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說到這裡,趕緊住嘴,險些說漏了嘴巴,他的箭還沒she出去呢!

  而且那呈上來帶著“血跡”的箭,明明是熊子元自己的,根本不是葆申的,熊子元想要嫁禍給葆申,怎麼可能把自己的箭she出去。

  熊子元大吼著,齊侯卻是來配合演戲的,當即怒不可遏的說:“醫官……”

  他說著話,結果旁邊的楚國特使葆申,竟然比齊侯還“激動”,突然衝上去兩步,睜大了眼睛看著吳糾的傷口,吳糾白皙的肩膀上摸了果實的紅色漿液,那漿液是天然的染料,離得近就穿幫了,離得遠還行。

  吳糾倒在地上,肩膀上除了有紅色的漿液之外,還露出一片白皙的皮膚,因為衣裳劃的有些大,後肩也露了出來,吳糾的後肩上有個淺淺的凹陷痕跡,是個傷疤,呈現出月牙的形狀。

  葆申情緒激動的衝過去,搶白了齊侯,激動的喊著:“醫官!!快救……救大司農!”

  吳糾還在裝死,聽到了葆申的喊聲,頓時有些懵,不知這是什麼情況,明明這個台詞兒,應該是齊侯來念的,齊侯突然被人搶了台詞兒,皺眉的看了看葆申,總覺得葆申的樣子十分失態。

  葆申要衝過來,石速怕穿幫,趕緊攔住,齊侯連忙過來,將吳糾摟在懷中,脫下自己的披風,披在他的“傷口”上,遮住果實的紅色漿液。

  熊子元被人押在地上,也是懵了,心想著葆申這老傢伙到底怎麼回事,自己好歹也是楚國人,被齊國人押在地上,如此受辱,而葆申不看自己一眼,竟然盯著那齊國的大司農,又喊又激動的。

  熊子元眼珠子一轉,不由得想的齷齪,心想是不是葆申看上了那齊國的大司農,之前就傳說齊國的大司農和齊侯關係不清不楚的,若不是仗著自己長得皮相好,怎麼能這麼年輕,便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了?

  熊子元這麼一想,頓時就覺得沒錯兒,定然葆申也被吳糾的皮相給迷住了。

  因為大家都擔心吳糾,根本沒人理熊子元,連楚國特使也不理他,因此熊子元大喊大叫沒有辦法,竟然被齊國的士兵給押了起來,連背上的箭筒子都給繳了,熊子元臉色頓時煞白,因為他的箭筒子裡面,還有一支葆申的長箭,若是被人發現,絕對會有所察覺的。

  “奄奄一息”的吳糾被送回了營帳,醫官火急火燎的衝進來,不過其實都沒見到吳糾本人,而是在帳子的外室,棠巫在裡面兒,看了看吳糾,根本沒傷口,就用熱帕子將吳糾的肩膀擦了擦。

  紅色的漿液擦掉之後,後肩那個月牙形的痕跡就更明顯了,不過眾人都沒有注意這個,周甫低聲笑著說:“今兒我終於知道什麼是碰瓷兒了,楚國使臣那是吃不了兜著走!”

  齊侯見他們笑的開心,正好這個時候有寺人過來,說是楚國特使葆申請齊侯過去,談一下這件事情。

  齊侯無奈的說:“二哥,你先休息會兒,孤去去就來。”

  吳糾點了點頭,齊侯就走出了營帳,雖然他們今天算計了熊子元,但是因為吳糾“即興發揮”,而且道具十分簡陋,其實並不想太難為熊子元。

  因為熊子元好歹是楚國的使臣,齊國和楚國一直都相安無事,熊子元又是楚文王的親弟弟,一母同胞,若真是把熊子元給辦在了齊國里,楚國肯定會找各種各樣的藉口興兵。

  如今齊國面對的是尊王攘夷的計劃,最先攘的必然是對周天子威脅最大的西戎人和北狄人,南面的楚國還暫時沒有什麼太大的威脅,不算在計劃之內。

  齊侯心中明白主次,只是這次給熊子元一個教訓,讓他別不安好心就行了。

  熊子元“行刺”被抓,箭筒里還有一支葆申的長箭,葆申何止不傻,而且極為聰明,一看便明白了熊子元的心思,但是因為同為楚國人,如今還在齊國境內,因此葆申雖然生氣,但是絕不能和熊子元就此翻臉,國體為大,因此葆申只好默默的忍了。

  齊侯走出來,葆申連忙焦急的問:“齊公,大司農如何了?”

