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如今大家都知道了,潘崇的手段竟然如此厲害。

  眾人都面面相覷,潘崇好不得意的時候,就見彭仲慡又走了出來,他一出來,潘崇頓時頭疼,不知彭仲慡又要說些什麼不合時宜的話。

  彭仲慡這個時候拱手說:“我王,仲慡覺得司馬排兵有些不妥。”

  潘崇一聽,更是頭疼,彭仲慡這小子不知又要搗什麼鬼,之前自己還給他解圍,彭仲慡也不知道感恩戴德,此時竟然來拆台了。

  吳糾沒有阻止他,說:“彭卿請講。”

  彭仲慡倒是恭恭敬敬的,說:“我王,巴國和庸國急著下戰書,卻遲遲不見異動,仲慡恐怕其中有詐。”

  他這麼一說,吳糾皺了皺眉,其實他也是這麼想的,巴國和庸國顯然沒有做好任何準備,就火急火燎的下了戰書,如今都過去這麼久了,楚國人已經把兵馬全都調配好了,等著迎戰,然而此時的巴國和庸國卻仍然沒有動靜,吳糾也十分懷疑。

  彭仲慡拱手說:“我王,若仲慡是巴國和庸國人,急著下戰書,卻遲遲不動,其實只有一個原因,而且顯而易見。”

  彭仲慡是個十分有才華的人,他的才華卻被人看成是痴傻,如今這般直言不諱的說出來,卿大夫們卻看沒出顯而易見,分明就是被羞辱了。

  卿大夫們紛紛說:“什麼顯而易見,彭大夫倒是賜教啊。”

  彭仲慡不急不緩的說:“巴國和庸國的戰書,顯然只是虛晃,他們的目的並非發兵,而是在給其他事情作掩護。”

  彭仲慡這麼一說,眾人紛紛議論起來,似乎覺得十分有道理,吳糾皺眉說:“按照彭卿所言,巴國和庸國,在做什麼掩護?”

  彭仲慡說:“王上難道忘了羅人?若仲慡想要虛晃一記,必定會和羅人合作,羅人如今就在枝江旁的丹陽城附近,若是這些羅人有巴國和庸國的掩護,只是需要小小的做些手腳,例如毀壞枝江堤壩和水利,如此一來,枝江水順流而下,我郢都城就在旁邊,豈不是立刻要被大水衝垮麼?到時候羅人再興兵打來,我楚國的兵力都在西北西南,如何自救?”

  他的話一出,眾人立刻喧譁起來,潘崇的臉色也瞬間蒼白,但是搖了搖頭,心想彭仲慡這個策略,實在偏的厲害。

  要知道在這個時代,當時的人還沒有這麼多計謀,什麼聲東擊西,釜底抽薪這些計謀都太陰險狡詐了,根本不適合當時的春秋禮義。

  或許和潘崇想的一樣,卿大夫們雖然覺得有道理,但是都紛紛搖頭,覺得巴國和庸國應該不會這麼做。

  然而就在眾人自欺欺人的時候,突聽“踏踏踏”的腳步聲衝進來,一個士兵氣喘吁吁的跑進來,“咕咚!”一聲跪倒在地上,大喊著:“報——!!!我王,軍報急件!!丹陽城羅國遺民造反!!他們摧毀了枝江水利,大水順流而下,已經衝垮了丹陽的城郊,如今又是夏日汛期,丹陽城連日下雨,水勢不可控制,馬上給就要衝郢都而來了!”

  眾人一聽,“嗬!!!”的抽了一口冷氣,都震驚的看著彭仲慡,沒想到全都被彭仲慡說對了。

  眾人還沒反應過來,就聽到“踏踏踏”的聲音又沖了進來,第二個士兵衝進來,外面突然下起了大雨,他身上都是雨水,跪在地上還滴滴答答的往下淌,急促的說:“我王!丹陽城急報!!羅國國君萬通突然出現,已經帶羅人侵占了丹陽城,丹陽城守城遇刺,頭顱就懸掛在丹陽城門口,萬通揚言要打進郢都來!”

