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潘崇如此年輕,還是個初出茅廬的毛頭小子,經過這一戰,可以說是平步青雲,一步登天,一下變成了上大夫,自然很多人不服氣的。

  大家紛紛議論起來,就聽到有人在底下小聲說:“潘崇年紀輕,沒有功績,王上一下給他這麼高的官位,恐怕有人不服罷?”

  那人想要渾水摸魚,說話的聲音很小,還在人群之中,以為吳糾沒聽清是誰在說話,吳糾則是笑眯眯地說:“彭宇大人的意思,是誰不服?”

  彭宇沒想到被點名了,嚇了一跳,連忙閉嘴。

  彭宇這個人,是楚國的大夫,葆申本就姓彭,彭宇和葆申是沾親帶故的,彭家本全都是申國人,跟隨著葆申入楚,當年熊貲將申國攻打下來的時候,便用冊封了彭宇這個人為申公。

  因為楚王是王的級別,因此他可以冊封公侯,就像諸侯因為是公侯的級別,因此諸侯冊封的地方官就叫做子爵一樣。

  當時楚王熊貲將申這個地方收歸為邑,隨即分給了彭宇,讓他作為申公,管理申地。

  可是後來楚國與齊國開仗的時候,申國和鄧國的舊部開始反抗,彭宇根本沒辦法壓制申地的起義,很快被推翻了,彭宇倉皇逃到郢都城來避難,想要朝廷搬救兵跟他殺回去,但是那時候楚國內亂的厲害,誰給他搬救兵?

  於是彭宇一個被封的申公,一下落的有名無實,如今申國和鄧國也算是有功,彭宇更別想要作為申公了,在加上彭家的主心骨葆申被扳倒,彭宇自然對吳糾懷恨在心,便想要挑撥離間。

  只是彭宇沒想到,吳糾耳朵這麼厲害,而且還點名道姓的。

  彭宇瞬間不敢說話了,縮在人群中。

  吳糾則是笑眯眯的說:“寡人不管你生在何地,寡人不管你長在何地,寡人也不管你是年輕還是年長,寡人亦不管你的血統是尊貴還是低微,寡人……要的是你們的忠心。”

  吳糾說著,展開黑色的袖袍,指向潘崇,說:“潘崇有這份忠心,冒著危險替寡人清除朝中jian佞,乃是一等功勞,寡人若不賞,便是不分忠jian,不辨是非,只會寒了人心。”

  潘崇很順從的立刻拱手說:“謝我王恩典,我王英明!”

  潘崇這樣說出來,旁邊也有人趕緊拱手說:“我王英明!”

  “我王英明!”

  “我王英明——”

  一時間大殿裡充斥著此起彼伏的讚頌生,潘崇立刻又說:“恭迎我王登基!”

  吳糾笑了笑,掃視了一眼在場的眾人,轉過身來,攬著自己黑色的袍子,終於慢慢走上了路寢宮的主席台階。

  吳糾一路走上去,眾人都屏住呼吸,直到吳糾坐在楚王的席位上,楚國眾臣立刻跪地山呼:“拜見我王,我王萬年!”

  其他國家的使臣和國君也都拱手說:“恭喜楚王登基!”

  眾人都是看了一場熱鬧,然而也不只是看了一場熱鬧,更看到了吳糾的手腕,胡齊與葆申聯合起來,想要扳倒吳糾,還找來了厲王的王子,結果卻如此悽慘,魯公還被轟出了大殿,這一場登基可謂是兵不血刃,十分精彩。

  吳糾穩穩噹噹坐在席上,對於一個執政者來說,他太年輕了,縱眼望去,無論是春秋戰國,還是後世歷史,對於一個執政者來說,三十歲以前都是渺小青澀的,嬴政十三歲繼位,三十九歲才稱帝,漢武帝十六歲登基,三十歲才開始他的宏圖霸業。

