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頁
果真是些亂臣賊子,為了謀逆連這種源頭都能編出來。歐陽還心道:“真是荒唐至極。”
戲中人沉浸其中醉生夢死,戲外人只是垂眸偏身沖身邊人道:“曹公公,伺候陛下禪位。”曹令儒低頭領命,邁著碎步就走上台階,這條呈遞的路走了千萬遍,終於是到了頭。渾濁的眸子對上面前人,帶著嘆息道:“陛下,放手吧。”
那人閉耳不聞,用盡全身力氣握住手中那塊玉璽,仿佛是握著浮生中的最後一棵稻草,不鬆手,便是活著。可惜這依仗卻並沒有存在多久,曹令儒便躬身低語了句‘得罪了’,伸手想就將玉璽奪過。
歐陽還在宮中慣養壞了,力氣自然是敵不過曹令儒,來回爭奪幾番,玉璽就脫了手。後者冷眼看著璽台上的指尖磨出來的血跡,又是一個鞠躬,就朝台下走去。曹令儒這番舉止是恭恭敬敬,看上去是沒有半點的越界,卻又是錯的徹底。
年輕的未來君主信手將玉璽接過,頷首道了句:“兒臣借父皇十年,請父皇看看何為盛世之景。”
他這一‘借’字說的輕巧,聽在歐陽還耳里卻是十足的諷刺。
老皇帝垂在身側的手不住的顫抖,怒目圓睜,連連喘著粗氣想壓下心中的怒火,為自己搏得最後一絲尊嚴,卻是在看到那人接過玉璽的一刻便前功盡棄。
他散發舞手,形如鄉間潑婦,仰首大笑。而後指著底下負手站立的杜且及,是咬牙切齒每一個字都用盡了全身的力氣,說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歐陽尚卿,你遲早會有這麼一天!”
歐陽還撕心裂肺的喊著,好似將那些前塵舊怨,那些所有的不堪都一股腦的給宣洩出來。如此巨石砸下,卻是沒驚起半分波瀾,
那日夜裡,先帝最寵愛的妃子辰妃梵谷跳井而亡,姜皇后為表後宮儀德在佛堂里念了一宿的經。有人說是親眼看見姜皇后命人下的手,辰妃將頭給磕破了也沒換來皇后的半死同情,踝上了銀鈴響了一宿,終是被塵沙給淹沒,再也發不出聲來。
可這些都隨風遠去了,被埋葬在時間前進的塵埃里,成了歷史中不淺不淡的一筆,再無人問津。
事變的第二天,葉宏殊以身體抱恙為由沒上當日的早朝。
難得有個清淨的上午,他只是抱手站在池心小亭中,看著水中含苞待放的蓮花沉默不語。
宛蓮不知道從哪裡得到的消息,一大早就來與顧暮說了。京城變了天,與城內是驚天的動靜,放到成為也就成了百姓口中不咸不淡的飯後閒言罷了。
小姑娘興致勃勃的在那裡說著,顧暮卻將手中的兵書攥的死緊。
與瀚北交戰雖說是失敗,但仍有功勞可言。歐陽尚卿一上位,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整頓新軍,提升了一些武官。葉惘之下朝歸來,便想去書房找父親商討些從軍事宜,結果並未尋著人。
問江生,說老爺人在荷花池,他便往荷花池的方向走,果真看到了站在亭內的葉宏殊。
葉惘之慢下步子走到父親身邊,順著他的視線看向池中:荷花苞垂著腦袋立在水中,看上去沒精打采的,不知下一秒迎來的是新生還是死亡。葉惘之擰眉避開視線,垂眸淺聲道了句:“父親。”
那人並無動作,只是點點頭應了,而後抬手指向池中荷花,偏頭沖身邊人感慨:“你看看這花,照這勢頭。今年又能賞一番好景了。”他語氣中含著期待,卻又滿是不舍,情緒交雜間撕扯著,到了嘴邊卻成了輕若未聞的嘆息。
葉宏殊說罷,搖首輕笑了番。轉身,正視著葉惘之時,眼中是隱藏不住的驕傲。自己這個從小沒經歷過大風浪的兒子,終於是成長了,在戰火的洗禮下,褪去了眉眼間的青澀變得有擔當起來。復開口,莞爾道:“新帝今日商討軍隊事宜了?”
後者點了點頭,輕聲答道:“說了千機營督帥任命的問題。”
沈嶺、顧冀、葉惘之三人從小交好,故友一一離去,葉宏殊自是能切身體會兒子的痛苦。他將手放於其肩上,看似反問實則安慰,道:“你有何想法?”
葉惘之想也沒想就回道:“兒子的意思是先留著沈嶺的職位,那人向來比誰都在乎督帥這個官職,若是回來...發現官位已易,未免太過讓人寒心。”
葉宏殊將手收回,負手於身後,沉思道:“新軍整改,督帥的任命便尤為關鍵。你這意見,新皇...如何說?”
後者聞言便沉默了,再開口時透著隱約的不甘,道:“陛下沒給個肯定意見。”
在朝半生的老丞相見他如此,斂眉說了句:“你若覺著對,就隨心吧。”年輕的武官沒想到他會如此說,一時竟愣住了,緩和了半天才輕聲說:“謝父親,兒子知道了。”
夏天日頭長,幾句話見已是不知不覺中到正午。
江生領了葉夫人的命,來招呼老爺和少爺用膳。二人回聲應了,葉宏殊示意葉惘之先去,自己則再賞一賞這偷來的景色。後者鞠躬應了,轉身先一步離去。葉宏殊微微側眸看著少年人的背影,怔住了神,光影交錯間不知怎麼就想起了那日與杜且及的對話。
昔日那人眼中的調笑之情還歷歷在目,他不免沉下眸來,心中多有觸動,便忍不住出聲道:“惘之,你...如何看盛世?”
