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說完,公孫隰朋也不含糊,知道齊侯是要殺雞儆猴,立馬抓住那假齊侯,拎出殿外,沒一會兒又走進來,公孫隰朋的黑甲上卻濺上了鮮血,臉上也有一些血跡,公孫隰朋伸手把血跡抹下來。

  吳糾聞著公孫隰朋身上的鮮血,一瞬間差點被嗆著,臉色都有些不好了。

  別說是吳糾心裡沒鬼都被齊侯這冷酷的模樣嚇到了,就說那寺人心裡還心虛,當即腿一軟,跪在地上,使勁磕頭,話兒都說不利索了。

  齊侯面帶微笑,笑容卻森然的仿佛是惡鬼,幽幽的說:“這回你知道了麼?”

  那寺人連忙磕頭說:“知道!知道!小臣知道!求君上饒命啊!”

  齊侯並沒有立馬問他知道什麼,是誰主使的等等,而是對鄭伯說:“勞煩鄭公借孤一個房間處理私事。”

  鄭伯一聽,齊侯肯定是不想讓人聽見,鄭伯這個人本身就膽小,沒有主見,方才又見到齊侯那雷厲風行的手段和作風,心裡已經隱隱害怕了,於是便說:“請請,齊公請便。”

  很快就有寺人引著齊侯,由公孫隰朋扣押著那寺人,走出大殿,吳糾本想跟著去看看,到底是不是白狄人指使的,畢竟召忽說那些人說著他們聽不懂的話,看起來似乎是外族人,長相又很彪悍,應該不是楚國的南方蠻夷,很可能就是北方的遊牧夷人。

  結果吳糾剛跟上一步,就聽齊侯說:“勞煩二哥應稱一下鄭公。”

  吳糾的腳步便頓住了,按道理說的確應該有人應稱鄭伯,畢竟他們這是在人家的宮殿裡,但是這事兒跟吳糾也有關係,齊侯讓他留在這裡,擺明了不想他插手。

  吳糾看了一眼齊侯,便沒說話,又坐回了席上。

  齊侯帶著公孫隰朋,押著那寺人,便走出了大殿,去旁邊的偏殿審問了。

  也不知道他們審問了什麼,總之很快就回來了,這期間鄭伯為了避免尷尬,和吳糾攀談了一下,吳糾話不多,未免讓鄭伯有些冷場。

  齊侯回來的時候,就聽鄭伯笑著說:“對了,險些忘了一件大喜事兒,孤準備替傅卿的兒子說媒,讓傅卿和國相兩家結為姻親,這樣如何?傅卿的兒子一表人才,聰明好學,國相家的女兒又是品貌端正,著實登對的緊呢!”

  祭仲一聽,頓時臉色就黑下來,之前傅瑕的兒子還當街調戲自己的女兒,如何能把女兒嫁給這種惡霸。

  但是祭仲總要給鄭伯留一些面子,正打算怎麼婉轉的說出來,正巧趕上吳糾心裡有氣,就笑了一聲,很誠懇的說:“傅大夫的兒子,糾隨同君上進城的時候也見過一面兒。”

  鄭伯笑著說:“哦?見過了,那敢情好,齊國公子說說看,這傅卿的兒子,是不是一表人才?”

  吳糾笑了笑,說:“糾不敢因為一個人的容貌,就點評一個人。”

  鄭伯笑著說:“對對,是了,公子說得對,那你覺得,傅卿的兒子,品德如何?”

  吳糾淡淡的說:“不怎麼樣。”

  鄭伯的笑容還在臉上,剛要應稱吳糾說的對,結果一愣,臉色都僵硬了,說:“不……不……”不怎麼樣?

  傅瑕的臉色也不好看了,乾笑著說:“可是犬子衝撞了齊國公子?”

  吳糾笑著說:“自然沒有,若是令郎衝撞了糾,他怎麼還能安安穩穩的活到如今呢?”