  那士兵的話一出,眾人更是倒抽一口冷氣,斗祁年紀有些高了,瞬間差點折過去,一個沒座位,跌在了地上,旁邊的士大夫趕緊扶起斗祁。

  斗祁是沒想到的,只是和王上鬥鬥氣,結果這個時候羅人竟然打過來了,羅人淹了丹陽城,枝江大水就要淹過來了,到時候郢都肯定要被淹,雖然都城不至於被淹,但是郊區定然就毀於一旦了,還有旁邊的農田。

  羅人又趁機造反,殺了丹陽城守城,丹陽城乃是楚國的舊都,雖然如今已經不是都城,但是那裡面住的都達官貴人,富紳豪傑,如此一來,羅人隨便搶幾家就能擴充軍備,到時候再往郢都進逼,最多不過半個月的時間。

  吳糾一聽,頓時神經也繃緊了,他仔細的想了想,齊侯雖然早就發兵,但是大軍往這邊趕過來,可以攔住巴國和庸國,但是絕對攔不住距離郢都不過幾日距離的丹陽羅人。

  羅人若是全力撲過來,只需要幾日時間,遠水解不了近火,想要讓齊侯的兵馬幫忙,決計是不可能的了。

  這個時候有人說:“對了!對了!黑火藥,王上快拿出黑火藥,就能對付羅人了。”

  吳糾眯了眯眼睛,他不是沒想過,但是黑火藥是萬萬不能用的。

  彭仲慡也立刻說:“這位大夫說的不在理,若是用黑火藥對付巴國和庸國,仲慡無話可說,戰場之事,本就該向國效忠,如今羅人卻在丹陽城,若是王上用黑火藥對付羅人,豈不是連丹陽城也要炸了?到時候百姓聽到動靜,我王就是去了楚人自己的民心,得不償失。”

  有人大喊:“那如何是好!?”

  眾人都看向吳糾,吳糾精神一繃,不過很冷靜的說:“潘崇,如今我郢都城還有多少能動的兵馬,羅人到底聚眾多少兵馬,你去一一細數,然後回來復命。”

  潘崇臉色慘白,立刻說:“是!”

  潘崇立刻後退,大步走出路寢宮,去查看郢都城的兵馬了,因為這事兒不能定論,吳糾只是安撫了一下朝臣,隨即就命令退朝。

  潘崇退出路寢宮之後,一路飛奔,根本顧不得禮義,快速的往前跑,跑到政事堂,去調遣司馬部門的人,詢問還有多少守城。

  潘崇來到司馬部門,司馬部門也接到了丹陽城的急報,正在商議對策,潘崇仔細詢問,發現郢都城門尹加上環列之尹,還有宮中的各種黑甲武士,大大小小一共加起來,能護住城池的,一共兩萬餘人。

  潘崇聽到這個數目,稍微鬆了一口氣,兩萬餘人,這個數目絕技不小,羅人雖然淹了丹陽城,又企圖淹了郢都城,然而他們的遺民不多,就算萬通公親自掛帥,也絕對沒有兩萬人這麼多。

  潘崇稍微放鬆了一些,趕緊令人去探查丹陽城的情況,看看羅人到底有多少兵馬。

  半日消息就傳過來了,大體算過之後,羅人只不過一萬多人,潘崇更是鬆了一口氣,讓人去召門尹和環列之尹進宮,自己先去面見楚王。

  潘崇來到小寢宮門口,吳糾正在召見彭仲慡,彭仲慡雖然是個文人,卻意外的深諳打仗的道理,正在和吳糾一起分析丹陽和郢都的地理,準備做各種防備。

  潘崇匆匆進來,連忙行禮,說:“我王。”

  吳糾揮手說:“別來虛的了,情況如何了?”

