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回到了王府里,禮儀等級啥的,就沒那麼明顯了。

  尤其丁石頭可不喜歡被人跪來拜去的,何況府里許多人都是在民間回來的,大家更習慣日常相處。

  於是一個時辰後,順天府尹就帶著衙衛敲開黔國公府大門。

  因為趙王府長史坐告,雖無證據是沐夫人母女散播,但這話確實出自沐夫人之口,當時府前沒有別人,是誰散播一目了然。

  沐夫人沒想到趙王妃絕情至此,氣得在府里大鬧拒捕。

  最後是黔國公帶了禮物登門向趙王妃致歉,又被永樂皇帝在朝堂上訓斥黔國公妻不賢、家風不正,若非沐氏有功,定不輕饒,這事才算灰溜溜告終。

  而當時黔國公登門道歉,丁石頭拿足了趙王妃架子,冷眼看著這個宿主的親爹,說了一些毫無波瀾的場面話,便送客了。

  黔國公離開前目光悲傷地盯著丁石頭問了一句話。

  正文卷 第784章 送客

  “丁丁,你是真的不記得你幼時的事情了嗎?你不姓丁,你是姓沐的!”

  “因你學話時說不清楚,叫誰都是丁丁、丁丁,爹想逗你玩兒,便給你取了這個小名兒,你的閨名叫雪蓮,沐雪蓮。”

  丁石頭淡定的表情終於出現一絲裂痕,原來她還有個這麼別致的名字呀?

  當初趙簡就是嫌她名字粗俗,才給她取了“曉雅”這個名字。

  “呵呵,那我也告訴你,我原來的名字叫什麼!”心中突然有絲惡劣冒頭,丁石頭笑得意味深長。

  “石頭,丁石頭!最頑強結實的石頭,賤命長壽!”

  看到黔國公沐晟表情驚愕,丁石頭感覺很暢快,臉上笑容明媚,掩飾她內心的怨憤。

  “你在怨爹!你在怨爹!對不起,爹真的找了你很多年……”

  沐晟突然啕嚎大哭起來,一個身份顯赫的男子,還是個武將出身的男子,竟然毫無徵兆地痛哭流涕。

  坐在一旁喝茶陪客的趙簡看呆了眼。

  “沒用了,太晚了。”丁石頭冷眼看著哭得毫無形象的男人,毫不妥協。

  雖然真相早就心知肚明,不然沐晟也不會一直認定她就是他的女兒丁丁,連試探都沒有。

  但她以前從未承認過,現在,算是承認了吧。

  但她拒絕的態度卻是強硬而堅決的。

  “你就算不能原諒爹,你哥哥總可以見見吧,這麼多年,他從不曾忘記你。”

  沐晟見無挽回餘地,心情卻鬆快了許多。因為面前就是他的女兒,她好好地活著還有了這尊貴的身份。

  確定了這一點,認不認反而沒那麼在意了。但是……

  “國公府的世子一向兄妹情深,市井皆知,不過本妃冷眼旁觀,實在提不起認親的興趣,就不要為本妃找一堆莫名其妙的麻煩了吧。”

  “尤其想借著強攀本妃的關係,卻打著本妃男人的主意,這樣的伎倆趕早收起來,別讓本妃開殺戒!”

  丁石頭蹙眉不悅地說道。

  她不過透露了一點真相,也是想讓這些人心知肚明,以後別裝無辜地湊上來攀親,結果他還上竿子想變相認親。

  “不會的,你妹妹已經及笄了,正在說親。當初趙王為了你的正妃之位費了多少周章,吃了多少苦,皇上也曾提過,不少朝臣都知道的。”

  沐晟一邊抹淚一邊笑著解釋。

  他現在甚至想,丁丁不認爹,是不是怕與沐家沾上關係,怕他把蓮兒送進趙王府?

  或許這層擔憂消除後,她就認了他這個爹呢。

  不過丁石頭很快就再次端茶送客。

  “王爺乏了,黔國公好走,李坎送客!”

  “……”趙簡端著茶杯正喝著舒坦,聞言頓時大窘。

  這麼熱的天兒,他喝的是涼到卻沒用井水鎮過的龍井茶,絲絲清香入口,回味無窮。

  他哪裡乏了?

  黔國公雖然知道女兒所在而心安不少,可是被女兒如此路人都不如地對待著,心裡還是很難過。

  但他也知呆不下去,只得起身離開。

  還好他是老臣,也是有功勳爵位的武臣,在皇上面前也頗有地位,就連太子都很禮讓,因此也不會對趙王行大禮。

  此時在他眼中,已當趙王是女婿了。

  正文卷 第785章 所有人都在忙

  此後,黔國公用了很多藉口,都未能再進入趙王府。

  他的兒子沐斌也來遞過幾次帖子,都沒能見到妹妹一眼。

  而繼妹沐蘇蓮一直嘲笑他,竟妄想與趙王妃認兄妹,不過是落人笑話罷了。

  心高氣傲的沐斌被氣到了,也就不再遞帖子。

  但他總在趙王府附近轉悠,以為在趙王妃出門時可以攔下,然而卻半月過去都不見她出門。

  幼居京師的世家子如何知道,聲名赫赫在市井已有頗多傳聞的趙王妃,每次出門都換了男裝,只帶了幾個少年隨行?

  丁石頭回到王府得了出行便利,就去葉柏挑選的幾次鋪子看過,挑了最好的一家先開起酒樓。

  她要趕在皇后歿之前,先把酒樓開起來,等那一天到來,酒樓是要關閉的。

  但只要讓人記住那裡是富貴樓京師分號便行了。

  之後在一條二街上開了一家糧行,糧行隔壁是雜貨鋪。

  這樣兩家鋪子相連,若非王府的人出得起價,又如何盤得下來?

  鋪子都是以丁點的名義盤下來的,這些日子裝修差不多了,正在官牙大肆選人。

  不但要選鋪子裡的夥計和管事,也要選丁府一應人等。

  丁府面積不小,丁點和小福、鈴鐺不論是人數還是年紀,都撐不起一座這樣的府邸。

  因此丁石頭決定多安排些人進府,有了人氣才熱鬧一點。

  啟蒙班在京師和周邊逛了幾天後,就由秦夜等人送回。

  少年們除了要繼續帶班的都回去了,剩下的則留在京師。

  原本在杭城進了鋪子的也退出了那邊,而成為這邊鋪子的主力。

  當然,丁石頭挑選了幾個有意帶班的少年,跟著劉學貴去國子監蒙學。

  明年新蒙生還沒開始,今年的先試一試吧。

  這是陳祭酒向趙簡提議的。

  那天武英殿外,他也親眼目睹了那教學陣仗,自問他在兩年內教不出那麼厲害的學童。

  劉學華和張忠他們熱衷做吃,丁石頭帶他們去中宮給徐皇后做了一天膳食。

  當然主要是永樂皇帝和太子他們吃,徐皇后吃不了那麼多,很多都不能吃。

  之後參觀了御廚房,便回來負責酒樓大廚房培訓廚子的事。

  而江虎子和丁點則負責三家鋪子的裝修、供貨、採辦、人工等各項事宜。

  一直到進入六月,所有人都在忙著。

  而京師第一座九九塾學就建立在京師東門五十里外一座皇莊。

  預收蒙生八百人,四十人一個班,需要帶班老師二十人。

  時間是明年開年後,因此現在,塾學校舍、課桌、教具、塾學馬車等,都由工部安排製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