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頁
乾隆若有所思:“你是想著永琪?”
景嫻輕輕頷首,又道:“不止如此……臣妾想,那鄂弼遠在千里之外,該與此事無關。”
乾隆道:“朕派人暗中調查過,鄂弼確與此事無關。”他輕聲一笑,“朕並非昏君,不會肆意殺伐。”
景嫻揚起頭問道:“既是如此,皇上又何必問臣妾?”
乾隆輕撫著景嫻臉頰:“叫你想些別的。”
景嫻平靜道來:“和安的事,過去了……臣妾是皇后,七格格雖非臣妾親生,終究也要喚臣妾一聲皇額娘。”
乾隆苦笑道:“七格格如何能與咱們的和安相提並論?和安是朕的嫡女,是我大清最漂亮的公主!”他終究是固執的,即便和安從未喚過他一聲阿瑪,即便和安再不能出現在眼前,在他心中,她依舊是他最為心愛的女兒。
“四哥!”景嫻緊緊抱著乾隆,眼淚又流了下來。
乾隆不再相勸,伸出雙臂攬著她的腰,兩顆滿布傷痕的心緊貼在一起,終究沒有那麼孤獨。原來,生的喜悅永遠無法掩蓋死的淒涼,原來,心傷了,永遠不會痊癒,那錐心般的疼痛只會在每次想起時愈演愈烈。
良久良久,乾隆道:“也許,命定的朕無福享受天倫之樂。朕想疏遠些永璂,你不會介意吧?”
景嫻正色道:“皇上用心良苦,臣妾又怎麼會介意。”
乾隆又道:“他是朕唯一的嫡子,將來,若是他願意,這大清的天下遲早會交到他手上。”
景嫻卻道:“開國至今,從不曾有嫡子繼位,臣妾從未奢望過。”
“正是如此,嫡子繼位一直是朕最大的心愿。永璉、永琮相繼早殤,朕的這個心愿就落到了永璂的身上。”
景嫻輕聲嘆息,想了許久,方才開口道:“臣妾斗膽一問,四哥這皇帝做得快樂嗎?”
乾隆竟被景嫻問住了,日復一日的練功、上朝、批奏摺,江山這個擔子一旦挑在了肩上,便再不能有片刻鬆懈。快樂嗎?自己倒從未想過這個問題,至少在做皇帝之初,他是快樂的,榮登大寶證明了他是他阿瑪最為優秀的兒子。可是,年逾不惑,人究竟為什麼而活竟成了自己最難回答的問題。原來,這坐北朝南的位子竟不是心底最深的渴望。
景嫻笑了:“臣妾跟皇上打個賭,將來,永璂必定不願做皇帝。”
乾隆戲謔道:“若是永璂不願,咱們總還有第二個阿哥。總之,你給朕生個願做皇帝的皇子出來就是。”
景嫻嗔道:“越發的無理取鬧了!”索性側坐過身不再瞧他。
乾隆自景嫻背後擁住她:“旁人樂不得自個兒的兒子做皇帝,將來盡享榮華富貴,偏你不同!這樣捨不得自個兒的兒子受一點兒累?”
景嫻戲謔道:“皇上說的是,臣妾只希望自個兒的兒子將來做個遊手好閒、無所事事的王爺!”
乾隆問道:“像老八一樣?”
“八阿哥也並非隨心所欲……”
乾隆卻道:“他還不夠‘隨心所欲’?朕前一陣子才准了他娶個戲子做側福晉,且不說皇家,便是京城裡的大戶人家,有幾個能准了戲子入門?”
景嫻直言道:“此事與身份無關。皇上之所以允准,全因王茵酷似芳兒。”
乾隆奇道:“你如何得知?”
景嫻道:“宮裡面兒傳的沸沸揚揚,臣妾就是關緊了宮門,消息也會從窗戶fèng兒透進來。永璇自幼沒有額娘,等著看他笑話的不在少數。臣妾總要了解了事情始末,才好對症下藥。”
乾隆輕輕頷首。
只聽景嫻又道:“也許,永璇不過是在飲鴆止渴……”
“何以見得?”
景嫻笑了:“說說而已。依臣妾看,永璇是眾多皇子中最有福氣的。永琪明面兒上護著,皇上暗地裡護著……將來,不論哪個皇子登基,他必能得享天年。”
乾隆凝眉道:“若然如此,朕也算對得起嘉妃。”
景嫻心中嘆道:終究不夠圓滿。眼睜睜看著心愛的女人遠嫁,又如何能稱得上隨心所欲?生在皇家,註定了隨時要為天下做出犧牲,無論他人如何庇護,也是逃不脫的。
乾隆見景嫻愣了神,問道:“在想什麼?”
景嫻臉現尷尬神色,她回過神來,戲謔道:“若是將來永璂厭倦了宮廷生活,皇上可願放他出宮?”
“是他厭倦了宮廷生活?還是你厭倦了宮廷生活?”乾隆佯怒道:“二十年了,看朕看厭了?”
