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
真宗聽得砰然心動,問道: 何謂名揚天下的功業?
王欽若知道真宗因剛剛訂立了澶淵之盟,並不想動兵,故意道: 澶淵之盟訂得不公,不如再次發兵,直取幽雲十四州?
真宗連連搖頭: 一則背盟叛約,非大國之風;二則河北生民,方免兵災,朕何忍再動兵戈。此法不可!
王欽若道: 既然皇上憐惜生民,不願意再動刀兵。臣還有一個辦法,可以兵不血刃,達到威懾遼國的目地!
真宗問: 是何辦法?
王欽若道: 皇上可知,當日蕭太后為何在占有優勢的qíng況,只訂下三十萬的歲幣便匆匆撤兵?
真宗看著他: 自然是朕親臨澶州,大敗遼軍,曹利用折衝樽俎得宜所致?
王欽若搖頭道: 非也,以臣看來,她是畏於天命。遼人向來無進犯中原之心,每次南侵,亦只不過是得些金帛便宜而已。當年遼太宗耶律德光一意進攻中原,述律太后曾經勸他說: 如果漢人做契丹王,可否? 遼太宗說: 不可。 述律太后又說: 既知不可,那兒何必非要做漢王呢?漢人難制,便是得了漢地也不能久留,若有何意外,後悔莫及! 遼太宗不能聽勸,果然身死異地,屍體回鄉,述律太后因他不聽母命,而不許他安葬,以示警戒後人。此後歷朝遼帝,均明白漢人治漢地,契丹統治遼地的道理。那蕭太后自恃曾有過高梁河之役和雍熙之戰的勝利,想要破了這個傳言,因此領兵進犯。誰知道兵馬未動,先是折損了元帥耶律休哥,去年南侵,名將耶律斜軫又在軍中陣亡。蕭太后也算得性qíng極悍,不但沒有因此退兵,反而在蕭撻覽的煽動下再次南侵。誰知道聖駕親征,未到澶州,蕭撻覽已被chuáng子弩she死。那蕭太后再是倔qiáng,也不由得她不相信這天命所在,遼人不可北侵的道理。
真宗微微點頭: 這倒也有理。
王欽若道: 況且遼人向來敬畏天命,獲飛鳥謂之天賜,獵走shòu謂之地與,必要拜謝天地。蕭太后數次行再生祭禮,也是以自己權位為天地所賜的象徵,來掌握契丹的二百部族。想當日皇上也是因為行太廟祭祖之禮昭告天下,因此王繼忠陰謀叛亂才不能得逞。因此臣認為,為了威懾遼人,不如效法歷代明君聖主,行封禪之禮,昭告天下,大宋天子乃天命所歸,以鎮服四海,誇示外邦。尤其是遼國最敬畏鬼神,必能夠達到威懾的目地。再則,自唐末以來,征戰百年,百姓人心惶惶,皇上以封禪大禮,則是太平盛世的慶典象徵,可以安天下百姓之心,更增為朝庭的擁戴和身為大宋百姓的自豪感!
王欽若精退史實,口才又好,引經據典中外故事,說得真宗不由點頭,只是微一猶豫,道: 歷代封禪,都是國泰民安,必得世上罕見的祥瑞,才可下封禪的詔書啊!
王欽若微微一笑: 所謂歷代的祥瑞之事,又哪裡件件是真的天降地生的。漢高祖斬白蛇,化出一段赤帝白帝的傳言來,河圖洛水,又哪一件不是人力所為?聖人以神道設教,只要是君王做一個信奉的姿態,便足以叫天下人信為神明了。
真宗點了點頭,又道: 只是泰山封禪,所需費用,又不知要消耗多少國庫錢財。國家尚貧困,朕此時不宜為了示威,而置百姓於不顧啊!
王欽若躬身道: 至於國庫費用,非臣所職司,臣不敢妄言,皇上何不召三司使丁謂前來一問,國庫是否有餘錢舉辦封禪大典?
真宗召來了丁謂問道: 丁謂,朕且問你,國庫所得收入,可能承擔得起一次封禪的費用嗎?