  然而吳糾這個年輕的執政者,卻一點兒沒有手軟,將場面完全掌控在了手中,何止是給了楚國大臣們一個下馬威,還給了所有諸侯一個下馬威。

  齊侯趁著方才的時間,已經去旁邊的小殿換了一身衣裳,重新換上了黑色的朝袍,款款走進來,正好趕上大家進獻賀禮。

  齊國使臣單子正手中托著一個很大的錦盒,慢慢走過去,跪拜在地上,行了大禮,恭敬的說:“子正奉寡君之命,特意獻上賀禮,請楚王過目。”

  吳糾笑了笑,他不知道齊侯竟然還給自己準備了賀禮,笑著說:“哦?讓齊公費心了。”

  齊侯笑著說:“楚王何不打開看看?定然是讓楚王欣喜的東西。”

  吳糾不知是什麼,不過齊侯一說欣喜,吳糾就莫名心慌,因為他又想到了和氏璧的小籠包,當時齊侯也是這麼說的。

  吳糾命人前去將錦盒打開,隨著“咔!”一聲,錦盒一下打開,袒露出裡面的賀禮,竟然是一塊已經被雕琢完美的方形玉石……

  和氏璧!

  “和氏璧!”

  “是和氏璧……”

  “我楚國的國寶又回來了!”

  竟然真的是和氏璧,如今的和氏璧已經被打磨掉了外面灰白色的雜石,已經袒露出裡面潤白的本色,不止如此,和氏璧還被雕琢了,並非雕琢成了小籠包,而是一塊方形的官印。

  吳糾驚訝的睜大眼睛,那官印上盤踞著繁複的花紋,看起來精美華貴,又霸氣十足,雕工精湛,想必費了不少功夫。

  楚國人都知道和氏璧已經被葆申獻出去求和,很多人都責怪葆申,竟然將國寶獻了出去,與魯國的岑鼎一般,和氏璧代表的也是楚國的國體和國威,獻出和氏璧,無疑就是獻出楚國的尊嚴。

  如今和氏璧又回來了,楚國的卿大夫們如何能不高興?

  那和氏璧綻放著奪目的光彩,靜靜的安放在錦盒之中,諸國的使臣和國君一看,全都傻了眼,這玉石碩大,而且顏色漂亮,通體潤澤找不出一絲瑕疵,實乃是寶物。

  吳糾看到和氏璧,又驚訝,又後怕,幸好齊侯關鍵時刻沒有給自己雕刻一個碩大的大籠包……

  吳糾笑著說:“齊公厚禮,寡人謝過,”

  齊侯對著吳糾也拱了拱,說瞎話都不打糙稿的,氣定神閒的說:“齊楚兩國本就交好,孤若是不獻上一份薄禮,恐怕被人笑話了去,只要楚王喜歡便是,不值什麼。”

  這和氏璧乃是傳世國寶,所有人看在眼中都拔不出來,而齊侯卻說不值什麼,吳糾就靜靜的看著齊侯裝作財大氣粗的樣子。

  登基大典雖然有一時的混亂,不過還是順利結束了,結束的時候正好是中午,晚宴在黃昏舉行,眾人便紛紛散去,回去準備準備,一會兒還要進宮赴宴。

  吳糾從內殿直接走到小寢宮,等了一會兒,齊侯才走了進來,笑眯眯的說:“恭喜二哥了。”

  吳糾笑著說:“還要感謝君上配合。”

  他這麼一說,齊侯立刻湊過來,伸手摟住了吳糾,吳糾見殿裡還有寺人和宮女,趕緊揮手示意他們出去。

  齊侯摟著吳糾,裝作可憐巴巴的樣子,抬手摸自己脖子,說:“二哥,你快給孤看看,孤是不是被砸壞了,潘崇那小子,也不知下手輕點兒。”

  吳糾笑著說:“沒有砸壞,怕是砸傻了。”

  齊侯說:“好啊,二哥長本事了,如今二哥是楚王了,就消遣起孤了,讓孤好生傷心。”

  齊侯這麼說著,就差擠眼淚了,吳糾看著肚子直疼,特別想笑,不過齊侯被砸了一下也是真的,畢竟他們要演戲給葆申看。

  齊侯這個人,平時都不感冒發燒,更別說被人砸一棍子了,吳糾自然也是心疼的,說:“糾讓醫官來給君上看看罷。”

  齊侯說:“不要,就要二哥看看。”

  吳糾看他“耍賴撒嬌”,十分沒有辦法,給他看了看脖子,似乎沒什麼事兒,畢竟齊侯皮糙肉厚的。

  齊侯說:“孤為了二哥的大業都受傷了,二哥有沒有點兒什麼表示?”

