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頁
老夫人道:“那座山,我多年前買下的。”
山?一座山?
玉醐問:“您買座山作何呢?”
老夫人一笑:“傻孩子,有了那座山,你這輩子甚至小琥那輩子,都不必為吃穿發愁,那山上的寶貝可都是咱們家的。”
玉醐詫異:“在吉林烏拉的時候,沒見您讓人去山上挖參採藥材呢?”
老夫人緩緩搖頭:“不用咱們自己去挖參採藥,咱們將山賃出去,坐著收錢。”
玉醐簡直太吃驚了,只以為這個老太太出身尊貴,嫁了人更加高貴,不愁吃穿,只享受就可以了,沒想到她還做著這麼大的買賣,且是自己都不敢想的,實在好奇,玉醐忍不住問:“這些年的錢?”
老夫人呵呵一笑:“放在一個非常隱秘的地方,等以後回了吉林烏拉,我就告訴你。”
玉醐忙道:“我想您誤會了,我並不在乎這個。”
老夫人點頭:“我知道你能幹,你做的買賣也不小,那些錢都是留給我孫子的。”
說著,扭頭去看小琥,小傢伙已經睡醒,眼睛一睜開就直直的看著老夫人,襁褓中的小兒,看得那麼專注,水靈靈的大眼看得老夫人簡直喜歡得只顧著笑不知道說什麼才好,忽然旁邊那婆子喊道:“老太太快看,小少爺認識祖母了。”
老夫人笑著罵道:“放屁,這么小怎麼能認人呢,不過他的眼睛看真好看。”
那婆子道:“像少奶奶。”
老夫人長長的嘆了聲,看玉醐道:“你和毅兒的事我也不想多問,比如你們何時成親的,你又何時生了我孫子,這都不重要,我只是想問,毅兒奉旨修行,你打算怎麼辦呢?他那個樣子同出家差不多,興許在寺廟一待就是一輩子,不過謝天謝地,他總算有了兒子,即使出家也沒什麼了不得,倒是苦了你。”
玉醐是有打算的,只因沒籌謀妥當,所以還未付之行動,當著老夫人也不想隱瞞,就道:“老夫人知道的……”
剛開口老夫人笑容可掬的截住她的話:“你叫我什麼?”
玉醐一愣,明白她這番問是什麼意思,隨即羞澀的道:“婆婆。”
老夫人搖頭:“那樣太生分,叫額娘。”
突然間這樣親密,玉醐還有些不習慣,好在她習慣了叫娘,沒嘗試過滿人叫額娘,全當做額娘同婆婆是一個意思,於是喚了聲:“額娘。”
老夫人眉開眼笑的應著:“欸!”
答應的那麼甜,聲音是那麼軟。
於是婆媳兩個談著如何營救巴毅,只是,沒等她們行動呢,吉林烏拉已經出了大事。
正文 389章 遭遇強敵
康熙巡視關外,意在船廠,水師在吉林烏拉是軍事中的重中之重,康熙聽聞船廠又建造戰艦幾十艘,這是抵禦老羌的利器,所以康熙才再次巡視吉林烏拉,就想親眼看看那些戰艦還有大小各異的江船。
只是他再無當年的那個興致,沒有看盡風景,而是一路匆匆忙忙的趕到吉林烏拉,此時已經入了盛夏。
吉林將軍阿爾哈圖率眾官員迎出城外,跪在官道上望見康熙的車駕過來了,他就開始叩頭。
康熙來關外一個是為了看水師營,另外就是這個阿爾哈圖,拒查,阿爾哈圖貪贓枉法,又草菅人命,康熙早想砍他的腦袋,可是一時間沒有合適的人選,就容他多活了幾個月。
進了城,各處安置妥當,隨扈的於化雨就問康熙:“皇上是先看船廠,還是先叫阿爾哈圖?”
康熙沉思下,他心裡已經有了接替阿爾哈圖的人選,所以道:“叫阿爾哈圖。”
於化雨得了旨意,便叫人去傳召阿爾哈圖。
阿爾哈圖早準備康熙召見他呢,所以來的很快,行三叩九拜的大禮見駕,對康熙歌功頌德一番,又向康熙倒苦水,說自己在關外如何艱難。
康熙明白他的用意,他是知道有人彈劾了他,也曉得皇上這次來恐是針對他,所以先下手為強,是想讓康熙明白,關外的官不好當,山高皇帝遠,又有羅剎和漠北蒙古的滋擾,希望康熙能將他功過抵消。
康熙聽罷,淡淡一笑:“你這麼能幹,是想讓朕對你連升三級呢?還是想讓朕賞你黃金萬兩呢?”
阿爾哈圖再傻也聽出康熙這話是反過來的意思,是風雨欲來之前的症狀,他誠惶誠恐道:“奴才不敢,奴才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康熙給旁邊的李連運遞個顏色,李連運立即喊過兩個太監,那兩個太監手上抬著個袋子,李連運讓他們將袋子放下。
康熙問阿爾哈圖:“你猜,這裡頭是什麼?”
