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頁
“……”
半天沒有聽到她說話,陳媛不情不願的睜眼,先伸手貼在她的額頭上,喃喃地道:“還有些燙,吃些東西吧。”
說完,就把她的頭從腿上搬下來,去騎士們那裡要了碗熱湯端過來,撕開干餅泡進湯里,叫她來吃。
阿蘿的體質比她差多了,出逃後連續發燒了幾天,什麼也吃不下去,餓得渾身沒力氣,這會兒恢復了食慾,覺得自己的胃都在蠕動。
這養尊處優的皇室侍女顧不得尊卑上下,抓住勺子就把食物往嘴裡送,被燙得伸出舌頭狂吸氣。
陳媛看得發笑,解開水囊給她灌了兩口,“慢點兒,沒人和你搶。”
阿蘿不好意思地低下頭,看了看手裡粗糙的自製木勺,心酸得直欲落淚。
陳媛沒她那麼多纖細心思,大口喝盡了一碗味道古怪的鹹肉湯,又摸出幾個小孩拳頭大小的野果來啃,連披風垂到地上撲了半身的土也不管。
月亮幽幽的升起來了,照著她半邊臉龐,還有半張臉龐隱沒在黑暗中,一半是明亮,一半是寂寞。
阿蘿不知不覺歪著頭看她了好久,心裡有不知多少話,只是說不出。
離那場慘烈的宮變已經過去了半個月之久,但當日體會到的慌亂驚恐之情卻深深的印在了她的腦子裡,忘也忘不了。
公主逃命竟然也沒忘了她,這是奴婢阿蘿從未想到的。
她六七歲被爹娘賣入宮中做奴婢,做的是最低賤的活計,冬天裡提水為別的奴婢洗衣,她聽到最多的話就是“你不過是個奴婢,命比主子們養的貓兒狗兒都不如,偏還生了一身賤骨頭……”那時她看著宮裡美人養的小狗,心想,它吃飯都要美人主子親手喂,吃的是鮮肉,穿的是錦緞,還有兩個人專門伺候,我確實比不過。
後來她被調去百福殿服侍,幾十個小宮女里,七公主挑中了她,那時候她就發誓,一定仔細服侍公主,如果公主有命,她命都可以不要。
她懷著這麼勤懇忠誠的態度做事,的確很快贏得了公主的青睞,在公主身邊這麼多年,公主連一指頭都沒動過她,但她沒有想過,公主竟然帶著她逃了出來,而不是把她丟下隨她自生自滅。
公主在乎她的命。
那麼多服侍的宮人,公主只帶上了她一個人。
她的心裡已經被幸福感充滿,她悄悄的伸出手,小心地握住了她的一片衣角,感覺自己對她的感情更近了。
陳媛沒注意身邊人的小動作,她倚著樹幹,雙目望著篝火的方向,沒有焦距。
她還在想宮變的事情。
以陳媛的見多識廣,她當然知道人的地位與智慧並不能成正比這個道理,但這次發生的宮變還是跌破了她心裡的下限。
有的官員會在洪水來臨時攔截救援隊伍,以掩蓋自己的決策失誤,有的官員能拱手讓出士兵們浴血奮戰奪回的土地,只為毀滅政敵的功績,但他們的行為只能說損人利己,公家的東西,不珍惜,在邏輯上似乎也說得通。
可對於太子來說,國家不就是他自己的東西麼,難道他的智商低到了連是在毀滅自己的東西都不知道的程度?
還是說,為了達到消滅敵人的目的,他寧可自己也隨之毀滅?
宮變就發生在遷都的路途中,在做出遷都江寧的決定後,整個朝廷都行動起來了,不到一個月,數十萬京城百姓就跟在皇帝的儀仗後頭離開了家園。
北方的形勢整個混亂不堪,道路被起義軍截斷,前後音信不通,要不是起義軍自己也分成數股,彼此互不統屬,朝廷能不能離開京城都是個問題。
陳媛憂慮得整晚整晚睡不著覺,武器總要放在離她手最近的地方,屬於公主府的二百甲士也被她召來守在左右,須臾不敢與之分開。
那時候她防備的主要是可能的心懷不軌之人,其實沒指望這番安排能真的起到作用,沒想到最後居然派上了用場。
離京時正是夏秋交感之際,皇帝年紀大了,身體本就不比年輕人,又親眼目睹了百姓流離失所的慘狀,大受刺激之下,不知什麼時候竟然一病不起。
皇帝病重,不管心裡多麼焦急,大家也只好暫停住腳,等皇帝病癒後再啟程。
想也知道,皇帝這麼一病,身邊迅速被精明的方皇后把持了。方皇后嚴禁內外互通消息,隔斷了不少人的窺視。
太子奉命處理一切事務,趁著皇帝昏迷不醒的空檔,發手諭召來了燕王,門從外頭一鎖,命東宮侍衛將燕王擊斃在了台階上,儘管燕王有所防備,還是不及太子主場優勢,當場斃命。
殺害燕王之後,太子又找到童妃,用弓弦勒死了她,接著就是燕王妃和燕王的幾個孩子……
太子殺得性起,但屠刀遞到長樂公主面前時,遇到了阻礙。
在生死關頭,長樂公主展露了一手少有人知的高超箭術,要不是東宮侍衛拼死相救,連太子也差點兒折在她箭下。
當時太子一聲喝:“陳峸已死,賤婢竟敢負隅頑抗!”讓陳媛瞬間明了了局勢,也讓她做出了決定。
