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吳糾說:“此人在膳房裡做苦力,但辯才出眾,乃是當今不世之才,喚作東郭牙。”

  齊侯一怔,聽了全身一震,眯起眼睛,喃喃的說:“東郭……”

  第15章 出使莒國

  上輩子,齊侯遇到東郭牙的時候,東郭牙並非是膳房中的苦力,齊侯重生繼位之後,也曾經讓人尋找過東郭牙,但是東郭牙還不曾出現,齊侯是決計也想不到,原來東郭牙竟然在膳房裡,還遇到了吳糾!

  齊侯只是不動聲色的說:“原來二哥是想帶個膳夫,路上造飯嗎?”

  說著還笑了一聲,一臉很不在意的樣子,其實齊侯心裡早就七上八下了,東郭牙的厲害,齊侯上輩子就領教過,如今東郭牙變成了公子糾的“師傅”,還要謝謝齊侯這個一手促成的好“媒人”。

  齊侯現在是牙根兒痒痒,萬一公子糾把東郭牙給收攬了,那豈不是大事不妙?

  但是齊侯臉上沒有表現出任何焦慮的神色,只是半開玩笑著說:“既然是二哥點名帶的人,那就帶上罷。”

  兩個人一道走進政事堂,大司行公孫隰朋也在,還有剛剛被叫來的公子元也在,兩個人正在候著。

  公子元方才被公子無虧給奚落了一番,心裡不是滋味兒,還以為公子無虧是誆騙自己,在這裡等了這麼長時間,都不見齊侯,剛想散漫一下,結果就看到一抹黑色的衣襟跨進了大殿裡,一看竟然真是齊侯。

  公孫隰朋和公子元趕緊作禮,沒想到齊侯身後還跟著走進來一個人,那人一身白衣,面色有些寡淡,但是眉目如畫甚是養眼,竟是吳糾。

  公子元看到吳糾,恨得牙根痒痒,但是在君父面前需要裝乖,不敢說話,只是垂著頭裝本分。

  公孫隰朋看到了吳糾,立刻喜上眉梢,不過因為君上在面前,也不能和吳糾打招呼,就沖吳糾笑了一下。

  公孫隰朋這個小動作,哪能逃得過齊侯的眼睛,齊侯看在心裡,心裡不由思忖,這個公子糾,竟然還有幾分魅力,若不然為什麼公孫隰朋和東郭牙,自己身邊這些傑出之卿,都一個個跟吳糾“眉來眼去”的?

  齊侯可不知道東郭牙是怎麼回事,公孫隰朋是因為一壇酒,一個酒方,實在讓齊侯著實無奈。

  齊侯坐下來,說:“眾卿也坐罷,咱們今日議一議出使莒國的事情。”

  吳糾瞥了一眼站在旁邊的公子元,心想公子元也要出使莒國?

  一行人在政事堂里討論了一下出使莒國的事情,無非就是表達對莒國的感謝,然後再藉口遊覽莒國的名山大川,尋訪身在梁甫山隱居的曹劌。

  最後敲定的人選是吳糾為大行人,公孫隰朋佐之,公子元是跟隨習學的,召忽也會隨同,保衛大行人的安全,當然還有吳糾指名的東郭牙,也會一同隨行。

  齊侯還封了東郭牙為少庶子。

  庶子官在那個年代,並不是“嫡庶”的意思,在周代早期的時候,庶子官就是負責諸侯、卿大夫的庶子教養之事的人,但是發展到春秋和戰國和戰國的時候,庶子官已經變成了一種侍從之臣。

  換句話說,也就是府中養來出謀劃策的謀臣,大抵分為御庶子、中庶子和少庶子。

  雖然少庶子這個等級很低,但是已經比膳房裡的膳夫要高上不少了,膳夫上士嚇得幾乎是屁滾尿流,畢竟他之前可是踹過東郭牙的人,也沒少給他氣受。

  吳糾從政事堂出來,手托羊皮,就去膳房傳話了,他到膳房的時候,就聽到裡面發出“哈哈哈”的笑聲,還有人小聲的交談,膳房的裡間,里三層外三層的堆著好多人,但是不敢往裡走,只是堆在門口偷看。

  吳糾沒有帶任何隨從,就一個人來宣讀齊侯旨意,一進來之後就看到這樣一幕,饒是吳糾聰明,也鬧不懂這是發生了什麼事兒。

  吳糾走過去,正好有個相熟的膳夫看到了他,吳糾說:“這裡面怎麼了?”

