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頁
一時前院鬼哭狼嚎、血肉橫飛,眾婢僕嚇得膽戰心驚,一些小丫頭觀刑時承受不住,紛紛暈厥。齊世傑厲聲命令,將她們用冷水潑醒,拖起來繼續看。當晚,便有不少丫鬟婆子嚇得病到,有的更說起了胡話,似乎是嚇瘋了。
等到行刑完畢,齊世傑又下令,將一批罪仆家眷的差事卸了,先圈在一個特意空出來的大院裡,等到甄別所有人的情形,再統一送往外州的莊子。若是以往對王府有功者,可留下在原處繼續當差,同時允許他們檢舉別人尚未查清的罪狀,以功勞定去向。
打殺罪仆、發落其家眷的餘波尚未平息,夫人蔡氏便因絞腸痧病故。孺人郭氏也病倒了,太醫診斷她是因為吃了冰湃果子而患上夾色傷寒,丫鬟報到無雙殿,無雙當即下令封了她的院子,以免把病氣過給其他人。郭氏在病榻上只撐了半日,便也咽了氣。
各院主子人人自危,連派人出去打探消息都不敢,全部老老實實待在屋子裡,深怕這把無名火燒到自己頭上。
御林軍奉旨保護勇毅親王府,進出的人都要嚴格盤查,不讓府里的重要人物出城,可蔡氏和郭氏是有皇家誥封的貴人,喪事總要辦,然後還要出殯,怎麼著也得把死者抬到城外埋了,這就讓御林軍統領犯了難。
因是非常時期,喪事從簡,王府決定停靈三日,並且按照規矩掛了白,又派人四處報喪。雖有許多官員已經隨著皇上北狩,但他們的女眷尚在,無論屬於哪個陣營,這時都會前來表示哀悼。
因亡故之人只是夫人和孺人,在親王府中的位份不算高,所以無雙指了夫人楊氏負責喪事,側妃宋氏和其他三個孺人只幫著陪陪要緊的客人。
上門的人很多,達官顯貴的夫人基本都來了。親王府突然死了兩個有位份的女人,每個人都能看出其中有蹊蹺,所以不免有些好奇。
郭家與蔡家也來了不少人,但她們可不敢挑王府的禮,只是按規矩到靈堂哭祭,又提出給老王妃和王妃請安,但是老王妃生病,王妃有孕,都不適宜見客,只是派了身邊的心腹媽媽去安慰了她們一番。
喪禮上,皇后派人來宣懿旨,加恩親王府,賜夫人蔡氏以側妃之禮、孺人郭氏以夫人之禮下葬,同時因陳孺人前幾個月懷了身孕,有功於親王府,後不幸落胎,其情可憫,功卻不可沒,於是晉陳氏為夫人,原指給王府的姜玉纓、姜玉綺姐妹封為孺人,以充實監國親王后院,以使親王府枝繁葉茂,福運綿長。不僅如此,皇后還同時給楊氏晉了位份,讓她重新成為親王側妃,也是間接為故去的蔡氏和郭氏長了臉,同時也進一步拉攏了楊家。
無雙託病不出,沒去前面接旨,等到傳旨的內侍離開,齊世傑讓趙媽媽把懿旨帶到無雙殿。無雙看完後,忍不住冷笑,“一個喪事,她也能見fèng插針,搞出這麼多名堂,真了不起。”
趙媽媽勸她,“王妃切勿動怒,對小王爺不利。陳孺人已不足為慮,便是占個夫人的位份,倒也沒什麼。姜氏姐妹倒是對王爺並沒多少心思,只是皇命如天,無可奈何罷了,其實也是苦命人。”