阿爾哈圖挺著肥碩的大腦袋,果真猜著,金子銀子?金銀珠寶?珠寶玉器?猜不出來,討好的一笑:“奴才蠢笨,請皇上明示。”
康熙起身離座,來到那個袋子前,附身將袋子口打開,然後往裡頭一抓,抓出一把摺子來,嘩啦丟到阿爾哈圖腳下,指著那些摺子道:“你自己看。”
阿爾哈圖不用看都知道,定是彈劾自己的摺子,嚇得噗通跪倒,痛哭流涕,只一味的喊冤。
康熙又抓了一把丟給他,因他跪著,那些摺子稀里嘩啦的打在腦袋上,打歪了他的頂戴花翎,他抬手想正一正,康熙卻道:“來人,摘去阿爾哈圖的頂戴花翎,打入死牢,容後發落。”
阿爾哈圖大驚失色,咚咚磕頭,喊冤是無用了,只好為自己求情,不圖別個,只想保命,竟然還說:“奴才願傾其所有,只求皇上饒奴才不死。”
康熙明白他想用錢來消災,更氣,天下是自己的,天下的錢財都是自己的,他這算偷了我愛新覺羅玄燁的錢,然後回頭來收買,雷霆震怒,手指阿爾哈圖:“帶下去!”
御前侍衛過來兩個,架起阿爾哈圖就拖了出去。
懲治了阿爾哈圖,康熙還不解氣,回到椅子上坐定,怒道:“他拿著那麼高的俸祿,卻不替朕操心,若天下的官都如他這樣,朕如何坐穩江山。”
於化雨、黃鼎臣、蓋鐵鍋還有周孔孟等人,皆勸道:“皇上息怒,阿爾哈圖不思皇恩浩蕩,辜負聖恩,殺了也就殺了,但天下的官不會都像他一樣。”
康熙睇了眼這些重臣,道:“朕沒說你們,但你們要以此為戒。”
眾人紛紛道:“嗻,臣等萬死以報皇恩。”
周孔孟是南邊人,說話慢條斯理,所以他的話落後,且他又綴了一句:“願意效仿巴毅精忠報國。”
說完,眾人皆怔愣。
康熙也皺著眉看他。
周孔孟啪的抽了自己一嘴巴,道:“臣的意思,願意效仿岳飛精忠報國,口誤,純屬口誤。”
康熙熟知此人嘴臉,哪裡是口誤,分明是存心,無非是為了提醒他巴毅是個好官,留在寺廟誦經可惜了。
康熙沒有揭穿周孔孟,只是一揮手:“都下去吧,明天即往船廠。”
山?一座山?
玉醐問:“您買座山作何呢?”
老夫人一笑:“傻孩子,有了那座山,你這輩子甚至小琥那輩子,都不必為吃穿發愁,那山上的寶貝可都是咱們家的。”
玉醐詫異:“在吉林烏拉的時候,沒見您讓人去山上挖參採藥材呢?”
老夫人緩緩搖頭:“不用咱們自己去挖參採藥,咱們將山賃出去,坐著收錢。”
玉醐簡直太吃驚了,只以為這個老太太出身尊貴,嫁了人更加高貴,不愁吃穿,只享受就可以了,沒想到她還做著這麼大的買賣,且是自己都不敢想的,實在好奇,玉醐忍不住問:“這些年的錢?”
老夫人呵呵一笑:“放在一個非常隱秘的地方,等以後回了吉林烏拉,我就告訴你。”
玉醐忙道:“我想您誤會了,我並不在乎這個。”
老夫人點頭:“我知道你能幹,你做的買賣也不小,那些錢都是留給我孫子的。”
說著,扭頭去看小琥,小傢伙已經睡醒,眼睛一睜開就直直的看著老夫人,襁褓中的小兒,看得那麼專注,水靈靈的大眼看得老夫人簡直喜歡得只顧著笑不知道說什麼才好,忽然旁邊那婆子喊道:“老太太快看,小少爺認識祖母了。”
老夫人笑著罵道:“放屁,這么小怎麼能認人呢,不過他的眼睛看真好看。”
那婆子道:“像少奶奶。”
老夫人長長的嘆了聲,看玉醐道:“你和毅兒的事我也不想多問,比如你們何時成親的,你又何時生了我孫子,這都不重要,我只是想問,毅兒奉旨修行,你打算怎麼辦呢?他那個樣子同出家差不多,興許在寺廟一待就是一輩子,不過謝天謝地,他總算有了兒子,即使出家也沒什麼了不得,倒是苦了你。”
玉醐是有打算的,只因沒籌謀妥當,所以還未付之行動,當著老夫人也不想隱瞞,就道:“老夫人知道的……”
剛開口老夫人笑容可掬的截住她的話:“你叫我什麼?”
玉醐一愣,明白她這番問是什麼意思,隨即羞澀的道:“婆婆。”
老夫人搖頭:“那樣太生分,叫額娘。”
突然間這樣親密,玉醐還有些不習慣,好在她習慣了叫娘,沒嘗試過滿人叫額娘,全當做額娘同婆婆是一個意思,於是喚了聲:“額娘。”
老夫人眉開眼笑的應著:“欸!”
