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小艾聽到後來,不覺心頭一陣辛酸,兩行熱淚直流下來。
她本來想馬上就寫回信,就請金福代筆,可是這封信她倒有點不願意叫他寫,另外去找了個測字先生寫了。其實裡面也沒有什麼話,不過把家中的近況詳細告訴他,無非叫他放心的意思。她現在也略微認識幾個字了,信寫好了,自己也拿著看看,不是自己寫的,總覺得隔著一層。她忽然想起來從前他給她的“馮玉珍”三顆鉛字,可以當作一個圖章蓋一個在信尾。他看見了一定要微笑,他根本不知道那東西她一直還留著。
次日下午,她趁著吳太太出去打牌,就溜回家去拿那鉛字。馮老太見她來了,便說起金槐來信的事,因道:“這金槐也是的,跑到那地方去——不是越走越遠了嗎?”小艾也沒有替他辯護,心裡想說了她也不懂。
她那鉛字是包了個小紙包,放在一隻舊牙粉盒裡,盒面上印著一隻五彩的大蝴蝶。她記得就在抽屜里靠里的一角,但是找來找去找不到。馮老太問道:“你在抽屜里找什麼?”小艾道:“我有個牙粉盒子裝著點東西,找不到了。”馮老太道:
“那天我看見阿毛拿著個牙粉盒子在玩的,一定給她拖不見了。”阿毛是金福的大女兒。當下小艾便沒有說什麼,心裡想要是查問起來,她嫂嫂要多心了,而且東西到了小孩手裡,一定也沒有了,問也是白問。但是她為這一樁小事,心裡卻是十分氣惱,又覺得悲哀。同時又注意到桌下擱著一隻雙耳小鋼精鍋子,是她借給他們用的,已經敲癟了兩塊。
家裡有小孩,東西總是容易損壞些。金福夫婦帶著幾個孩子在這裡一住兩三年,家具漸漸的都變成缺胳膊少腿的。這還沒有什麼,小艾有一次回來,看見她的一面腰圓鏡子也砸破了,用一根紅絨繩縛起來,勉強使用著,鏡面上橫切著一道裂痕。小艾看了,心裡十分氣苦。金槐到內地去已經有兩三年了,起初倒不斷的有信來,似乎他在那邊生活也非常困苦,一度到重慶去過,後來因為失業,又飄流到湖南,在湖南一個小印刷所工作過一個時期。今年卻一直沒有信來,也不知道為什麼。她打聽別人,也有人說是長久沒有收到“裡邊”來的信了。
她有一個小姊妹名叫盛阿秀,住在她們隔壁,這一天阿秀聽見說她回來了,便走過來找她談天。只有她們兩人在閣樓上,那阿秀是個慡快的人,心裡擱不住事,就告訴小艾說她的丈夫怎樣負心,她丈夫也是到內地去了,聽說在那邊已經另外有了人。她訴說了半天,忽然想起來問小艾:“你們金槐可有信來?”小艾苦笑道:“沒有呀,差不多一年沒有信了。
聽見人家說,現在信不通。”阿秀道:“哪裡!昨天我還聽見一個人說接到重慶他一個親戚的信。”小艾聽了這話,不由得心裡震了一震。
阿秀也默然了。過了一會,方道:“聽他們說,到重慶去的這些人,差不多個個都另外討了女人。黑良心,把我們丟在這裡,打算不要了。我就不服這口氣——我們不會另外找男人呀?他們男人可以我們女人不可以呀?老實說,現在這種世界,也無所謂的!”她漲紅了臉,說話聲音很大,小艾聽她那口氣,仿佛她也另外有了對象了。
