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頁
“岑越……”母后看了我一眼,又把視線挪向了堆滿了香灰的香爐:“哀家要死了。想見見睿兒……”
“對不起……”我倉促地低下頭:“祁國內亂了……六弟這時夠嗆能平安回來……”
“那就算了吧……”母后出乎意料地平和。又沉默了片刻,母后忽然正了正身子,向我招了一下手:“耳朵。”
我怔了一下,旋即探身向前把腦袋遞了過去。這是我從小到大第一次跟母后挨得這麼近,我甚至能嗅到她身上淡淡的香粉味。母后用輕不可辨的聲音說道:“顧家這兩年,囤了不少糧。本想著,給睿兒留著當本錢……但是現在也用不上了。我讓人把糧食運過來,應該快到了……你拿去解燃眉之急……”
我不可置信,傻乎乎地看著她不知該說什麼。母后漠然地看著我,低聲道:“岑越,睿兒寄來了信,說純熙公主有了身孕。”
我打了個激靈,下意識地咧嘴笑了出來:“我又要有侄子了?!”
母后也淡淡地笑了,旋即又垂下了眼帘:“祁國國君病重,快不行了。所以想趕在死之前,幫他最疼愛的女兒掃清危險。睿兒說,祁國國君跟純熙承諾,會拼死壓下謀逆的大皇子。岑越,哀家覺得,不能輸給親家公。他能挺住,哀家也能挺住。岑越,你再努力一下,哀家還是想見見孫子……”
“好……好……”我木訥地點著頭,又慌忙補了一句:“您可一定得挺住……”
母后突然咳嗽了起來,劇烈到令我膽怯。我手忙腳亂地幫她倒了杯水,母后卻推開了,將手伸進衣領里,艱難地摘下了隨身攜帶的玉佩遞給了我:“哀家儘量……倘若哀家不爭氣了,你把這個給純熙公主……當初哀家一再反對她跟睿兒的婚事,連件像樣的物件都沒給她……這是先帝爺給哀家的,哀家貼身戴到現在……”
母后話說至一半,又開始咳嗽。我攥著玉佩束手無策,想給她順順後背又怕弄巧成拙。母后蹙眉沖我一揮手,示意讓我走。我見母后著實難受,只得告退。
剛走出慈康宮,徐長治快步跑來稟報導:“殿下,顧家人拖了三萬擔糧食來,您看?”
“傳令下去,即刻將糧食送至東北邊關。”我略微抖擻精神,將母后給我的玉佩隨手揣進袖子裡。
三萬擔,聽上去雖多,但其實只勉強夠東北軍撐上一陣子。缺糧的不單單是東北,還有魏叔以及西北軍。幾日後,蘇澈又來了回信,說阿蘭桑已經把糧餉準備好了,準備夜間突圍入關。魏叔在關內接應,此舉風險雖大,但已經是最後的辦法。
我與兵部尚書商量了許久後,同意了這個提議。我在嘉明殿裡等星星盼月亮地等喜訊傳回。一連將近兩個月,一點消息都沒有,似乎是風平浪靜。華光殿已經不用去了,因為早朝沒必要上了。所剩寥寥無幾的大臣們跟我一起縮在御書房中靜候佳音。
然而我等來等去,卻等了來披頭散髮,渾身是傷的蘇澈,騎著一匹老馬,跌跌撞撞地跑入了皇宮,跪在我面前滿目晦暗:“殿下……糧,運進來了……但是……但是……”
群臣惶恐,大氣不敢喘地站在我身後。我深吸了一口氣,讓陸久安先去找上官夏來。蘇澈扯著我的褲腿兒帶著哭腔說道:“魏將軍在運糧途中,遭遇突厥主力,為搶糧餉,殊死一戰……身負重傷後,又逢突厥攻城。魏將軍……以身殉國了。”
“什麼?”我覺得我肯定是聽錯了,又或者是大白天裡睡著了,做了個噩夢。魏叔怎麼會死呢?他那樣勇猛的人,怎麼會死呢?再者,突厥的主力在東北,怎麼會突然調轉了方向?
蘇澈告訴我,早在半個月前,突厥人就悄悄把兵力從東北一點點瞞天過海地調轉至了北部。如今北三關將領全部戰死,北方軍群龍無首一退再退,折損近半。突厥已經長驅直入殺到了旌州。東部被打到了安山,截斷了東北軍的支援。西北軍路途遙遠支援不及,又逢伏擊被堵在了路上。已經無力回天了。
我卻沒有心思聽,只讓上官夏把蘇澈的傷勢處理好,兀自慢慢地坐回椅子。
魏叔死了?他死了?
啊,對啊。上輩子的時候,他好像也是這個時候走的。那時的形勢跟現在如出一轍。終究都是要亡國了
“殿下。丞相大人的信……還是讓您遷都。”吏部尚書手指顫抖著把信從袖子裡拿了出來。
我沒接。我怕再度看見鍾伯琛那近乎乞求的話語。我又靜坐了一會兒,聽著群臣們勸我“節哀”,竟然連想哭的衝動都沒有,只輕聲問道:“我記得,丞相說,再挺過半年,局勢就會逆轉?”