  那個膳夫笑著說:“大行您可不知道,還不是那個東郭大牙!”

  吳糾有些無奈,因為東郭牙得理不饒人,嘴巴也很毒,所以其實沒少得罪“同行”,久而久之,大家就給了他一個外號,叫做大牙,的確也是靈牙利齒。

  吳糾說:“東郭先生怎麼了?”

  那膳夫笑著往裡指了指,偷笑說:“您一走,上士就遭殃了,您看啊。”

  吳糾順著他指的方向看過去,就看到那個膳夫上士特別滑稽的蹲在地上,他的身體異常肥胖,蹲在地上,還要他雙膝併攏,這幾乎已經是做不到的了,不止如此,東郭牙還坐在一邊,在膳夫上士的腦袋上放了一個青銅豆,拿著一根茅糙,在手裡晃晃,指著膳夫上士,一臉很“囂張”的說:“你,蹲好了,膝蓋並起,雙腿併攏,後背挺直,青銅豆要掉下來了,別砸了,這可是給君上用膳的青銅豆,砸了你賠得起麼?”

  東郭牙那臉上,一臉小人得志的樣子,不過平時膳夫上士作威作福,沒少欺負人打人,所以如今東郭牙也算替天行道,沒人來阻攔,反而這麼多人都在偷看,還在偷笑。

  吳糾一看,頓時明白了,東郭牙這個人,正邪分明,而且還有點小心眼兒,再加上他牙尖嘴利,誰要是得罪了他,決計不會饒人。

  都說武人可怕,因為他們會舞刀弄槍,搞不好就十步殺一人,可是他們都不知道,真正可怕但是文人,尤其是東郭牙這種文人,窮酸,還小心眼兒。

  吳糾無奈的笑了笑,使勁咳嗽了一聲,裡面的膳夫上士和東郭牙都聽見了,膳夫上士被嚇了一跳,青銅豆立刻就掉下來了,嚇得他趕緊撲過去接,這要是把君上的膳具砸了,可是大罪過。

  “咚!”一聲,肥胖的身體砸在地上,雙手往前一擎,別說,動作還真靈動,一下就接住了青銅豆,狠狠鬆了一口氣。

  東郭牙看到看到吳糾,還對膳夫上士笑了一聲,說:“看到了麼,大行來宣旨了。”

  膳夫上士一臉的汗,又是熱汗又是冷汗的,只得乾笑賠罪,原來他這麼唯唯諾諾,是因為吳糾榮遷了大行人,而和吳糾關係最好的就是東郭牙,東郭牙對膳夫上士說了,不出一天,公子必然會來膳房親自把他接走。

  膳夫上士一聽,起初不信,但是東郭牙一臉春光滿面,還特別信誓旦旦,膳夫上士也不敢不信,怕再得罪人,只好討好東郭牙,偏偏東郭牙記仇,不看他討好,非要他演個雜耍讓自己樂樂。

  吳糾看到的就是東郭牙“報復”膳夫上士的一面,雖然這個報復小小不言的,比起膳夫上士對待東郭牙的大罵實在是小巫見大巫,但是其實也挺“狠毒”。

  吳糾果然是來宣讀齊侯旨意的,齊侯指名東郭牙為少庶子,雖然官階低了點兒,但是隨同吳糾一起出使莒國和談。

  東郭牙瞬間變成了“欽差大人”,膳夫上士更加惹不起他了。

  吳糾宣讀了旨意,就準備帶著東郭牙走了,他不需要再住膳房,目前跟著吳糾就行了。

  兩個人走出來,吳糾笑了笑,說:“東郭先生也是……童心未泯呢?”