她們這樣在閣樓上面談話,可以聽見金福的老婆在樓下納鞋底,一針一針把那麻線戛戛地抽出來,這時候那戛戛的聲音卻突然的停止了,一定是在那裡豎著耳朵聽她們說話。等會一定要去告訴馮老太去了,馮老太的脾氣,也像有一種老年人一樣,常常對小艾訴說大媳婦怎麼怎麼不好,但是照樣也會對大媳婦說她不好的。小艾可以想像她們在背後會怎麼樣議論她,一定說是阿秀在那裡勸她,叫她把心思放活動一點。本來像她這樣住在外面,要結識個把男朋友也很便當的。
也說不定她們竟會疑心她有點靠不住。她突然覺得非常厭煩。
她辛辛苦苦賺了錢來養活這批人,只是讓他們偵察她的行動,將來金槐回來了,好在他面前搬是非造謠言嗎?她倒變成像從前的寡婦一樣了,處處要避嫌疑,動不動要怕人家說閒話。
她有時候氣起來,恨不得撇下他們不管了,自己一個人到內地去找金槐去。但是他的母親是他託付給她的,怎麼能不管呢?所以想想還是忍耐下去了,只是心裡漸漸覺得非常疲倦。
她在那吳家做事。吳家現在更發財了,新買了部三輪車。
有一天他們的三輪車夫在廚房裡坐著,有客人來了,一男一女,在後門口遞了張名片給他,他拿著進去,因見小艾在客堂里擦玻璃窗,便把名片交給她拿上去。小艾把那張“陶攸賡”的名片送上樓去,吳先生馬上就下來了,把客人讓到客堂里坐著。小艾隨即倒了茶送進去,還沒有踏進房門,便聽見裡面有一個人說話的聲音有點耳熟。
她再往前走一步,一眼便看見沙發上坐著一個胖胖的西裝男子——是有根。不過比從前胖多了,臉龐四周大出一圈來,眉目間倒顯得擠窄了些,乍一看見幾乎不認識了。小艾捧著一隻托盤,站在門口呆住了。自從她出嫁以後,一直也沒有聽到有根的消息,原來他發財了。有根雖然是迎面坐著,他正在那裡說話,卻並沒有看見她,小艾的第一個衝動便是想退回去,到廚房裡去叫他們家裡車夫把茶送進去。正這樣想著,一回頭,卻看見吳太太從樓梯上走下來,吳太太換了件衣服,也下來招待客人了。這裡小艾端著個茶盤攔門站著,勢不能再躊躇不前了,只得硬著頭皮走進客廳。吳太太也進來了,大家只顧應酬吳太太,對於這女傭並沒有怎樣加以注意。小艾便悄悄地繞到沙發背後,把一杯茶擱在有根旁邊的茶几上,他同來的還有一個艷裝的年輕女人,也擱了杯茶在她旁邊,吳先生敬他們香菸,有根卻笑道:“哦,我這兒有我這兒有!我的喉嚨有點毛病,吃慣了這個牌子的,吃別的牌子的就喉嚨疼。”一面說著,已經一伸手掏出一隻赤金香菸盒子,打開來讓吳先生抽他的。
吳太太笑道:“把衣裳寬一寬吧。”兩個客人站來脫大衣,小艾拎著個空盤子正想走出去,吳太太卻回過臉來向她咕噥了一聲:“大衣掛起來。”小艾只得上前接著,有根把大衣交到她手裡的時候,不免向她看了看,頓時臉上呆了一呆,又連看了她幾眼,雖然並沒有和她招呼,卻也有點笑意。但是在小艾的眼光中,這微笑就像是帶著幾分譏笑的意味。她板著個臉,漠然地接過兩件大衣,掛在屋角的一隻衣架上,便走了出去,自上樓去了。她到樓上去洗衣服,就一直沒有下車。半晌,忽然聽見吳太太在那裡喊:“馮媽,來謝謝陶太太!”
想必是有根的女人臨走丟下了賞錢。小艾裝作沒聽見,也沒下去。後來在窗口看見有根和那女人上了三輪車走了,她方才下樓。吳太太怒道:“喊你也不來,人家給錢都沒人謝一聲!”