吏部尚書一愣,微微頷首。兵部尚書上前沉聲道:“殿下。微臣願意率兵支援北方軍。”
“不。你去沒用。”我起身整理了一下袖子:“本王記得。當年父皇的最後一場戰役,就是這麼個光景。突厥馬上要打入都城了,父皇御駕親征,硬是將他們給打了出去。那時我們的人馬僅有突厥人的一半,卻贏在了軍心。”
“對不起……”我倉促地低下頭:“祁國內亂了……六弟這時夠嗆能平安回來……”
“那就算了吧……”母后出乎意料地平和。又沉默了片刻,母后忽然正了正身子,向我招了一下手:“耳朵。”
我怔了一下,旋即探身向前把腦袋遞了過去。這是我從小到大第一次跟母后挨得這麼近,我甚至能嗅到她身上淡淡的香粉味。母后用輕不可辨的聲音說道:“顧家這兩年,囤了不少糧。本想著,給睿兒留著當本錢……但是現在也用不上了。我讓人把糧食運過來,應該快到了……你拿去解燃眉之急……”
我不可置信,傻乎乎地看著她不知該說什麼。母后漠然地看著我,低聲道:“岑越,睿兒寄來了信,說純熙公主有了身孕。”
我打了個激靈,下意識地咧嘴笑了出來:“我又要有侄子了?!”
母后也淡淡地笑了,旋即又垂下了眼帘:“祁國國君病重,快不行了。所以想趕在死之前,幫他最疼愛的女兒掃清危險。睿兒說,祁國國君跟純熙承諾,會拼死壓下謀逆的大皇子。岑越,哀家覺得,不能輸給親家公。他能挺住,哀家也能挺住。岑越,你再努力一下,哀家還是想見見孫子……”
“好……好……”我木訥地點著頭,又慌忙補了一句:“您可一定得挺住……”
母后突然咳嗽了起來,劇烈到令我膽怯。我手忙腳亂地幫她倒了杯水,母后卻推開了,將手伸進衣領里,艱難地摘下了隨身攜帶的玉佩遞給了我:“哀家儘量……倘若哀家不爭氣了,你把這個給純熙公主……當初哀家一再反對她跟睿兒的婚事,連件像樣的物件都沒給她……這是先帝爺給哀家的,哀家貼身戴到現在……”
母后話說至一半,又開始咳嗽。我攥著玉佩束手無策,想給她順順後背又怕弄巧成拙。母后蹙眉沖我一揮手,示意讓我走。我見母后著實難受,只得告退。
剛走出慈康宮,徐長治快步跑來稟報導:“殿下,顧家人拖了三萬擔糧食來,您看?”
“傳令下去,即刻將糧食送至東北邊關。”我略微抖擻精神,將母后給我的玉佩隨手揣進袖子裡。
三萬擔,聽上去雖多,但其實只勉強夠東北軍撐上一陣子。缺糧的不單單是東北,還有魏叔以及西北軍。幾日後,蘇澈又來了回信,說阿蘭桑已經把糧餉準備好了,準備夜間突圍入關。魏叔在關內接應,此舉風險雖大,但已經是最後的辦法。
我與兵部尚書商量了許久後,同意了這個提議。我在嘉明殿裡等星星盼月亮地等喜訊傳回。一連將近兩個月,一點消息都沒有,似乎是風平浪靜。華光殿已經不用去了,因為早朝沒必要上了。所剩寥寥無幾的大臣們跟我一起縮在御書房中靜候佳音。
然而我等來等去,卻等了來披頭散髮,渾身是傷的蘇澈,騎著一匹老馬,跌跌撞撞地跑入了皇宮,跪在我面前滿目晦暗:“殿下……糧,運進來了……但是……但是……”
群臣惶恐,大氣不敢喘地站在我身後。我深吸了一口氣,讓陸久安先去找上官夏來。蘇澈扯著我的褲腿兒帶著哭腔說道:“魏將軍在運糧途中,遭遇突厥主力,為搶糧餉,殊死一戰……身負重傷後,又逢突厥攻城。魏將軍……以身殉國了。”
“什麼?”我覺得我肯定是聽錯了,又或者是大白天裡睡著了,做了個噩夢。魏叔怎麼會死呢?他那樣勇猛的人,怎麼會死呢?再者,突厥的主力在東北,怎麼會突然調轉了方向?
蘇澈告訴我,早在半個月前,突厥人就悄悄把兵力從東北一點點瞞天過海地調轉至了北部。如今北三關將領全部戰死,北方軍群龍無首一退再退,折損近半。突厥已經長驅直入殺到了旌州。東部被打到了安山,截斷了東北軍的支援。西北軍路途遙遠支援不及,又逢伏擊被堵在了路上。已經無力回天了。
我卻沒有心思聽,只讓上官夏把蘇澈的傷勢處理好,兀自慢慢地坐回椅子。
魏叔死了?他死了?
啊,對啊。上輩子的時候,他好像也是這個時候走的。那時的形勢跟現在如出一轍。終究都是要亡國了
“殿下。丞相大人的信……還是讓您遷都。”吏部尚書手指顫抖著把信從袖子裡拿了出來。
我沒接。我怕再度看見鍾伯琛那近乎乞求的話語。我又靜坐了一會兒,聽著群臣們勸我“節哀”,竟然連想哭的衝動都沒有,只輕聲問道:“我記得,丞相說,再挺過半年,局勢就會逆轉?”
吏部尚書一愣,微微頷首。兵部尚書上前沉聲道:“殿下。微臣願意率兵支援北方軍。”
“不。你去沒用。”我起身整理了一下袖子:“本王記得。當年父皇的最後一場戰役,就是這麼個光景。突厥馬上要打入都城了,父皇御駕親征,硬是將他們給打了出去。那時我們的人馬僅有突厥人的一半,卻贏在了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