這一場慘劇發生得突然,結束得也迅速,陳媛知道內外都是方氏母子的人,留下去必死無疑,衝出包圍後,就直撲童家所在,向外家求助。
得知太子大開殺戒,燕王多半已經身遭不測的消息後,陳媛的外公連眼淚都流不出來,立刻安排外孫女出逃。
童外公是陳媛少數可以相信的人,這份信任建立在雙方的私人感情上,也建立在童外公的人品上,更重要的是建立在童家的實力上。
以童家的實力,想在皇后和太子的眼皮子底下維護住她很難,但只是掩護她外逃,還不算什麼出格的事兒。
跟在她身邊的這些人,有些是朝廷劃在她名下的甲士,有些是童家給她的。
在逃亡的路上,每天都有人趁著夜色不告而別,或許是捨不得家人回去自投羅網了,或許是自謀出路去了,到現在,她身邊人只剩了一百出頭。
不幸中的萬幸是,這些人是願意追隨她的,不必擔心再發生非戰鬥減員了。
月亮漸漸西移,烏鴉的翅膀從頭頂略過,黑黑的影子,讓人心頭一悚。阿蘿拽緊手裡的衣料,慢慢睡著了。
陳媛取過刀橫放在膝蓋上,兩隻眼睛在黑夜裡炯炯發亮,沒有半點睡意。
天亮了,在做完撲滅篝火、消除痕跡等一系列反追蹤步驟後,他們騎著同樣休息了一夜精神完足的馬走了。
他們的目的地是童氏的老家清河郡,在眼下這個時節,雖說盜匪多如牛毛,良民不敢露頭,但上百個全副武裝的精壯武士行在路上時還是非常安全的。
能夠阻擋他們的只有被洪災改變了的地貌和路況。
從輿圖上看,清河郡和平江郡相隔並不遠,但攤上眼下這樣的情況,要麼去清河,要麼去平江,再也不存在繞道平江進入清河的好事兒了。
陳媛只是猶豫了一會兒,就拍板決定往平江郡所在的方向去。
她不知道文英現在的情況怎麼樣,安全還是危險,豐足還是窘迫,甚至是死是活,就是因為這樣,她才更加不能放心。
半天沒有聽到她說話,陳媛不情不願的睜眼,先伸手貼在她的額頭上,喃喃地道:“還有些燙,吃些東西吧。”
說完,就把她的頭從腿上搬下來,去騎士們那裡要了碗熱湯端過來,撕開干餅泡進湯里,叫她來吃。
阿蘿的體質比她差多了,出逃後連續發燒了幾天,什麼也吃不下去,餓得渾身沒力氣,這會兒恢復了食慾,覺得自己的胃都在蠕動。
這養尊處優的皇室侍女顧不得尊卑上下,抓住勺子就把食物往嘴裡送,被燙得伸出舌頭狂吸氣。
陳媛看得發笑,解開水囊給她灌了兩口,“慢點兒,沒人和你搶。”
阿蘿不好意思地低下頭,看了看手裡粗糙的自製木勺,心酸得直欲落淚。
陳媛沒她那麼多纖細心思,大口喝盡了一碗味道古怪的鹹肉湯,又摸出幾個小孩拳頭大小的野果來啃,連披風垂到地上撲了半身的土也不管。
月亮幽幽的升起來了,照著她半邊臉龐,還有半張臉龐隱沒在黑暗中,一半是明亮,一半是寂寞。
阿蘿不知不覺歪著頭看她了好久,心裡有不知多少話,只是說不出。
離那場慘烈的宮變已經過去了半個月之久,但當日體會到的慌亂驚恐之情卻深深的印在了她的腦子裡,忘也忘不了。
公主逃命竟然也沒忘了她,這是奴婢阿蘿從未想到的。
她六七歲被爹娘賣入宮中做奴婢,做的是最低賤的活計,冬天裡提水為別的奴婢洗衣,她聽到最多的話就是“你不過是個奴婢,命比主子們養的貓兒狗兒都不如,偏還生了一身賤骨頭……”那時她看著宮裡美人養的小狗,心想,它吃飯都要美人主子親手喂,吃的是鮮肉,穿的是錦緞,還有兩個人專門伺候,我確實比不過。
後來她被調去百福殿服侍,幾十個小宮女里,七公主挑中了她,那時候她就發誓,一定仔細服侍公主,如果公主有命,她命都可以不要。
她懷著這麼勤懇忠誠的態度做事,的確很快贏得了公主的青睞,在公主身邊這麼多年,公主連一指頭都沒動過她,但她沒有想過,公主竟然帶著她逃了出來,而不是把她丟下隨她自生自滅。
公主在乎她的命。
那麼多服侍的宮人,公主只帶上了她一個人。
她的心裡已經被幸福感充滿,她悄悄的伸出手,小心地握住了她的一片衣角,感覺自己對她的感情更近了。
陳媛沒注意身邊人的小動作,她倚著樹幹,雙目望著篝火的方向,沒有焦距。
她還在想宮變的事情。
以陳媛的見多識廣,她當然知道人的地位與智慧並不能成正比這個道理,但這次發生的宮變還是跌破了她心裡的下限。
有的官員會在洪水來臨時攔截救援隊伍,以掩蓋自己的決策失誤,有的官員能拱手讓出士兵們浴血奮戰奪回的土地,只為毀滅政敵的功績,但他們的行為只能說損人利己,公家的東西,不珍惜,在邏輯上似乎也說得通。
可對於太子來說,國家不就是他自己的東西麼,難道他的智商低到了連是在毀滅自己的東西都不知道的程度?
