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二個問題是,牽扯到了魯國,魯姬在外偷人,說出來是魯國的問題,但是魯國也是要面子的,肯定不能承認,這就牽扯到了齊國對魯國的問題。

  第三個問題則是公子糾真正的老爹楚武王的問題,當時楚國雖然並不算太強大,但是楚武王這個人,手段雷厲風行,他在位期間,楚國空前強大,已經在南面稱霸一時,齊僖公又沒有老爹齊莊公硬派,因此根本沒辦法和楚國當面叫板。

  基於這三個問題,齊僖公愣是生生忍下了,只是對公子糾越發疏遠,對魯姬越發厭惡,以至於厭惡到連累了幼公子小白,覺得幼公子也長得不像自己,還不如侄子公孫無知親密,於是齊僖公就將公孫無知帶在身邊,讓他的衣食住行,任何待遇,猶如太子一般,比齊國的三位公子都要強的多。

  很快的,魯姬偷人的事情瞞不住,很多人都知道了,但是唯獨他們不知道,魯姬偷得到底是誰,畢竟楚國離得很遠,誰也想不到是遠在千里迢迢之外的楚武王,另外也是因為楚武王勢力太大,一些知道內情的人,卻不敢說,只能守口如瓶,隨著齊僖公過世,很多老臣也過世了,公子糾的身世就更加成了謎團。

  葆申說到這裡,連忙懇切的說:“大司農,您背上有月牙傷疤,又是魯姬的兒子,定然就是我先王的幼王子了,先王臨終託孤,對當年的事情悔恨異常,經常與葆申提起,對您與魯姬不起,想要葆申替先王將幼王子找回,彌補當年的缺憾,如今葆申終於不愧對先王,找到了幼王子您,請幼王子,一定要隨葆申回國,以證身份!”

  葆申說著,竟然“咕咚!!”一聲跪在了地上,連續磕了三個響頭,發出“咚!咚!咚!”的聲音。

  這可嚇壞了吳糾,畢竟信息量有些大,與此同時被嚇壞的,自然還有跑來偷聽吳糾和葆申jian情的熊子元。

  熊子元根本不知道竟然偷聽出了這樣天大的秘密,先王只有一位夫人,生了兩個兒子,長子是楚文王熊貲,次子是熊子元,並沒有其他兒子。

  再加上熊貲和熊子元乃是一母同胞,因此熊貲對熊子元還算不錯,熊貲繼位之前,熊子元曾經多番想要爭位,奈何熊子元比起大哥熊貲來說,根本沒有斤兩,實在目光短淺,氣度也小,楚武王雖然是個風流人,但是內心明了,還是堅持立老大熊貲為太子。

  就算熊子元多番爭位,但是熊貲繼位以來,還是念在同父同母的份上,厚愛了熊子元。

  熊子元一直想要爭位,無奈實力懸殊,一直未果,後來想要做令尹,但是熊貲不可能把楚國的大好江山放在一個莽夫手中,於是就立了自己的老師葆申為令尹,這可氣壞了熊子元。

  熊子元想當楚王,當不上,熊子元相當令尹,當不上,如今的計策,也只有熊貲沒有兒子,等熊貲死了,自己就名正言順的繼承楚王之位,可是現在好了,熊子元偷聽到了天大的秘密,原來先王不只是熊貲熊子元兩個兒子,還有一個幼王子,竟然養在齊國里,給齊僖公做便宜兒子。

  如今葆申想要迎回吳糾,熊子元心中警鈴大震,也就是說,熊貲就算死了,就算沒有子嗣,那麼有名正言順繼承權的人,除了自己,還有吳糾一個!

