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頁
章氏為了生兒子的事兒惱了幾遭,反而對女兒更疼了,立刻笑道:“那也是你這個姑姑的心意。”
“看,丫丫的刁鑽全是和你這個做娘的學的。”陳媛搖頭笑道。
章氏也不反駁,微微昂著頭,很是得意的樣子。
陳媛一面嘴裡和她說著家常,一面心裡思量著她的來意。
她們姑嫂初時確實是交好過一陣子,但章氏是個實打實的小姐脾氣,沒有公主命,還有公主病,陳媛看似溫和,也不是什麼棉花性子,兩人當然漸行漸遠。
她實在想不出章氏的來意。
章氏也不急著說來意,只管和她東拉西扯,說些京里的閒話,比如誰家的小姐有才幹,誰家的夫人耐不住寂寞,誰家的男人瞞著家裡的老婆養了外室……不知怎麼就說到了程家。
她用帕子按著唇角,遮掩嘴邊的那一絲笑意,故作神秘道:“程夫人做主,給駙馬納了一房小妾,妹妹知道吧?”
陳媛好笑地說:“嫂子快別這樣了,叫人笑話,我早知道了,夫人事前跟我說過的,我也同意了。”
章氏不贊同地說:“妹妹同意了?妹妹怎麼這樣心大,駙馬納妾是何等大事,妹妹,你不該同意的。”她手裡扯著帕子,塗了蔻丹的指甲掐著絲絹,不忿的模樣就像是自己的丈夫出去找了小的。
“我不怎麼愛和駙馬打交道,總不能連他找個可心的人都不許吧?要是我既對駙馬不聞不問,又逼著他不許找別人,鎮國公和夫人豈能容得下我?”陳媛忍笑睜大了眼睛,語氣天真地問。
章氏在心裡唾罵她,別的事上精明得和個猴兒似的,怎麼輪到自己就犯起糊塗來了,沒好氣地說:“不是不叫駙馬納妾,配這個駙馬,實在委屈了妹妹的人才,所以妹妹不想和駙馬親近,我和你哥哥都不說什麼,可就算駙馬要納妾,也該納妹妹找來的人,不能叫他們程家自己就辦了,不然,今天納一個,明天納一個,妹妹再想管的時候,就管不住了!”
她自覺苦口婆心,連教育女兒的時候都沒這麼費過心,卻見她那糟心的小姑子睜大了眼,撲哧一樂道:“誰家的好女兒願意嫁給那麼個人呢,叫我找人,我可不做那個孽。”
章氏氣得嘴唇哆嗦了一下,又疑心她是諷刺自己的丈夫,本來還有一肚子的話要說,到了這會兒也不想說了,半晌才平下氣來,說:“妹妹這是在心裡怨上你哥哥和嫂子了。”
陳媛斂了笑,平靜地說:“不管嫂子信不信,我從沒怨過五哥,我自己選的路,沒道理怨別人。”
這話,章氏一個字不信。
&
漫長的冬天過去後,春天終於來了。
然而,就像這個國家突然進入了一個令人絕望的模式,緊跟著雪災的是春旱,春旱過後,又是暴雨。
夏季的暴雨摧毀了農民們最後的棲身之所,官府的暴力再也恐嚇不了掙扎在死亡線上的民眾。
不可避免的□□開始了。
進行如此大規模的賑災顯然超出了這個王朝的行政能力。
有人開始上書建議皇帝遷都。
一次兩次,皇帝都堅決地駁回了,可當太子率領群臣在大朝會上跪請時,皇帝也暫時失聲了。
長樂公主府。
陳媛跪坐在氈席上,長發不束不簪,瀑布般傾瀉在背上。
阿蘿從門外跑進來,跪地奏報:“太子和相公們在朱雀門外跪了大半日,陛下把自己鎖在太極殿裡不見人,這次多半是真的了,殿下,咱們早做準備吧!”
她的聲線有些發緊,這都是喉嚨乾澀所致,時局如此糟糕,越是靠近權力中心的人,越是感到難以接受。
明明去年冬天之前還是歌舞昇平,還是河清海晏的盛世,怎麼不到短短的一年時間,所有的一切就都變了呢?
阿蘿將臉死死對著地面,拼命忍淚。
陳媛的眼睛亮了,亮得滲人,她一把抓住心腹侍女的手,顫聲問:“遷都?往哪兒遷?南邊?那這邊千萬百姓呢?都不要了?”她的聲音越來越大。
人間地獄的場面,陳媛沒少見,但她卻想不到,一個不算昏庸的君王,一個自詡承天命的正統朝廷,竟然要拋下受難的百姓自己逃命!