小艾道:“剛才寶寶醒了,我在那裡替他換尿布,走不開。”
吳太太把桌上幾張鈔票一推,道:“哪,拿去。你跟趙媽一人一半。”這錢小艾實在是不想拿,但是不拿似乎又顯著有點奇怪。只得伸過手去,那鈔票一拿到手裡,仿佛渾身都有一種異樣的感覺。
她本來想馬上就寫回信,就請金福代筆,可是這封信她倒有點不願意叫他寫,另外去找了個測字先生寫了。其實裡面也沒有什麼話,不過把家中的近況詳細告訴他,無非叫他放心的意思。她現在也略微認識幾個字了,信寫好了,自己也拿著看看,不是自己寫的,總覺得隔著一層。她忽然想起來從前他給她的“馮玉珍”三顆鉛字,可以當作一個圖章蓋一個在信尾。他看見了一定要微笑,他根本不知道那東西她一直還留著。
次日下午,她趁著吳太太出去打牌,就溜回家去拿那鉛字。馮老太見她來了,便說起金槐來信的事,因道:“這金槐也是的,跑到那地方去——不是越走越遠了嗎?”小艾也沒有替他辯護,心裡想說了她也不懂。
她那鉛字是包了個小紙包,放在一隻舊牙粉盒裡,盒面上印著一隻五彩的大蝴蝶。她記得就在抽屜里靠里的一角,但是找來找去找不到。馮老太問道:“你在抽屜里找什麼?”小艾道:“我有個牙粉盒子裝著點東西,找不到了。”馮老太道:
“那天我看見阿毛拿著個牙粉盒子在玩的,一定給她拖不見了。”阿毛是金福的大女兒。當下小艾便沒有說什麼,心裡想要是查問起來,她嫂嫂要多心了,而且東西到了小孩手裡,一定也沒有了,問也是白問。但是她為這一樁小事,心裡卻是十分氣惱,又覺得悲哀。同時又注意到桌下擱著一隻雙耳小鋼精鍋子,是她借給他們用的,已經敲癟了兩塊。
家裡有小孩,東西總是容易損壞些。金福夫婦帶著幾個孩子在這裡一住兩三年,家具漸漸的都變成缺胳膊少腿的。這還沒有什麼,小艾有一次回來,看見她的一面腰圓鏡子也砸破了,用一根紅絨繩縛起來,勉強使用著,鏡面上橫切著一道裂痕。小艾看了,心裡十分氣苦。金槐到內地去已經有兩三年了,起初倒不斷的有信來,似乎他在那邊生活也非常困苦,一度到重慶去過,後來因為失業,又飄流到湖南,在湖南一個小印刷所工作過一個時期。今年卻一直沒有信來,也不知道為什麼。她打聽別人,也有人說是長久沒有收到“裡邊”來的信了。
她有一個小姊妹名叫盛阿秀,住在她們隔壁,這一天阿秀聽見說她回來了,便走過來找她談天。只有她們兩人在閣樓上,那阿秀是個慡快的人,心裡擱不住事,就告訴小艾說她的丈夫怎樣負心,她丈夫也是到內地去了,聽說在那邊已經另外有了人。她訴說了半天,忽然想起來問小艾:“你們金槐可有信來?”小艾苦笑道:“沒有呀,差不多一年沒有信了。
聽見人家說,現在信不通。”阿秀道:“哪裡!昨天我還聽見一個人說接到重慶他一個親戚的信。”小艾聽了這話,不由得心裡震了一震。
阿秀也默然了。過了一會,方道:“聽他們說,到重慶去的這些人,差不多個個都另外討了女人。黑良心,把我們丟在這裡,打算不要了。我就不服這口氣——我們不會另外找男人呀?他們男人可以我們女人不可以呀?老實說,現在這種世界,也無所謂的!”她漲紅了臉,說話聲音很大,小艾聽她那口氣,仿佛她也另外有了對象了。
她們這樣在閣樓上面談話,可以聽見金福的老婆在樓下納鞋底,一針一針把那麻線戛戛地抽出來,這時候那戛戛的聲音卻突然的停止了,一定是在那裡豎著耳朵聽她們說話。等會一定要去告訴馮老太去了,馮老太的脾氣,也像有一種老年人一樣,常常對小艾訴說大媳婦怎麼怎麼不好,但是照樣也會對大媳婦說她不好的。小艾可以想像她們在背後會怎麼樣議論她,一定說是阿秀在那裡勸她,叫她把心思放活動一點。本來像她這樣住在外面,要結識個把男朋友也很便當的。
