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頁
程淮秀笑道:“我是江湖中人,做不得主子,你自然也不是奴才。”
春喜看了一眼乾隆,回道:“幫主是四爺的朋友,四爺是奴才的主子,奴才不敢越矩。”
程淮秀輕輕頷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而後道:“謝謝你。”
春喜笑了笑,退後兩步,走出屋子後關上了門。
乾隆輕輕揮著手中摺扇,問道:“你想談什麼?”
程淮秀抿了抿嘴唇,自衣袖中抽出一封信,拍在桌上,說道:“四爺這信,是為了引我入京?”
乾隆佯裝無辜:“我似乎並未這樣寫。”
程淮秀臉現怒色,乾隆忙道:“你哪兒都好,就是開不得玩笑。好些日子未見了,你不想見我嗎?”
程淮秀微低下頭,臉現尷尬神色:“我既說了開春北上,自然不會食言。”
“我知道啊!”乾隆不以為意,“今兒個是臘月十六,距離開春,沒有幾天。”
程淮秀直言道:“你知道的,我來是為了接曹霑的妻女回蘇州。”
乾隆左手搭在桌上,幾根手指交替擊打著桌面,說道:“現在不成!”他說得義正言辭,“不是我說的,太醫說的。你若是想接人走,恐怕得再過幾個月。”
程淮秀猛地站起身來,眉頭緊蹙,說道:“四爺,我好歹是一幫之主,幫中事務何其多,你開這種玩笑?”
“脾氣這樣急,不怕上火嗎?”乾隆站起身來,雙手扶住程淮秀肩膀,又讓她坐了下去,“你總要過了開春再回去,到時四爺想辦法讓那曹霑妻女隨你走就是。”
“君子一言,你到時不可反悔!”
乾隆解下系在腰間的荷包,拍到桌上,說道:“四爺若是食言,你便將這荷包收走,這樣可好?”
程淮秀見他將自己所贈的荷包隨身帶著,心裡泛起一絲甜意,面上仍是不露聲色,捏著搭在胸前的頭髮,說道:“看來,四爺也並不稀罕我這荷包。”
乾隆正將那荷包小心翼翼系回腰間,他邊系邊說:“女人總是口是心非,你明知我當這荷包是寶,心中喜歡的緊,偏偏又說什麼‘我不稀罕’……”終於系好,他抬起頭來,“你送我的荷包,我時時刻刻帶在身邊,我送你的你可也帶著?”
程淮秀略顯尷尬,詭辯道:“四爺送的太過貴重,我一路快馬,帶在身上,丟了可如何是好?”
乾隆輕哼一聲,說道:“不願帶在身上,直說就是。丟了還怕四爺找不到更好的送你?”他說完方覺失言,忙偷眼瞧著程淮秀臉上神色。只見程淮秀輕聲一笑,戲謔道:“原來四爺送淮秀的那塊玉也並沒有那麼稀罕。”
“話不該這樣講。”乾隆思忖著道,“去蘇州前,我並未想過會遇見你。當其時,這塊玉也確實是四爺身上最為貴重之物了。這次你進京,四爺自然……”
程淮秀握住乾隆的手,說道:“你說我開不得玩笑,四爺你又何嘗開得了玩笑?那塊玉,我帶了……”她另一隻手伸入腰間,摸出了那塊玉。
乾隆站起身來,用力將程淮秀攬入懷中,附在她耳畔,呢喃道:“淮秀,想你……我多怕你收到那封信後會無動於衷。”
程淮秀凝眉道:“我也想四爺。”五個字,一顆心,叱吒江湖、英姿颯慡的幫主,在她喜歡的男人面前也只不過是個女人。
乾隆微低下頭凝望著程淮秀雙眼,問道:“這次進京,四爺有什麼能幫得上的?”
程淮秀輕輕搖頭,笑道:“幫中之事,我這個幫主可以處理妥當。四爺非我鹽幫中人……”
“誰說四爺並非鹽幫中人?”乾隆輕撫著程淮秀的後背,說道,“四爺是幫主的男人,自然也是鹽幫中人。淮秀你想要什麼,四爺都給。鹽幫有事,四爺自然要幫。”
程淮秀輕輕頷首,戲謔道:“再有夜劫官船的大事,我一定叫上你。”
乾隆心知她在開玩笑,朗聲大笑,重又將她緊緊抱在懷裡,低聲說道:“今天就陪在四爺身邊,不要回去,好嗎?”
☆、試探
臘月二十三,北方過小年,紫禁城內一派喜慶。坤寧宮,乾隆拈香祭過灶神後,賈六將手中香點燃,雙手遞給景嫻。正對著坤寧宮東牆貼著的灶神君像,景嫻拜了三拜,賈六微躬著身走上前去,雙手接過景嫻手中燃著的香,恭恭敬敬插進了擺在灶神君像前的香爐里。
祭祀完畢,乾隆與景嫻二人比肩走在甬道上。沉默了一陣,景嫻開口問道:“臣妾聽說,皇上這些日子常常往宮外面跑……”
乾隆左手負於身後,右手握著朝珠,側過頭看著景嫻,笑問:“你聽誰說的?”隨即又正過頭來,餘光瞥了眼賈六,後者擺手又搖頭,示意與自己無關。
景嫻一笑,未置可否。景仁門前,她揚起頭瞧了瞧門楣上掛的匾額,笑對著乾隆道:“皇上進臣妾宮裡坐一坐?”
