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頁
他不該,也不能露出這樣的表情。
但眼下,燕煦無暇顧及,他好像已經被現實逼到了懸崖的邊緣,此時此刻,他正走在一根絲弦之上,腳下即是萬丈深淵,任何平日裡無足輕重的動作都能輕易地將他摧垮。
驀然,燕煦後退一步,腳下的絲弦繃斷。
他的人生,原來就只是一場夢,一場徹頭徹尾的春秋大夢,他因這場夢而過早的學會了偽裝和欺騙。
可到頭來,他的父親,他的兄弟,他的摯愛,沒有一個是他的。
燭芯爆裂,發出「啪」一聲響,燭光忽暗復又明。
「真是荒唐啊。」沉默的燕煦隨著抖動的光線笑了,先是輕笑,而後變成不可抑止的大笑。
笑聲漸趨瘋狂,最後甚至破了音,瘋狂的笑聲仿佛失了音準的二胡,悽厲刺耳,嘶啞難聽。
寧貴妃猛得站起身,向燕煦邁了兩步,又猶豫地停住,她痛苦地看著燕煦,心如刀割,卻說不出一句安慰的話。
「煦兒,孩子。」每喚這個名字一次,她的心就痛上一倍。
以往時候,她的孩子在她面前一直都是那麼矜持乖巧,她明明想護他一世安康,可最後撕毀他平靜生活的竟是她自己。
當一直堅持的信念不復存在時,又有誰能做得到無法無動於衷呢?
燕煦的笑聲漸漸停下來,一滴淚從他的面頰滑落,跌在地上,摔得粉碎,他能感覺到寧貴妃看著他的目光,驚訝,迷惑而帶憐憫。
可這些他都不需要。
☆、承先啟後
午前。
潑天日光傾瀉而下,宜安殿側的涼亭內,光影斑駁,白石所造就的圓桌圓凳,陰涼乾燥,啟帝坐於其間,靜看四周景色。
日光漫無邊際,樹影花影,風聲水聲,有條不紊地吹拂流動著,樹梢上的山茶被風吹動,其上一片花瓣啪噠掉落,砸在白石台階上,濺起一小片塵土,暈開一地斑駁。
燕辰靜靜立於亭中,等候啟帝發話。
風,吹著他的衣擺飄蕩。
「昨夜貴妃來尋。」良久,啟帝收回觀景的目光看向燕辰,如是說道。
燕辰聞言一怔,卻沒有回話,只斂目等著啟帝的下文。
「她希望朕能儘早為你定下名分。」
燕辰猛地抬目,沉吟一瞬,問道:「那父皇的意思是……?」
啟帝不答反問:「你可知朕為何遲遲不下詔冊封你為太子?」
燕辰道:「是兒臣資歷尚淺,能力不足。」
啟帝搖頭:「自你監國以來,以文治天下,對世事寬仁,有民主雅量,能容忍臣子與自己爭辯,虛心納諫,此乃仁君之相,而今大襄朝內,各世家部族相處融洽,文化氛圍輕鬆,民間氣氛活躍,已開始顯露盛世之象。」
停頓了一瞬,啟帝再看燕辰的神色變了,凜冽的雙目與之交匯時,所展露出的是不動身形的威壓氣勢。
「幾百年前的歷史上也曾出現過這樣的欣欣向榮之景,那被稱為最好的時代,可盛極之後衰敗,你當熟知。」
狼煙四起,名不聊生。
中原往後幾百年的戰亂因此而起,燕辰自然知曉,亦明白啟帝此時提及此事的深意。
燕辰起手作揖,沉穩道:「兒臣明白父皇的意思,定以史為鑑,不讓這天下再重蹈覆轍。」