丁謂早已經與王欽事商議過此事,因此來時已經是胸有成竹: 回皇上,臣這裡有景德三年的全部賦稅收入,與咸平六年相比,僅在這四年裡,全國就新增五十五萬多戶人家,賦稅收入增加三百四十六萬多。僅這增加賦稅的部份,足以支付好幾次封禪的費用也綽綽有餘了。況且,天子封禪,能安定民心,促進生產。讓流民可以定居耕種,天下各州及與邊境的貿易也會增加。封禪用出去的錢,只怕從來年賦稅上,就可以很快地收回。
王欽若忙道: 這正如畢相當年所說的,雖然給付遼國歲幣有三十萬,但我朝不但可以省下大量的軍費,而且每年可以從與遼的的榷市賦稅上收回百萬之數,雖有所付出,但所得更大。
真宗點頭道: 以欽若的建議,最好能在封禪之後,在京中修一座供奉上天的玉清宮,只是大興土木,怕朝臣們反對此事!
丁謂眼見正是趨奉之時,忙道: 天子富有四海,祭奉上天,又有誰敢說不是。且皇上至今未有皇子,臣建議可建宮在宮城的乾地,正可以祈福,便是朝臣們,只要說明原因,又有誰敢阻攔皇上祈福求子?
真宗點了點頭,道: 很好,此事由你們二人下去辦吧!
真宗回到後宮,正在對劉娥商議此事,卻見嘉慶殿內靜悄悄的,雷允恭等人均是不在。
真宗深覺疑惑,走了進去,卻見劉娥坐在chuáng邊,chuáng上散亂地堆著一團錦鍛似的東西,劉娥輕輕地撫摸著這些錦鍛獨自垂淚,房中卻無內侍宮女侍候著。
真宗走到她的身後,問道: 怎麼了?
劉娥一驚,忙yù收拾起東西,真宗按住,細看那竟是一些嬰兒的衣服,做得針腳細緻,顯見用心不少,雖然年歲過久,但見錦鍛上的顏色依然艷麗如新。
真宗心中已經有數,嘆道: 你又想起那個孩子了?
劉娥拭了拭淚,道: 今天是那孩子的忌日,第一個忌日,我給他做了這些衣服,以後每年的忌日,我都給他上一柱清香,把這些拿出來看看。往年官家下朝的時候,我都已經收拾起來了。只是今年心裡有些事,不免忘記了時間了。
真宗坐了一下,拿起一件襁褓,輕嘆道: 這是朕的第一個孩子,竟沒能保全,此後朕的皇子們竟都不得保全,莫非是上天罰朕,沒能好好地保全你們母子?
劉娥輕嘆一聲,含淚笑道: 不,不怪你,三郎。我記得那時候,我痛不yù生,三郎你抱著我說,我們以後還會有更多的孩子,你還要我給你再生十個八個孩子。 她抱著那團嬰兒的衣服,倚在真宗的懷中道: 若咱們的孩子還活著,今年該有二十多歲了。這會兒咱們就不是想著抱兒子,而是抱孫子了。媛妹懷上孩子的時候我不知道多高興,結果還是再失望了一回,再痛心了一回。我已經什麼都不求了,但求上天准我能夠再做一回母親,能親手抱一抱一個孩子,再親手為他做衣服讓他穿上。
真宗握著劉娥的手,只覺得她雙手冰冷,不由地心痛如絞。
劉娥拭淚道: 可恨這張太醫竟騙了我二十多年,這二十多年來,我求醫問藥求神拜佛,總是還想著再能為三郎懷一個孩子。又哪裡知道,我自那一年小產之後,竟是不能再生育了。
真宗的手一緊,只覺得心臟猛地收縮了一下,他張了張口,想要說些什麼,卻是千言萬語,一時竟不知道從何說起,只是嘆了一口氣。
劉娥遙望前方,怔怔地道: 前些時候,我才逼問出這件事來。一旦知道這個事實之後,反而更是發瘋地想那個孩子。嫂嫂對我說民間有借腹生子的事,我當時只是覺得荒誕不經得緊。可是不知怎麼地,這個明明知道是荒誕的念頭,卻在我的腦中生根了似的,天天朝也想,暮也想的。 她抬著看著真宗痴痴一笑: 我這個念頭,是不是很荒唐?