她感受到了刺骨的冰涼。
阿蘿迷惑不解,反手將她的手抓到手裡握著,說:“殿下,這跟咱們有什麼關係啊?那都是一群暴民,是造反的。”
陳媛看了她一會兒,喉嚨里發出含糊的兩聲,擠出笑來道:“你說得對,你說得對……跟咱們無關……田契房契不帶了,金銀細軟也不用收拾太多……備好車馬,找人守著宮裡和舅家,一有消息咱們就走……”
阿蘿聽她說話還有條理,但手分明冰涼,憂心地蹙起眉頭,輕聲應道:“殿下的吩咐,我這就去辦。”半哄半扶著人去了內寢,把人塞上床,蓋好被子。
她還擔心公主不肯乖乖睡覺,誰知一沾著枕頭,人立刻就睡著了,雙目緊閉,眼下的青黑格外明顯。
阿蘿心酸難忍,在她的床前偷偷抹了把眼淚,才出去找來近日輪值的侍女們,一問方知,公主居然已有許久不曾好生休息過了。
太子和大臣們確實在朱雀門外跪著,這是涉及整個國家的大事,或者不客氣地說,事關國運,誰也不敢稍有輕忽。
說得難聽些,不遷都是死,遷都也是死,不過是早死晚死的區別罷了。
不遷都,現行的統治沒幾年就會被起義者顛覆,遷都,那陳氏皇朝就永遠失去了染指這片土地的權力。
哪怕災難過去,這片土地的人,也絕無可能再接納陳氏皇族了。
太子還好,他畢竟只是太子,做決策的皇帝卻要被罵慘。
這個罪名誰也不想為皇帝承擔,所以大家在地上跪得毫無怨言。
太陽落山的時候,跪了一天的大人物們又累又渴,有幾個年老體衰的老臣乾脆暈倒在了地上。
太極殿裡漆黑一片,皇帝還在裡面,但他沒有命人掌燈。
或許這是他最後的抵抗。
但不管怎樣拖延,事實都不會因此而改變,在群臣跪諫了三天後,皇帝打開了太極殿的大門,同意遷都。
山呼萬歲聲中,只有太子抬頭看了一眼,就這麼這短短几天,九重台階上的皇帝仿佛老了二十歲,露出頹敗的顏色。
他心裡砰的一跳,走回東宮的時候仍然魂不守舍。
小內監覷了他一眼,還是通報了。
太子妃杜氏身姿如柳,施施然從房內迎出來,柔聲道:“殿下回來了。這幾天殿下實在辛苦了。”
自從袁行朗來到太子身邊後,有他時時規勸著,太子和太子妃夫婦的感情和睦不少,太子妃是真心心疼丈夫。
見了妻子,太子神色緩和下來,摟著妻子的腰往裡走,笑道:“做成了就好,孤不怕辛苦。”話雖是這麼說,神色里卻控制不住的露出些倦色來。
太子妃伸手給他按著頭,勸道:“回房睡一會兒,給你熬些細粥醒來吃好不好?”
“看,丫丫的刁鑽全是和你這個做娘的學的。”陳媛搖頭笑道。
章氏也不反駁,微微昂著頭,很是得意的樣子。
陳媛一面嘴裡和她說著家常,一面心裡思量著她的來意。
她們姑嫂初時確實是交好過一陣子,但章氏是個實打實的小姐脾氣,沒有公主命,還有公主病,陳媛看似溫和,也不是什麼棉花性子,兩人當然漸行漸遠。
她實在想不出章氏的來意。
章氏也不急著說來意,只管和她東拉西扯,說些京里的閒話,比如誰家的小姐有才幹,誰家的夫人耐不住寂寞,誰家的男人瞞著家裡的老婆養了外室……不知怎麼就說到了程家。
她用帕子按著唇角,遮掩嘴邊的那一絲笑意,故作神秘道:“程夫人做主,給駙馬納了一房小妾,妹妹知道吧?”
陳媛好笑地說:“嫂子快別這樣了,叫人笑話,我早知道了,夫人事前跟我說過的,我也同意了。”
章氏不贊同地說:“妹妹同意了?妹妹怎麼這樣心大,駙馬納妾是何等大事,妹妹,你不該同意的。”她手裡扯著帕子,塗了蔻丹的指甲掐著絲絹,不忿的模樣就像是自己的丈夫出去找了小的。
“我不怎麼愛和駙馬打交道,總不能連他找個可心的人都不許吧?要是我既對駙馬不聞不問,又逼著他不許找別人,鎮國公和夫人豈能容得下我?”陳媛忍笑睜大了眼睛,語氣天真地問。
章氏在心裡唾罵她,別的事上精明得和個猴兒似的,怎麼輪到自己就犯起糊塗來了,沒好氣地說:“不是不叫駙馬納妾,配這個駙馬,實在委屈了妹妹的人才,所以妹妹不想和駙馬親近,我和你哥哥都不說什麼,可就算駙馬要納妾,也該納妹妹找來的人,不能叫他們程家自己就辦了,不然,今天納一個,明天納一個,妹妹再想管的時候,就管不住了!”