“是啊。”無雙微微皺眉,“如果王爺真對她們有意,那也輪不到她們推拒,只是王爺對她們並無意思,不但從不讓她們侍寢,就連見都不想見。”
“宮裡指來的人,王爺不會看在眼裡的。”趙媽媽嘆了口氣,“若是沒有位份,等過段日子,就可以變著法子放她們出府,另配良人,如今有了位份,卻是走不得了。”
“有什麼走不得的?”無雙漫不經心地將懿旨往旁邊一扔,“大不了讓她倆也病故。”
趙媽媽也覺得這主意不錯,“那得等一等,待王爺回來,王妃生下了小王爺,再來發落她們。”
“嗯,明面兒上還是得動一動,給皇后個面子吧。”無雙笑著一挑眉,“讓楊氏、陳氏和兩位姜氏都按照各自的位份搬院子,讓外人都看看,咱們對皇后的懿旨是尊奉的。”
趙媽媽立刻領命,“是。奴婢這就去找榮媽媽,把她們搬的院子分好,然後派人去打理一下,明日就請各位主子搬過去。”
“行,去辦吧。”無雙淡淡地道,“好好挑選丫鬟婆子給各個院子配齊,雖然如今人手不夠,可也不能委屈了各位主子。若是別的地方人手緊,實在挑不出來,就從我的無雙殿撥些人過去。”
“奴婢明白。”趙媽媽笑著答應,轉身匆匆離開。
無雙示意烏蘭過來扶她起身,慢慢走去湖邊散步。
水面上的船越發密集,裡層是親王府的畫舫,外層是皇家的遊船,裡面卻全是兵士。無雙看著這場面,不由得有些好笑。皇后為了搶走她的孩子,真是什麼都不顧了。
“要說起來,趙家小姐比我適合當皇后。”無雙笑盈盈地說,“她有計謀有成算,也有狠辣的手段,更重要的是,臉皮夠厚心夠黑,我是遠遠不及的。”
烏蘭謹慎地留意著腳下的路,邊走邊笑,“咱們糙原人哪裡有這麼些曲里拐彎的心腸?是朋友就兩肋插刀,是敵人便戰場上見高低,那才痛快。”
“是啊。”無雙停下來,看著路邊的一叢jú花,愉快地道,“雖然咱們汗國沒有燕國富裕強盛,但是當官的卻比這裡的官有骨氣。皇后以為可以用權勢壓服我,卻不知道我的脾氣是吃軟不吃硬。當然,無論她來硬的還是來軟的,我都不會讓她奪走我的孩子。”
烏蘭神情肅然,“不管是誰,都搶不走小主子,咱們便是拼了命,也要保護王妃和小王爺。”
“嗯,我知道……”無雙抬起頭來,看向急急忙忙向這邊跑過來的余媽媽,“丁香,過去問問,是不是母妃那邊有事?”
“是。”跟著侍候的丁香連忙迎過去,扶住氣喘吁吁的余媽媽,急切地問,“余媽媽,是老王妃那邊有什麼事嗎?”
“不,不……”余媽媽喘息著,一把抓住她,“丁香姑娘,老奴是來向王妃娘娘求情的,還請丁香姑娘幫老婆子美言幾句,說說情。”
丁香一頭霧水,“余媽媽別急,到底出了什麼事?”
“是……老奴的表姐一家……要被發落到莊子上去……”余媽媽急得幾乎說不出一句整話。
丁香便明白了,“知道犯了什麼事嗎?”
