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楚國的軍隊有驚無險,直接開過了鄖國,向著鄖國都城進發,鄖子慌忙出來迎接,在都城外面下跪朝拜,說:“楚王,您可來了!義渠賊子亂我鄖國,殺我百姓,請楚王給我做主啊!”

  吳糾涼涼的看著跪在地上的鄖子,稍微抬了抬下巴,偃鳩已經剛從給旁邊走過來,“咚!”一聲,將一隻腦袋扔在了鄖子面前。

  鄖子嚇得大聲尖叫了一嗓子,低頭一看,竟然是他派出去迎接楚國軍隊的將軍。

  吳糾冷聲說:“鄖公,您這國中,是個人物就能造反,之前您的夫人禍亂朝綱,如今一個將軍又與義渠勾結,打算暗害寡人,若不是寡人命大,此時已經成了你們鄖國將軍的刀下亡魂了。”

  鄖子連忙瑟瑟發抖的說:“這……這,我真是不知情啊,楚王明鑑,楚王明鑑,我怎麼敢做這種事情,況且義渠人著實可恨,殺我百姓,我再混帳,也不敢和義渠人勾結。”

  吳糾淡淡的說:“敢不敢,這話你日後留著與周天子說罷。”

  鄖子一聽,頓時一臉死灰,不過還是叩頭說:“謝……謝楚王不殺之恩。”

  楚國的軍隊進入鄖國都城,要在這裡整頓一日,明早出發進入秦國地界。

  鄖子十分謹慎的引著吳糾,準備進入鄖國宮殿,這個時候卻有人突然衝過來,一個士兵快速跑來,跪在地上,說:“報——我王!義渠使臣送來的文書!”

  眾人一聽,都皺了皺眉,義渠還派來了使臣?

  果然就看到幾個士兵押著一個義渠人走了過來,他的手中拿著中原的旄節。

  吳糾伸手接過來,抖開一看,密密麻麻一大頁,上面的內容其實很簡單,稱讚楚國的武力強大,義渠無意與楚國為敵,因此想要將自己的公主嫁給楚王,結成姻親之好,一同發兵攻打洛師,得到的天下一人一半。

  鄖子偷偷瞟了兩眼,頓時更是嚇得瑟瑟發抖,吳糾則是眯眼一笑,隨即“嗤——”的一聲將佩劍拔出來,手一抖直接將文書扔在地上,佩劍發出“啪!”一聲,扎在文書之上。

  眾人都屏住呼吸看著吳糾,吳糾一身黑色朝袍,襯托著纖細挺拔的身材,抬起左手摸了摸自己脖頸位置,那衣裳下面,藏著一隻和氏璧做的小籠包。

  吳糾隨即一笑,長劍輕輕一划,就將地上的文書“唰!”一聲劃成了兩半,笑眯眯的說:“回去告訴你們的國君,寡人的後宮已經有主了。”

  那義渠使臣臉色變色,吳糾笑眯眯的繼續說:“再者說了,他可能不曾聽過一句話——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寡人的天下,為何要與他一人一半?”

  第164章 吃肉看熱鬧

  吳糾的話成功讓義渠的使臣臉上變色了, 吳糾笑了笑, 隨即說:“寡人不殺使臣, 留他一命,讓他回去報信。”

  他說著,揮了揮手, 旁邊的黑甲武士立刻讓開一條路, 注視著那使臣, 讓他立刻離開。

  使臣被這麼多黑甲武士包圍著, 不敢說多餘的話,只能趕緊低頭撿起地上兩半的文書, 然後逃命似的跑了。

  吳糾眯著眼睛看著使臣路荒而逃的背影, 不由的笑了笑, 說:“進宮。”