啟帝低低的「嗯」了一聲,抬手示意他不用多禮:「月關為朕,取威嚴長久之意,身在高位,需懷仁心,但亦需持雷霆手段。」
燕辰放下雙手,道:「兒臣謹記父皇教誨。」
啟帝抬眼凝視燕辰,細小的塵埃飛揚在陽光里,將燕辰整個籠罩其中,亭外草木茂盛,有一株枝葉,穿亭而入,綠意盎然,生機勃勃,啟帝心下頗有些悵然地嘆息了一聲,慢慢再說道:「你雖為長子,但生在皇家,縱使你聰慧持重,有經天緯地之能,可要其他皇脈由衷臣服,亦是不易。你生性寬厚,名分若過早定下,過於順遂的人生,只會抹殺你性格中本就罕有的殺伐之氣,而導致百年前的舊事重演,頭懸利劍,坐如針氈,時刻處在不定之中,能令人更加懂得如何運用手段。」
這個自小便被他寄予厚望的孩子,一路行來,秉節持重,甚少令他有所失望,而今看著對方立在一旁,背後映著明媚天光,啟帝不覺感慨非常。
近來,他突然變得很嗜睡,時常陷入夢中久久難醒,他的身體似乎已經在提前適應那永睡不醒的長眠。
是該放下了。
這麼想著,一直以來,那些懸而未落的憂慮疑惑,終於被啟帝徹底放下,而後結結實實地壓到了燕辰身上。
「朝局如棋局,而你是落子之人,只需心持一桿秤,了解棋盤上每一個位置的利弊損益,在棋子越界時設法將其導回正途,若無法,那便棄之再落。」
「殺雞儆猴,大多時候,都不失為一個好法子,如果你不殺雞,就會越來越多的猴子們在你跟前躥跳,老二手底下的那些人,能留就留,不能留就一併除了吧。」
「不要害怕犯錯,人無完人,錯了沒事,只要及時修正便可,有阿尋在側,他能最大程度地引導你,當然你也要適時地提點他,但需切記,同樣的錯誤,一生只能犯下一次。」
啟帝不緊不慢,娓娓道來。
燕辰立在一旁,靜靜聆聽,末了,說道:「兒臣明白。」
但眼下,燕煦無暇顧及,他好像已經被現實逼到了懸崖的邊緣,此時此刻,他正走在一根絲弦之上,腳下即是萬丈深淵,任何平日裡無足輕重的動作都能輕易地將他摧垮。
驀然,燕煦後退一步,腳下的絲弦繃斷。
他的人生,原來就只是一場夢,一場徹頭徹尾的春秋大夢,他因這場夢而過早的學會了偽裝和欺騙。
可到頭來,他的父親,他的兄弟,他的摯愛,沒有一個是他的。
燭芯爆裂,發出「啪」一聲響,燭光忽暗復又明。
「真是荒唐啊。」沉默的燕煦隨著抖動的光線笑了,先是輕笑,而後變成不可抑止的大笑。
笑聲漸趨瘋狂,最後甚至破了音,瘋狂的笑聲仿佛失了音準的二胡,悽厲刺耳,嘶啞難聽。
寧貴妃猛得站起身,向燕煦邁了兩步,又猶豫地停住,她痛苦地看著燕煦,心如刀割,卻說不出一句安慰的話。
「煦兒,孩子。」每喚這個名字一次,她的心就痛上一倍。
以往時候,她的孩子在她面前一直都是那麼矜持乖巧,她明明想護他一世安康,可最後撕毀他平靜生活的竟是她自己。
當一直堅持的信念不復存在時,又有誰能做得到無法無動於衷呢?