答應的那麼甜,聲音是那麼軟。
於是婆媳兩個談著如何營救巴毅,只是,沒等她們行動呢,吉林烏拉已經出了大事。
正文 389章 遭遇強敵
康熙巡視關外,意在船廠,水師在吉林烏拉是軍事中的重中之重,康熙聽聞船廠又建造戰艦幾十艘,這是抵禦老羌的利器,所以康熙才再次巡視吉林烏拉,就想親眼看看那些戰艦還有大小各異的江船。
只是他再無當年的那個興致,沒有看盡風景,而是一路匆匆忙忙的趕到吉林烏拉,此時已經入了盛夏。
吉林將軍阿爾哈圖率眾官員迎出城外,跪在官道上望見康熙的車駕過來了,他就開始叩頭。
康熙來關外一個是為了看水師營,另外就是這個阿爾哈圖,拒查,阿爾哈圖貪贓枉法,又草菅人命,康熙早想砍他的腦袋,可是一時間沒有合適的人選,就容他多活了幾個月。
進了城,各處安置妥當,隨扈的於化雨就問康熙:“皇上是先看船廠,還是先叫阿爾哈圖?”
康熙沉思下,他心裡已經有了接替阿爾哈圖的人選,所以道:“叫阿爾哈圖。”
於化雨得了旨意,便叫人去傳召阿爾哈圖。
阿爾哈圖早準備康熙召見他呢,所以來的很快,行三叩九拜的大禮見駕,對康熙歌功頌德一番,又向康熙倒苦水,說自己在關外如何艱難。
康熙明白他的用意,他是知道有人彈劾了他,也曉得皇上這次來恐是針對他,所以先下手為強,是想讓康熙明白,關外的官不好當,山高皇帝遠,又有羅剎和漠北蒙古的滋擾,希望康熙能將他功過抵消。
康熙聽罷,淡淡一笑:“你這麼能幹,是想讓朕對你連升三級呢?還是想讓朕賞你黃金萬兩呢?”
阿爾哈圖再傻也聽出康熙這話是反過來的意思,是風雨欲來之前的症狀,他誠惶誠恐道:“奴才不敢,奴才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康熙給旁邊的李連運遞個顏色,李連運立即喊過兩個太監,那兩個太監手上抬著個袋子,李連運讓他們將袋子放下。
康熙問阿爾哈圖:“你猜,這裡頭是什麼?”
阿爾哈圖挺著肥碩的大腦袋,果真猜著,金子銀子?金銀珠寶?珠寶玉器?猜不出來,討好的一笑:“奴才蠢笨,請皇上明示。”
康熙起身離座,來到那個袋子前,附身將袋子口打開,然後往裡頭一抓,抓出一把摺子來,嘩啦丟到阿爾哈圖腳下,指著那些摺子道:“你自己看。”
阿爾哈圖不用看都知道,定是彈劾自己的摺子,嚇得噗通跪倒,痛哭流涕,只一味的喊冤。
康熙又抓了一把丟給他,因他跪著,那些摺子稀里嘩啦的打在腦袋上,打歪了他的頂戴花翎,他抬手想正一正,康熙卻道:“來人,摘去阿爾哈圖的頂戴花翎,打入死牢,容後發落。”
阿爾哈圖大驚失色,咚咚磕頭,喊冤是無用了,只好為自己求情,不圖別個,只想保命,竟然還說:“奴才願傾其所有,只求皇上饒奴才不死。”
康熙明白他想用錢來消災,更氣,天下是自己的,天下的錢財都是自己的,他這算偷了我愛新覺羅玄燁的錢,然後回頭來收買,雷霆震怒,手指阿爾哈圖:“帶下去!”
御前侍衛過來兩個,架起阿爾哈圖就拖了出去。
懲治了阿爾哈圖,康熙還不解氣,回到椅子上坐定,怒道:“他拿著那麼高的俸祿,卻不替朕操心,若天下的官都如他這樣,朕如何坐穩江山。”
於化雨、黃鼎臣、蓋鐵鍋還有周孔孟等人,皆勸道:“皇上息怒,阿爾哈圖不思皇恩浩蕩,辜負聖恩,殺了也就殺了,但天下的官不會都像他一樣。”
康熙睇了眼這些重臣,道:“朕沒說你們,但你們要以此為戒。”
眾人紛紛道:“嗻,臣等萬死以報皇恩。”
周孔孟是南邊人,說話慢條斯理,所以他的話落後,且他又綴了一句:“願意效仿巴毅精忠報國。”
說完,眾人皆怔愣。
康熙也皺著眉看他。
周孔孟啪的抽了自己一嘴巴,道:“臣的意思,願意效仿岳飛精忠報國,口誤,純屬口誤。”
康熙熟知此人嘴臉,哪裡是口誤,分明是存心,無非是為了提醒他巴毅是個好官,留在寺廟誦經可惜了。
康熙沒有揭穿周孔孟,只是一揮手:“都下去吧,明天即往船廠。”