“說是知情不報,這可是天大的冤枉。”余媽媽滿臉冤屈,幾乎要呼天搶地,“我那表姐夫是個老實人,哪裡知道那天殺的狗奴才膽大包大,竟敢夾帶私物進出王府。這……這事真不與他相干啊。”
丁香哪裡知道其中的首尾,也不願趟這個渾水,便扶著她走到王妃面前,讓她自己說。
余媽媽不管不顧,猛地跪到無雙面前,連連磕頭,“求王妃看著老奴盡心服侍老王妃這麼些年的份上,饒了老奴的表姐一家吧。”
第一百一十七章 躁動
無雙看著跪在面前的余媽媽,心裡又是遺憾又是惱怒。
曾幾何時,這個婆子是她也要努力交好的人物,皇甫瀟也對她總是高看一眼。在王府,她和榮媽媽都是比各院主子還要有頭有臉,就連趙媽媽都要往後站。可是,她不思主子恩典,竟然越來越猖狂,不但影響老王妃的想法,還把手伸到王爺的後院裡,幫著清姐兒那個蠢丫頭肖想側妃的位份,終於給了別人可乘之機,暗害老王妃,因而使她無法王府,與未出世的孩子一起陷入險境。這樣的奴才,便是千刀萬剮也不解恨,本應立時打死,不過是怕老王妃得知她的劣跡後病情惡化,這才暫時放過她,沒想到她竟還有臉來求情。
無雙心中狂怒,臉上卻不動聲色,淡淡地道:“你是府里的老人兒了,對於王府的規矩應該很清楚,若是你那表姐夫當真犯了錯,自然就該受罰。你倒是說說,這些日子服侍母妃是否盡心?有什麼拿得出手的功勞,可以用來寬免你那些親戚的責罰?”
余媽媽心裡有鬼,聞言頓時色變。為了掩飾自己的異樣神情,她連連磕頭,也不敢在王妃面前倚老賣老,只能苦苦哀求,“奴婢的表姐夫實是被人瞞騙,並不是有意犯錯。他雖是二門的管事,可府中下人進出,他也不能抓著每個人搜身,若是有人偷盜府中財物,企圖夾帶出門,因衣裳單薄,反容易發現,可是若只有私信或細小物件,委實難以發現。奴婢的表姐一直身子不大慡利,閨女又隨王爺去了北邊,不能在跟前侍疾,全靠府里認的乾女兒侍奉湯藥,若是去了莊子上,只怕活不了幾天。齊大人明察秋毫,王妃更是寬仁厚德,求娘娘饒了奴婢表姐夫一家,便是不當管事,只在府里干粗活也好啊。”
無雙冷淡地道:“府里可不缺粗使婆子、粗使丫鬟、低等奴僕,不管做什麼,忠心護主最重要。你還是回去好好想想,把知道的事情都說出來,你的那些親戚自然能夠保下來。余媽媽在府里侍候了半輩子,可別臨到老了,反而連兒孫的福壽都被你一個人給折了。”
等到行刑完畢,齊世傑又下令,將一批罪仆家眷的差事卸了,先圈在一個特意空出來的大院裡,等到甄別所有人的情形,再統一送往外州的莊子。若是以往對王府有功者,可留下在原處繼續當差,同時允許他們檢舉別人尚未查清的罪狀,以功勞定去向。
打殺罪仆、發落其家眷的餘波尚未平息,夫人蔡氏便因絞腸痧病故。孺人郭氏也病倒了,太醫診斷她是因為吃了冰湃果子而患上夾色傷寒,丫鬟報到無雙殿,無雙當即下令封了她的院子,以免把病氣過給其他人。郭氏在病榻上只撐了半日,便也咽了氣。
各院主子人人自危,連派人出去打探消息都不敢,全部老老實實待在屋子裡,深怕這把無名火燒到自己頭上。
御林軍奉旨保護勇毅親王府,進出的人都要嚴格盤查,不讓府里的重要人物出城,可蔡氏和郭氏是有皇家誥封的貴人,喪事總要辦,然後還要出殯,怎麼著也得把死者抬到城外埋了,這就讓御林軍統領犯了難。
因是非常時期,喪事從簡,王府決定停靈三日,並且按照規矩掛了白,又派人四處報喪。雖有許多官員已經隨著皇上北狩,但他們的女眷尚在,無論屬於哪個陣營,這時都會前來表示哀悼。
因亡故之人只是夫人和孺人,在親王府中的位份不算高,所以無雙指了夫人楊氏負責喪事,側妃宋氏和其他三個孺人只幫著陪陪要緊的客人。