她自覺苦口婆心,連教育女兒的時候都沒這麼費過心,卻見她那糟心的小姑子睜大了眼,撲哧一樂道:“誰家的好女兒願意嫁給那麼個人呢,叫我找人,我可不做那個孽。”
章氏氣得嘴唇哆嗦了一下,又疑心她是諷刺自己的丈夫,本來還有一肚子的話要說,到了這會兒也不想說了,半晌才平下氣來,說:“妹妹這是在心裡怨上你哥哥和嫂子了。”
陳媛斂了笑,平靜地說:“不管嫂子信不信,我從沒怨過五哥,我自己選的路,沒道理怨別人。”
這話,章氏一個字不信。
&
漫長的冬天過去後,春天終於來了。
然而,就像這個國家突然進入了一個令人絕望的模式,緊跟著雪災的是春旱,春旱過後,又是暴雨。
夏季的暴雨摧毀了農民們最後的棲身之所,官府的暴力再也恐嚇不了掙扎在死亡線上的民眾。
不可避免的□□開始了。
進行如此大規模的賑災顯然超出了這個王朝的行政能力。
有人開始上書建議皇帝遷都。
一次兩次,皇帝都堅決地駁回了,可當太子率領群臣在大朝會上跪請時,皇帝也暫時失聲了。
長樂公主府。
陳媛跪坐在氈席上,長發不束不簪,瀑布般傾瀉在背上。
阿蘿從門外跑進來,跪地奏報:“太子和相公們在朱雀門外跪了大半日,陛下把自己鎖在太極殿裡不見人,這次多半是真的了,殿下,咱們早做準備吧!”
她的聲線有些發緊,這都是喉嚨乾澀所致,時局如此糟糕,越是靠近權力中心的人,越是感到難以接受。
明明去年冬天之前還是歌舞昇平,還是河清海晏的盛世,怎麼不到短短的一年時間,所有的一切就都變了呢?
阿蘿將臉死死對著地面,拼命忍淚。
陳媛的眼睛亮了,亮得滲人,她一把抓住心腹侍女的手,顫聲問:“遷都?往哪兒遷?南邊?那這邊千萬百姓呢?都不要了?”她的聲音越來越大。
人間地獄的場面,陳媛沒少見,但她卻想不到,一個不算昏庸的君王,一個自詡承天命的正統朝廷,竟然要拋下受難的百姓自己逃命!
她感受到了刺骨的冰涼。
阿蘿迷惑不解,反手將她的手抓到手裡握著,說:“殿下,這跟咱們有什麼關係啊?那都是一群暴民,是造反的。”
陳媛看了她一會兒,喉嚨里發出含糊的兩聲,擠出笑來道:“你說得對,你說得對……跟咱們無關……田契房契不帶了,金銀細軟也不用收拾太多……備好車馬,找人守著宮裡和舅家,一有消息咱們就走……”
阿蘿聽她說話還有條理,但手分明冰涼,憂心地蹙起眉頭,輕聲應道:“殿下的吩咐,我這就去辦。”半哄半扶著人去了內寢,把人塞上床,蓋好被子。
她還擔心公主不肯乖乖睡覺,誰知一沾著枕頭,人立刻就睡著了,雙目緊閉,眼下的青黑格外明顯。
阿蘿心酸難忍,在她的床前偷偷抹了把眼淚,才出去找來近日輪值的侍女們,一問方知,公主居然已有許久不曾好生休息過了。
太子和大臣們確實在朱雀門外跪著,這是涉及整個國家的大事,或者不客氣地說,事關國運,誰也不敢稍有輕忽。
說得難聽些,不遷都是死,遷都也是死,不過是早死晚死的區別罷了。
不遷都,現行的統治沒幾年就會被起義者顛覆,遷都,那陳氏皇朝就永遠失去了染指這片土地的權力。
哪怕災難過去,這片土地的人,也絕無可能再接納陳氏皇族了。
太子還好,他畢竟只是太子,做決策的皇帝卻要被罵慘。
這個罪名誰也不想為皇帝承擔,所以大家在地上跪得毫無怨言。
太陽落山的時候,跪了一天的大人物們又累又渴,有幾個年老體衰的老臣乾脆暈倒在了地上。
太極殿裡漆黑一片,皇帝還在裡面,但他沒有命人掌燈。
或許這是他最後的抵抗。
但不管怎樣拖延,事實都不會因此而改變,在群臣跪諫了三天後,皇帝打開了太極殿的大門,同意遷都。
山呼萬歲聲中,只有太子抬頭看了一眼,就這麼這短短几天,九重台階上的皇帝仿佛老了二十歲,露出頹敗的顏色。
他心裡砰的一跳,走回東宮的時候仍然魂不守舍。
小內監覷了他一眼,還是通報了。
太子妃杜氏身姿如柳,施施然從房內迎出來,柔聲道:“殿下回來了。這幾天殿下實在辛苦了。”
自從袁行朗來到太子身邊後,有他時時規勸著,太子和太子妃夫婦的感情和睦不少,太子妃是真心心疼丈夫。
見了妻子,太子神色緩和下來,摟著妻子的腰往裡走,笑道:“做成了就好,孤不怕辛苦。”話雖是這麼說,神色里卻控制不住的露出些倦色來。
太子妃伸手給他按著頭,勸道:“回房睡一會兒,給你熬些細粥醒來吃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