  他這話說的很不客氣,傅瑕頓時怒了,但是礙於鄭伯不能說,再加上齊侯正好回來,本以為齊侯會教訓吳糾,不需要自己出手,結果就看齊侯笑眯眯的入席,沒說一句話。

  公孫隰朋也隨同回來了,臉色非常深沉,伸手握著腰間的佩劍,一直叩著沒有鬆手,低著頭一句話也沒說,始終皺著眉,不知在想什麼。

  吳糾又淡淡的說:“不是令郎衝撞了糾,而是令郎今日在鄭國都城的大街上,當街欲圖調戲侮辱國相之女,當街百姓都能作證,若是鄭公和傅大夫不相信糾的話,可以隨便找人打聽打聽。”

  吳糾說完,傅瑕深知兒子品行的,頓時臉色黑的難看,但是不能反駁,鄭伯打圓場說:“不能有的事兒,傅卿的兒子那是……”

  吳糾沒等他說完,又說:“傅大夫的兒子還說了,國相有什麼了不起,還要給他爹幾分面子,只是國相家的一個寡婦,一定讓國君下詔給他送到家裡去,國君都要聽他爹的。”

  吳糾簡直是唯恐天下不亂,雖然那惡霸的確說過一些話,但是並沒有這麼囂張,最後那句是吳糾添油加醋的。

  但是這油添的極好極好,正好一把灑在了鄭伯的火苗兒上,鄭伯重用傅瑕,害怕祭仲。祭仲說話有分量,鄭伯需要聽他的,而傅瑕不同,傅瑕知道恭維鄭伯,怎麼愛聽怎麼來。

  但是如今傅瑕的兒子對外面的人說,鄭伯都要聽他爹的,這話好像一捧油,瞬間把火苗助成了大火,鄭伯瞪了一眼身邊的傅瑕,冷冷一笑,說:“沒想到傅卿的兒子,品行如此不端!?”

  傅瑕連忙說:“這這這……這是誤會,君上……”

  齊侯這個時候反而幫忙說:“並非誤會,孤也聽到了,一字兒不差。”

  鄭伯一聽,更是氣怒不已,“嘭!”一聲拍著桌案,說:“好你個傅瑕!怎麼管教自己的兒子的,還想進朝做官?孤看他還是要再明白明白什麼是君臣之禮!”

  “君上……”

  傅瑕連連擦汗,鄭伯從沒生這麼大氣過,其實他不知道,鄭伯最討厭的就是別人把他當傀儡看,畢竟這就是他的軟肋,吳糾一刀戳在鄭伯的軟肋上,還控訴了傅瑕,傅瑕這個背鍋的當然要被惡罵了,這也算是給雍姬出了一口氣。

  怎麼說都是雍姬帶他們回了國相府,這才讓眾人得以進鄭宮來,若是沒有雍姬,他們還不知要如何進宮,雍姬是個好女孩,怎麼能嫁給那樣的惡霸,還不是毀了?

  傅瑕連連想要解釋,鄭伯卻怒極了,不給他這個機會,震怒的說:“滾,滾出去!”

  傅瑕臉上無光,又被祭仲嗤笑了,只好夾著尾巴就滾了出去。

  等傅瑕一走,祭仲這才恭敬的說:“謝君上為小女做主。”

  鄭伯剛才生氣完全是為了自己,現在聽到祭仲這麼一說,剛才的失態也有了理由,連忙說:“老國相多禮了,孤就是看不過這種仗勢欺人的人,老國相放心,令千金定然會許個好人家。”

  齊侯聽他們這麼說,眼睛突然動了一下,笑著說:“說到好人家,孤其實有個想法兒。”

  鄭伯一聽,齊侯這意思,難道是想要和鄭國聯姻,莫不是看上了雍姬?

  雍姬的確漂亮,但是姿色並非最好的,對於以美人出名的齊國來說,似乎沒什麼看頭,而且雍姬還是個寡婦,雖然還是完璧之身,但是這要嫁過去,恐怕不太妥。

  但是妥不妥也是齊侯一句話的事兒。

  吳糾也奇怪的看了一眼齊侯,難道齊侯老黃瓜又看到上了嫩糙?