真宗笑問道: 什麼叫借腹生子?
劉娥拭淚一笑道: 懷德也說,民間有一些人家不能生育傳續香火的,就尋一些貧家的婦人代為生養。他還說,可以在宮中尋幾個有宜子之相的宮人,代我為官家生子。
真宗不由心動,沉吟道: 朕今年已經四十多歲了,難道還真的能再生皇子?
劉娥笑道: 漢武帝六十三歲生漢昭帝,官家怕什麼?臣妾想,若真的再有宮人能夠為官家生下一個皇子來,這未曾不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真宗看了劉娥一眼,見這散了一chuáng的嬰兒衣服,不禁心一軟,道: 好,朕便成全了你這番做母親的心意吧!
劉娥喜極而泣,盈盈下拜道: 多謝皇上聖恩,臣妾縱死亦可瞑目了。
劉娥令人收拾起衣物,陪著真宗說了一些朝中之事。過了一會兒,見周懷政捧進一幅捲軸來,劉娥見這捲軸極大,好奇地問: 官家,這是什麼東西?
真宗忽然想起來,笑道: 哦,這是王欽若獻上的封禪圖,朕正打算與你一起來看看。
劉娥眼波一轉: 王大學士之才,臣妾早有所聞,今日正好見識。
真宗令周懷政打開圖軸,這圖軸極大,輔開了在長廊上足有數丈長。數名宮人拉著圖軸,真宗帶著劉娥一邊看,一邊將方才御書房中王欽若所說的設想一一說給劉娥,兩人從這一頭慢慢地看到另一頭去,足足看了近半個時辰,還未看完。
王欽若這捲圖軸將封禪的整個想法設計全都詳細地列了出來,竟然是工程浩大,而且自籌備、興建、設祭、主持等等,設了大量的官職。王欽若精通史書,滿腹文才,每一項皆引經據典,內涵極深。這一番圖軸顯見用了許多心血,絕非一朝一夕能做出來的。
劉娥越看臉色越是凝重,原以為王欽若只是自恃才高不服在寇準之下,如今看來,他的野心原不止此。
真宗看她臉色有異,問道: 小娥,你有什麼想法?
劉娥揮手令周懷政等人收起圖軸退下,看了真宗一眼,大膽道: 這次封禪,大破常規,舉動浩大無比,依臣妾看來,倒像是重組一次內閣。
真宗沉默片刻,忽然笑了起來: 真不愧是朕的小娥。
劉娥微一思索,不由心驚: 官家不滿意王相了?
真宗搖頭: 不,朕還是要倚重王旦的,這朝中上下,他也確實是無人可以取代。只是
劉娥問道: 只是什麼?
真宗冷笑道: 只是自寇準外放之後,王旦不知為何像是轉了性子,處處拗著性子,竟然將寇準的脾氣學了十足,內閣之中針潑不進。朕本提議讓王欽若接替寇準的位置,不想王旦一口拒絕,倒像是虛位以待寇準回來似的。
劉娥點了點頭: 若是讓王欽若插入,來對王旦有所牽制,亦是不錯。可是 她猶豫了一下,道: 王欽若顯然是要君,古往今來有多少臣子,巧立名目多生事端,或修土木工程、或做祈福祭天、或借神道之言,為名義上為國為君,其實是利用這個事端,借天子國家之名,將普天下的官職錢財任意調遣,變為自己的權勢,此等事不可不防啊!
真宗點了點頭,若有所思: 小娥這番話,當真把古往今來臣子們努力施政措新的心思都說得透了。只是說得透了又如何?臣子們努力想法子以便要君挾權,為君王則亦可以利用他們這份心思,從容制衡。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要推行一件事,也必得容易做這件事的人從中得到好處。否則的話,只怕無利之事,後續無力。水至清則無魚,臣子們也是人,不是聖人,倘若一個人無yù無求,倒是可怕了。為君則不怕臣子們有權yù名yù利yù,知道他們的*在何處,方可為我所用。 他長嘆了一聲: 封禪之事,雖然是王欽若之議,卻的確是當下應該行的事了。正如王欽若所言,一可以安定天下百姓之心,二可以鎮服四夷天命所歸,三則 他沉吟不語。
王欽若知道真宗因剛剛訂立了澶淵之盟,並不想動兵,故意道: 澶淵之盟訂得不公,不如再次發兵,直取幽雲十四州?