燕煦的笑聲漸漸停下來,一滴淚從他的面頰滑落,跌在地上,摔得粉碎,他能感覺到寧貴妃看著他的目光,驚訝,迷惑而帶憐憫。
可這些他都不需要。
☆、承先啟後
午前。
潑天日光傾瀉而下,宜安殿側的涼亭內,光影斑駁,白石所造就的圓桌圓凳,陰涼乾燥,啟帝坐於其間,靜看四周景色。
日光漫無邊際,樹影花影,風聲水聲,有條不紊地吹拂流動著,樹梢上的山茶被風吹動,其上一片花瓣啪噠掉落,砸在白石台階上,濺起一小片塵土,暈開一地斑駁。
燕辰靜靜立於亭中,等候啟帝發話。
風,吹著他的衣擺飄蕩。
「昨夜貴妃來尋。」良久,啟帝收回觀景的目光看向燕辰,如是說道。
燕辰聞言一怔,卻沒有回話,只斂目等著啟帝的下文。
「她希望朕能儘早為你定下名分。」
燕辰猛地抬目,沉吟一瞬,問道:「那父皇的意思是……?」
啟帝不答反問:「你可知朕為何遲遲不下詔冊封你為太子?」
燕辰道:「是兒臣資歷尚淺,能力不足。」
啟帝搖頭:「自你監國以來,以文治天下,對世事寬仁,有民主雅量,能容忍臣子與自己爭辯,虛心納諫,此乃仁君之相,而今大襄朝內,各世家部族相處融洽,文化氛圍輕鬆,民間氣氛活躍,已開始顯露盛世之象。」
停頓了一瞬,啟帝再看燕辰的神色變了,凜冽的雙目與之交匯時,所展露出的是不動身形的威壓氣勢。
「幾百年前的歷史上也曾出現過這樣的欣欣向榮之景,那被稱為最好的時代,可盛極之後衰敗,你當熟知。」
狼煙四起,名不聊生。
中原往後幾百年的戰亂因此而起,燕辰自然知曉,亦明白啟帝此時提及此事的深意。
燕辰起手作揖,沉穩道:「兒臣明白父皇的意思,定以史為鑑,不讓這天下再重蹈覆轍。」
啟帝低低的「嗯」了一聲,抬手示意他不用多禮:「月關為朕,取威嚴長久之意,身在高位,需懷仁心,但亦需持雷霆手段。」
燕辰放下雙手,道:「兒臣謹記父皇教誨。」
啟帝抬眼凝視燕辰,細小的塵埃飛揚在陽光里,將燕辰整個籠罩其中,亭外草木茂盛,有一株枝葉,穿亭而入,綠意盎然,生機勃勃,啟帝心下頗有些悵然地嘆息了一聲,慢慢再說道:「你雖為長子,但生在皇家,縱使你聰慧持重,有經天緯地之能,可要其他皇脈由衷臣服,亦是不易。你生性寬厚,名分若過早定下,過於順遂的人生,只會抹殺你性格中本就罕有的殺伐之氣,而導致百年前的舊事重演,頭懸利劍,坐如針氈,時刻處在不定之中,能令人更加懂得如何運用手段。」
這個自小便被他寄予厚望的孩子,一路行來,秉節持重,甚少令他有所失望,而今看著對方立在一旁,背後映著明媚天光,啟帝不覺感慨非常。
近來,他突然變得很嗜睡,時常陷入夢中久久難醒,他的身體似乎已經在提前適應那永睡不醒的長眠。
是該放下了。
這麼想著,一直以來,那些懸而未落的憂慮疑惑,終於被啟帝徹底放下,而後結結實實地壓到了燕辰身上。
「朝局如棋局,而你是落子之人,只需心持一桿秤,了解棋盤上每一個位置的利弊損益,在棋子越界時設法將其導回正途,若無法,那便棄之再落。」
「殺雞儆猴,大多時候,都不失為一個好法子,如果你不殺雞,就會越來越多的猴子們在你跟前躥跳,老二手底下的那些人,能留就留,不能留就一併除了吧。」
「不要害怕犯錯,人無完人,錯了沒事,只要及時修正便可,有阿尋在側,他能最大程度地引導你,當然你也要適時地提點他,但需切記,同樣的錯誤,一生只能犯下一次。」
啟帝不緊不慢,娓娓道來。
燕辰立在一旁,靜靜聆聽,末了,說道:「兒臣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