  潘崇立刻說:“我王,丹陽城中羅人大約有一萬兵馬,這一萬兵馬有不少是遺民,並非羅兵,而我郢都能調配的各種精兵,包括守城的士兵和王宮外圍環列的士兵加起來,一共兩萬餘人,足夠抵抗羅人進攻的,就算巴國和庸國此時進攻我楚國,也決計可以抵抗,請我王放心。”

  吳糾點了點頭,潘崇又說:“潘崇自作主張,已經令門尹和環列之尹進宮面見我王,一同商議環衛之事。”

  吳糾說:“好,門尹與環列之尹到了就直接進來便是。”

  他們正說著,卻見彭仲慡又皺眉,他一皺眉,吳糾和潘崇都害怕,吳糾連忙說:“彭卿可想到了什麼?”

  彭仲慡拱手說:“只是猜測,巴國和庸國顯然是有備而來,聯合了羅人造反,可謂是氣勢洶洶,而如今羅人來勢兇猛,卻只有一萬人,還是老弱遺民,這……十分不可情理,若真是如此,羅人為何會有這麼大的底氣,就連逃亡在外的萬通公都要跑來送死呢?”

  吳糾眯了眯眼睛,說:“彭卿的意思是……”

  彭仲慡說:“恐怕羅人還有後招兒。”

  他的話說完,潘崇都心驚膽戰了。

  彭仲慡的話音才落,就聽到有人衝進來的聲音,是子清從外面跑進來,氣喘吁吁的說:“王上,有急報。”

  他說著,後面還跟著一個士兵,那士兵一身環列盔甲,顯然是環列的士兵。

  環列是王宮周邊負責守衛的士兵,並不在宮內,一個個全都是精兵。

  那士兵進來,跪下來倉促的說:“王上,大事不好,環列之尹病倒了!”

  吳糾驚訝的說:“如何突然病倒?”

  那士兵說:“不知為何,環列之尹今日早上突然上吐下瀉,病倒在榻,起都起不來,根本無法進宮。”

  他正說著,另外有個士兵又匆匆進來,吳糾都不需要他說話,立刻知道恐怕又有事兒來了。

  就聽那士兵說:“王上,門尹……今早病逝了……”

  吳糾一聽,更是驚訝,郢都城兩大首位,一個門尹,一個環列之尹,環列之尹重病在身,不能進宮,而門尹竟然直接病逝了?

  吳糾皺著眉,說:“門尹為何突然病逝?”

  那士兵說:“卑將也不知情啊,門尹前些日子還好好兒的,昨天夜裡頭突然不行,今日早上就沒了消息,方才潘大夫請人去找門尹,這才傳來了消息,說門尹過世了,就在今早。”

  潘崇一聽,頓時整顆心都要涼了,這事情太寸了,環列之尹突然得了重病,上吐下瀉,而門尹竟然直接死了,彭仲慡的話似乎應驗了,巴國庸國有恃無恐,羅人絕不會打這樣沒準備的仗,而如今準備來了,他們不知用了什麼手段,門尹和環列之尹突然都出了事兒。

  吳糾皺了皺眉,說:“走,隨寡人去看看。”

  吳糾立刻站起來,讓士兵引路,準備親自去看看重病在身的環列之尹。

  棠巫深諳醫術,趕緊跟隨著吳糾一起往前走,潘崇和彭仲慡也跟著往外走,眾人一併出了宮,很快翻身上馬,趕往環列之尹的府邸。

  環列之尹突然出了事兒,府邸門口應聚集了不少人,全都是來探病的。

  吳糾一到門口,大家自動讓路,排開一條道讓吳糾進去,吳糾皺著眉走進去,還沒到房舍門口,就聞到了一股惡臭的氣息。

  棠巫請吳糾在外稍等,自己進去查看病情,沒一會兒就出來了。

  吳糾著急的說:“可是中毒?”

  棠巫臉色十分難看,低聲說:“王上儘快離開此地,並非是中毒,而是疾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