真宗連連搖頭: 一則背盟叛約,非大國之風;二則河北生民,方免兵災,朕何忍再動兵戈。此法不可!
王欽若道: 既然皇上憐惜生民,不願意再動刀兵。臣還有一個辦法,可以兵不血刃,達到威懾遼國的目地!
真宗問: 是何辦法?
王欽若道: 皇上可知,當日蕭太后為何在占有優勢的qíng況,只訂下三十萬的歲幣便匆匆撤兵?
真宗看著他: 自然是朕親臨澶州,大敗遼軍,曹利用折衝樽俎得宜所致?
王欽若搖頭道: 非也,以臣看來,她是畏於天命。遼人向來無進犯中原之心,每次南侵,亦只不過是得些金帛便宜而已。當年遼太宗耶律德光一意進攻中原,述律太后曾經勸他說: 如果漢人做契丹王,可否? 遼太宗說: 不可。 述律太后又說: 既知不可,那兒何必非要做漢王呢?漢人難制,便是得了漢地也不能久留,若有何意外,後悔莫及! 遼太宗不能聽勸,果然身死異地,屍體回鄉,述律太后因他不聽母命,而不許他安葬,以示警戒後人。此後歷朝遼帝,均明白漢人治漢地,契丹統治遼地的道理。那蕭太后自恃曾有過高梁河之役和雍熙之戰的勝利,想要破了這個傳言,因此領兵進犯。誰知道兵馬未動,先是折損了元帥耶律休哥,去年南侵,名將耶律斜軫又在軍中陣亡。蕭太后也算得性qíng極悍,不但沒有因此退兵,反而在蕭撻覽的煽動下再次南侵。誰知道聖駕親征,未到澶州,蕭撻覽已被chuáng子弩she死。那蕭太后再是倔qiáng,也不由得她不相信這天命所在,遼人不可北侵的道理。
真宗微微點頭: 這倒也有理。
王欽若道: 況且遼人向來敬畏天命,獲飛鳥謂之天賜,獵走shòu謂之地與,必要拜謝天地。蕭太后數次行再生祭禮,也是以自己權位為天地所賜的象徵,來掌握契丹的二百部族。想當日皇上也是因為行太廟祭祖之禮昭告天下,因此王繼忠陰謀叛亂才不能得逞。因此臣認為,為了威懾遼人,不如效法歷代明君聖主,行封禪之禮,昭告天下,大宋天子乃天命所歸,以鎮服四海,誇示外邦。尤其是遼國最敬畏鬼神,必能夠達到威懾的目地。再則,自唐末以來,征戰百年,百姓人心惶惶,皇上以封禪大禮,則是太平盛世的慶典象徵,可以安天下百姓之心,更增為朝庭的擁戴和身為大宋百姓的自豪感!
王欽若精退史實,口才又好,引經據典中外故事,說得真宗不由點頭,只是微一猶豫,道: 歷代封禪,都是國泰民安,必得世上罕見的祥瑞,才可下封禪的詔書啊!
王欽若微微一笑: 所謂歷代的祥瑞之事,又哪裡件件是真的天降地生的。漢高祖斬白蛇,化出一段赤帝白帝的傳言來,河圖洛水,又哪一件不是人力所為?聖人以神道設教,只要是君王做一個信奉的姿態,便足以叫天下人信為神明了。
真宗點了點頭,又道: 只是泰山封禪,所需費用,又不知要消耗多少國庫錢財。國家尚貧困,朕此時不宜為了示威,而置百姓於不顧啊!
王欽若躬身道: 至於國庫費用,非臣所職司,臣不敢妄言,皇上何不召三司使丁謂前來一問,國庫是否有餘錢舉辦封禪大典?
真宗召來了丁謂問道: 丁謂,朕且問你,國庫所得收入,可能承擔得起一次封禪的費用嗎?