  想要和自己搶楚王的位置,熊子元一聽,哪裡肯樂意,當即臉上露出陰狠的表情,這也算是新仇加舊恨了,那日暴打之仇,再加上今日奪位之仇,熊子元恨得牙根直痒痒兒,當即轉頭就走了,準備密謀大計。

  熊子元沒有聽完整,而營帳中的兩個人根本不知道熊子元在偷聽。

  吳糾聽了葆申的話,並沒有驚喜自己是個楚國的王子,按理來說,王子比什麼公子,還要高一等,畢竟一個是王,一個公,公乃是王的封爵。

  可是楚王王子不同,楚王一來不進貢周朝,乃是“蠻夷”國家,可以說是與周朝對立的存在,也就是與尊王攘夷的齊國對立。

  吳糾身在齊國,身份乃是齊國的大司農,突然成了與齊國對立的王子,於情於理,如何能高興?若是這身份被人知道了,豈不是要被詬病到死?

  還有一個原因,吳糾也高興不起來,那便是因為現任的楚王熊貲。

  楚國的國情乃是熊貲當政,熊子元虎視眈眈,而熊貲又沒有兒子,只有一籮筐的女兒,這樣下去的後果是什麼?萬一熊貲一駕崩,那必然是身為弟弟的熊子元和吳糾二選一繼位,如此一來,熊貲就該比較了,熊子元再無能,那是自己的親弟弟,同父同母,而吳糾呢?吳糾是個私生子,而且還養在齊國,熊貲是不是要思量著,若是楚王之位真的落到吳糾手中,會是一番什麼樣的光景,會不會被吳糾敗光,無顏見列祖列宗?

  如此一來,吳糾豈不是熊貲的眼中釘肉中刺?

  就算熊貲考慮到才華問題,覺得吳糾真的比熊子元要有才華,那也有另外一個不利面兒……

  如今楚王沒有子嗣,不立太子,熊貲這次遣葆申來的目的也是因為吳糾有才華,想要拉攏吳糾來賺錢,之所以拉攏吳糾,就是因為看在吳糾沒有身份,不是威脅,並非是老楚人的層次上,吳糾如果變換成了王子身份,熊貲必然會覺得,若是吳糾功高蓋主怎麼辦?之前的拉攏心思,頓時就會變成眼中釘的心思。

  吳糾沉吟了一下,思量到了如此種種,根本沒有成為王子的喜悅,淡淡的說:“楚國特使,糾希望您能把今日的話,爛在肚子裡。”

  葆申一聽,滿臉驚訝,說:“幼王子……您……您不願跟葆申回國麼?!”

  吳糾淡淡的說:“楚國特使,不是糾不願,而是糾壓根不能。”

  吳糾頓了頓,說:“楚國特使也是明事理的人,糾的身份乃是魯國國女與楚國先王的私生子嗣,這件事情一旦曝光,楚王恐怕會覺得糾是一塊絆腳石,而齊國呢?糾身為齊國的大司農,到底知道一些齊國的內部政事,從一個大司農突然變成了楚國人,特使您覺得,齊國人會放過糾麼?”

  葆申是個聰明人,他一方面想要完成先王的囑託,另外一方面,也想到這些問題,如今問題被吳糾陳列在眼前,葆申也猶豫了起來。

  葆申想要吳糾跟他回國,但是如果楚王真的針對吳糾,葆申又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是保證楚王,還是保證吳糾,會進入兩難的境地。

  吳糾見他皺眉,便說:“因此……就當為糾好,也當是為楚國好,也請特使大人,將此番話語爛在肚子裡,萬不可對旁人提及一分一毫,若是讓旁人聽到了,恐怕要做文章。”

  葆申遲疑良久,這才點了點頭,說:“幼王子說的在理,葆申……葆申慚愧,沒有辦法完成先王的囑託。”

  葆申正在嘆氣,突然就聽到“踏踏踏”急促的腳步聲,也沒有人阻攔,也沒有人通報,帳帘子“啪!”一聲猛地打了起來,十分的猛烈,一個穿著黑色朝袍的高大男子快速走進來。

  這一下嚇到了葆申,畢竟葆申正在和吳糾說一些“悄悄話”,突然有人進來,而且還是齊侯,怎麼能不受驚訝呢?