  齊侯見葆申一臉關心,怎麼也不像是裝出來的,頓時皺了皺眉,說:“楚國特使的關心,孤就代大司農謝過了,沒什麼大事兒,只是擦破了皮,受了些驚嚇。”

  葆申這才鬆了一口氣,又拱手說:“齊公,大司農被刺一事兒,定然另有蹊蹺,我楚國使臣並沒有加害大司農的心思,還請齊公明察。”

  齊侯笑了笑,說:“楚國特使您多心了,方才只是一時情急,所以誤會了楚國使臣。”

  齊侯笑眯眯的對葆申,意味深長的說:“楚國特使都胸襟寬廣,不追究此事兒,孤一個外人,又怎麼好追究此事呢?”

  葆申一聽,渾身一震,恐怕齊侯心裡跟明鏡似的,什麼都清楚,熊子元那心思,他也明白的一清二楚,齊侯的意思是說,熊子元偷了葆申的箭,想要栽贓嫁禍給葆申,葆申都大度的不在乎,自己怎麼可能多管閒事兒呢?

  葆申冷汗直流,只能也裝傻充愣的說:“多謝……多謝齊公。”

  齊侯冷笑著說:“不必謝了,自去領使臣罷。”

  葆申出了營帳,還一身都是汗,被冷冷的秋風一吹,更覺得寒冷徹骨,趕忙往關押熊子元的地方去了。

  葆申走進去,沉著臉,將一支長劍“咔噠”一聲扔在地上,熊子元一看,竟然是自己讓人偷得那根長箭,就聽葆申陰沉的說:“齊公不追究你的事情,但這件事情,等回國之後,我自會向吾王稟報,你好自為之罷!”

  葆申說著,讓人放了熊子元,便甩袖子走了。

  熊子元頓時感覺自己被打臉了,而且葆申還威脅自己,回國之後要告狀,頓時心裡氣憤難當,畢竟自己還沒動手,怎麼突然就惹來這樣的麻煩,而且那葆申的態度,齊國人都這樣對待楚國人了,葆申竟然還擔心齊國的大司農。

  熊子元覺得,這葆申絕對是貪圖吳糾的美色,和吳糾的關係不清不楚。

  熊子元從被關押的營帳憤憤然走出來,他臉上的傷還沒好,如今又被士兵押出來幾處,一邊啐著痰,一邊往回走,心中詛咒著葆申和吳糾。

  等熊子元準備回自己的營帳的時候,就看到葆申突然從營帳中走出來,他一個人,沒有帶寺人和宮女,形色匆匆,一臉心事的樣子,快速往主帳旁邊的營帳去了,熊子元一看,那不正是吳糾的營帳麼?!

  熊子元立刻就肯定了,葆申絕對是看上了吳糾,熊子元當即冷笑一聲,輕聲追在後面,想要一探究竟,若那兩個人真是不清不楚,熊子元就大喊著讓人來捉jian。

  吳糾還在裝病,就聽棠巫說,楚國特使葆申前來探病,這可嚇著了吳糾,本不想見,但是葆申一定要見,吳糾沒辦法,這個時候齊侯也沒回來,不好推脫,便讓棠巫將葆申請進來了。

  葆申走進來之後,恭敬的作禮,對著躺在榻上裝死的吳糾說:“大司農,葆申有幾句話,可否親自與大司農私談?”

  吳糾吃了一驚,楚國特使能有什麼話和自己私談?挖牆腳麼?

