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頁
天邊泛起魚肚白,景嫻這一覺竟睡得格外的沉。她醒轉之時,只見到乾隆側躺在身旁,瞧著自己。只聽他說道:“朕來的時候你已睡著了,卻睡得不甚安穩,朕便吩咐春喜燃了迷迭香。這香氣你可中意?”
景嫻輕輕頷首,不禁說道:“皇上有些日子沒來臣妾這景仁宮了。”
乾隆將她身前的長髮纏繞在手指上,說道:“年下了,政務繁忙。昨兒個若非你派人來找朕,朕還偷不得這半日閒。”
景嫻輕聲笑了,旋即蹙眉問道:“那柳蕙蘭怎樣了?”
乾隆道:“他曹家添丁進口,母子均安。”
景嫻終於放下心來。她略作思忖,又道:“臣妾有個不情之請……”
“你可是心軟了,想叫朕放了她?”
景嫻笑道:“皇上是知人。既然那曹霑皇上都肯放他在蘇州,這柳蕙蘭一介女流……”
“誒?”乾隆截住景嫻剛要說出口的話,“朕不會任由曹霑隨意寫書,書成之日,他不修,朕自會找旁人修。至於這柳蕙蘭,現而今還不能放她去見曹霑。”
景嫻知道,乾隆定是派了粘杆處的人去監視曹霑的一舉一動。他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如何斗得過粘杆處那幫人?便是放了柳蕙蘭南下,又有何大礙?她想,留在柳蕙蘭和那孩子,他一定存了另一份心思。女人何其敏感,程淮秀的名字不期然浮現在她腦海,倘若,他此舉只是為了有更多的理由聯絡那鹽幫幫主,也真是煞費苦心了。
☆、書信
是夜,乾隆坐在養心殿內的龍椅上,凝眉沉思。他右手握著毛筆,遲遲不肯落下。究竟該如何稱呼這位鹽幫的‘總瓢把子’?程幫主?似乎太過見外了。幫主大人?也不甚好……淮秀吾妹?他甚至能想到程淮秀滿面怒氣挺劍刺來的畫面,不禁打了個寒顫。思來想去,還是寫下淮秀二字。
淮秀:
近來可好?
甚是俗氣的開頭,乾隆將這張紙團成一團,扔到了一旁。
淮秀:
多日不見,甚是思念!
馬馬虎虎,差強人意。可直述思念之情,終究有些難為情,肉麻的話,還是當面說的好。他又想起程淮秀臉頰泛紅,嬌羞無限的樣子,嘴角不禁挑了起來。仍是將這張紙團作一團,扔到了一旁。
淮秀:
曹霑之妻柳氏日前產下一子,然曹、柳、李三人情狀複雜,兄在千里之外,不知江南近況如何。妹處事穩妥,當知此事該如何處理。盼回信。
四爺敬上。
寥寥幾行字,他讀了又讀,總想寫些‘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終是覺著不甚妥當。又過許久,他才將信紙折好,塞進信封,上書淮秀雅鑒,端端正正的四個正楷小字,又將那信封塞進另外一個大一些的信封里,龍飛鳳舞地寫上‘鹽幫程幫主親啟’。方始喚道:“賈六!”
賈六應聲而入,微一躬身道:“皇上有事吩咐?”
乾隆將那封信遞了出去,說道:“即刻交與唐海,十萬火急。”
賈六瞟了一眼信封上的字,眉頭一軒,這封信會‘十萬火急’?他忍住笑,仍是不動聲色退出門去。
乾隆站起身來,將雙手負於身後,走出養心殿。他抬起頭看著天上的月亮,想起也是同樣的月夜,他與程淮秀一起在小狼溝劫貪官,也是同樣的月夜,他與程淮秀在她父親的宅子裡抵死纏綿。許久許久沒嘗過這般思念的味道了……
兩日後,仍舊是月夜,那封信躺到了鹽幫幫主程淮秀的桌子上。她正風塵僕僕由陝西分堂趕回到蘇州總堂。初初見到這封信,她不禁心中納罕,究竟是怎樣的高手能避過鹽幫眾人,悄無聲息的將這封信送進幫主的屋子,若是江湖上的對頭……她將那封信撕了開來,看到內里信封上所寫的‘淮秀雅鑒’四字,蹙緊的眉頭方才展開。這人也當真有趣,薄薄的一封信,偏偏要用兩個信封裝了送來。這裡面究竟寫了什麼呢?定是些‘yín詞艷語’,他那個人,十句當中沒一句正經的。想到這兒,她的臉頰染上一抹桃紅。思量了許久,她才撕開了那封信,匆匆讀就,一抹憂愁浮上心頭。短短几句話,他就將這燙手的山芋丟到了自己的手上,真是不負責任。她輕輕搖頭,脫光了身上的衣服,泡進大木桶里。溫軟的水漫過膝蓋,漫過纖腰,直沒蘇胸,她將頭髮挽起,閉上雙眼,靠在桶壁上。過去的一個月來,她忙於幫務,確實無暇顧及天平山上那兩人,也不知他們怎麼樣了,沒人來報,想必過得還好。可是那封信,仿似一個炸雷,送到山上的那一刻起,他們的生活恐怕再不復平靜。程淮秀的心,漸漸煩躁起來,李綺筠是她的至交好友,直言相告,是不是對她太過殘忍了……若是裝作不知,又未免不近人情,非江湖俠義人士所為。好一個四爺,只是薄薄的一張紙,短短的幾句話,便讓她方寸頓失。她重又睜開雙眼,伸出手將放在一旁高凳上的信紙拿了過來,看著那‘盼回信’三個字,苦澀一笑。她心想:“這信,你叫我怎麼回啊?”隨即將信紙攥在手中,不期然瞥見背面右下角寫了四個小字‘不妨直言’。她咬著口唇笑了,他終究還是給她出了個不是主意的主意。有了這四個字,她不再猶豫不決,或許,李綺筠早知會有今日,就像自己早就知道遲早有一日會和四爺分別,卻仍舊奮不顧身一樣。
次日清晨,程淮秀早早便趕到了天平山。登至半山腰,她遲遲不願上前,推開那宅子的門。雖說已下定決心,可真要邁出最後一步,終究不容易。她深深吸了一口氣,終是推門進去。
院子裡,兩個鹽幫大漢拱手道:“參見幫主!”