  因為如今楚國的軍隊還在爭分奪秒的趕時間,因此吳糾只打算在鄖國宮殿中歇息一晚上, 明日一早繼續推進,往秦國繼續趕路。

  第二天一大早, 天色還沒有亮起來,吳糾就已經準備帶著楚國軍隊出發了,鄖子特意準備了很多補給和馬匹, 送吳糾的隊伍一直出了鄖國都城, 繼續往北,向秦國進發。

  不知是不是因為他們之前將義渠的軍隊打怕了,因此這一路上竟然都沒有受到義渠的騷擾,義渠的軍隊仿佛蒸發了一般。

  吳糾一行人很順利的出了鄖國都城, 沒有兩日便達到了鄖國與秦國的邊界,再往前走,就是秦國的邊邑。

  吳糾帶著隊伍浩浩蕩蕩的開過去,奇怪的是,這邊邑清冷的厲害,不知是不是因為遭受戰亂的緣故,大白日的,城門沒有打開,城外也沒有百姓,一切顯得非常蕭條,尤其天氣越來越冷,狂風一吹起來,卷著地上的黃沙,就更顯得蕭條清冷。

  吳糾帶著隊伍已經來到城門下,往上看了看,便對偃鳩說:“叫人喊話。”

  偃鳩立刻抱拳,說:“是,我王!”

  很快,偃鳩找來了幾個黑甲武士,讓他們齊聲朝城門上面喊話:“楚國援軍已到,護送秦公子回國繼位!”

  “楚國援軍已到!送秦公子回國繼位——”

  “楚國援軍已到……護送秦公子回國繼位!”

  楚國的士兵連喊了三遍,聲音響徹天際,然而邊邑仿佛就是一座空的邊邑,什麼聲響也沒有,吳糾皺了皺眉,不知這是怎麼回事。

  一直喊了十幾遍之後,城樓上這才有了些小動靜,幾個士兵簇擁著一個守門的將軍走了出來,登上城門。

  那將軍頭盔都戴翻了,一臉睡眼惺忪,好像剛剛才起身似的,如今卻已經日上三竿了。

  若是平日裡太平盛世還好,但是如今義渠人肆意掃蕩,而邊邑的守城將軍卻在睡大覺,這著實讓人咋舌。

  吳糾揮了揮手,繼續讓人喊話,城門上的守城將軍揉著睡眼惺忪的眼睛,對身邊的士兵說了幾句話,很快就有幾個秦國士兵,也開始對著城門下喊話。

  “我們將軍說了……聽說秦公子已經叛國,投靠了義渠人,因此不能打開城門!”

  吳糾一聽,更是皺眉,旁邊的眾人也是皺眉,這守城將軍態度很明顯了,就像是個無賴一樣,分明就是混淆視聽,投靠了義渠的是公子白,又不是公子嘉,如今將軍卻這麼一說,重點還是不能打開城門。

  吳糾聽他這麼說,其實心裡已經隱約有了些底兒,之所以義渠人長驅直入,就是因為秦國內部矛盾太大,義渠入侵的時候,秦國正在內訌,秦伯趙說直接病死了,士大夫們卻秘不發喪,也不通知在楚國的質子,這明顯想要獨吞秦國。

  以至於其他國家都不知道義渠人已經打來了,最後直接打到了函谷關,若不是因為函谷關地勢險要,連馬匹都不能並排而行,義渠人定然已經進入了洛師。

  楚國帶著兵馬來援助秦國,不過似乎秦國的士大夫們不領這個情,想要繼續保護他們的權威,不讓趙嘉回國繼位。

  守城將軍就跟他們胡攪蠻纏,不管怎麼喊話,他們都說秦國公子是叛徒,已經投誠了義渠人,所以他們不能開門。

  吳糾想了想,眯著眼睛。想必義渠人已經從他們的國土出去了,此時應該在函谷關附近肆虐,所以秦國這個守城將軍才有恃無恐的,反正義渠人已經打出去了,他們只要關閉大門,又能拒義渠人,又能拒秦國公子趙嘉,何樂而不為呢?

  偃鳩看了一眼吳糾,說:“王上,城門不打開,如今該如何是好?”