  結果就聽齊侯笑著說:“大司行公孫隰朋,孤一直把他當做親弟弟看待,如今他也老大不小了,卻忙於跟著孤奔波受累,沒個好姑娘照顧,孤這心裡實在有愧,也不落忍,如今見到國相之女,溫柔端莊,的確是個好女子,不如鄭伯給個面子,撮合一段姻緣。”

  公孫隰朋一驚,連忙抬起頭來看向齊侯,齊侯卻不看他,而是在看著鄭伯,公孫隰朋想要說話,鄭伯卻高興的說:“這樣好!這樣好!孤早聽說齊國大司行英雄堂堂,不只是一表人才,而且才高八斗,更是齊國砥柱,老國相的女兒和大司行真是襯得緊,襯得緊!大喜之事啊!”

  公孫隰朋想要說些什麼,但是鄭伯誇成這樣,他又不可能當面拒絕祭仲,玻了雍姬面子,這讓人家女兒家以後如何見人,頓時左右為難,實在說不出口。

  吳糾剛開始只覺公孫隰朋的確挺好,英雄配美人,一段佳話,不過仔細一想,那姑娘似乎對小丫頭家的哥哥有些傾心,也不知道姑娘家願不願意嫁給公孫隰朋。

  反正怎麼看,自己都沒戲了,吳糾嘆口氣,看來只好替別人牽紅線了。

  結果抬頭一看公孫隰朋,他滿臉都是難色,但是又不好開口,不禁有些狐疑。

  本身是送行宴,但是如今是走不了了,畢竟齊侯他們剛剛進了鄭國都城,東郭牙也重傷在身,辛虧穿過鄭國就是周朝的洛師了,他們也不必如此奔波,還有一個月時間才到奔喪的時候,他們大可以在鄭國小住半個月,先讓東郭牙養傷。

  當下鄭伯就下詔賜了婚,將雍姬許配給公孫隰朋,而且婚禮非常趕,想讓齊侯也在鄭國之內主持婚禮,也算是給兩國加了一層姻親關係。

  眾人吃了宴席,就準備出宮,回到驛官下榻去了,這一路上奔波勞累,吳糾也累得半死,準備回去好好休息一下。

  子清在驛館裡,看到吳糾回來了,似乎被嚇了一大跳,瞪著眼睛看了半天,還有旁邊的晏娥,兩個人竟然“哇”一聲都哭了出來,還挺齊聲。

  嚇得吳糾一哆嗦,然後子清和晏娥就衝過來,也不顧及什麼禮節了,兩個人抱著吳糾哭了許久,那叫一個嚎啕大哭,子清哭的還挺斯文,晏娥則是“嗷嗷”的哭,咧著嘴完全沒有小姑娘的矜持感覺,哭訴說:“公子!您嚇死我們了,他們都說公子回不來了!公子!”

  吳糾這下好了,左擁右抱,哄了這個哄那個,一瞬間仿佛掉進了蛤蟆坑裡,耳朵都被哭的嗡嗡嗡的了。

  兩個人哭了好一會兒,這才被吳糾安撫下來,吳糾也是累了,讓兩人趕緊給自己打水沐浴,然後整理了一番,倒在床上,這才覺得舒慡了不少,閉著眼睛準備睡一會兒,養足精神再說。

  吳糾這一覺睡得太美了,因為子清和晏娥知道他累著了,所以並沒有打擾他,而是讓吳糾好好睡了一覺。

  吳糾睜開眼的時候,天色已經黑的透了,這才睡飽了,起身準備用晚膳。

  吳糾起了身,子清伺候他披上衣裳,畢竟是冬天,這裡冷的緊,晏娥從外面端來溫在火上的晚膳,進來的時候一臉狐疑。

  吳糾說:“怎麼了?”

  晏娥說:“婢子進來的時候,看見大司行在外面兒,一副想要敲門的模樣,婢子就問大司行是不是有事兒,說公子醒了,請大司行進來說話罷,結果大司行嚇了一跳,說沒事,就匆匆走了。”

  怎麼跟做賊似的?

  因為吳糾太餓了,也就沒管這些,先吃了東西再說,吳糾一面兒吃東西,子清和晏娥就一面兒控訴他們找不到吳糾,然後假齊侯也不派人去尋找,只是匆匆趕路,子清和晏娥也沒有任何辦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