乾隆笑著頷首,握住景嫻的手走進景仁宮。
景仁宮正殿,景嫻幫乾隆脫了狐裘交給春喜,隨即吩咐道:“你們都先退下。”
賈六與春喜帶頭行了禮,一眾宮女太監魚貫而出。
乾隆將雙手負於身後,笑問:“想單獨和朕說些什麼?”
景嫻輕聲一笑,說道:“一陣子不見,皇上與臣妾之間竟變得如此陌生?”
乾隆臉露尷尬神色,坐到火盆前烤著手。
良久良久,景嫻又道:“敬事房的記錄,近來太過‘難看’了,幾度驚動了太后。”她平靜道來,語氣中不起一絲波瀾。
乾隆反倒有些詫異:“你不追問?”
“追問什麼?”景嫻坐到銅鏡前,拆著插在頭上的髮飾,又道,“皇上的行蹤輪不到臣妾過問。可是,後宮要有交代……”她低首苦澀一笑,“臣妾想過些清靜日子,還請皇上成全。”
“你這是什麼話?”乾隆語出不善,側過身子瞧著景嫻道,“朕‘耽誤’你過清靜日子了?”
景嫻思忖著,終是退了一步道:“隔幾日出宮一次不成嗎?雖說‘雨露由來一點恩’,皇上心裡惦著宮外的那個,這宮裡面總也該有皇上能待的地方。後宮安穩,對於宮裡宮外的人都是一件好事。”
“話兒不是這麼說的!”乾隆掂量著措辭,“她這一次北上,是被朕‘騙’來的,眼瞅著要過年了,朕若棄她於不顧,忒也無情了。”
景嫻的一頭黑髮已散了下來,她拿起桌上的篦子輕輕梳著,一邊梳一邊說道:“整日的‘晚出早歸’,宮門關了便翻牆,皇上您是天子,天子當有天子威儀。”
乾隆冷哼一聲:“好一句‘天子威儀’!朕已‘做到天子’了,都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還要整日被你們拘著、管著,這個‘天子’‘做’的忒也窩囊了!”
春喜看了一眼乾隆,回道:“幫主是四爺的朋友,四爺是奴才的主子,奴才不敢越矩。”
程淮秀輕輕頷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而後道:“謝謝你。”
春喜笑了笑,退後兩步,走出屋子後關上了門。
乾隆輕輕揮著手中摺扇,問道:“你想談什麼?”
程淮秀抿了抿嘴唇,自衣袖中抽出一封信,拍在桌上,說道:“四爺這信,是為了引我入京?”
乾隆佯裝無辜:“我似乎並未這樣寫。”
程淮秀臉現怒色,乾隆忙道:“你哪兒都好,就是開不得玩笑。好些日子未見了,你不想見我嗎?”
程淮秀微低下頭,臉現尷尬神色:“我既說了開春北上,自然不會食言。”
“我知道啊!”乾隆不以為意,“今兒個是臘月十六,距離開春,沒有幾天。”
程淮秀直言道:“你知道的,我來是為了接曹霑的妻女回蘇州。”
乾隆左手搭在桌上,幾根手指交替擊打著桌面,說道:“現在不成!”他說得義正言辭,“不是我說的,太醫說的。你若是想接人走,恐怕得再過幾個月。”
程淮秀猛地站起身來,眉頭緊蹙,說道:“四爺,我好歹是一幫之主,幫中事務何其多,你開這種玩笑?”
“脾氣這樣急,不怕上火嗎?”乾隆站起身來,雙手扶住程淮秀肩膀,又讓她坐了下去,“你總要過了開春再回去,到時四爺想辦法讓那曹霑妻女隨你走就是。”
“君子一言,你到時不可反悔!”
乾隆解下系在腰間的荷包,拍到桌上,說道:“四爺若是食言,你便將這荷包收走,這樣可好?”
程淮秀見他將自己所贈的荷包隨身帶著,心裡泛起一絲甜意,面上仍是不露聲色,捏著搭在胸前的頭髮,說道:“看來,四爺也並不稀罕我這荷包。”
乾隆正將那荷包小心翼翼系回腰間,他邊系邊說:“女人總是口是心非,你明知我當這荷包是寶,心中喜歡的緊,偏偏又說什麼‘我不稀罕’……”終於系好,他抬起頭來,“你送我的荷包,我時時刻刻帶在身邊,我送你的你可也帶著?”
程淮秀略顯尷尬,詭辯道:“四爺送的太過貴重,我一路快馬,帶在身上,丟了可如何是好?”