景嫻忙低首,笑道:“臣妾不敢。”
乾隆忍者笑:“朕諒你也不敢!”略一思忖,他又道:“厭倦了也無妨,宮外面兒花花世界,看夠了再回來。”
“若是看不夠……”
“看不夠?”乾隆輕輕抬起景嫻下巴,“看不夠朕派人抓你回來!”
景嫻又道:“好霸道!”
乾隆當真she出兩道霸氣目光:“你嫁給了朕,生是朕的人,死是朕的鬼。無論如何,朕也不會准你逃出朕的掌心……”
☆、有孕
又過了些日子,接連著幾天,大清早起床,景嫻便覺噁心欲嘔,她越發確定心中所想,終是傳了太醫。
葉之桐跪在芙蓉帳前給景嫻診了脈後,說道:“恭喜娘娘。”
景嫻撫著小腹,又為人母,她心中卻並未感到喜悅,反倒被擔憂填滿。這個孩子與自己能有多久的緣分,會不會如和安一般來而又去?這樣的打擊,她再難承受了……
葉之桐久久等不到景嫻的反應,思忖著道:“娘娘的身子已調理得當,這一次當無大礙。”
只聽景嫻問道:“葉太醫此話當真?”
葉之桐叩了頭道:“臣願以項上人頭擔保。”
景嫻道:“既是如此,勞煩葉太醫。”
葉之桐道:“微臣惶恐。”
正午時分,乾隆瞧了葉之桐遞來的摺子,匆匆忙忙趕到景仁宮。彼時,景嫻已用過了午膳,換了件淺綠色睡袍,正坐在雕花銅鏡前由小宮女拆著頭上的髮飾,乾隆悄聲站到她身後。景嫻透過銅鏡見到乾隆,正欲起身見禮,卻被他按住了。只聽乾隆說道:“朕不叫人通報,便是不想你見了朕還要行禮。”他右手一揮,小宮女福身退下。
景嫻終是站起身來,含笑問道:“皇上怎麼這個時辰過來?”
乾隆自衣袖中掏出一道明晃晃的奏摺,說道:“見了葉之桐的摺子,如何還能坐得住?”
景嫻低首一笑,她早料到了。
只聽乾隆又道:“這一次,你可要好生保重!”
景嫻揚起頭瞧著乾隆,問道:“不想要個艷冠群芳的女兒了?”
乾隆將景嫻攬入懷中,回道:“兒子也好,女兒也罷,只要能平安長大!”
景嫻輕輕頷首,又道:“不止如此……臣妾想,那鄂弼遠在千里之外,該與此事無關。”
乾隆道:“朕派人暗中調查過,鄂弼確與此事無關。”他輕聲一笑,“朕並非昏君,不會肆意殺伐。”
景嫻揚起頭問道:“既是如此,皇上又何必問臣妾?”
乾隆輕撫著景嫻臉頰:“叫你想些別的。”
景嫻平靜道來:“和安的事,過去了……臣妾是皇后,七格格雖非臣妾親生,終究也要喚臣妾一聲皇額娘。”
乾隆苦笑道:“七格格如何能與咱們的和安相提並論?和安是朕的嫡女,是我大清最漂亮的公主!”他終究是固執的,即便和安從未喚過他一聲阿瑪,即便和安再不能出現在眼前,在他心中,她依舊是他最為心愛的女兒。
“四哥!”景嫻緊緊抱著乾隆,眼淚又流了下來。
乾隆不再相勸,伸出雙臂攬著她的腰,兩顆滿布傷痕的心緊貼在一起,終究沒有那麼孤獨。原來,生的喜悅永遠無法掩蓋死的淒涼,原來,心傷了,永遠不會痊癒,那錐心般的疼痛只會在每次想起時愈演愈烈。
良久良久,乾隆道:“也許,命定的朕無福享受天倫之樂。朕想疏遠些永璂,你不會介意吧?”
景嫻正色道:“皇上用心良苦,臣妾又怎麼會介意。”
乾隆又道:“他是朕唯一的嫡子,將來,若是他願意,這大清的天下遲早會交到他手上。”
景嫻卻道:“開國至今,從不曾有嫡子繼位,臣妾從未奢望過。”
“正是如此,嫡子繼位一直是朕最大的心愿。永璉、永琮相繼早殤,朕的這個心愿就落到了永璂的身上。”
景嫻輕聲嘆息,想了許久,方才開口道:“臣妾斗膽一問,四哥這皇帝做得快樂嗎?”