  吳糾狐疑的看著齊侯,齊侯笑著說:“二哥這些日子繁忙,都沒有給孤做好吃的,孤想吃二哥做的吃食了。”

  吳糾一想的確是這樣,自從入楚之後,十分忙碌,別說是做好吃的了,連吃個飯都匆匆忙忙的。

  這樣一番下來,十分的疲憊,其實吳糾也有些懷念理膳的感覺了,十分放鬆,看著齊侯吃自己做的膳食也很放鬆,還有成就感。

  吳糾笑了笑,說:“反正還有些時辰,那糾換了衣裳,現在就去給君上做點來。”

  齊侯笑眯眯的按住要起身的吳糾,說:“別忙,二哥穿這身好看,孤想看二哥穿這身理膳。”

  吳糾驚訝的低頭看了看自己,那朝袍還沒脫下來,齊侯竟然讓他這麼去理膳?衣袍那麼寬大,非燒了不可,不過齊侯堅持,就差撒潑打滾兒了,吳糾也沒有辦法。

  吳糾讓子清先去膳房,將膳夫都遣散了,不然自己穿著朝袍過去理膳,估計會把人給嚇死。

  楚國王宮中有好幾個膳房,比齊宮要大得多,子清很快就安排好了,吳糾和齊侯走進膳房的時候,裡面已經沒有膳夫了,膳夫們都去其他膳房忙叨晚宴了。

  吳糾進去,先把寬大的衣袍全都掖起來,袖子捲起來,露出白生生的手臂,衣擺也放在腰帶里,齊侯則站在一邊看吳糾的動作,一臉笑眯眯的樣子。

  吳糾整理著衣袍,突然覺得有點後背發緊,轉頭一看,就看到齊侯那赤裸的目光,滿含情慾,差點把吳糾給燒穿了。

  吳糾只好回過頭來,趕緊準備東西理膳,說:“君上想吃點什麼?”

  齊侯則是笑著說:“二哥做的,孤都喜歡。”

  吳糾挑了挑眉,聽齊侯這麼深情款款的說情話,便笑著說:“那就咸粽子蘸糖蜜了?”

  齊侯一聽,頓時給噎著了,似乎已經腦補出了吳糾很久之前做的那個海鮮咸粽子,還要粘上蜂蜜?那味道簡直已經從腦子裡鑽到了嘴裡,實在……

  齊侯滿臉糾結,皺了皺眉,一臉嫌棄。

  吳糾也只是說說看,他知道齊侯的口味,標準的北方人,菜吃鹹的,點心吃甜的,對於齊侯來說,粽子是點心,自然要吃甜的,海鮮粽子還沾上糖,足夠齊侯吐一年的。

  因為齊侯這次有功勞,因此吳糾只是說說頑,還是打算給齊侯做點好吃的。

  吳糾看了看手頭的食材,都特別新鮮,其中一塊牛肉顏色非常好看,吳糾便將牛肉拿過來,準備剁餡兒,給齊侯做個牛肉蘇餅吃。

  一看就知道,楚國王宮的生活要比齊公奢華的多,膳房裡的東西都十分齊全。

  吳糾快速將牛肉剁成餡兒,然後又開始和面,齊侯一看到吳糾在和面,立刻躲得遠遠的,似乎想起了上次和面那不愉快的經歷。

  吳糾一個人快速的忙叨上,本是不入流的理膳,然而在吳糾手上,竟然能生出花來,動作優雅又流暢,看的齊侯餓得厲害,不只是肚子餓,還有一種想要將吳糾生吞活剝的感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