丁謂早已經與王欽事商議過此事,因此來時已經是胸有成竹: 回皇上,臣這裡有景德三年的全部賦稅收入,與咸平六年相比,僅在這四年裡,全國就新增五十五萬多戶人家,賦稅收入增加三百四十六萬多。僅這增加賦稅的部份,足以支付好幾次封禪的費用也綽綽有餘了。況且,天子封禪,能安定民心,促進生產。讓流民可以定居耕種,天下各州及與邊境的貿易也會增加。封禪用出去的錢,只怕從來年賦稅上,就可以很快地收回。
王欽若忙道: 這正如畢相當年所說的,雖然給付遼國歲幣有三十萬,但我朝不但可以省下大量的軍費,而且每年可以從與遼的的榷市賦稅上收回百萬之數,雖有所付出,但所得更大。
真宗點頭道: 以欽若的建議,最好能在封禪之後,在京中修一座供奉上天的玉清宮,只是大興土木,怕朝臣們反對此事!
丁謂眼見正是趨奉之時,忙道: 天子富有四海,祭奉上天,又有誰敢說不是。且皇上至今未有皇子,臣建議可建宮在宮城的乾地,正可以祈福,便是朝臣們,只要說明原因,又有誰敢阻攔皇上祈福求子?
真宗點了點頭,道: 很好,此事由你們二人下去辦吧!
真宗回到後宮,正在對劉娥商議此事,卻見嘉慶殿內靜悄悄的,雷允恭等人均是不在。
真宗深覺疑惑,走了進去,卻見劉娥坐在chuáng邊,chuáng上散亂地堆著一團錦鍛似的東西,劉娥輕輕地撫摸著這些錦鍛獨自垂淚,房中卻無內侍宮女侍候著。
真宗走到她的身後,問道: 怎麼了?
劉娥一驚,忙yù收拾起東西,真宗按住,細看那竟是一些嬰兒的衣服,做得針腳細緻,顯見用心不少,雖然年歲過久,但見錦鍛上的顏色依然艷麗如新。
真宗心中已經有數,嘆道: 你又想起那個孩子了?
劉娥拭了拭淚,道: 今天是那孩子的忌日,第一個忌日,我給他做了這些衣服,以後每年的忌日,我都給他上一柱清香,把這些拿出來看看。往年官家下朝的時候,我都已經收拾起來了。只是今年心裡有些事,不免忘記了時間了。
真宗坐了一下,拿起一件襁褓,輕嘆道: 這是朕的第一個孩子,竟沒能保全,此後朕的皇子們竟都不得保全,莫非是上天罰朕,沒能好好地保全你們母子?
劉娥輕嘆一聲,含淚笑道: 不,不怪你,三郎。我記得那時候,我痛不yù生,三郎你抱著我說,我們以後還會有更多的孩子,你還要我給你再生十個八個孩子。 她抱著那團嬰兒的衣服,倚在真宗的懷中道: 若咱們的孩子還活著,今年該有二十多歲了。這會兒咱們就不是想著抱兒子,而是抱孫子了。媛妹懷上孩子的時候我不知道多高興,結果還是再失望了一回,再痛心了一回。我已經什麼都不求了,但求上天准我能夠再做一回母親,能親手抱一抱一個孩子,再親手為他做衣服讓他穿上。
真宗握著劉娥的手,只覺得她雙手冰冷,不由地心痛如絞。
劉娥拭淚道: 可恨這張太醫竟騙了我二十多年,這二十多年來,我求醫問藥求神拜佛,總是還想著再能為三郎懷一個孩子。又哪裡知道,我自那一年小產之後,竟是不能再生育了。
真宗的手一緊,只覺得心臟猛地收縮了一下,他張了張口,想要說些什麼,卻是千言萬語,一時竟不知道從何說起,只是嘆了一口氣。
劉娥遙望前方,怔怔地道: 前些時候,我才逼問出這件事來。一旦知道這個事實之後,反而更是發瘋地想那個孩子。嫂嫂對我說民間有借腹生子的事,我當時只是覺得荒誕不經得緊。可是不知怎麼地,這個明明知道是荒誕的念頭,卻在我的腦中生根了似的,天天朝也想,暮也想的。 她抬著看著真宗痴痴一笑: 我這個念頭,是不是很荒唐?