乾隆輕哼一聲,說道:“不願帶在身上,直說就是。丟了還怕四爺找不到更好的送你?”他說完方覺失言,忙偷眼瞧著程淮秀臉上神色。只見程淮秀輕聲一笑,戲謔道:“原來四爺送淮秀的那塊玉也並沒有那麼稀罕。”
“話不該這樣講。”乾隆思忖著道,“去蘇州前,我並未想過會遇見你。當其時,這塊玉也確實是四爺身上最為貴重之物了。這次你進京,四爺自然……”
程淮秀握住乾隆的手,說道:“你說我開不得玩笑,四爺你又何嘗開得了玩笑?那塊玉,我帶了……”她另一隻手伸入腰間,摸出了那塊玉。
乾隆站起身來,用力將程淮秀攬入懷中,附在她耳畔,呢喃道:“淮秀,想你……我多怕你收到那封信後會無動於衷。”
程淮秀凝眉道:“我也想四爺。”五個字,一顆心,叱吒江湖、英姿颯慡的幫主,在她喜歡的男人面前也只不過是個女人。
乾隆微低下頭凝望著程淮秀雙眼,問道:“這次進京,四爺有什麼能幫得上的?”
程淮秀輕輕搖頭,笑道:“幫中之事,我這個幫主可以處理妥當。四爺非我鹽幫中人……”
“誰說四爺並非鹽幫中人?”乾隆輕撫著程淮秀的後背,說道,“四爺是幫主的男人,自然也是鹽幫中人。淮秀你想要什麼,四爺都給。鹽幫有事,四爺自然要幫。”
程淮秀輕輕頷首,戲謔道:“再有夜劫官船的大事,我一定叫上你。”
乾隆心知她在開玩笑,朗聲大笑,重又將她緊緊抱在懷裡,低聲說道:“今天就陪在四爺身邊,不要回去,好嗎?”
☆、試探
臘月二十三,北方過小年,紫禁城內一派喜慶。坤寧宮,乾隆拈香祭過灶神後,賈六將手中香點燃,雙手遞給景嫻。正對著坤寧宮東牆貼著的灶神君像,景嫻拜了三拜,賈六微躬著身走上前去,雙手接過景嫻手中燃著的香,恭恭敬敬插進了擺在灶神君像前的香爐里。
祭祀完畢,乾隆與景嫻二人比肩走在甬道上。沉默了一陣,景嫻開口問道:“臣妾聽說,皇上這些日子常常往宮外面跑……”
乾隆左手負於身後,右手握著朝珠,側過頭看著景嫻,笑問:“你聽誰說的?”隨即又正過頭來,餘光瞥了眼賈六,後者擺手又搖頭,示意與自己無關。
景嫻一笑,未置可否。景仁門前,她揚起頭瞧了瞧門楣上掛的匾額,笑對著乾隆道:“皇上進臣妾宮裡坐一坐?”
乾隆笑著頷首,握住景嫻的手走進景仁宮。
景仁宮正殿,景嫻幫乾隆脫了狐裘交給春喜,隨即吩咐道:“你們都先退下。”
賈六與春喜帶頭行了禮,一眾宮女太監魚貫而出。
乾隆將雙手負於身後,笑問:“想單獨和朕說些什麼?”
景嫻輕聲一笑,說道:“一陣子不見,皇上與臣妾之間竟變得如此陌生?”
乾隆臉露尷尬神色,坐到火盆前烤著手。
良久良久,景嫻又道:“敬事房的記錄,近來太過‘難看’了,幾度驚動了太后。”她平靜道來,語氣中不起一絲波瀾。
乾隆反倒有些詫異:“你不追問?”
“追問什麼?”景嫻坐到銅鏡前,拆著插在頭上的髮飾,又道,“皇上的行蹤輪不到臣妾過問。可是,後宮要有交代……”她低首苦澀一笑,“臣妾想過些清靜日子,還請皇上成全。”
“你這是什麼話?”乾隆語出不善,側過身子瞧著景嫻道,“朕‘耽誤’你過清靜日子了?”
景嫻思忖著,終是退了一步道:“隔幾日出宮一次不成嗎?雖說‘雨露由來一點恩’,皇上心裡惦著宮外的那個,這宮裡面總也該有皇上能待的地方。後宮安穩,對於宮裡宮外的人都是一件好事。”
“話兒不是這麼說的!”乾隆掂量著措辭,“她這一次北上,是被朕‘騙’來的,眼瞅著要過年了,朕若棄她於不顧,忒也無情了。”
景嫻的一頭黑髮已散了下來,她拿起桌上的篦子輕輕梳著,一邊梳一邊說道:“整日的‘晚出早歸’,宮門關了便翻牆,皇上您是天子,天子當有天子威儀。”
乾隆冷哼一聲:“好一句‘天子威儀’!朕已‘做到天子’了,都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還要整日被你們拘著、管著,這個‘天子’‘做’的忒也窩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