上門的人很多,達官顯貴的夫人基本都來了。親王府突然死了兩個有位份的女人,每個人都能看出其中有蹊蹺,所以不免有些好奇。
郭家與蔡家也來了不少人,但她們可不敢挑王府的禮,只是按規矩到靈堂哭祭,又提出給老王妃和王妃請安,但是老王妃生病,王妃有孕,都不適宜見客,只是派了身邊的心腹媽媽去安慰了她們一番。
喪禮上,皇后派人來宣懿旨,加恩親王府,賜夫人蔡氏以側妃之禮、孺人郭氏以夫人之禮下葬,同時因陳孺人前幾個月懷了身孕,有功於親王府,後不幸落胎,其情可憫,功卻不可沒,於是晉陳氏為夫人,原指給王府的姜玉纓、姜玉綺姐妹封為孺人,以充實監國親王后院,以使親王府枝繁葉茂,福運綿長。不僅如此,皇后還同時給楊氏晉了位份,讓她重新成為親王側妃,也是間接為故去的蔡氏和郭氏長了臉,同時也進一步拉攏了楊家。
無雙託病不出,沒去前面接旨,等到傳旨的內侍離開,齊世傑讓趙媽媽把懿旨帶到無雙殿。無雙看完後,忍不住冷笑,“一個喪事,她也能見fèng插針,搞出這麼多名堂,真了不起。”
趙媽媽勸她,“王妃切勿動怒,對小王爺不利。陳孺人已不足為慮,便是占個夫人的位份,倒也沒什麼。姜氏姐妹倒是對王爺並沒多少心思,只是皇命如天,無可奈何罷了,其實也是苦命人。”
“是啊。”無雙微微皺眉,“如果王爺真對她們有意,那也輪不到她們推拒,只是王爺對她們並無意思,不但從不讓她們侍寢,就連見都不想見。”
“宮裡指來的人,王爺不會看在眼裡的。”趙媽媽嘆了口氣,“若是沒有位份,等過段日子,就可以變著法子放她們出府,另配良人,如今有了位份,卻是走不得了。”
“有什麼走不得的?”無雙漫不經心地將懿旨往旁邊一扔,“大不了讓她倆也病故。”
趙媽媽也覺得這主意不錯,“那得等一等,待王爺回來,王妃生下了小王爺,再來發落她們。”
“嗯,明面兒上還是得動一動,給皇后個面子吧。”無雙笑著一挑眉,“讓楊氏、陳氏和兩位姜氏都按照各自的位份搬院子,讓外人都看看,咱們對皇后的懿旨是尊奉的。”
趙媽媽立刻領命,“是。奴婢這就去找榮媽媽,把她們搬的院子分好,然後派人去打理一下,明日就請各位主子搬過去。”
“行,去辦吧。”無雙淡淡地道,“好好挑選丫鬟婆子給各個院子配齊,雖然如今人手不夠,可也不能委屈了各位主子。若是別的地方人手緊,實在挑不出來,就從我的無雙殿撥些人過去。”
“奴婢明白。”趙媽媽笑著答應,轉身匆匆離開。
無雙示意烏蘭過來扶她起身,慢慢走去湖邊散步。
水面上的船越發密集,裡層是親王府的畫舫,外層是皇家的遊船,裡面卻全是兵士。無雙看著這場面,不由得有些好笑。皇后為了搶走她的孩子,真是什麼都不顧了。
“要說起來,趙家小姐比我適合當皇后。”無雙笑盈盈地說,“她有計謀有成算,也有狠辣的手段,更重要的是,臉皮夠厚心夠黑,我是遠遠不及的。”
烏蘭謹慎地留意著腳下的路,邊走邊笑,“咱們糙原人哪裡有這麼些曲里拐彎的心腸?是朋友就兩肋插刀,是敵人便戰場上見高低,那才痛快。”
“是啊。”無雙停下來,看著路邊的一叢jú花,愉快地道,“雖然咱們汗國沒有燕國富裕強盛,但是當官的卻比這裡的官有骨氣。皇后以為可以用權勢壓服我,卻不知道我的脾氣是吃軟不吃硬。當然,無論她來硬的還是來軟的,我都不會讓她奪走我的孩子。”
烏蘭神情肅然,“不管是誰,都搶不走小主子,咱們便是拼了命,也要保護王妃和小王爺。”
“嗯,我知道……”無雙抬起頭來,看向急急忙忙向這邊跑過來的余媽媽,“丁香,過去問問,是不是母妃那邊有事?”