  吳糾也嚇了一跳,緊跟著就看到棠巫也走了進來,心中立刻明了了,定然是棠巫覺得葆申不安好心,畢竟葆申是楚國人,所以出去之後立刻通知了齊侯。

  齊侯聽說楚國特使要和吳糾單談,也恐怕葆申難為吳糾,畢竟他們才剛剛碰瓷兒了熊子元,就怕葆申精明,什麼都明白之後,來找吳糾的晦氣。

  因此齊侯火急火燎的趕緊來,掃了一眼葆申,連忙走到吳糾身邊,說:“孤聽說二哥的傷口疼,來人,快請醫官來。”

  他說著又對葆申說:“楚國特使,真是對不住了,孤這邊要請醫官,實在不方便,就先請特使回營帳罷。”

  葆申看的出來齊侯很維護吳糾,也怕自己露餡,就連忙拱手,然後退出了營帳。

  吳糾嚇了一跳,不知道齊侯聽到了沒有,不過齊侯似乎是沒聽到的,連忙說:“二哥,那葆申難為你沒有?”

  吳糾笑了笑,說:“沒有,楚國特使真的是來探病的,其餘的什麼也沒說。”

  齊侯狐疑,葆申那種老狐狸,怎麼可能只是來探病,但是吳糾說沒有,齊侯也沒有多想。

  行獵還在進行,不過熊子元突然安分了起來,大家還以為熊子元是因為碰瓷兒的事情安分了下來,受到了教訓,但是其實眾人都想不到,熊子元是因為偷聽到了吳糾的身份,這才安分了下來,準備自己的計劃。

  行獵的後幾天,葆申真是一反常態,之前他一直撮合吳糾和羋公主的婚事,但是後來,也不提起吳糾和羋公主的婚事了,而且還不讓吳糾和羋公主獨處。

  葆申的態度很有問題,不過齊侯沒在意,因為葆申不撮合他家二哥和旁的女子,齊侯是最高興的。

  不過吳糾明白,畢竟自己如今乃是楚武王的幼王子,也就是當政的楚王的親弟弟,羋公主乃是楚王的小女兒,也就是說,羋公主其實是吳糾的親侄女。

  吳糾真實的姓乃是羋姓,這樣一來,吳糾和羋公主可是不能通婚的,楚國雖然地處南疆,但是也注重血統,葆申絕不可能禍亂了血統。

  吳糾這才明白,原來羋公主長得像自己上輩子的母親,是因為羋公主隔代遺傳太重,是自己的侄女,這輩分差的有點大,吳糾看到羋公主的時候,總覺得十分彆扭。

  這樣一出狩獵,齊侯還是挺高興的,畢竟解決了情敵危機,狩獵之後,眾人就浩浩蕩蕩的回到了齊宮,楚國特使也回到了驛館。

  葆申不撮合羋公主和吳糾了,這讓羋公主也鬆了一口氣,畢竟羋公主可不喜歡吳糾,她心中早就心有所屬了,那便是如今齊國的諫臣東郭牙。

  東郭牙並非是楚人,其實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哪國人,畢竟東郭牙的童年非常悽苦,父親母親死的都早,東郭牙很小開始流離失所,到處做苦力幹活兒。

  東郭牙雖然從小智慧過人,但是這個年代想要成為謀臣,不只是需要智慧,還需要拍馬屁,雖然很多貴族,甚至豪紳都養食客,但是東郭牙註定成為不了食客,他那凌厲的口舌,讓他去拍馬屁,還不如讓東郭牙做苦力。

  東郭牙幾年前還沒有來到齊國,就在楚國做勞力,後來有一次機會,進入了楚國的王宮,在宮中做一個廝役。

  東郭牙在楚國做廝役的時候,並沒有見過楚王,不過他見過羋公主。

  羋公主還很小,在花園中彈古瑟,不是很熟練,但是因為身為公主,又是楚王疼愛的小女兒,所以大家都巴結這羋公主,沒人說她彈得不好,哪裡不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