真宗笑問道: 什麼叫借腹生子?
劉娥拭淚一笑道: 懷德也說,民間有一些人家不能生育傳續香火的,就尋一些貧家的婦人代為生養。他還說,可以在宮中尋幾個有宜子之相的宮人,代我為官家生子。
真宗不由心動,沉吟道: 朕今年已經四十多歲了,難道還真的能再生皇子?
劉娥笑道: 漢武帝六十三歲生漢昭帝,官家怕什麼?臣妾想,若真的再有宮人能夠為官家生下一個皇子來,這未曾不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真宗看了劉娥一眼,見這散了一chuáng的嬰兒衣服,不禁心一軟,道: 好,朕便成全了你這番做母親的心意吧!
劉娥喜極而泣,盈盈下拜道: 多謝皇上聖恩,臣妾縱死亦可瞑目了。
劉娥令人收拾起衣物,陪著真宗說了一些朝中之事。過了一會兒,見周懷政捧進一幅捲軸來,劉娥見這捲軸極大,好奇地問: 官家,這是什麼東西?
真宗忽然想起來,笑道: 哦,這是王欽若獻上的封禪圖,朕正打算與你一起來看看。
劉娥眼波一轉: 王大學士之才,臣妾早有所聞,今日正好見識。
真宗令周懷政打開圖軸,這圖軸極大,輔開了在長廊上足有數丈長。數名宮人拉著圖軸,真宗帶著劉娥一邊看,一邊將方才御書房中王欽若所說的設想一一說給劉娥,兩人從這一頭慢慢地看到另一頭去,足足看了近半個時辰,還未看完。
王欽若這捲圖軸將封禪的整個想法設計全都詳細地列了出來,竟然是工程浩大,而且自籌備、興建、設祭、主持等等,設了大量的官職。王欽若精通史書,滿腹文才,每一項皆引經據典,內涵極深。這一番圖軸顯見用了許多心血,絕非一朝一夕能做出來的。
劉娥越看臉色越是凝重,原以為王欽若只是自恃才高不服在寇準之下,如今看來,他的野心原不止此。
真宗看她臉色有異,問道: 小娥,你有什麼想法?
劉娥揮手令周懷政等人收起圖軸退下,看了真宗一眼,大膽道: 這次封禪,大破常規,舉動浩大無比,依臣妾看來,倒像是重組一次內閣。
真宗沉默片刻,忽然笑了起來: 真不愧是朕的小娥。
劉娥微一思索,不由心驚: 官家不滿意王相了?
真宗搖頭: 不,朕還是要倚重王旦的,這朝中上下,他也確實是無人可以取代。只是
劉娥問道: 只是什麼?
真宗冷笑道: 只是自寇準外放之後,王旦不知為何像是轉了性子,處處拗著性子,竟然將寇準的脾氣學了十足,內閣之中針潑不進。朕本提議讓王欽若接替寇準的位置,不想王旦一口拒絕,倒像是虛位以待寇準回來似的。
劉娥點了點頭: 若是讓王欽若插入,來對王旦有所牽制,亦是不錯。可是 她猶豫了一下,道: 王欽若顯然是要君,古往今來有多少臣子,巧立名目多生事端,或修土木工程、或做祈福祭天、或借神道之言,為名義上為國為君,其實是利用這個事端,借天子國家之名,將普天下的官職錢財任意調遣,變為自己的權勢,此等事不可不防啊!
真宗點了點頭,若有所思: 小娥這番話,當真把古往今來臣子們努力施政措新的心思都說得透了。只是說得透了又如何?臣子們努力想法子以便要君挾權,為君王則亦可以利用他們這份心思,從容制衡。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要推行一件事,也必得容易做這件事的人從中得到好處。否則的話,只怕無利之事,後續無力。水至清則無魚,臣子們也是人,不是聖人,倘若一個人無yù無求,倒是可怕了。為君則不怕臣子們有權yù名yù利yù,知道他們的*在何處,方可為我所用。 他長嘆了一聲: 封禪之事,雖然是王欽若之議,卻的確是當下應該行的事了。正如王欽若所言,一可以安定天下百姓之心,二可以鎮服四夷天命所歸,三則 他沉吟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