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齊侯聽了有些奇怪,只是淡淡的笑著說:“哦?孤還真不知道二哥愛見花?早知道就給二哥送些花卉過去了。”

  鄭姬:“……”

  鄭姬一時無語,似乎也沒有門道告狀了,於是吳糾和齊侯從莒國回來之後,沒一個月,恨不得齊宮裡的人都知道了,君上愛見公子糾,愛見的恨不得捧在手心兒里。

  吳糾準備給齊侯做這個他沒吃過的菜,進了膳房,膳夫們恨不得跪迎,請吳糾吩咐。

  吳糾只是笑眯眯的讓膳夫們準備一些個東西,例如糯米、白米、石蜜、果料,果料又如杏干、桃干、甜赤豆一類。

  因著膳房中分工明確,有專門醃製小菜的膳夫,所以這些水果乾完全不是問題,他們早些一直準備著。

  吳糾還讓膳夫準備了一些醃肉,古代的醃肉水平非常發達,因著沒有電冰箱,雖然有專門為儲存物品的冰鑒,也就是當時的冰箱,但是恆溫是個問題,不是過冷就是不冷,凍起來味道也不好,所以醃肉水平就非常發達。

  那時候也不像很多人想的,貴族肯定不吃動物內臟,只有下九流人才會吃內臟等等,在春秋時代,動物內臟也是供貴族享用的美食,而且多用在醃製肉類,只是貴族們吃東西很講究,內臟也有吃什麼不吃什麼。

  周禮中就有記載,肉去筋,魚去鱗,狼去腸,狗去腎,狸去正脊,狐去首,豚去腦,魚去乙(魚眼旁邊的乙骨),鱉去丑(七竅)等等,諸如此類的講究數不勝數。

  吳糾想要一些醃肉,膳夫不敢怠慢,很快就準備來了,五齏、七菹,樣樣俱全,所謂五齏就是切小的醃菜,而七菹則是醃酸菜。

  吳糾看著琳琅滿目的醃菜,感覺自己都有些暈菜了,什麼豚拍齏、蜃齏、牛百葉齏等等等等,樣式繁多。

  吳糾看著這些醃菜笑了笑,用這些包肉粽子的話,恐怕是餡料最豐富的肉粽子了。

  很快膳夫就準備來了吳糾要的其他東西,糯米和白米在這個年代雖然不常用,但是在商朝的時候,已經作為主食出現了,並不是沒有。

  演變到周代,御膳大觀中曾經記載過“八珍”御膳法,其中淳熬、淳毋兩種技法是煎炸法,就是把肉醬煎炸澆在白米飯上,好像現代的蓋澆飯一般。

  吳糾找齊了食材,瀏覽了一遍,感覺東西齊全,當真十分方便,齊侯想要吃沒吃過的,那就給他包個粽子吃,絕對是他沒吃過也沒見過的東西。

  吳糾正要動手,就聽見有聲音傳來,隨即膳夫上士迎著一個寺人走進來,寺人手中竟然捧著一個筐子,裡面放了滿滿一筐的新鮮花卉。

  那寺人走進來,眾人都面面相覷,寺人笑著給吳糾行禮,說:“小臣奉君上之命,特來給公子送花。”

  吳糾一時有些詫異,送花?

  吳糾這輩子,不,加上上輩子,從來沒接到過別人送的花,有人給自己送花,這還是頭一次,寺人繼續說:“君上聽說公子喜歡花園中的花卉,特意讓小臣摘了一些,送到公子這裡來。”

  吳糾看了那一筐子的花,挑眉笑了笑,也不錯。

  其實吳糾對花卉並不是情有獨鍾,不過這些花兒都摘下來了,就算插在花瓶里也養不活多久,乾脆……

  做個鮮花餅罷?

