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頁
周遭的廝殺聲都變得模糊,顧暮腦中只迴蕩著爹爹的聲音。疼痛、寒冷、疲憊,一切感覺都消失了。她已是什麼都感受不到,只是緩緩將自己帶著血污的手放入那人的掌心中。
有什麼東西從天上落下,冰冷地滴在顧暮臉上。可她實在是太累了,無法再去顧及其他。顧暮望著爹爹的臉,恍惚間忘了自己身在何處。她只來得及匆匆說上一句:“爹爹,我好累。”就合上眼,沉沉睡去。
秋風颳過,吹起了臨安居前的落葉。泛黃的葉子大都隨著風遠去了,只有些少停在空落著的鞦韆上,不捨得離去。
空中的雨點逐漸變大,落在地上便與戰士們的鮮血融為一體。
瀚北的軍隊已經撤離,留下的皆是一片屍骨。
李虎躺在其中,漸漸被冰冷的雨水弄醒。他慢慢睜開眼,視線因雨水變得模糊。身體卻異常沉重,他只能一動不動地看著天上的烏雲,一時間竟不知道自己是活著還是已經死去。
身上的傷口碰著水,帶來陣陣疼痛,可偏偏是這痛感讓李虎逐漸認清情況。他連著輕咳了幾聲,才曲起手指,掙扎著從地上爬起來,偏過頭朝四周看去。
可當他看清眼前的景象時,整個人便崩潰了。入目皆是自己同袍的屍體,張光煒垂著頭,手中還握著那杆□□。□□扎在地上,撐起了他大半個身子,血水一股股地順著他的戰袍留下,緩緩融入了血河中。
李虎兩隻腿抖得厲害,站起後又摔了幾跤。
他不相信,便走到一個人一個人面前去叫他們的名字,試圖將自己的戰友從夢中喚醒。臉上濕漉漉的,已是分不清是血水還是雨水了,他匆匆抹了把臉,便又回到屍體中去找尋任何一個存活的可能。
也不知過了多久,隱約傳來馬掌踏過泥濘的聲音。李虎不知是敵是友,卻也沒用力氣再去上前查看,事到如今他寧願與同袍們席地而眠。馬蹄聲漸近,最終在前方停了下來。隔著雨簾,他看到來朝自己奔來的大瑞援軍,也看見了坐在馬上一臉沉痛的杜思齊。
壓抑的情感終於是控住不住了,李虎的淚水瞬間奪眶而出。他渾身是抑制不住地顫抖,聲音中滿是悲痛,哭喊道:“張監軍,援兵來了!援軍來了啊...”
當天回到營帳,李虎裹著毯子坐在凳子上,他低著頭身子還在顫抖著。杜思齊卷著風從帳外進來,守在帳內的士兵看見了,便雙手遞過傷亡名單。他接過來,一行一行的往下看去,臉色越來越沉。
目光停留在名單的最後一行,杜思齊蹙起眉頭。他看了眼低著頭的李虎,猶豫了下,還是出聲問道:“你們葉督帥呢?”