也說不定她們竟會疑心她有點靠不住。她突然覺得非常厭煩。
她辛辛苦苦賺了錢來養活這批人,只是讓他們偵察她的行動,將來金槐回來了,好在他面前搬是非造謠言嗎?她倒變成像從前的寡婦一樣了,處處要避嫌疑,動不動要怕人家說閒話。
她有時候氣起來,恨不得撇下他們不管了,自己一個人到內地去找金槐去。但是他的母親是他託付給她的,怎麼能不管呢?所以想想還是忍耐下去了,只是心裡漸漸覺得非常疲倦。
她在那吳家做事。吳家現在更發財了,新買了部三輪車。
有一天他們的三輪車夫在廚房裡坐著,有客人來了,一男一女,在後門口遞了張名片給他,他拿著進去,因見小艾在客堂里擦玻璃窗,便把名片交給她拿上去。小艾把那張“陶攸賡”的名片送上樓去,吳先生馬上就下來了,把客人讓到客堂里坐著。小艾隨即倒了茶送進去,還沒有踏進房門,便聽見裡面有一個人說話的聲音有點耳熟。
她再往前走一步,一眼便看見沙發上坐著一個胖胖的西裝男子——是有根。不過比從前胖多了,臉龐四周大出一圈來,眉目間倒顯得擠窄了些,乍一看見幾乎不認識了。小艾捧著一隻托盤,站在門口呆住了。自從她出嫁以後,一直也沒有聽到有根的消息,原來他發財了。有根雖然是迎面坐著,他正在那裡說話,卻並沒有看見她,小艾的第一個衝動便是想退回去,到廚房裡去叫他們家裡車夫把茶送進去。正這樣想著,一回頭,卻看見吳太太從樓梯上走下來,吳太太換了件衣服,也下來招待客人了。這裡小艾端著個茶盤攔門站著,勢不能再躊躇不前了,只得硬著頭皮走進客廳。吳太太也進來了,大家只顧應酬吳太太,對於這女傭並沒有怎樣加以注意。小艾便悄悄地繞到沙發背後,把一杯茶擱在有根旁邊的茶几上,他同來的還有一個艷裝的年輕女人,也擱了杯茶在她旁邊,吳先生敬他們香菸,有根卻笑道:“哦,我這兒有我這兒有!我的喉嚨有點毛病,吃慣了這個牌子的,吃別的牌子的就喉嚨疼。”一面說著,已經一伸手掏出一隻赤金香菸盒子,打開來讓吳先生抽他的。
吳太太笑道:“把衣裳寬一寬吧。”兩個客人站來脫大衣,小艾拎著個空盤子正想走出去,吳太太卻回過臉來向她咕噥了一聲:“大衣掛起來。”小艾只得上前接著,有根把大衣交到她手裡的時候,不免向她看了看,頓時臉上呆了一呆,又連看了她幾眼,雖然並沒有和她招呼,卻也有點笑意。但是在小艾的眼光中,這微笑就像是帶著幾分譏笑的意味。她板著個臉,漠然地接過兩件大衣,掛在屋角的一隻衣架上,便走了出去,自上樓去了。她到樓上去洗衣服,就一直沒有下車。半晌,忽然聽見吳太太在那裡喊:“馮媽,來謝謝陶太太!”
想必是有根的女人臨走丟下了賞錢。小艾裝作沒聽見,也沒下去。後來在窗口看見有根和那女人上了三輪車走了,她方才下樓。吳太太怒道:“喊你也不來,人家給錢都沒人謝一聲!”
小艾道:“剛才寶寶醒了,我在那裡替他換尿布,走不開。”
吳太太把桌上幾張鈔票一推,道:“哪,拿去。你跟趙媽一人一半。”這錢小艾實在是不想拿,但是不拿似乎又顯著有點奇怪。只得伸過手去,那鈔票一拿到手裡,仿佛渾身都有一種異樣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