程淮秀輕輕頷首,走在他二人身前,問道:“這些日子我不在,一切可好?”
其中一人回道:“並無異常,也無旁人前來打攪。”
程淮秀輕輕頷首。
卻聽另一人道:“幫主幾時調我二人回去?年下幫務繁忙,我二人卻在這兒守著人家寫書,他日回到幫里,難免不被兄弟們笑話!”
程淮秀側過頭,看著那人道:“覺著委屈了?”
那人忙拱手道:“屬下不敢。”
程淮秀又道:“我命你二人守在這兒,是信得過你們。你不願意,我明兒個叫辰坤過來換你!”
那人聽得出程淮秀生氣了,趕忙賠不是:“幫主,屬下知錯。”
程淮秀輕哼一聲,推門進屋。
曹霑仍舊伏案疾書,李綺筠在一旁為他磨墨。程淮秀輕聲喚道:“綺筠……”
李綺筠揚起頭來,含笑喚道:“淮秀。”隨即站起身走到她身邊,拉住她的手問道,“好些日子沒見你。”
程淮秀笑著坐到一旁的檀木椅上,說道:“年下幫務繁忙,我昨兒個夜裡才回到鹽幫。”
李綺筠是個聰明人,她端起茶壺給程淮秀斟了一碗茶,含笑問道:“若非有緊要事,恐怕幫主不會這樣早來找我。”
景嫻輕輕頷首,不禁說道:“皇上有些日子沒來臣妾這景仁宮了。”
乾隆將她身前的長髮纏繞在手指上,說道:“年下了,政務繁忙。昨兒個若非你派人來找朕,朕還偷不得這半日閒。”
景嫻輕聲笑了,旋即蹙眉問道:“那柳蕙蘭怎樣了?”
乾隆道:“他曹家添丁進口,母子均安。”
景嫻終於放下心來。她略作思忖,又道:“臣妾有個不情之請……”
“你可是心軟了,想叫朕放了她?”
景嫻笑道:“皇上是知人。既然那曹霑皇上都肯放他在蘇州,這柳蕙蘭一介女流……”
“誒?”乾隆截住景嫻剛要說出口的話,“朕不會任由曹霑隨意寫書,書成之日,他不修,朕自會找旁人修。至於這柳蕙蘭,現而今還不能放她去見曹霑。”
景嫻知道,乾隆定是派了粘杆處的人去監視曹霑的一舉一動。他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如何斗得過粘杆處那幫人?便是放了柳蕙蘭南下,又有何大礙?她想,留在柳蕙蘭和那孩子,他一定存了另一份心思。女人何其敏感,程淮秀的名字不期然浮現在她腦海,倘若,他此舉只是為了有更多的理由聯絡那鹽幫幫主,也真是煞費苦心了。
☆、書信
是夜,乾隆坐在養心殿內的龍椅上,凝眉沉思。他右手握著毛筆,遲遲不肯落下。究竟該如何稱呼這位鹽幫的‘總瓢把子’?程幫主?似乎太過見外了。幫主大人?也不甚好……淮秀吾妹?他甚至能想到程淮秀滿面怒氣挺劍刺來的畫面,不禁打了個寒顫。思來想去,還是寫下淮秀二字。
淮秀:
近來可好?
甚是俗氣的開頭,乾隆將這張紙團成一團,扔到了一旁。
淮秀:
多日不見,甚是思念!