乾隆竟被景嫻問住了,日復一日的練功、上朝、批奏摺,江山這個擔子一旦挑在了肩上,便再不能有片刻鬆懈。快樂嗎?自己倒從未想過這個問題,至少在做皇帝之初,他是快樂的,榮登大寶證明了他是他阿瑪最為優秀的兒子。可是,年逾不惑,人究竟為什麼而活竟成了自己最難回答的問題。原來,這坐北朝南的位子竟不是心底最深的渴望。
景嫻笑了:“臣妾跟皇上打個賭,將來,永璂必定不願做皇帝。”
乾隆戲謔道:“若是永璂不願,咱們總還有第二個阿哥。總之,你給朕生個願做皇帝的皇子出來就是。”
景嫻嗔道:“越發的無理取鬧了!”索性側坐過身不再瞧他。
乾隆自景嫻背後擁住她:“旁人樂不得自個兒的兒子做皇帝,將來盡享榮華富貴,偏你不同!這樣捨不得自個兒的兒子受一點兒累?”
景嫻戲謔道:“皇上說的是,臣妾只希望自個兒的兒子將來做個遊手好閒、無所事事的王爺!”
乾隆問道:“像老八一樣?”
“八阿哥也並非隨心所欲……”
乾隆卻道:“他還不夠‘隨心所欲’?朕前一陣子才准了他娶個戲子做側福晉,且不說皇家,便是京城裡的大戶人家,有幾個能准了戲子入門?”
景嫻直言道:“此事與身份無關。皇上之所以允准,全因王茵酷似芳兒。”
乾隆奇道:“你如何得知?”
景嫻道:“宮裡面兒傳的沸沸揚揚,臣妾就是關緊了宮門,消息也會從窗戶fèng兒透進來。永璇自幼沒有額娘,等著看他笑話的不在少數。臣妾總要了解了事情始末,才好對症下藥。”
乾隆輕輕頷首。
只聽景嫻又道:“也許,永璇不過是在飲鴆止渴……”
“何以見得?”
景嫻笑了:“說說而已。依臣妾看,永璇是眾多皇子中最有福氣的。永琪明面兒上護著,皇上暗地裡護著……將來,不論哪個皇子登基,他必能得享天年。”
乾隆凝眉道:“若然如此,朕也算對得起嘉妃。”
景嫻心中嘆道:終究不夠圓滿。眼睜睜看著心愛的女人遠嫁,又如何能稱得上隨心所欲?生在皇家,註定了隨時要為天下做出犧牲,無論他人如何庇護,也是逃不脫的。
乾隆見景嫻愣了神,問道:“在想什麼?”
景嫻臉現尷尬神色,她回過神來,戲謔道:“若是將來永璂厭倦了宮廷生活,皇上可願放他出宮?”
“是他厭倦了宮廷生活?還是你厭倦了宮廷生活?”乾隆佯怒道:“二十年了,看朕看厭了?”
景嫻忙低首,笑道:“臣妾不敢。”
乾隆忍者笑:“朕諒你也不敢!”略一思忖,他又道:“厭倦了也無妨,宮外面兒花花世界,看夠了再回來。”
“若是看不夠……”
“看不夠?”乾隆輕輕抬起景嫻下巴,“看不夠朕派人抓你回來!”
景嫻又道:“好霸道!”
乾隆當真she出兩道霸氣目光:“你嫁給了朕,生是朕的人,死是朕的鬼。無論如何,朕也不會准你逃出朕的掌心……”
☆、有孕
又過了些日子,接連著幾天,大清早起床,景嫻便覺噁心欲嘔,她越發確定心中所想,終是傳了太醫。
葉之桐跪在芙蓉帳前給景嫻診了脈後,說道:“恭喜娘娘。”
景嫻撫著小腹,又為人母,她心中卻並未感到喜悅,反倒被擔憂填滿。這個孩子與自己能有多久的緣分,會不會如和安一般來而又去?這樣的打擊,她再難承受了……
葉之桐久久等不到景嫻的反應,思忖著道:“娘娘的身子已調理得當,這一次當無大礙。”
只聽景嫻問道:“葉太醫此話當真?”
葉之桐叩了頭道:“臣願以項上人頭擔保。”
景嫻道:“既是如此,勞煩葉太醫。”
葉之桐道:“微臣惶恐。”
正午時分,乾隆瞧了葉之桐遞來的摺子,匆匆忙忙趕到景仁宮。彼時,景嫻已用過了午膳,換了件淺綠色睡袍,正坐在雕花銅鏡前由小宮女拆著頭上的髮飾,乾隆悄聲站到她身後。景嫻透過銅鏡見到乾隆,正欲起身見禮,卻被他按住了。只聽乾隆說道:“朕不叫人通報,便是不想你見了朕還要行禮。”他右手一揮,小宮女福身退下。
景嫻終是站起身來,含笑問道:“皇上怎麼這個時辰過來?”
乾隆自衣袖中掏出一道明晃晃的奏摺,說道:“見了葉之桐的摺子,如何還能坐得住?”
景嫻低首一笑,她早料到了。
只聽乾隆又道:“這一次,你可要好生保重!”
景嫻揚起頭瞧著乾隆,問道:“不想要個艷冠群芳的女兒了?”
乾隆將景嫻攬入懷中,回道:“兒子也好,女兒也罷,只要能平安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