  吳糾收了花,那寺人小臣就開開心心的回去復命了。

  子清站在一邊看著,總覺得公子盯著那筐子花的眼神不善,好像要把花吃了似的。

  不得不說,子清的第六感其實也挺敏銳的……

  吳糾等寺人走了,就開始忙叨起來,他做飯是可以讓人旁觀的,並不像一些膳夫,想要保留自己的手藝,不許別人觀看。

  很多膳夫都擠過來看公子糾理膳,就見吳糾將白色的袖袍給挽了上去,露出白皙的手臂,一直挽到胳膊肘的位置,然後將袍子的下擺也掖在四指寬的腰帶上,若是旁人這麼一歸置,定然像個打魚的,但是吳糾面容清秀端正,這麼掖著衣服竟然也不顯如何。

  吳糾將兩種米淘淨,然後以一定的比例混合起來,就開始往裡面夾東西,眾人看得眼花繚亂,一堆的小豆擺在吳糾面前,裡面都是各種各樣的食材,吳糾用小匕撥楞著,就聽到“嗖嗖嗖”的聲音,動作非常快,用米包住食材,卷了箬葉,這做法當真奇怪的厲害。

  吳糾一口氣包了十幾個,就看到子清奇怪的看著自己,笑眯眯的說:“子清,你吃點心喜歡甜口,還是咸口?”

  子清想了想,不明所以的說:“甜口罷?”他也不知是什麼點心。

  於是吳糾點了點頭,就開始有“嗖嗖嗖”的包粽子,包了一些個帶果料的甜口赤豆粽子,又是十來個左右。

  包好之後,吳糾先將甜口的粽子上鍋,因為這年頭沒有高壓鍋,所以時間有點長,等眾人吃過午膳之後,再回來看粽子,膳房裡已經充斥著一股很難以言喻的甜香味道。

  那味道十分奇怪,因著果料裡面有晾乾的果子,所以充斥著果子的酸甜味兒,但是還有一種葉子的清香,再加上糯米的濃厚味道,可以說氣味層層疊疊,簡直連綿不斷。

  子清一進膳房就使勁吸了兩口氣,驚訝的說:“公子,這味道好香啊!”

  吳糾笑著說:“你那甜口的點心要出爐了。”

  他說著就讓人把火滅了,然後將粽子全都打出來,盛在青銅盤子裡。

  粽子因為包著箬葉,看起來有些其貌不揚,不過香氣層層疊疊的涌過來,子清雖然剛吃過午膳,但是已經食指大動,仿佛又餓了一般。

  吳糾盛了一個粽子出來晾涼,遞給子清,子清奇怪的說:“這……這要怎麼吃?”

  吳糾笑眯眯的替他把粽子上的繩結解開,然後將粽子的箬葉一層層扒開,箬葉都是吳糾精心挑選,一張一張洗過的,每一張都不薄不厚剛剛好,天然的植物香料,經過火的洗禮,已經完全揮發出來,混合著果子的酸甜,仿佛是一個朦朧的少女一般,青中帶澀,香而不膩。

  粽子葉一剝開,裡面鼓溜溜的白嫩粽子就露了出來,糯米和白米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白亮亮的,緊實得抱團在一起,散發出珍珠般瑩白的光澤,頭上還頂著一隻紅丹丹的赤豆,看起來十分誘人。

  子清咽了一口口水,說:“那……那子清就吃了。”

  吳糾連忙從旁邊拿過一個小碟子,裡面是石蜜混合了泉水,做成的簡易蜂蜜,說:“沾著這個嘗嘗。”

  子清用筷箸夾了一個,輕輕沾上淡黃色的蜂蜜,將粽子往嘴裡一咬,軟糯的赤豆,充斥著蜂蜜的香甜氣息,糯米黏黏的,但是因為混合的白米比例正合適,所以一點兒也不覺得粘口粘牙,一口咬下去是噴香的果料,果料也有一種與眾不同的酸甜。

  子清吃的簡直是欲罷不能,每一口下肚,都是一種新的感覺,仿佛不是在吃一樣東西似的。

  吳糾見他吃得快,說:“當心燙口,好吃麼?”

  子清滿嘴都是粽子,連連點頭,說:“好吃好吃!公子,這個太好吃了,甜甜的!”