“是。”跟著侍候的丁香連忙迎過去,扶住氣喘吁吁的余媽媽,急切地問,“余媽媽,是老王妃那邊有什麼事嗎?”
“不,不……”余媽媽喘息著,一把抓住她,“丁香姑娘,老奴是來向王妃娘娘求情的,還請丁香姑娘幫老婆子美言幾句,說說情。”
丁香一頭霧水,“余媽媽別急,到底出了什麼事?”
“是……老奴的表姐一家……要被發落到莊子上去……”余媽媽急得幾乎說不出一句整話。
丁香便明白了,“知道犯了什麼事嗎?”
“說是知情不報,這可是天大的冤枉。”余媽媽滿臉冤屈,幾乎要呼天搶地,“我那表姐夫是個老實人,哪裡知道那天殺的狗奴才膽大包大,竟敢夾帶私物進出王府。這……這事真不與他相干啊。”
丁香哪裡知道其中的首尾,也不願趟這個渾水,便扶著她走到王妃面前,讓她自己說。
余媽媽不管不顧,猛地跪到無雙面前,連連磕頭,“求王妃看著老奴盡心服侍老王妃這麼些年的份上,饒了老奴的表姐一家吧。”
第一百一十七章 躁動
無雙看著跪在面前的余媽媽,心裡又是遺憾又是惱怒。
曾幾何時,這個婆子是她也要努力交好的人物,皇甫瀟也對她總是高看一眼。在王府,她和榮媽媽都是比各院主子還要有頭有臉,就連趙媽媽都要往後站。可是,她不思主子恩典,竟然越來越猖狂,不但影響老王妃的想法,還把手伸到王爺的後院裡,幫著清姐兒那個蠢丫頭肖想側妃的位份,終於給了別人可乘之機,暗害老王妃,因而使她無法王府,與未出世的孩子一起陷入險境。這樣的奴才,便是千刀萬剮也不解恨,本應立時打死,不過是怕老王妃得知她的劣跡後病情惡化,這才暫時放過她,沒想到她竟還有臉來求情。
無雙心中狂怒,臉上卻不動聲色,淡淡地道:“你是府里的老人兒了,對於王府的規矩應該很清楚,若是你那表姐夫當真犯了錯,自然就該受罰。你倒是說說,這些日子服侍母妃是否盡心?有什麼拿得出手的功勞,可以用來寬免你那些親戚的責罰?”
余媽媽心裡有鬼,聞言頓時色變。為了掩飾自己的異樣神情,她連連磕頭,也不敢在王妃面前倚老賣老,只能苦苦哀求,“奴婢的表姐夫實是被人瞞騙,並不是有意犯錯。他雖是二門的管事,可府中下人進出,他也不能抓著每個人搜身,若是有人偷盜府中財物,企圖夾帶出門,因衣裳單薄,反容易發現,可是若只有私信或細小物件,委實難以發現。奴婢的表姐一直身子不大慡利,閨女又隨王爺去了北邊,不能在跟前侍疾,全靠府里認的乾女兒侍奉湯藥,若是去了莊子上,只怕活不了幾天。齊大人明察秋毫,王妃更是寬仁厚德,求娘娘饒了奴婢表姐夫一家,便是不當管事,只在府里干粗活也好啊。”
無雙冷淡地道:“府里可不缺粗使婆子、粗使丫鬟、低等奴僕,不管做什麼,忠心護主最重要。你還是回去好好想想,把知道的事情都說出來,你的那些親戚自然能夠保下來。余媽媽在府里侍候了半輩子,可別臨到老了,反而連兒孫的福壽都被你一個人給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