  東郭牙這個時候才恢復了彬彬有禮的模樣,完全不是剛才那副小人得志的嘴臉了,笑了笑,說:“讓公子見笑了,東郭這是閒得發慌。”

  吳糾說:“看來往後可不能讓東郭先生閒下來,否則不知誰又要遭難了。”

  東郭牙笑了笑,就隨著吳糾走了。

  出使莒國的事情,是越快越好,畢竟要提防著魯國,同時雙管齊下,高子高傒已經奔赴周國,去請周天子下嫁王姬了。

  按理來說,王姬現在還是王子鄭的妹妹,只是個宗室公主,沒什么正經地位,周天子肯定不會為難高傒,畢竟現在還沒人看好王子鄭,周天子必然只是做一個順水人情,直接送給齊侯。

  所以說,請周天子下嫁王姬的事情,其實不難,難就難在吳糾這件事情上。

  曹劌是什麼人,為了魯公,可以用匕首劫持齊侯,豁出去自己性命的人,忠君之心可見一斑,這樣的人,是吳糾最怕的人,因為他們死且不怕,還怕什麼?

  說實在的,吳糾這也是趕鴨子上架頭一遭,面上雖然冷靜淡定,但是也只能見招拆招,實則心裡沒什麼底兒。

  半個月之後,一切準備妥當,齊侯也是個雷厲風行的人,就讓吳糾準備出發了。

  緇車已經停在齊宮的宮門口,國子代替齊侯親自送吳糾來到齊宮門口,拱手說:“君上有事在身,不能送大行人,國懿仲代寡君相送。”

  吳糾笑著拱手回禮,說:“國子多禮了,糾惶恐。”

  吳糾看了一眼緇車,這個時代的緇車是只有帷蓋的大車,軍事上運送輜重物資的車輛也稱作緇車。

  這次吳糾出使的隊伍很壯觀,畢竟這是齊侯登基以來,第一次派人出使,雖然是出使莒國這樣的小國,但是也要彰顯齊國底氣,帶的禮物自然不少。

  隨行的隨從士兵,連綿在齊宮外面,齊侯特意調派了一千虎賁軍隨行。

  一千虎賁,不知道的還以為是要借道莒國去偷襲哪個國家,而且虎賁軍是諸侯的御用禁軍,齊侯特意調配給吳糾護衛,簡直是莫大的榮耀,就連旁觀的人,也看的迷迷糊糊,不知道齊侯這是在想什麼,就不怕公子糾收買了這些禁軍,反叛齊國?

  吳糾也有這種思慮,不知道齊侯到底是什麼意思,按理來說,齊國怎麼可能放心讓自己一個人走出齊國,這無異於放虎歸山。

  吳糾心裡忐忑,面上冷靜的和國子道別,召忽已經騎在高頭大馬上,一身黑色甲冑,顯得召忽身材挺拔,雙目有神,召忽多日沒見吳糾,這一見到,立刻高興起來,看著吳糾的眼睛都更有神了,似乎想要過去敘舊,但是現在不是時機。

  召忽心想,出了齊國,不在齊侯眼皮底下,還怕沒時間敘舊麼?

  東郭牙一身白色長袍,文人打扮,但是難得的是東郭牙身材高大,有一種不輸武人的氣勢,比身邊穿著甲冑的召忽還要高大一些。

  東郭牙看了一眼身後,目光停留在垂著車簾的緇車上,皺了皺眉,若有所思,召忽看他一直發呆,不由說:“嘿,醒神兒了!”

  東郭牙這才收回目光,召忽說:“怎麼,昨夜沒睡好?這可才出發。”

  東郭牙搖了搖頭,說:“並非……”

  他說著,欲言又止,沒有再說,而是又看了一眼緇車。

  吳糾很快就準備蹬車了,他登上緇車,騎奴將車簾打起一點兒,打得並不多,足夠供吳糾進入,但是顯得有些狹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