  吳糾說:“暫時紮營。”

  “是!”

  偃鳩立刻吩咐下去,在城門外紮營,隊伍後退了一些,就在於城門遙遙相對的地方,紮下營帳,他們從正午開始紮營,紮好營帳就生火造飯。

  邊邑的城樓上很快看到了不遠處的裊裊炊煙,士兵立刻過去稟報,說:“報——將軍,楚軍在城門外不遠處紮營了,還生火造飯,這可如何是好?”

  那守城將軍冷笑說:“沒關係,不怕他們不走,就這麼晾著他們,他們遲早要離開的。”

  楚軍生火造飯,吃了午飯之後就閒了下來,吳糾讓偃鳩派人去探查義渠人的動靜,還有函谷關的動靜,其他人則是閒了下來,各自休息,等著秦國打開城門。

  一直到深夜,秦國都沒有任何反應,鐵了心不打開城門,吳糾他們在城外駐紮,城內不開門,百姓也沒有辦法進出,一切就這麼僵持著。

  這一僵持,竟然僵持了五六天之久,楚軍不撤退,秦軍不開門,眾人都是越來越急躁,最急躁的是趙嘉,楚軍已經開到這裡,明明馬上就能和秦軍匯合,一起攻打義渠,斷了義渠的後路。

  然而秦國竟然如此的不做勁兒,不知內部是誰在把控著,似乎與自己很不對盤,就是不讓他進入城門,不想讓趙嘉繼承秦伯之位。

  這樣一來,楚國駐紮每天都需要消耗糧食,這麼持久下去,楚國帶來的補給,還有鄖國贈送的補給就要不夠了,雖然他們可以派兵管鄖國買補給,但是這也並非什麼好辦法。

  再者說了,戰機不能拖延,他們的楚軍還要配合齊侯的軍隊,斬斷義渠老窩的後路,將義渠關在周朝土地之內,關門打狗呢。

  如今一切都好了,全都讓這秦國守城給耽誤了,若是拖延了戰機,該當如何是好?

  趙嘉急的仿佛是一隻暴躁的困獸,一直走來走去的,已經五六天了,再這樣下去,絕對拖延不起。

  就在趙嘉這麼著急的時候,一匹飛馬沖入行轅,揚起無數塵土,一路狂奔而來,竟然是急報。

  “報——!!急報!!!”

  那士兵一路大喊,眾人聽到說聲音,全都從營帳中走了出來,就看著那士兵,士兵一路衝進了幕府,大家很快也都聚攏在幕府門口。

  士兵衝進幕府,跪地大喊,說:“王上!齊國日前已經率領衛國、鄭國、燕國、邾國、宋國等盟軍抵達洛師,北出函谷關,抵抗義渠人。”

  眾人一聽,臉上都露出欣喜的表情,這麼多諸國盟軍,而且都是大國,這樣一來,想必義渠人一定會被打怕的,再加上函谷關的天險,義渠人就算再兇悍,也絕對通不過函谷關。

  函谷關到底有多兇險,長久以來都是進軍中原的咽喉之道,函谷關這個地方,因為深入函,又是峽谷,因此叫做函谷,兩面峭壁,其中羊腸小路,馬車都不可通過,據說兩匹馬不能並排而行。

  在後世的戰國,秦國就是靠著函谷關,拒六國之師,令六國“伏屍百萬,流血漂櫓”,當年上中學的時候,吳糾記得學過一篇課文,還要求背誦來著,西漢賈誼的《過秦論》,其中有一句話,說的就是函谷關。

  ——“嘗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而攻秦。秦人開關延敵,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

  可見函谷關在當時有多大的威力,周國只要死守函谷關,義渠人就不可能進入中原,齊侯自然也是明白這個道理的,如今就傳來了好消息,齊侯已經火速聯絡各國,率領各國盟軍,在函谷關與義渠人死戰到底,憑藉天險,還有兵力,義渠人想要衝進函谷關,幾乎成了不可能的事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