  吳糾本想拒絕,結果葆申突然說:“是關於……大司農肩膀後面,那個月牙狀的疤痕的。”

  吳糾這麼一聽,突然滿心都是狐疑,葆申神神叨叨的,總是說自己肩膀後面有個疤痕,那天晚上齊侯也證實了吳糾後肩的確有個疤痕,吳糾不知這代表什麼意思,眼睛眯了眯,說:“棠兒,你先出去罷。”

  棠巫點了點頭,順從的退出營帳,不過他退出營帳沒有停留,立刻就走到旁邊的主帳,請求拜見齊侯。

  吳糾等棠兒走出去,便說:“楚國特使,眼下已經沒有旁人,您有什麼話,不妨直說罷。”

  葆申看著吳糾,深深作禮,恭敬的說:“大司農可願聽葆申說一些陳年舊事?那事情需要追溯到三十年之前,一直是我楚國先王的心疾,就在五年前,先王駕崩之時,還曾經苦求葆申,向葆申託孤,一面是讓葆申輔佐吾王壯大楚國,另外一面,則是希望葆申能將先王流落在外的王子找回來,那王子是先王與魯女所生,乃是我楚國先王的親生骨肉,我楚國尊貴的堂堂幼王子。先王曾告知,魯女在幼王子的肩膀上,刺下一個月牙,以便日後骨肉相認……”

  第93章 緋聞對象

  葆申說, 當年楚武王和魯女有一段感情, 不過因為楚武王已經有夫人, 並且是個女中豪傑,乃是鄧國的國女鄧曼,溫柔賢淑, 並且幫助楚國強大起來, 所以楚武王不想再立夫人, 鄧曼也是楚武王唯一的一個夫人。

  魯姬身為魯國的國女, 正準備嫁給當時齊國的國君齊僖公為夫人,齊國自從齊僖公的爹齊莊公呂購苦心經營開始, 便已經走上坡路, 身為兒子的齊僖公自然占了便宜, 很多國家都登門來說親事,魯姬美貌艷麗, 又是鄰邦的國女,齊僖公自然看中了魯姬。

  哪知道魯姬出嫁的時候, 其實已經懷有身孕,便是楚武王的。

  不過當時楚武王並沒有阻止魯姬出嫁,一來是因為自己已經有了夫人, 他就算是把魯姬娶過來, 也是個妾夫人,魯國怎麼可能讓他們的國女做妾呢?

  另外一方面則更重要,當時鄧曼也懷了身孕,楚武王為了不刺激夫人, 所以並沒有說自己和魯姬的私情,這樣下來,魯姬竟然帶著孩子,神不知鬼不覺的就嫁給了齊僖公。

  齊僖公沒想到自己變成了接盤俠便宜老爹,成婚不久,魯姬便匆匆說自己懷孕了,齊僖公還很高興,自己又要有孩子了,等兒子生下來之後,齊僖公越看越覺得,兒子不像自己。

  起初只是覺得不像,後來越看越不像,等公子糾漸漸長大一些,更不像是五大三粗的齊僖公了,透露著一股南蠻子的氣質,有幾分長得像是魯姬,但是完全不像自己。

  齊僖公因為這個不喜歡公子糾,但是也沒什麼懷疑,直到後來,聽到了許多風言風語,都說魯女在外偷人,而且還給齊僖公戴了綠帽子,齊僖公又在兒子的後肩上發現了一個傷疤,那便是吳糾後肩上的月牙痕跡。

  這個痕跡是魯姬特意留下來的,為了日後給楚武王一個認子的機會,齊僖公漸漸發現,這兒子並不是自己的,但是這件事牽扯到了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乃是齊國的顏面,國君的顏面最大,歷來歷史之中,國君被戴綠帽子的事兒並不少,畢竟國君只有一個,後宮卻那麼大,受寵不受寵的妃子都不能經常見到國君,這樣一來,少不得有些“風流韻事”,但是歷來歷史中被爆出來的風流韻事,其實不及十分之一,便是因為大家丟不起這個人,尤其是貴族,更丟不起人,不想被人嘲笑,所以只好私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