戲中人沉浸其中醉生夢死,戲外人只是垂眸偏身沖身邊人道:“曹公公,伺候陛下禪位。”曹令儒低頭領命,邁著碎步就走上台階,這條呈遞的路走了千萬遍,終於是到了頭。渾濁的眸子對上面前人,帶著嘆息道:“陛下,放手吧。”
那人閉耳不聞,用盡全身力氣握住手中那塊玉璽,仿佛是握著浮生中的最後一棵稻草,不鬆手,便是活著。可惜這依仗卻並沒有存在多久,曹令儒便躬身低語了句‘得罪了’,伸手想就將玉璽奪過。
歐陽還在宮中慣養壞了,力氣自然是敵不過曹令儒,來回爭奪幾番,玉璽就脫了手。後者冷眼看著璽台上的指尖磨出來的血跡,又是一個鞠躬,就朝台下走去。曹令儒這番舉止是恭恭敬敬,看上去是沒有半點的越界,卻又是錯的徹底。
年輕的未來君主信手將玉璽接過,頷首道了句:“兒臣借父皇十年,請父皇看看何為盛世之景。”
他這一‘借’字說的輕巧,聽在歐陽還耳里卻是十足的諷刺。
老皇帝垂在身側的手不住的顫抖,怒目圓睜,連連喘著粗氣想壓下心中的怒火,為自己搏得最後一絲尊嚴,卻是在看到那人接過玉璽的一刻便前功盡棄。
他散發舞手,形如鄉間潑婦,仰首大笑。而後指著底下負手站立的杜且及,是咬牙切齒每一個字都用盡了全身的力氣,說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歐陽尚卿,你遲早會有這麼一天!”
歐陽還撕心裂肺的喊著,好似將那些前塵舊怨,那些所有的不堪都一股腦的給宣洩出來。如此巨石砸下,卻是沒驚起半分波瀾,
那日夜裡,先帝最寵愛的妃子辰妃梵谷跳井而亡,姜皇后為表後宮儀德在佛堂里念了一宿的經。有人說是親眼看見姜皇后命人下的手,辰妃將頭給磕破了也沒換來皇后的半死同情,踝上了銀鈴響了一宿,終是被塵沙給淹沒,再也發不出聲來。
可這些都隨風遠去了,被埋葬在時間前進的塵埃里,成了歷史中不淺不淡的一筆,再無人問津。
事變的第二天,葉宏殊以身體抱恙為由沒上當日的早朝。
難得有個清淨的上午,他只是抱手站在池心小亭中,看著水中含苞待放的蓮花沉默不語。
宛蓮不知道從哪裡得到的消息,一大早就來與顧暮說了。京城變了天,與城內是驚天的動靜,放到成為也就成了百姓口中不咸不淡的飯後閒言罷了。
小姑娘興致勃勃的在那裡說著,顧暮卻將手中的兵書攥的死緊。
與瀚北交戰雖說是失敗,但仍有功勞可言。歐陽尚卿一上位,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整頓新軍,提升了一些武官。葉惘之下朝歸來,便想去書房找父親商討些從軍事宜,結果並未尋著人。
問江生,說老爺人在荷花池,他便往荷花池的方向走,果真看到了站在亭內的葉宏殊。
葉惘之慢下步子走到父親身邊,順著他的視線看向池中:荷花苞垂著腦袋立在水中,看上去沒精打采的,不知下一秒迎來的是新生還是死亡。葉惘之擰眉避開視線,垂眸淺聲道了句:“父親。”
那人並無動作,只是點點頭應了,而後抬手指向池中荷花,偏頭沖身邊人感慨:“你看看這花,照這勢頭。今年又能賞一番好景了。”他語氣中含著期待,卻又滿是不舍,情緒交雜間撕扯著,到了嘴邊卻成了輕若未聞的嘆息。
葉宏殊說罷,搖首輕笑了番。轉身,正視著葉惘之時,眼中是隱藏不住的驕傲。自己這個從小沒經歷過大風浪的兒子,終於是成長了,在戰火的洗禮下,褪去了眉眼間的青澀變得有擔當起來。復開口,莞爾道:“新帝今日商討軍隊事宜了?”
後者點了點頭,輕聲答道:“說了千機營督帥任命的問題。”
沈嶺、顧冀、葉惘之三人從小交好,故友一一離去,葉宏殊自是能切身體會兒子的痛苦。他將手放於其肩上,看似反問實則安慰,道:“你有何想法?”
葉惘之想也沒想就回道:“兒子的意思是先留著沈嶺的職位,那人向來比誰都在乎督帥這個官職,若是回來...發現官位已易,未免太過讓人寒心。”
葉宏殊將手收回,負手於身後,沉思道:“新軍整改,督帥的任命便尤為關鍵。你這意見,新皇...如何說?”
後者聞言便沉默了,再開口時透著隱約的不甘,道:“陛下沒給個肯定意見。”
在朝半生的老丞相見他如此,斂眉說了句:“你若覺著對,就隨心吧。”年輕的武官沒想到他會如此說,一時竟愣住了,緩和了半天才輕聲說:“謝父親,兒子知道了。”
夏天日頭長,幾句話見已是不知不覺中到正午。
江生領了葉夫人的命,來招呼老爺和少爺用膳。二人回聲應了,葉宏殊示意葉惘之先去,自己則再賞一賞這偷來的景色。後者鞠躬應了,轉身先一步離去。葉宏殊微微側眸看著少年人的背影,怔住了神,光影交錯間不知怎麼就想起了那日與杜且及的對話。
昔日那人眼中的調笑之情還歷歷在目,他不免沉下眸來,心中多有觸動,便忍不住出聲道:“惘之,你...如何看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