  吳糾笑眯眯的說:“別吃太快,小心粘的坨心。”

  吳糾趁著子清吃甜粽子,又去上鍋了一鍋咸粽子,子清吃過了,吳糾就讓子清去把剩下的甜粽子和蜂蜜送給召忽東郭牙管夷吾和鮑叔牙一些,子清路上正好遇到了公孫隰朋,也送給了大司行幾個。

  等子清回來之後,就看到吳糾又新啟了一鍋,立刻又饞了,吳糾又給了他一個,這回子清一咬,頓時眼珠子差點瞪下來,低頭盯著筷子上的粽子,裡面竟然是肉料!

  吳糾笑眯眯的看著子清和肉粽子對視,笑著說:“子清啊,鹹的怎麼樣?”

  子清臉色都青了,好像食不下咽的樣子,差點把自己噎死。

  吳糾做了兩鍋不一樣的粽子,不過這次沒有給大家送過去,做好之後盛在精緻的盤子裡。

  又做了幾個精緻的鮮花餅,鮮花餅的外皮摸了油,做的蘇蘇的,一股花香味道。

  齊侯雖然一天都在政事堂,但是他早就聽說了,公子糾仿佛是研製出了新的美食,就連公孫隰朋都吃過了,但是齊侯等啊等,一直等到晚上,還沒見吳糾過來,心裡不知道為何,只是覺得那個氣啊。

  好不容易到了晚膳的時候,就聽到寺人說:“君上,公子糾請求覲見。”

  齊侯一聽,心裡的氣性才好轉一些,淡淡的說:“傳進來罷。”

  齊侯已經用過了晚膳,他已然吃飽了,就看著吳糾能弄什麼好吃的過來。

  吳糾一身白衣很快走了進來,後面跟著寺人,手托青銅盤,裡面擺著精緻的粽子,還有一碟鮮花餅。

  吳糾一走進來,那粽子的糯米香氣和粽葉香氣就飄了出來,還有一股鮮花餅的蘇香與花朵的甜蜜氣息,混合在一起,愣是讓齊侯又有點餓了。

  齊侯見吳糾行禮,只是淡淡的笑著說:“孤已經聽隰朋說了,你這小包一般的東西,隰朋都吃過了,怎麼算是旁人都沒吃過?”

  吳糾則是很淡定的說:“君上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大司行吃過的,並不是這一種。”

  齊侯“哦?”了一聲,說:“還不一樣了?”

  吳糾說:“君上用過自然知道。”

  其實齊侯早就聽隰朋誇獎過了,說公子糾做的新小吃,叫做“粽子”,看起來就跟個小包似的,外形甚是可愛,要剝了皮才能吃,裡面是甜甜糯糯的,一口下去,簡直回味去窮,他一口氣吃了仨兒!

  齊侯聽著公孫隰朋說的時候就老大不高興,畢竟是他要吳糾做菜,結果旁人先吃了,如今一聽,將信將疑的。

  吳糾親自捲起袖口,給齊侯將粽葉撥開,齊侯見吳糾小心仔細的樣子,心裡多少平慰了一些。

  只見碧綠色的粽子葉撥開,裡面露出晶亮潤白的糯米,頭上也頂著紅亮誘人的赤豆,看起來軟嫩,聞起來清香,外形當真無可挑剔,只是這一瞬間,齊侯突然想起那天晚上,吳糾留在自己寢殿過夜的時候,那白嫩的肌膚……

  齊侯咳嗽了一聲,輕笑說:“這就是二哥的名堂?”

  吳糾只是將粽子撥開,寺人就托著托盤走過去了,請齊侯享用,齊侯早就聽公孫隰朋誇讚的夠不夠了,當下裝作自己會吃的樣子,將粽子用筷箸夾起來,然後順手沾了旁邊的蜂蜜,一大口就咬下去。

  旁邊很多宮人,就見齊侯的臉色“唰!”一下變了,先是驚訝,隨即僵硬,慢慢轉為鐵青,那表情好像咬到了石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