擺設稍微移動一下。

  洗了澡,連寧神湯都不用,一覺到天亮。

  一連幾個月,鄭氏每天早晚都來看她,確定她吃得下,睡得著,這才比較放心。

  而因為她沒事,齊宗的怒火似乎也就沒那樣大了。

  退親之事由大人去處理,現在不用繡嫁衣,齊瑤突然多出大把時間,一閒,倒是想起以前不少事情。

  她有個閨中密友,小名石榴,家中藏書萬卷,石榴專愛看絕本的女子著述,每回到齊家玩,便會帶上一本給她。

  自己是宮中教儀嬤嬤教導長大的,讀的是《女誡》,《後宅錦訓》,《三從詳解》,《四德詳解》此類書籍,也深以為然,女子自然是以夫為天,至於處事,則是善良立心,仁慈立想。

  可石榴帶來的書卻不是這麼一回事,講的都是女子應當自立,女子也應走出大門,最驚駭的居然還有說女子不必忍氣吞聲,合則來,不合則離,天下之大,沒道理只有男人能行。

  也不知道怎麼的,當初不以為然的那些東西,現在居然一條一條浮現在她腦海中。

  在馨州時她就聽說了,京城是天子腳下,女子地位很高,能與男子並行,外出也不會被指指點點,她聽爹爹說過,京城還有女子掌柜呢。

  真想去京城看看……

  可憐有可憐的好處,譬如說,當齊瑤在年後說起想去京城看看時,齊宗並沒有多加阻攔,只覺得這孩子可憐,被紀家坑了一次,又被金家坑了一次,他都擔心這侄女兒想不開出家,難得有興致想去京城走走,就讓她去散散心。

  京城他也去過幾次,民風開放,女子地位高了許多,別說只是退親,就算是被休的婦女照樣大搖大擺地走在街上,或許讓齊瑤去那裡玩一玩,心情上會開朗些。

  於是寫信去跟馨州的堂兄夫妻說了,又派人先去京城租了屋子,打掃一番,趁著早春還沒下雨,齊瑤帶著葉嬤嬤,江嬤嬤,葫蘆,櫻桃,橙子這三個丫頭,還有叔父派給她護車的下人跟幾個粗使婆子,一行人便上了京城。

  第2章(1)

  更新時間:2016-12-1216:00:05字數:5048

  齊瑤十七歲入京,轉眼一年多。

  這一年,真是她人生中最開心的一段日子,兩次退婚,即使錯的不是她,但被指指點點的都是她,京城可好了,就算和離,女子照樣能上街,身分也沒比較低,安頓下來後,她便請了女的遊歷先生做導覽,四處遊玩。

  齊祝跟顧氏只擔心她二次被退婚後會想不開,相比之下面子跟銀子都是小事了,遂交代葉嬤嬤,只要這孩子開心就好,想做什麼,想去哪,都不用攔她。

  於是,當她被京城女子掌柜之風影響,表示想開店時,自然沒有任何阻礙,大哥齊躍進很快寫信來說,他會派程商到京城教她怎麼挑店,布置店鋪,至於夥計看是要他從馨州送來,或者直接在京城挑都可以。

  葉嬤嬤看了信,笑道:“大少爺真心疼小姐。”

  “我跟程商倒是好久不見了。”

  “小姐長大,自然不能再見外男。”

  齊瑤身邊有個宮儀嬤嬤,又有個服侍過尚書千金的江嬤嬤,規矩自然十分多,雖是商家小姐,過的卻是比官家小姐還嚴謹的生活,別說是下人,就算年齡差不多的世交子弟,過了十歲之後也不怎麼見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