馬馬虎虎,差強人意。可直述思念之情,終究有些難為情,肉麻的話,還是當面說的好。他又想起程淮秀臉頰泛紅,嬌羞無限的樣子,嘴角不禁挑了起來。仍是將這張紙團作一團,扔到了一旁。
淮秀:
曹霑之妻柳氏日前產下一子,然曹、柳、李三人情狀複雜,兄在千里之外,不知江南近況如何。妹處事穩妥,當知此事該如何處理。盼回信。
四爺敬上。
寥寥幾行字,他讀了又讀,總想寫些‘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終是覺著不甚妥當。又過許久,他才將信紙折好,塞進信封,上書淮秀雅鑒,端端正正的四個正楷小字,又將那信封塞進另外一個大一些的信封里,龍飛鳳舞地寫上‘鹽幫程幫主親啟’。方始喚道:“賈六!”
賈六應聲而入,微一躬身道:“皇上有事吩咐?”
乾隆將那封信遞了出去,說道:“即刻交與唐海,十萬火急。”
賈六瞟了一眼信封上的字,眉頭一軒,這封信會‘十萬火急’?他忍住笑,仍是不動聲色退出門去。
乾隆站起身來,將雙手負於身後,走出養心殿。他抬起頭看著天上的月亮,想起也是同樣的月夜,他與程淮秀一起在小狼溝劫貪官,也是同樣的月夜,他與程淮秀在她父親的宅子裡抵死纏綿。許久許久沒嘗過這般思念的味道了……
兩日後,仍舊是月夜,那封信躺到了鹽幫幫主程淮秀的桌子上。她正風塵僕僕由陝西分堂趕回到蘇州總堂。初初見到這封信,她不禁心中納罕,究竟是怎樣的高手能避過鹽幫眾人,悄無聲息的將這封信送進幫主的屋子,若是江湖上的對頭……她將那封信撕了開來,看到內里信封上所寫的‘淮秀雅鑒’四字,蹙緊的眉頭方才展開。這人也當真有趣,薄薄的一封信,偏偏要用兩個信封裝了送來。這裡面究竟寫了什麼呢?定是些‘yín詞艷語’,他那個人,十句當中沒一句正經的。想到這兒,她的臉頰染上一抹桃紅。思量了許久,她才撕開了那封信,匆匆讀就,一抹憂愁浮上心頭。短短几句話,他就將這燙手的山芋丟到了自己的手上,真是不負責任。她輕輕搖頭,脫光了身上的衣服,泡進大木桶里。溫軟的水漫過膝蓋,漫過纖腰,直沒蘇胸,她將頭髮挽起,閉上雙眼,靠在桶壁上。過去的一個月來,她忙於幫務,確實無暇顧及天平山上那兩人,也不知他們怎麼樣了,沒人來報,想必過得還好。可是那封信,仿似一個炸雷,送到山上的那一刻起,他們的生活恐怕再不復平靜。程淮秀的心,漸漸煩躁起來,李綺筠是她的至交好友,直言相告,是不是對她太過殘忍了……若是裝作不知,又未免不近人情,非江湖俠義人士所為。好一個四爺,只是薄薄的一張紙,短短的幾句話,便讓她方寸頓失。她重又睜開雙眼,伸出手將放在一旁高凳上的信紙拿了過來,看著那‘盼回信’三個字,苦澀一笑。她心想:“這信,你叫我怎麼回啊?”隨即將信紙攥在手中,不期然瞥見背面右下角寫了四個小字‘不妨直言’。她咬著口唇笑了,他終究還是給她出了個不是主意的主意。有了這四個字,她不再猶豫不決,或許,李綺筠早知會有今日,就像自己早就知道遲早有一日會和四爺分別,卻仍舊奮不顧身一樣。
次日清晨,程淮秀早早便趕到了天平山。登至半山腰,她遲遲不願上前,推開那宅子的門。雖說已下定決心,可真要邁出最後一步,終究不容易。她深深吸了一口氣,終是推門進去。
院子裡,兩個鹽幫大漢拱手道:“參見幫主!”
程淮秀輕輕頷首,走在他二人身前,問道:“這些日子我不在,一切可好?”
其中一人回道:“並無異常,也無旁人前來打攪。”
程淮秀輕輕頷首。
卻聽另一人道:“幫主幾時調我二人回去?年下幫務繁忙,我二人卻在這兒守著人家寫書,他日回到幫里,難免不被兄弟們笑話!”
程淮秀側過頭,看著那人道:“覺著委屈了?”
那人忙拱手道:“屬下不敢。”
程淮秀又道:“我命你二人守在這兒,是信得過你們。你不願意,我明兒個叫辰坤過來換你!”
那人聽得出程淮秀生氣了,趕忙賠不是:“幫主,屬下知錯。”
程淮秀輕哼一聲,推門進屋。
曹霑仍舊伏案疾書,李綺筠在一旁為他磨墨。程淮秀輕聲喚道:“綺筠……”
李綺筠揚起頭來,含笑喚道:“淮秀。”隨即站起身走到她身邊,拉住她的手問道,“好些日子沒見你。”
程淮秀笑著坐到一旁的檀木椅上,說道:“年下幫務繁忙,我昨兒個夜裡才回到鹽幫。”
李綺筠是個聰明人,她端起茶壺給程淮秀斟了一碗茶,含笑問道:“若非有緊要事,恐怕幫主不會這樣早來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