李虎悶聲答道:“他上了戰場,沒能回來”。他儘量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同往常一樣,可手指卻是扣緊了手中的陶杯。
杜思齊聞言,眸子微微一怔,臉上露出不易察覺地悲傷來。他緩緩嘆氣,將名單仔細疊好交換給方才的士兵,而後便陷入長久的沉默。
☆、別後
不日,葉惘之戰死的消息便傳到了京都。
葉夫人知道後,待在兒子的房間裡哭了一日又一日。飯吃不下,覺也難眠,整個人迅速的消瘦下來。葉宏殊不想再刺激妻子的情緒,便整日獨自坐在書房中,一封封的看著葉惘之過往寄來的信件。心像是被徹底掏空了,目光所及望不到路的盡頭。
日子又過了幾天,葉夫人的情況卻越來越差。她開始怨起葉宏殊當初的決定,將兒子的死都歸結到‘昏君’頭上。甚至是拿顧如烈的事情做例子,埋怨丈夫為何不吸取他人的教訓,而非要去做那隻出頭鳥。
再到後來,她便以積善德為由,在西山的明籟寺中皈依了佛門。
葉夫人走後,偌大的葉府更顯得清冷。新帝體恤葉宏殊,便給了他一月時間進行調整,而後在回歸朝堂。老丞相不願呆在府中,就叫江生陪著四處遊歷去了。
又隔了幾日,前線送來戰報。上面說,蔣傑正已帶著偃甲截到了瀚北撤軍的隊伍。多骨爾已是先一步回道瀚北,剩下的敵兵沒有準備,突然相戰,大瑞遠遠勝過敵方一籌。歐陽尚卿看著手中的絹紙,蹙緊的眉頭才稍微放鬆。
門外有士兵相報,說是嶺南王求見。他心中頓時一喜,忙將桌面上的物件都給收拾妥當,才出聲道:“讓他進來。”
門打開又合上,歐陽尚卿眸間映出了兄長的身影。對方仍是一襲青衣,眉宇間卻透著隱隱的憂愁。不知怎麼,他竟生出些不安來,便以笑做掩,道:“天這麼冷,兄長怎麼不多穿些?”
歐陽尚初並未回答坐上人的話,只是微微垂眸,輕聲道:“兩舟共赴,前行之路定會因為一方不足而牽動另外一方。若想雙方共利,難。”
說到此處,他復又抬眸望向身著皇袍的人,補充道:“既然孤舟可以無憂而行。那麼臣以為,便無需要所謂的陪伴了。”
年輕的君主聞言,心頓時下沉幾分,被衣袖遮住的手指竟在微微顫抖。他眯起眼,試圖在兄長臉上找出任何一絲開玩笑的神色來,可最終還是失敗了。
如此,便只能故作不悅地開口道:“嶺南王,這是來與朕辭行?”
歐陽尚初聽罷,卻是彎唇輕笑,道:“臣,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大瑞。而陛下已經長大,也不用貪戀臣府上的杏仁酥了。”
有什麼東西從天上落下,冰冷地滴在顧暮臉上。可她實在是太累了,無法再去顧及其他。顧暮望著爹爹的臉,恍惚間忘了自己身在何處。她只來得及匆匆說上一句:“爹爹,我好累。”就合上眼,沉沉睡去。
秋風颳過,吹起了臨安居前的落葉。泛黃的葉子大都隨著風遠去了,只有些少停在空落著的鞦韆上,不捨得離去。
空中的雨點逐漸變大,落在地上便與戰士們的鮮血融為一體。
瀚北的軍隊已經撤離,留下的皆是一片屍骨。
李虎躺在其中,漸漸被冰冷的雨水弄醒。他慢慢睜開眼,視線因雨水變得模糊。身體卻異常沉重,他只能一動不動地看著天上的烏雲,一時間竟不知道自己是活著還是已經死去。
身上的傷口碰著水,帶來陣陣疼痛,可偏偏是這痛感讓李虎逐漸認清情況。他連著輕咳了幾聲,才曲起手指,掙扎著從地上爬起來,偏過頭朝四周看去。
可當他看清眼前的景象時,整個人便崩潰了。入目皆是自己同袍的屍體,張光煒垂著頭,手中還握著那杆□□。□□扎在地上,撐起了他大半個身子,血水一股股地順著他的戰袍留下,緩緩融入了血河中。
李虎兩隻腿抖得厲害,站起後又摔了幾跤。
他不相信,便走到一個人一個人面前去叫他們的名字,試圖將自己的戰友從夢中喚醒。臉上濕漉漉的,已是分不清是血水還是雨水了,他匆匆抹了把臉,便又回到屍體中去找尋任何一個存活的可能。
也不知過了多久,隱約傳來馬掌踏過泥濘的聲音。李虎不知是敵是友,卻也沒用力氣再去上前查看,事到如今他寧願與同袍們席地而眠。馬蹄聲漸近,最終在前方停了下來。隔著雨簾,他看到來朝自己奔來的大瑞援軍,也看見了坐在馬上一臉沉痛的杜思齊。
壓抑的情感終於是控住不住了,李虎的淚水瞬間奪眶而出。他渾身是抑制不住地顫抖,聲音中滿是悲痛,哭喊道:“張監軍,援兵來了!援軍來了啊...”