還是說,為了達到消滅敵人的目的,他寧可自己也隨之毀滅?
宮變就發生在遷都的路途中,在做出遷都江寧的決定後,整個朝廷都行動起來了,不到一個月,數十萬京城百姓就跟在皇帝的儀仗後頭離開了家園。
北方的形勢整個混亂不堪,道路被起義軍截斷,前後音信不通,要不是起義軍自己也分成數股,彼此互不統屬,朝廷能不能離開京城都是個問題。
陳媛憂慮得整晚整晚睡不著覺,武器總要放在離她手最近的地方,屬於公主府的二百甲士也被她召來守在左右,須臾不敢與之分開。
那時候她防備的主要是可能的心懷不軌之人,其實沒指望這番安排能真的起到作用,沒想到最後居然派上了用場。
離京時正是夏秋交感之際,皇帝年紀大了,身體本就不比年輕人,又親眼目睹了百姓流離失所的慘狀,大受刺激之下,不知什麼時候竟然一病不起。
皇帝病重,不管心裡多麼焦急,大家也只好暫停住腳,等皇帝病癒後再啟程。
想也知道,皇帝這麼一病,身邊迅速被精明的方皇后把持了。方皇后嚴禁內外互通消息,隔斷了不少人的窺視。
太子奉命處理一切事務,趁著皇帝昏迷不醒的空檔,發手諭召來了燕王,門從外頭一鎖,命東宮侍衛將燕王擊斃在了台階上,儘管燕王有所防備,還是不及太子主場優勢,當場斃命。
殺害燕王之後,太子又找到童妃,用弓弦勒死了她,接著就是燕王妃和燕王的幾個孩子……
太子殺得性起,但屠刀遞到長樂公主面前時,遇到了阻礙。
在生死關頭,長樂公主展露了一手少有人知的高超箭術,要不是東宮侍衛拼死相救,連太子也差點兒折在她箭下。
當時太子一聲喝:“陳峸已死,賤婢竟敢負隅頑抗!”讓陳媛瞬間明了了局勢,也讓她做出了決定。
這一場慘劇發生得突然,結束得也迅速,陳媛知道內外都是方氏母子的人,留下去必死無疑,衝出包圍後,就直撲童家所在,向外家求助。
得知太子大開殺戒,燕王多半已經身遭不測的消息後,陳媛的外公連眼淚都流不出來,立刻安排外孫女出逃。
童外公是陳媛少數可以相信的人,這份信任建立在雙方的私人感情上,也建立在童外公的人品上,更重要的是建立在童家的實力上。
以童家的實力,想在皇后和太子的眼皮子底下維護住她很難,但只是掩護她外逃,還不算什麼出格的事兒。
跟在她身邊的這些人,有些是朝廷劃在她名下的甲士,有些是童家給她的。
在逃亡的路上,每天都有人趁著夜色不告而別,或許是捨不得家人回去自投羅網了,或許是自謀出路去了,到現在,她身邊人只剩了一百出頭。
不幸中的萬幸是,這些人是願意追隨她的,不必擔心再發生非戰鬥減員了。
月亮漸漸西移,烏鴉的翅膀從頭頂略過,黑黑的影子,讓人心頭一悚。阿蘿拽緊手裡的衣料,慢慢睡著了。
陳媛取過刀橫放在膝蓋上,兩隻眼睛在黑夜裡炯炯發亮,沒有半點睡意。
天亮了,在做完撲滅篝火、消除痕跡等一系列反追蹤步驟後,他們騎著同樣休息了一夜精神完足的馬走了。
他們的目的地是童氏的老家清河郡,在眼下這個時節,雖說盜匪多如牛毛,良民不敢露頭,但上百個全副武裝的精壯武士行在路上時還是非常安全的。
能夠阻擋他們的只有被洪災改變了的地貌和路況。
從輿圖上看,清河郡和平江郡相隔並不遠,但攤上眼下這樣的情況,要麼去清河,要麼去平江,再也不存在繞道平江進入清河的好事兒了。
陳媛只是猶豫了一會兒,就拍板決定往平江郡所在的方向去。
她不知道文英現在的情況怎麼樣,安全還是危險,豐足還是窘迫,甚至是死是活,就是因為這樣,她才更加不能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