當天回到營帳,李虎裹著毯子坐在凳子上,他低著頭身子還在顫抖著。杜思齊卷著風從帳外進來,守在帳內的士兵看見了,便雙手遞過傷亡名單。他接過來,一行一行的往下看去,臉色越來越沉。
目光停留在名單的最後一行,杜思齊蹙起眉頭。他看了眼低著頭的李虎,猶豫了下,還是出聲問道:“你們葉督帥呢?”
李虎悶聲答道:“他上了戰場,沒能回來”。他儘量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同往常一樣,可手指卻是扣緊了手中的陶杯。
杜思齊聞言,眸子微微一怔,臉上露出不易察覺地悲傷來。他緩緩嘆氣,將名單仔細疊好交換給方才的士兵,而後便陷入長久的沉默。
☆、別後
不日,葉惘之戰死的消息便傳到了京都。
葉夫人知道後,待在兒子的房間裡哭了一日又一日。飯吃不下,覺也難眠,整個人迅速的消瘦下來。葉宏殊不想再刺激妻子的情緒,便整日獨自坐在書房中,一封封的看著葉惘之過往寄來的信件。心像是被徹底掏空了,目光所及望不到路的盡頭。
日子又過了幾天,葉夫人的情況卻越來越差。她開始怨起葉宏殊當初的決定,將兒子的死都歸結到‘昏君’頭上。甚至是拿顧如烈的事情做例子,埋怨丈夫為何不吸取他人的教訓,而非要去做那隻出頭鳥。
再到後來,她便以積善德為由,在西山的明籟寺中皈依了佛門。
葉夫人走後,偌大的葉府更顯得清冷。新帝體恤葉宏殊,便給了他一月時間進行調整,而後在回歸朝堂。老丞相不願呆在府中,就叫江生陪著四處遊歷去了。
又隔了幾日,前線送來戰報。上面說,蔣傑正已帶著偃甲截到了瀚北撤軍的隊伍。多骨爾已是先一步回道瀚北,剩下的敵兵沒有準備,突然相戰,大瑞遠遠勝過敵方一籌。歐陽尚卿看著手中的絹紙,蹙緊的眉頭才稍微放鬆。
門外有士兵相報,說是嶺南王求見。他心中頓時一喜,忙將桌面上的物件都給收拾妥當,才出聲道:“讓他進來。”
門打開又合上,歐陽尚卿眸間映出了兄長的身影。對方仍是一襲青衣,眉宇間卻透著隱隱的憂愁。不知怎麼,他竟生出些不安來,便以笑做掩,道:“天這麼冷,兄長怎麼不多穿些?”
歐陽尚初並未回答坐上人的話,只是微微垂眸,輕聲道:“兩舟共赴,前行之路定會因為一方不足而牽動另外一方。若想雙方共利,難。”
說到此處,他復又抬眸望向身著皇袍的人,補充道:“既然孤舟可以無憂而行。那麼臣以為,便無需要所謂的陪伴了。”
年輕的君主聞言,心頓時下沉幾分,被衣袖遮住的手指竟在微微顫抖。他眯起眼,試圖在兄長臉上找出任何一絲開玩笑的神色來,可最終還是失敗了。
如此,便只能故作不悅地開口道:“嶺南王,這是來與朕辭行?”
歐陽尚初聽罷,卻是彎唇輕笑,道:“臣,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大瑞。而陛下已經長大,也不用貪戀臣府上的杏仁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